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周始皇 >

第226章

周始皇-第226章

小说: 周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那樊馀,自别过齐侯一拨人后,快速的跑了一段路后,这才回过头来向后望去,果然已不见齐人踪影。

    “都是些什么人?呸,若不是大王有吩咐,公子我还真不想放过你们。”

    轻啐一口后,樊馀一吆喝,一行人放慢了步子,慢悠悠的晃荡着向北而回。

    走了没多远,便望见一拨数百人的魏军奔驰而来,想了想后,樊馀放弃了主动上前搭话的打算。仔细一想,樊馀也还是有点火气的,好心想去解释和帮忙,不料齐人却如此防备,甚至若不是担心不能快速解决,都会对自己赶尽杀绝,虽然也理解对方的举动或想法,但樊馀就是心中有气。

    所以樊馀也就并没有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引开魏军,而是依旧不紧不慢的走着。

    那波魏军很快就靠近了,不想那当头一个却驾着战车主动靠了过来,而其余步兵则继续快速前进,丝毫不做停留。

    于是一时樊馀倒也有些犹豫了,是声称齐侯向南去了呢?还是装作没看到?

    但随着那战车奔进,樊馀一眼望去,却见那魏字大旗下,手持长戟背挂大弓的少年将军,竟格外眼熟,再走近点望去,樊馀顿时心里就炸了,原来竟是当初那少年弓手,公孙或。

    对于这张面孔,樊馀始终不敢忘记,只因当初魏侯想要留住周王时,樊馀一怒就要挟持魏侯,不想被人三箭逼退,而放出这三箭的人,便是眼前这公孙或。竟被人用空放的弓弦吓退,又亲身感受到了死亡威胁,樊馀心中自然是引以为耻,一直念念不忘。

    而此时,显然这厮也是追杀齐侯,想要博得个天大的功劳来了。

    眼见此人向自己驶来,樊馀双目圆瞪,双手紧紧的握住了大戟。

    不过最终冲动还是被压了下来,樊馀喝令车夫听了下来,冷冷的望向冲到自己面前的魏军小将。

    那公孙或倒说不上傲慢也说不上恭敬,就那么斜持着大戟双手微微一抱拳,平淡的语调问道,“敢问樊公子,前面这一路上,可曾见过齐人?”

    “未曾。”回答公孙或的,同样是极其平淡的语调。

    “那便告辞了。”公孙或一拱手便打车错了过去,要想自己的部下追去。

    没想走了没几步远,公孙或斜眼望见这拨王室卫队的后面,竟有几人抬着一具尸体,显然是阵亡的将士,不忍就这样丢在荒野里。战场上死人也没什么,很正常的一件事,于是公孙或扫了一眼后便催促起车夫来,要其加快速度以追上部下。

    然而又走了几步后,公孙或终于回过味来了,这拨周人是自南而来,抬着具尸体却号称没有见过齐人,难道这死去的士兵是一直从北边抬到南边,然后又从南边抬到北边,一直舍不得放下?又或者是他们真如其说那般没有见过齐人,难道他们竟是与魏兵交手,而多了名阵亡士兵?

    一想到这,公孙或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对,于是喝令车夫勒住缰绳,公孙或转过身来便是一声大喝,

    “兀你那厮!竟敢欺骗于吾!”

    带队正要继续前行的樊馀一听这话,便也怒了,转身回骂道。

    “小子说甚么胡言!本公子何曾欺骗于你?”

    “方才你说未曾见过齐人,那你这阵亡小卒从何而来?”公孙或单手挺起大戟,戟尖直至被抬着的那具。

    这时两边的战车都转了过来,成为相对,而所有的洛阳兵也都转过了身来,一齐怒目瞪向这名气势汹汹的魏国小将,要知道拿兵器指向己方阵亡将士,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都是大不敬的举动。

    樊馀却是眼皮一翻,“我军阵亡一士兵,关你何事?”

    “不是见过齐人,便是与我魏军厮杀。不说清楚,便是欺骗于我!”似乎是意识到了有点不敬,公孙或收回了大戟,横在了胸前,战车则缓缓前进,停在了樊馀的战车十步之远。

    “摔死的。”樊馀转过头去,淡淡说道。

    公孙或一听,顿时大怒,“这明明是受矛刺而死,休要骗我!”

    “还有这些小卒,个个身上带伤,全是矛伤剑伤,尔等分明经过一场厮杀,何须诳我!”

    说话到这会,公孙或也发现了许多疑点,自南而来,身上带伤,而南边应该只有齐侯那拨人,所以,公孙或已经断定这周室之人实在诓骗自己,于是盛怒之下,公孙或忍不住又挺起大戟,一边口中说着,一边将那戟尖点向了那些个带伤的洛阳兵。

    这下可更加引发洛阳兵的众怒了,立即便有兵器举了起来,斜斜对准了公孙或。

    樊馀更是摇晃着手中的大戟,一副怒不可忍的样子。

    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干起来了,不过虽然公孙或脱离了大部队只有一架战车在此,却也怒目圆睁,丝毫不惧。

    不料片刻后,樊馀却竖起了长戟双手撑住,大笑道,“我等是在南方与齐兵厮杀了一场,干掉了三四十人,我方却只折损了一个。不过方才你的问话,我却并没有骗你。”

    一听这话,公孙或更怒了,“方才你分明回答的未曾,这还不算骗我?”

    “那我问你,你方才问的可是前面一路上可曾遇见齐兵?”樊馀笑问道。

    公孙或点了点头,“便是如此。”

    “那我等自南边而来,向北边而去,所以我等的前面是北边,而遇见齐兵是在南边,却是在后面,不是前面,所以我回答未曾,却并未骗你,是你自己不会问话,却要怪我!”

    说罢樊馀便是哈哈大笑,而他手下的那些个洛阳兵也收起了兵器,跟着笑了起来,时不时把眼斜望向公孙或,一脸鄙视的样子。

    公孙或的怒气到了这时,终于达到极致了,只见他抡起了大戟,大喝一声在空中舞了一圈之后,大吼道,“手下败将,何敢羞辱于我!啊呀!看戟!”

    吼声中,公孙或驱车就要杀来。

    公孙或不提手下败将还好,一提这四字,顿时刺中了樊馀的逆鳞,樊馀顿时炸了毛了,一挺手中大戟,大喝道,“来便来,今日再决一死战!以正小爷之名!”

    “败将也敢称爷!”

    说着话,两架战车已经冲到了跟前,两人交了一戟之后,两车又错开了。

    “某家今日就要杀得你呼我为爷!众兵听命,快快散开,今日是我二人之战,其余人等不要插手!”掉过车头来后,樊馀又挥舞起大戟来。别说这樊馀看起来好似一冲动,但却粗中有细,交战中仍不忘加上一句别人不要插手,不然公孙或手下可有几百人,别把自己全军给灭在这儿了。

    显然这也正合公孙或之意,身为魏侯亲兵小将,公孙或自然不敢将事情闹大,不过双方口舌起了纷争,倒也说的过去,于是公孙或的战车掉过头来,公孙或也是一声大喝,“就如汝意,你我二人一决胜负!”

    说罢两架战车便又厮杀在了一起。那边公孙或的副官望见这边的厮杀,便也将部下都拉了过来,于是双方士兵围在了战圈的两侧,一边观看长官的厮杀,一边喝起彩来了。

    双方都是战车,都是战国时期车战惯用的一丈长的大戟,两人又都是车右,两架战车很快就缠在了一起,两架战车并驾齐驱,两把大戟来回交错,杀得难分难解。

    双方都拿出了真本事,一下子竟打成了个旗鼓相当,一时难以分出胜负,转眼间便过去了两刻钟。

    忽然,公孙或猛的反应过来,自己为什么要与这个家伙打得上劲?不是已经从这家伙口中得到证实,南边有一拨齐兵正在逃亡么?是继续在这里做无用的厮杀,还是去追杀疑似齐侯的逃兵?那一个更重要,这个判断题显然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想到此,公孙或心中又是一阵恼怒,厮杀了这么久,恐怕齐人又逃远了许多。于是公孙或催促车夫向一旁偏去,撤回大戟,大喝一声,“住手,你我今日勿需再战,与齐国战事要紧,我这就要追杀去也!”

    却只听樊馀冷笑一声,“你说要战便战,要不战便不战?”说罢便一挺大戟,又刺杀了过来。

    两车离得太近,一时,公孙或竟丢不掉樊馀,心急之下,公孙或略略有些手忙脚乱,竟几次差点叫樊馀伤了自己,而反观樊馀,却是大显神威,越战越勇。

    又是一刻钟过去了,只听脚步声响起,樊馀偷眼望去,只见上前魏军徐徐围了过来,领头一名大将驾着战车奔了过来,老远便听一声大吼,“快些住手,有话好说!”

    一见是自己军中的另一拨军队前来,公孙或立即叫道,“李将军快些劝这周室樊馀停手,不要再斗了。”

    其实那李将军也是疑惑,一边是魏字旗,一边是周字旗,怎么就打起来了?

    于是李将军将战车架得再近了些,大呼住手起来。

    却听那王室的小将叫道,“是你这魏人要与我厮杀,怎地叫我先停?”

    公孙或又是一阵怒气,却只得先退下阵来。

    不料又听那樊馀笑道,“打又打不赢,却又偏要上来与我厮杀,哈哈!”

    好不容易,公孙或才又忍住了再动手的冲动,与那后来的李将军一拱手道,“前面不远便是齐国逃兵,我等快些去追罢!”

    李将军虽有些好奇这二人怎么杀起来了,不过却并没有问,而是斜眼望了望樊馀后,一举大戟,与公孙或各自带着各自的兵马向着南方急急赶去,竟无一个人有与樊馀道别。

    望着这上千名魏兵滚滚南下,算算这里相距方才别过齐侯的地点该有两里路,而自己也脱了他们近一个时辰,樊馀默默的望向了南方,心中默念道,齐侯,小爷我只能帮你帮到这里了。

    只是,厮杀了这半天,樊馀也觉得有些累了,还有些饿了,抬头望去,天灰蒙蒙阴沉沉的,这是天快黑了么?于是樊馀一声令下,几十人加速向北赶去。

第四十八章 齐魏罢战() 
再次见到樊馀,周扁竟也有点激动了,忍不住小跑上前,直慌得宁越等紧紧跟在身后,不住叫道,“大王慢点,小心路滑!”

    而樊馀也吓了一跳,慌忙快跑了过来,直接半跪在地,“禀大王,樊馀幸不辱命!”

    周扁立即伸手将之扶了起来,“安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自周扁穿越而来,虽然臣子一大堆,但一直陪伴在身边,又能被视为朋友的,则只有樊馀一人了,所以想起刚才的担忧,周扁忍不住真情流露,却浑然没有想到,在日后自己的称王生涯中,樊馀作为一名不可或缺的大将,必然还会不断的独自踏上征途,难道自己次次都要如此担心吗?

    倒是一旁的宁越伸手扶住了周扁,“大王,这外面冷,又在飘雪,还是回屋去说话吧!”

    一行人这才走回了王室在卫宫之中的住处,进屋之分君臣坐下,樊馀便连说带划的将昨日带兵走后的一系列事情给讲了出来,在座的都是王室可信任之人,倒也没有避讳。

    待说到遇见齐侯时,大家唏嘘不已,不过大家分析一番之后,却得出了那个战车之上的“齐侯”却并非真的齐侯,因为那些举动就连樊馀都意识到了问题,一讨论,王室君臣不难得出,真的齐侯其实隐藏在齐兵之中的结论,这倒是让周扁感叹不已,作为东方大国,齐国之中还是有能臣啊!哪怕没有遇见樊馀,齐侯也必可逃出生天,只是却不知这名能臣是谁,或者是都有谁。

    而说到遇见魏国小将公孙或时,却引得君臣哈哈大笑,纷纷称赞樊馀成功挑起与公孙或的争斗是记妙招,显然这是为齐侯争取时间,而却又是公孙或先动的手,所以在樊馀微微腼腆的提出担心魏侯怪罪之时,宁越却发话让樊馀安心了,因为公孙或是不会向魏侯说自己因为争斗而耽误了追杀齐侯的,就算说了,魏侯也怪罪不下来,只是与公孙或的梁子,这次却是彻底的结了下来。

    不过对于与公孙或的关系交恶,樊馀却是一点也不在乎,反正当初那几箭之后,樊馀就已经将公孙或划为了死敌,又怎会在乎再多这次争斗呢?

    其实王室君臣想的并没有错,公孙或当初退出争斗之后再匆匆南下,却再也没有望见一个齐人的影子,当晚一直寻到天黑,才不得不找了个小村庄扎了下来。年轻人气盛,所以第二日公孙或冒着雪又向东走了一二十里路,部下都冻得不行了,又怕露宿野外这才往回赶。

    往回赶的时候,一想起与王室樊馀莫名其妙的打了一仗,公孙或心中就极其郁闷,恨不能马上就跑到魏侯面前告上一状,但到了下午,问明侯爷就在濮阳城中后,眼看着离濮阳城越来越近,公孙或的心中也越来越冷静了。

    渐渐的,冷静的就像这漫漫大雪天一样,寒冷又安静,终于,年轻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