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周始皇 >

第41章

周始皇-第41章

小说: 周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三儿是白圭自家旁系的兄弟,已有三十多岁。古时乡土家族观念重,所以重用之人也多以同家族中为多,白圭发家后,自然便召集了一帮自家兄弟,白三儿便在此列。白三儿此人行事稳重,所以很快就得到了白圭的重用,白圭的生意多是倒运粮草,商人追逐利润,故白三儿常年东西奔走,各国路途都极为熟悉,这次烧酒生意自然也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刚刚走过了伊阕,这伊阕又叫伊门,在洛阳城南边过了洛水二十多里地,乃是洛阳之南的门户,只因伊水在此流过,两边山势甚陡,自然形态就像两扇半开的大门一样,所以自古这里就叫伊阕,阙便是门的意思。走过伊阕,便是韩国境内了。

    此时白三儿身边却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年是第一次出远门,见了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兴奋不已,嘴里犹自欢叫道,“表舅,这伊阕还真的是像两扇一样,这里便是天子门户么?”

    “正是,以前南边的诸侯到了伊阕便要起身行礼,整整衣装,因为已经到了天子脚下了。”白三儿怜爱的点点头,这少年是自己妻家的表侄儿,妻家托自己照顾,这次便带了出来,跟着历练一番,若是还堪一用,以后便可留在白家做事了。

    只听少年又问道,“那伊阕中间有一个小土城,怎么塌了也没人管啊?”

    “就你问题多,”白三儿忍不住在少年头上给了一下,口中却继续说道,“那是以前王室派兵驻守的,现在王室都快穷得没饭吃了,谁还管这?”话头一转,顿时严厉起来,“河小乙,你跟着我出来,不是去看风景这些没用的东西,而是长见识,我来问你,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怎么走,沿途要注意什么?”

    这少年自然便是河小乙了,眼见表舅似乎有发火的倾向,急忙回答道,“我们这是要将主家的货运到郑都去,郑都在东南方向,我们从洛阳南下,经过伊阕,在新城渡过伊水,再向东走,穿过嵩山古道,到阳城,再向东走,便是郑都了。沿途么,我们运货之人自然不是来游玩的,所以饮食都自己解决,今天晚上在新城熟识的客栈住下,明天进入嵩山古道,明晚住在纶氏,后晚住在负黍,再行一天赶到阳城,阳城休息一晚后再花一天工夫到达郑都。”少年明显是在出门前背过。

    “那我再问你,嵩山古道只有百余里地,我们为什么要花三天工夫?”

    “古道中都是山路,山路难行。”河小乙紧张说道。

    “非也,古道中山贼众多,只有中午几个时辰才有行人通过,所以一天只能走小几十里地。你若再记不清楚,回去让你舅母好好管教管教你。”白三儿假作生气的模样,河小乙立即求饶起来,想必这少年很是害怕舅母吧。

    一路无话,第二天便踏上了嵩山古道。这古道两边都是山,北边是嵩山,南边则是一群不知名的小山坡,自然就夹出一条路来,连贯东西,这路,向来都是连接洛邑和东边郑都的干道,自古都兵家必争之地,不过现在却是在韩国境内,两头又都是韩国的城市,所以倒也没有任何军事设施,任人通行无阻。一路上虽然行人不断,但白三儿始终小心翼翼,途中有数名单身行人欲靠近搭话,都被商队武士喝了开去。

    小心总没大错,终于顺利到了古道上第一站纶氏。纶氏是古地名,传说是夏朝时一个小王国的所在,不过现在却是韩国的一个小邑。歇过一晚后再从纶氏上路,两边山势也险峻起来,白三儿也开始紧张的在队伍中来回穿行,吆喝大家提高警惕。

    一行人连午饭都没停下吃,而是随意吃些干粮,匆匆东行,看来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新城了。不料正在大伙急急赶路时,却听河小乙叫了起来,“表舅,我肚子疼。”

    白三儿眉头一皱,这古道两边都是林子,正是最险峻的一道,此时路上不见一个行人,车队不可多停留,便开口骂道,“真是不中用,也罢,你自己就在这路边林子里解决,我们继续向前走,你解决好后跑快些追上来。”说着喊来一名武士留下陪同,车队也不停顿,继续向前赶去。白三儿本没在意,不料等了许久还没见河小乙跟上,心中毕竟担心,便又喊过一名武士,让其往来路找去。车队继续往前走去,忽听身后传来一声惨呼,众人忍不住回头望去,原来是那名武士没走多远便歪了下来,只见他翻过来的胸前,兀自插着一支长箭,露在体外的大半截箭身尚还在抖动,武士的身子却正软着倒在地上。白三儿心中一紧,忍不住大叫一声不好。

    再说这河小乙,也不知是吃坏了什么东西,这一蹲下去居然半天没起来。在那留下的武士不耐烦的催促半天后,这才随意扯了点草解决问题,不舍拍拍了屁股走人,好在这时便是成人也都穿的还是开裆裤,到省却了提裤子的时间。两人急忙往车队离去的方向追去。还没走近,却突然听见前方喊杀声震天,那武士见状将正迷糊着的河小乙一拉,两人便躲到林子中去,再伸出脑袋凑前仔细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原来场子里正是自己的车队,而此时却被上百名歹徒围杀着,白三儿正指挥众护卫和伙计拼死抵抗,双方杀得正是热闹。

    河小乙着急往人群中望去,很快便找到了表舅的所在,只见那白三儿手持一把青铜剑,忽左忽右,时而横在胸前,吃力的挡住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却没防歹徒人多势众,侧边上又跳出一人,两人夹攻之下,白三儿顿时险象环生,终于抵挡不住,身上中了一剑,也不知深浅,却只见鲜血如小喷泉一般飚了出来。河小乙见状顿时大急,哪里还躲得住,不由啊的一声叫出声来。那武士发现河小乙不对时正欲伸手去捂嘴,却已来不及了。河小乙叫一声后便跳了出来,往下冲去,刚走两步,却又想起了什么,于是转身骂道,“你不是也有剑么,怎地不去救我表舅?”

    那武士大急,立马跑出将河小乙拉住,“这山贼众多,只怕大伙难敌,主家的货可不能就这么没了,需得有人回去通风报信,走,你跟我走。”说罢也不管河小乙如何挣脱,强拉着河小乙便向回去的路跑。

第四十三章 提出要求() 
眼见那山贼正一边倒似的屠杀着商队中的人,河小乙也正是年青气壮时,哪里肯回去,不料挣不过那武士,只得大骂道,“你贪生怕死,要报信你一人回去便可以,你放我回去和我表舅一起杀敌。”

    那武士正使劲拖着河小乙,“我的小公子,你表舅可是将你交给在下,我怎么能放你去送死,趁他们还没发现,我们一起走吧,你回去了也没用,逃得一个是一个。”

    两人力气相差不是很大,正僵持时,却还是被围攻车队的山贼发现了,一个中年小头目一努嘴,便有三个山贼往这边跑来。转眼间便到了眼前,那武士暗叫一声不好,使出吃奶的劲将河小乙拽到身后,在使劲一推,大叫道,“快走。”自己则拔出剑来冲来者迎了上去。

    河小乙被推出后这才发现来了三名山贼,一时呆在了那里,似乎还在犹豫。却只见那武士被三人围攻,几下之后便不是对手,身上被砍了几剑,犹自强支撑着,终于还是支持不住,被砍翻在地,不料这一倒地,却发现和河小乙还在不远处发呆,这武士急忙大呼道,“快走啊,快回去给主家报信。”那三名山贼见这带剑的武士倒下,便丢下不管,往那名发呆的少年奔去。这武士倒也硬气,也极为忠诚,自知大限不远,忽然使出死前最后的力气,冲上两步死死抱住一名山贼,嘴里仍喊道,“快走啊,快走啊。”

    河小乙本就是一时冲动,这会眼见血光闪在面前,而那几名山贼解决了随同的武士后又向自己奔来,再听见武士临死前的疾呼,这才猛地反应过来,转身拔腿就跑。

    跑了几步后便听见身后那护武士呼声一声比一声小,最后竟没了,想必是已经死去,心中忽生起好大一阵悲切,脚步一缓正欲回头看看时,却听见身后不远处脚步声大响,那追来的山贼喊杀声竟似乎就响在耳边,心中一惊,忙又加快步子疾跑起来。

    这一跑只跑了几里地,也幸亏河小乙空着手,跑的又快,这才甩开了追兵。回头望望早已不见了踪影,而山路之上竟又见到了零零散散的行人,河小乙终于忍不住趴在地上大哭起来。哭了半响后,河小乙这才起身拍拍衣服,想起那护卫临时前的嘱咐来,心中便有了主意,对,表舅他们不能白死,我一定要回去汇报主家,让主家带人来为表舅报仇。想着,这少年便踉跄着往西边走去,浑然不顾路人吃惊的表情,便是他自己也没有发现,脸上已透着坚毅来。

    且不说河小乙这一路忍着饥饿,风餐露宿,不几日回到洛阳。单说此时洛阳城白府之中,却有一人上门拜访。若是周扁见了此人,自会大吃一惊,原来竟是王孙满。

    白圭将王孙满请入室内,便佯怒大叫道,“满大夫数月之前却拿好话蒙我,欲白某效忠于你家大王,自你走后,某也打探多时,原来满大夫口中年轻有为胸怀大志的大王,竟是个九岁小儿。若不看在你我两家长辈相交的份上,今日便不许你进我白府之门。”

    “白兄息怒,莫看大王才九岁,所作所为却非常人家小孩,便是如我这八尺男儿,也甘拜下风。某昨日方回洛阳,便去了那大王新开的天然居,一桌好菜好酒据说全是大王所造。大王虽年幼,但的确已是有王者气息,我王室中群臣均说,周室复兴就在大王身上了。某并未相欺,白兄是否有什么误解?”王孙满急忙辩解道。

    “饮食乃奇巧淫技也,这也只能说明大王能做一个好商人,不能说明其他。”白圭却是微微一笑道。

    “大王登基之日便能喝止群臣,令群臣不敢仰视大王,这岂不正说明大王生来便有王者之气么?”王孙满接着说道。

    “如此年轻便懂得权术之道,只能令人生畏,若用之正途,则能号令群臣,若用之歪道,则群臣难免心离,不愿再为大王做事了。”

    “非也,以年幼之身而欲行王者之道,自然是要行些非常手段。再说大王登基首日,便恭请我等重臣于一堂,询问强国之法。大王求贤如渴,复兴我大周之心日月可昭。”王孙满冲东拱手说道。

    白圭依然浅浅一笑,轻抿一口茶水,慢慢说道,“这点倒值得白某认同,但光有这还不足以打动白某,让白某就此效全力于大王。”

    听了此话,王孙满脸色稍缓,“大王有勇有谋,年前方八岁时,便率百余名勇士,出城往东截住巩邑来犯之兵,首战便告捷,大获全胜,当今乱世,有此武力,日后必将成为一代雄主也。”

    “如果真是这样,倒可以打动白某。方今列国纷争,弱肉强食,唯有武功强大者方可以立足于一方,乃至成就王霸之业。”白圭这才正容道。

    “既如此,白兄还犹豫什么,上次与你说时,你只说还需考察一番,此次便和某一起往成周面见大王,大王必将扫榻以待。”王孙满拱手道。

    “呵呵,呵呵,此事容后再说,满大夫前来,白某自将好生招待,上次满大夫来时没能好好招待,这次补上。”白圭说着便吩咐侍女摆上一桌酒席来,白府之中以肉食为主,不过多是此时流行的吃法,不是煮就是炖,且放了好多作料。

    满上酒盏后,白圭举杯道,“来,请饮此杯,满大夫这数月奔波,愚兄为你洗尘了。”说罢先品了一口。王孙满见状也没细瞧,跟着喝下了一大口,不料却被这烈酒呛了喉咙,忍不住咳嗽起来。

    待嗓子平息后,王孙满端起酒盏若有所思,再望见白圭正微笑着看向自己,顿时大悟,笑骂道,“这酒可不就是大王所造,天然居里向来是不外卖的,原来白兄早就与投效大王了,却还在这里于在下面前装疯卖傻,好会唬人。”

    白圭笑笑,“某并没投效你家大王。”

    见白圭并不像说谎的样子,王孙满不由奇道,“那为何你这里却有大王才能造出的美酒,此酒之烈犹胜于天然居里所售,若说是另有人能造出,某却是不信的。”

    “呵呵,没投效你家大王便不能尝到如此美酒乎?白某与你家大王乃忘年之交,又是商业合作者,王室造酒,白某便替之分销韩魏两国,各取其利,大王为拉拢我,所以我白府之中美酒不断也。”

    “原来白兄早就识得大王之面,却瞒得我好苦。大王其人如何,可否?白兄可要如实相告!”

    “大王之气概确实令在下忍不住敬仰,以至于在下常常怀疑,大王是否真的只有九岁,行事说话竟有沧桑之感,一举一动无不显成熟之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