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周始皇 >

第59章

周始皇-第59章

小说: 周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周扁倒是有所体会,立即回答道,“底蕴深厚者,必然财力物力人力深厚,便是碰见灾年,也不怕国库空虚,便是连年战争不停,也不怕兵备不够,便是有国贼当道,也不怕没有重臣力转乾坤。”

    这也是周扁登基为王后才深有体会,如今王室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已经临近破产的边缘,实际上百年前王室是真的破了产,晋国帮忙修的成周王宫,宫中用度又靠鲁国孝敬,不然堂堂天子真的连衣食都没有着落,所以周扁很是羡慕齐国,哪怕国君再怎么荒唐,乱臣再怎么多,自齐桓公后数百年,能始终傲立东方,令天下诸侯不敢小看。

    白圭听了这话也赞道,“大王所言极是,令白某也深有所得。只是白某说的却是另外一个意思,白某只是想提醒大王,凡事都不可一蹴而就,并不是我今年有了大量的钱,明年就可以办很多的事,很多东西是需要积累的,就如当今魏国之强,也是经过文侯数十年励精图治才得到的。再说王室毕竟衰微数百年,再要复兴所需时间则更长,臣下盼我王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本王受教了。”这话也只有忠臣才说的出,所以周扁很是诚恳的点头的接受了。“只是不知如今我王室复兴却还要准备什么?”

    只听白氏夸夸其谈道,“凡大国者,如大王所说,库藏需丰厚,贤才良将需充足,所以为大王计,必然也需如此。如今王室生意良好,想必铜钱已积累了不少,但还应留下必须的外,多积蓄些粮草,不然一旦河洛之间战事发生,粮草不够时再去向别国借只怕不妥。为了即将来到的战事,兵器还需多加准备,以便需要时就有。除此之外,还应多注重列国情报,白某从商多年,深知情报的重要,便在多地设有据点,雇有伙计留意各地行情,迅速汇报过来,白某总能依据各地行情来决定买卖,无往而不利,想必国家大事也是如此吧。”

    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个时代的人便有如此见识,真是令人惊叹,周扁不由又道一声受教了。

    不过想了想周扁还是开口问道,“却不知兵器该如何准备?”只因此时的御林军人数还不多,用的是王室武库里的装备,虽然长矛和短剑都不十分锋利,但好歹也人手一份,不过等人数再多些时便不够分了,周扁也问过太师少师等人,但都不得要领,只是令人去砍过一些树干削平了备着,可做长矛的杆。

    “兵器的储藏更需提前准备,只因越是威力大的越是质量好的兵器,越是制造所需的时间要长,所以白某建议大王,可分出一笔钱来大量采购原材料。”

    “我王室已经储藏了一些青铜兵器和铁锭了,前些时也砍过一些树干来。”想起刚登基时太师领着去看的王室迷藏,周扁便也没有对白圭隐瞒。

    不料白圭却笑了起来,“大王,金具和树干虽然易得,但制作方法却很是讲究。譬如长矛的杆,非得采来高大的硬木,不然不直,又没有韧性,极易折断,所以梨木最佳。采来梨木后还不可立即使用,还得放在水中泡上一年,才显得精干,诸侯国的武库中常年都有跑着的木材,这才是强国的底蕴。泡上一年后还不可立即使用,还得阴干一年,不得暴晒,阴干之后再涂上漆,或者包上毛竹片,装上青铜矛尖,这才造就一支好矛。当然普通的矛不需这么长时间的。”

    这些却都是从没听太师少师说过的,想必他们也不知道吧,原来一杆简单的矛竟有这么多工序,倒真是开了眼界了。

    只听白圭又卖弄道,“这还只是简单的矛,若是弓弩,则制作更复杂了。弓弩乃远程兵器,魏武卒虽单兵强悍,但仍人手配一把弩,万弩齐发,威力无穷。单说这弓的制作,需干、角、筋、胶、丝和漆六种材料,每一样都需费力去收集,又譬如胶和漆,洛阳本地并不生产,还需从楚国买入。每样材料都有上下之分,如干以拓木最好,竹子最次,角以青牛的角最好,病牛的角最次,每样选材都要讲究啊。选好材后,干又需泡一年阴干一年,筋和胶也需选时而做,所以一张普通的弓成型需两年,若想要好弓则需三到四年。”

    听罢周扁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幸亏今日听了白圭所说,不然以后发展军事时才发现兵器不够或者不佳,真是要耽误好多时间,有了贤才真是少走许多弯路啊。弓弩的威力,后世来的周扁自然是知道的,却不知其制作流程,正在愁如何批量生产时便有白氏前来,真是瞌睡了便有人递枕头来啊。

    周扁不由正襟拱手道,“多谢白大夫提醒,若非白大夫,本王还不知这些,只是白大夫既然说了这么多,还请再助我王室啊。”

    “大王多虑了,白某既然已投效大王,自然要尽全力为大王效劳。早年白某在楚国方城内认得一名工匠,会造弓和弩,白某所知晓的便是从他那得知的。当时他是有事请白某帮的忙,所以很领白某的情,如果大王需要,白某可令人从楚国将其接来为王室效力。另外白某也认得楚国一些商人,造弓弩所需的角筋胶和漆都可以由白某联系购买,大王以为如何?”

    周扁自然是不住的点头,当下又说定由白圭负责王室的兵器采购和制作,既然这白圭有才,那自然是要多利用一番。

    转眼间天色已晚,太后也忍不住派人前来催促,在太后的眼里,大王的身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虽然还有一丝不舍,周扁也只得与白圭谈到这里。那时宫中没那么多讲究,没有不留外臣的讲究,自有宫女安排出客房来供白圭休息。想到后世刘备求得诸葛亮后,便与诸葛亮同榻而卧,那般求贤的心思周扁也有,不过与一个大男人睡在一张床上,总觉得十分别扭,所以周扁送走白圭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小院,这里才是自己最温馨的家,早就有刘晴将床铺好,侍女们烧好了热水,洗去一天的汗臭,周扁不由心情大好,在满怀希望中熟熟的睡去了。

    这一觉睡得很是香甜,似乎已经梦见了自己站在了高大的洛阳城楼上,背后是如林的兵甲,放眼望去都是自己的天下。待醒来时却是天色已明,夏天的天亮的就是早,洗罢脸后不由兴致大发,舞了道剑后这才用起早膳来。

    早饭完毕,便见太师等人陪着白圭前来,想起昨日所谈,周扁对这白圭的重视程度自然是高了许多,忙迎了上去。原来却是白圭想要告辞,好容易得了个贤才,周扁自然是舍不得白圭再离去的,不过再三挽留不得只得作罢,只听白圭笑道,“本就有人嫌弃在下不孝父母,昨日一夜未归,却又让老父担心了,所以还请大王见谅。”

    一日不入洛阳,白圭的王室重臣身份便一日不可曝光,呆在成周时间长了自然会引起有心人注意,深知这一点的周扁纵然心中百般不乐意,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只是想起白圭的家室全在洛阳,周扁忍不住还是有些担心。

    “白卿回洛阳以全孝心,本王自然不便阻拦,但若是周公得知白卿与本王走的近了,只怕会猜疑,白卿还得小心啊!”

    深为大王厚谊所感动,白圭拱手笑道,“大王不必担心,某自有主意。”

    望着白圭自信的样子,深知白圭此人不打诳语,何况是自身安危,所以周扁不由放下心来。当然与白圭昨夜商议的结果自然是要通告太师等人,其实商量好的目前由白圭具体负责的事有三件,一是负责暗地里联系洛阳城内愿意投靠大王的人,以帮助王室以最小的代价夺得洛阳,二是秘密替王室在韩国境内招兵,三是替王室采购兵器的制作材料以及工匠的召集,至于掌管王室产业则只能等到收回洛阳之后再说了。虽然对白圭初来便被委以重任表示不解,但听闻财物还是掌在监甲手里,而白圭要用时再来领取,太师等人自然是没有异议,所以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了。

    一行人将白圭送到宫门,便止住步子。望着白圭坐上马车离去的背影,想起白圭之才,周扁脑海中不由闪出后世听闻的一句话,忍不住叹了起来,“我得白氏,犹如鱼儿得水啊!”

第七十六章 太后出马() 
就在当日周扁等人送走白圭之时,成周城东边的兵营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御林军上下近三百人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兵营之中,等候着少师的出面,据说大王批了此次南下练兵的赏钱,不论多寡,人人有份,所以整个兵营中都洋溢着一股漫天的喜庆,竟比过大年还要高涨。

    这可是军中第一次发赏钱,其实周扁是想亲自前来颁赏的,不过刚有想法要动身,便被身边的白监拦住,这白监倒是对太后忠心耿耿,加上又是太后严令,所以周扁只好作罢,就是送白圭也只是送到宫门。足不出宫门,这点倒是像极了后世某些朝代的皇帝,令周扁自己也忍不住自嘲一声,只得令少师代替天子行赏。

    送罢白圭之后,太师陪着周扁折回**,少师则告辞之后直奔城东而去。初夏的宫中,太师与周扁并排走在前面,稍后便是太傅,监甲则亦步亦趋的跟在三人身后,近几个月来由于新世纪的周扁的到来,王室的生意好了许多,哪怕周扁再怎么舍不得,这宫里的人也都多少分了些好处,如今的王室里,哪怕是最下等的奴役,每日的伙食也基本不再是粗糠野菜,太后以及大王的亲近侍从侍女,甚至每日都多少有了点肉渣吃了,前不久宫里更是由太后做主,采购了一大批崭新的麻布,给每个人都做了两套新夏装,于是整个王宫之中都是喜气洋洋,当然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这个年仅九岁的大王带来的,所以此时周扁走在宫中,便连路边扫地的仆役都停下来冲大王行礼,满脸的笑容一看便知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这让长期在外的周扁,心中也多了许多温暖。

    欣慰这年幼大王的威信日益见长,太师也是老脸带笑,不由笑言道,“如今我王室振兴指日可待,这一切都是大王所赐啊!”没想太师也能说出这样拍马屁的话,周扁不由愕然,忙谦虚了几句,不然少年天子总是会给人留下骄傲的印象。

    两人随意聊着便聊到刚送走的白圭身上,太师终究还是放不下心中的顾虑,“大王,非是独独少傅大人担心,老夫也有同感。白圭虽与我王室交好,但毕竟入我大王麾下时间太短,大王就委以重任,不怕遭以欺骗么,又或者白圭此人才过其实?”

    没想如同少傅一般,太师也是心理憋了这样的想法,理解这些老臣的担心,周扁只得耐心劝了起来,“太师,少傅大人,你们的担心本王心知,但那白圭本就富甲洛阳,便是从王室这里领了钱去招兵,去采购兵备,又能从王室领走多少钱呢,恐怕还不够白圭自己赚的吧,王室最惹人便是烧酒,这个你们倒是不必担心,便是烧酒的法子被白圭骗了去,本王还有更好的方子,只是现在没拿出来而已。另外白圭生意做的很好,毕竟监甲管的太多也有些力不从心,只是收回洛阳之前,白圭却是不能经常来成周,造酒和造车厂恐怕还得监甲多看看。”

    别看监甲在最后,耳朵却是尖的很,听到大王说到自己,忙上前两步躬身应了下来。正说着几人走入了平常议事的小院,分尊卑坐了下来。周扁想了想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其实本王担心的是,白圭想要献出家产,本王并没有接受,日后白氏又管王室产业,又管自家产业,难免会公私不分啊,尤其是与王室合作的贩卖烧酒的生意,只怕白圭自家的生意没赚到钱,还有别人说白圭贪了王室的钱。”

    这个也是白圭走后周扁才想到的,现在的情况是想要倚重白圭的商业能力,来管理王室所属的烧酒厂造车厂,而王室产的烧酒又依赖白圭的原材料和商队运输到外地去售卖,一人既管理公家的生产,却又以私人的名义买下来,真的不得不让人心有怀疑啊。

    说罢果然太师和少傅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这倒确实是个问题,本以为仍旧由监甲管总账便没有问题了,却没想到还有这个事。半响之后只听监甲拍腿叫道,“大王,奴家有个主意,我王室如今有人又有钱,招一批人自己将烧酒运到别处去卖如何?”

    本以为有什么好主意,却是早就被自己否认掉了的,周扁没好生气回道,“以王室的名义去卖太惹人注意了,不然岂不早就这么做了,哪还会分利给白氏?”

    监甲忙诺诺称是。周扁也开动脑筋回忆起后世的做法,似乎这么干的国企不少,但最后无一例外的都倒闭了,而那些国企的老总也都下海了,这倒不是说白圭会这么干,只是必须要想个法子避免公私夹在一起的情况。唉,不过离收回洛阳,白圭正式来管理王室生意还有些日子,只能先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