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修历史 >

第11章

带着系统修历史-第11章

小说: 带着系统修历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你这是”何福不解的看着何苗。何苗这完全就是玩命,不仅在玩自己的命,也在玩下人的命。

    “老爷我要固守待援,如果洛阳还有哪怕一位对我何苗有些感情的官员,我相信,他们不会对这件事置之不理。吴匡,袁术,区区千八百的兵马,只要有一人帮忙,局势瞬间便可改变。”何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老爷”

    何福还要相劝,却被何苗打断了。“你下去准备吧!”

    何苗知道何福要说啥,但真的一个帮忙的人都没有,他何苗,就算能活着出去,哪还有啥意义。

    官位没了,权利没了,若是如此,那才是生不如死。与其过那样的日子,何苗宁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力战而死。

    何苗做出了最终的抉择,所有家丁都撤入了内院。这给攻打南门的吴匡提供了很大便利。

    攻破南门之后,没有受到丝毫的抵抗,几百人便来到了内院的小南门前。

    “这老贼够精明的!”吴匡看了眼内院高耸的城墙。“这是缩起头来准备做垂死挣扎了。”

    “吴兄,你再想想,你这么做,完全就是助纣为虐啊。”秦放一溜小跑,一直跟在吴匡身后。“大汉的江山,会被你糟蹋掉的,这可是何大将军的心血啊”

    “将军,要不要把这小子除掉,太墨迹了。”吴匡身边,一员副将打扮的将领皱了皱眉,很是厌烦的看了秦放一眼,开口了。

    “不,留着他。挺好的。”看了眼秦放,吴匡若有所思。

    秦放呼出一口浊气,还好吴匡没听那个该死的副将的,不然还真危险。

    看了看高耸的内院城墙,秦放开始祈祷了起来。何苗啊何苗,你可要坚持住啊。曹操啊、袁绍啊,你们给点力,赶紧带着人马过来吧!

第21章 便向纵容() 
曹操和袁绍这二位在秦放无比的期待中,还真没闲着。

    二人在袁府门前推断出秦放很有可能直接去劝说吴匡了,不带兵马,孑然一身的便准备去救援。

    但这终归是一句玩笑话,毕竟,这两位,谁都不傻。

    没走出多远,两人相视一笑,改变了方向。他们没有去何苗的府邸,而是奔向了河南尹王允的府邸。

    王允府门前前,依旧是那个小厮,依旧是同样的招数,依旧是笑脸相迎。

    “曹大人,袁大人,实在不巧,我家老爷不在,二位若是有急事,可以去衙门一看,也许会在那”

    小厮客客气气,但这一次跟上一次的结果不同,曹操没有回身离开,而是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小子,这次我们不找你家大人”

    小厮懵了,袁绍也有些懵了,来这里,王允的府邸,不找王允找谁?

    “曹大人,你这是”小厮陪着笑,却不知该说什么。

    “我要找丁原丁建阳,他亲口说来王大人府邸等王大人来了,王大人不归,他不会离开。”随手一推小厮。“带路吧!”

    “二位大人,这我家老爷”小厮一脸为难,险些说漏嘴。

    但这一半的话,已经足够了。

    “带我们进去,否则明天我就上奏天子,说你家王大人怠慢朝廷命官!”见小厮已经慌乱,曹操大声呵斥了起来。

    “这,这”小厮咬了咬牙,猛地一跺脚。“两位大人,里边请!”

    王府偏房,王允正在与丁原商议,吴匡的事情该如何处置。

    “建阳兄,这事不好办啊,虽说何苗要为何进的死负责,但那何进,虽说对你我有恩,但做事实在有欠考虑,不然,大汉也不会成这个样子。”王允捋着胡须,言语缓慢,虽然很是克制,但依旧表达出了对何进的不满。

    “子师兄,何进的功过暂且不提,今天,咱们就说说吴匡的事。现在吴匡已经打到了何苗的家门口,这事,我们管,还是不管!”丁原拉回正题,看向王允。

    “吴匡这事看起来小,但背后的事可大了去了,稍有不慎,你我都会被卷入其中。”王允沉思良久,说了这么句模棱两可的话。

    “曹孟德带着一少年去拜访过我,那少年很有见地,说如果我们不管,吴匡诛杀何苗之后,董卓会吞并吴匡,壮大自己,掌控朝野,号令天下。”丁原没有挑明自己认识秦放,而是便向夸大的说出了秦放的预言。

    “那小子叫秦放,跟着曹孟德也来过我这,但我并没见他们,让下人打发了。”王允同样隐瞒了认识秦放这件事。

    “若真如那少年所说,这事可是事关大汉安危啊!”丁原这一次说到了重点。

    咚咚咚

    王允正要开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让王允有些不满。

    “什么事?”

    他曾下令,不见任何人,不理任何事,不许任何人打扰。这个时候有人敲门,他虽不满,但也清楚,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了,否则,下人绝不敢来这。

    “老爷,典军校尉、司隶校尉两位大人拜见!”

    门外传来了下人的声音,这让王允眉头轻皱。曹操和袁绍来了,直接打发掉就是了,至于来这报一次吗?

    显然,这事不简单,一定另有玄机。难道说,下人没有拦住

    深吸一口气,想想这是还真有可能,曹操和袁绍年少时就是两个大混子,这种事,他们是能做出来的。

    “有请两位大人!”沉思之后,王允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吱呀!

    房门被推开,袁绍率先走了进来。

    “我就说,王大人知道我来,必然不能闭门不见,这下人愣是说你不在,忽悠我。”袁绍摇了摇头,自顾自的坐了下来。

    “本初,不要与下人一般见识,待会我好好说说他们!”王允陪了个笑脸。袁绍这个四世三公之后,他可不敢太过于得罪。

    “王大人,丁大人!”曹操进门拱手行礼,对于被拒之门外这件事,只字未提。

    “两位来找老朽,不知所谓何事?”王允看了看袁绍,又看了看曹操,来了个明知故问。

    “王大人,你”袁绍有些恼火,心道,王允你装什么糊涂的,为了什么事你能不知道。

    但袁绍这火还没发出来,曹操便开口了。“我与本初兄前来,是为了吴匡攻打何苗的事情。”

    袁绍话被打断,轻哼了一声,将后边的话压了下去。

    “这件事我也是刚刚知晓,正在与丁大人商议。”王允打起了太极,装起了糊涂,就是不说正事。

    “既然两位已经知晓了。”曹操先给出了一个总结,这是至关重要的,然后才道。“我有一计,不知二位想听否?”

    曹操这么一说,王允和丁原彼此看了对方一眼,随后双双点头。

    “孟德请说。”王允做了个请的手势。

    “入宫面圣!”曹操说出了想了一路的计策。

    “面圣?这?”王允面露迟疑。现在皇帝被董卓控制,面圣,就是去见董卓。见董卓,能阻止吴匡攻打何苗?

    “孟德,你咋想的,再说说。”丁原疑虑重重,示意曹操解释一番。

    袁绍这个时候,出奇的没有表态。面圣!如果这时需要让皇帝圣裁,必然要召开殿前会议,这种时候,他袁家可是很有话语权的。

    他得好好想想,到底何苗留着好,还是让吴匡干掉好。

    “吴匡攻打何苗,于情可悯,于法不合,我等作为大将军的近臣,按理说,是应当支持的,但这毕竟是有违法度的,所以,操觉得,还是将此时交由陛下圣裁为好。陛下说有罪,我们就集结兵马诛杀吴匡,解救何苗,陛下说无罪,我们就助兵吴匡,灭掉何苗。”

    曹操给出了高大上的解释,但若是秦放在,一定会指着鼻子痛斥曹操。

    这哪里是什么办法,完全是便向的纵容。这种事,顺利的话,上报,接见,讨论,没个几天别想讨论出结果。现在又有董卓拦截,这种事最后能不能讨论都是问题。

    但这种明显纵容的做法,王允、丁原、袁绍三人,竟然全都同意了。

第22章 火中取栗() 
洛阳,皇城,董卓略感烦躁的在大殿内踱着步子,对于吴匡讨伐何苗成功与否,他是相当的在意。

    这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若是吴匡战败了,那这设计的一切,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大人,门外曹操,袁绍,王允,丁原,赵融,夏牟、淳于琼等人联名求见陛下,末将拦不住,请大人示下,要不要把他们”董卓部将,骑都尉李蒙小跑着来到董卓面前,躬身行礼。

    “陛下前些天受到了惊吓,正在休息,他们若是有事,让他们明日早朝再报。”这个时候让曹操、袁绍等人见皇帝,那不是给自己找事嘛!董卓可不傻。

    “大人,这些末将都说了,可是这些人一个个义愤填膺,说什么洛阳的天要变了,誓死要见陛下,末将实在没有办法,所以才来劳烦大人。”李肃诉苦完毕,一咬牙。“要不,直接把他们杀了算了,反正现在陛下在大人手中,杀几个大臣,威慑一下群臣,也免得他们一个个的不老实。”

    李蒙第一次提议董卓没有回复,气氛的李蒙,来了第二次提议,并且与第一次的隐晦不同,这一次,说的相当直白。

    “你以为咱家不想杀光这些佞臣,但不行啊”董卓略显无奈。

    他现在在洛阳只有三千兵马,虽说每隔几天就让这些兵马出城进城的转一圈,但这也就只能唬唬人,真要是真刀真枪的干,三千人还是三千人。

    “徐荣,去把李肃叫来!”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董卓身边一直跟着两个保镖,一个是徐荣,另一个是华雄。

    徐荣走后,董卓又看向李蒙。“你先去稳住他们,尽量拖延一下时间,咱家这边想出计策之后,立刻过去。”

    这是一个难题,要是能拖住曹操、袁绍等人,李蒙也就不会来请示董卓了。

    但董卓已经发话了,有困难这事也得上。李蒙行礼退下,继续面对他的苦差事去了。

    “大人,曹操、袁绍、丁原、王允、淳于琼,这些人手上可都是有兵的,要是刺激过大,恐怕”李蒙退下之后,华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咱家岂能不知道。可事情在于,若是咱家这个时候退却让步了,以后再想起来,可就难了。”董卓脸色阴沉,现在事情难办了。

    如果不见曹操、袁绍等人,把这些人逼急了,真要联合起来,他董卓不是对手。

    但如果就这么让这些人见了皇帝,那吴匡诛杀何苗这件事,必然将以失败收场。如此一来,他扩张实力的努力便会功亏一篑。

    不能收编吴匡,不能扩张实力,那就没有了控制朝堂,震慑大臣的本钱。如此一来,他的最终结局,弄好了是灰溜溜的被赶出洛阳,弄不好就是人头落地。

    “大人,你找我!”

    李肃很快就被徐荣找来了,并且,还多带了一个人——董旻。

    “哥,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啊。”董旻开口。

    “曹操、袁绍、王允、丁原纠集了一批大臣,要见皇帝。”面对自己的亲信的兄弟,董卓没有隐瞒,这些都是他相信的人。“叫你们来,就是跟咱家商量一下,这事,怎么办!”

    “见皇帝这种事,是绝不对不行的。如果小皇帝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对我们可是太不利了。”李肃作为董卓的智囊,率先表态了。

    “哥,李大人说得对,不能让他们见皇帝。”董旻附和。

    “咱家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咱家已经让李蒙去稳住他们了,但怕就怕这些人硬闯皇宫啊。”董卓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人放心,这些人没那个胆子,不然他们就集结兵力,直接干预了,哪还会来这么一出。大人入洛阳,掌控朝政,天下皆知,他们明知道要见皇帝就得过大人这一关,但还是选择了这种办法,说白了,只是以这件事作为筹码,想与我们讨价还价罢了。”李肃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你这话让咱家安心不少。”本来紧张无比的董卓在听了李肃的分析之后,多少送了口气。

    “但这事托不得,肃以为,应该尽快助吴匡灭掉何苗,生米煮成熟饭,只要大人吞并了吴匡的兵马,洛阳城内,就没有几个人敢再跟大人叫板。接下来,只要在把执金吾的官职捞到手,洛阳就是大人的了。到时候,就算大人要得这天下,又何尝不可”

    “嗯!”董卓摆手,打断了李肃。“大汉气数未尽,我做霍光、伊尹足矣。”

    董卓并不傻,黄巾起义那么大的阵仗,最后还不是被剿灭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他的实力叫板整个大汉,胜算不大。

    “董旻啊,吴匡那边,你去帮帮忙,多带点人。”有了李肃的分析,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