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势 >

第107章

国势-第107章

小说: 国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时竹笑了:“各位,你们可以监督和作证。这桩交易虽然涉及于我,但我丝毫不愿以私害公。”

    “都督两袖清风,公私分明,大家自然服气。”熊希龄说,“如果辽阳实业尚有余财,不妨把所有地官业都吸纳过来。实业方面,西方各国都是与民商办,唯独我国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不伦不类,流弊丛生。”

    “秉三言之有理。”秦时竹大喜过望。本来想说的话熊希龄将它说了出来。“待**胜利后,由财政部监督。所有官业可一一折价售于民间,价格也由财政部拟定,购买过程中让辽阳实业和其他商家公平竞争,确保政府收益。”

    “日方如能答应我方修改后的条款,这个协议是可以签署的。”张榕问,“都督,日方除了照会上的要求外,有无私下事项。”

    “日方许诺,如能答应这些条件,可向我方提供贷款,支持财政,唯一地要求是照会条款暂且不要公开,以便引起国际纠纷。”

    “贷款一事,自然大有裨益,但求无损于我主权,即可答应,不如让都督交涉时会同熊部长用条款商定。”

    “东北这几个海关,一年有多少关税?”秦时竹开始转过头问王永江。

    “海关关税向来都是单独列支,原由朝廷统一管理,不纳入地方财政范围,估计每年不下600余万。”

    “如此数额,怎么开支?”

    “关税主项用于偿还外债,由海关汇总后汇至总税务司处支付,关余部分才可动用。”

    “既然西方各国不承认我**政府,那我们也不承认他们与满清政府之间的借款合同,将海关税收直接留用。”

    “如果真能这样,那最好不过,只是这样一来,西方各国必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承受地压力将更大。”

    “都督,我倒有个好办法,既然海关控制在日本人手里,不妨再加一款,除日本方面借款外,其余所余关税交由我方支配。”

    “控制在俄国手里地常关也可如此操作。”

    “诸位的意思我记住了,我一定尽最大力量达成协议。”秦时竹拿起俄方照会,“现在来讨论一下俄国方面地要求吧。”

    “俄与日,内容大同小异,可参照日方处理办法,酌情答复。”秘书长左雨农说,“只是承认俄国在蒙古的特殊利益的条款究竟是何居心?”

    “诸位,据可靠情报,俄国勾结、唆使一部分蒙古王公,准备趁**时期宣布独立,从我国分离出去。”葛洪义解释道,“所谓的特殊利益,大概就是指这个。”

    “如此万万不可!蒙古虽然贫瘠,但好歹是我中华领土,怎能拱手相让他国?这条一定不能答应,否则我们都是民族罪人,要遭子孙后代痛骂地。”张榕一听如此阴谋,连忙表态拒绝。

    “荫华的想法和我相同,**立,有伤元气,有害国本,的确不能答应。只是俄国方面没有明说,我们就干脆来个装聋作哑,加上前提条件,如‘不得损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倘若俄国真的居心不良,将来也有退路。”秦时竹虽然知道俄国想干,但在尚未成为既定事实前只能未雨绸缪。

    “妙计!”众人大笑

    。。。

【第037章】 组团慰问() 
第037章组团慰问

    在政府开会之时,夏海燕率夫人团慰问了受伤将士,从太平镇回来后,她没有去吉林与周羽会合,而是留在了奉天,率夫人团慰问就是她的主意:一方面可以体现政府对**将士的关怀,另一方面也可以唤起妇女的参政意识。夫人团的参加者主要有秦时竹的夫人沈蓉、葛洪义的夫人禹芳、何峰的夫人郭静、陆尚荣的夫人徐志萍、夏海强的夫人陈月英等人。

    对夏海燕的倡议,秦时竹大为赞赏,连声说“还是海燕政治觉悟高!”说得她都不好意思。家眷们这些年也学了不少西学,思想开明了不少,但还是不敢迈出大步子,认为这样抛头露面不好,请示过各自丈夫后,得到的答复全是“该去,一切听从夏海燕指挥”,这才放心大胆地跟着来了。

    在颜院长的陪同下,夏海燕领着夫人们朝住院部走去,那里全部住着在战事中受伤伤员。由于事出突然,部队直到夫人团到了后才接到了通知,联络员飞一样地跑进病房,激动地大喊:“弟兄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吉林周都督的夫人夏海燕女士率秦都督、陆师长、夏师长、葛部长、何部长等各家夫人来看望大家了!”

    话音未落,夫人团已到了病房,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伤员挣扎着抬起身子来,想看看各大高官的夫人长的模样,某人一时爬不起来,急得连忙呼叫护士扶他起来。众多的医生、护士都投来好奇地目光。

    病床边,夏海燕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将士:你们辛苦了。为了推翻清王朝,实践伟大的共和事业、你们浴血奋战,付出了极大牺牲,我们为此感到无上骄傲!本来,秦都督、陆师长、周都督都要亲自过来看望大家,但他们政务、军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所以就委托自己的夫人来看望大家。表示他们最深切的关心,他们心中也每时每刻都牵挂着你们。现在,我代表他们,跟大家说一声,谢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

    病房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热泪盈眶,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夫人慰问团来看望他们。听着长官对一位位夫人的介绍,才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

    “临行前,秦都督特意嘱咐我,一来让我通报有关情况,由于诸位地努力,东北三省已全部光复,建立了**政府,**形势一片大好;二来是好好看望、慰问大家。各位夫人都带来了一些慰问品,区区薄礼,实在难以表达我们对**将士的敬仰心情之万一;三来是部队各位长官让我转告大家,要安心养伤,保持乐观情绪,养伤期间。军饷照旧发放,以后还会发放抚恤金,绝不使各位为生计发愁。最后,祝你们早日恢复健康!”

    下面又是雷鸣般地掌声。正巧,一个护士推着车进来要给一个伤员换纱布,夏海燕笑着说,“我虽然不能上前线杀敌立功,但为伤员服务还是力所能及的,这就让我来吧。”

    颜院长赶紧劝阻:“周夫人,这就不必您亲自上阵了。还是让护士操作吧。您和诸位夫人的一片心意大家都心领了。”

    “颜院长,您是不是不放心?”夏海燕调皮地反问。来这个时空之前,她是一个医科大学的学生,时隔多年之后,换纱布这种小事还是可以胜任的。只见她熟练地先为自己消毒,迅速拆掉伤员的旧纱布,换上一块新纱布,然后再细致包扎起来,手法娴熟,看得众人傻在那里,幸而一同前来的记者没有丧失职业敏感性,立即用相机将这个珍贵地镜头拍了下来。望着夏海燕为自己包扎伤口,那个伤员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颜院长,怎么样?”夏海燕完工了。

    “很好,很好,”身边的护士赞不绝口,想不到高贵的都督夫人居然能亲自为伤员换纱布,更想不到手法如此熟练。

    “都督夫人亲自为伤员换纱布,真是古今从未有过之事啊!”颜福庆大为感慨,佩服得五体投地。

    “颜院长过誉了,**将士都是我们的亲人,一定要好好照顾。”

    沈蓉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夏海燕的一举一动,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老实说,看见医院这个场面,闻着弥漫在空气里的药味和淡淡的血腥味,她的胃感觉一阵阵痉挛,有一种想吐地感觉,但她忍住了。起先还不无埋怨地认为夏海燕的倡议是多此一举,但在看见那一张张年轻的脸以后,她的心被深深震撼了——那是多么年轻的脸啊,看上去仅仅比陈若愚年纪大一些,但就是这些人,为了**而不惜流血负伤。他们的明天,可能是缺胳膊少腿,可能是伤痕累累,甚至可能要在床上过一辈子,而他们地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就要面对如此灰暗的场景,自己仅仅是来看望,难道不应该吗?她不禁感到脸上有些发烧。

    有一个处于半昏迷状态的伤员口渴了,含糊不清地喊着:“水,水。”沈蓉抢在了护士之前,默默地拿过水杯,将晶荧的水温柔地喂入伤员的口,所有人都注视着这个场景,伤员门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转

    其他几位夫人,在目睹了夏海燕和沈蓉的举动后,都来到伤员面前,亲切地和他们拉起了家常。郭静和徐志萍是穷苦出身,禹芳是小商人出身,对这个场面多少有些承受力,陈月英倒是大家闺秀,在目睹了沈蓉的做法后,也能放下架子。慰问过程中,他们对于自己丈夫所进行的事业的理解又多了一层。

    以后人地眼光,也许觉得她们可能在作秀。但即使是作秀,在当时已需要极大地勇气。夫人团慰问伤兵的事迹通过报纸报道,特别是夏海燕为伤员包扎伤口和沈蓉喂伤员喝水地这两幅照片,引得好评如潮,东北各**领袖的威望在同情、支持**的民众中迅速高涨了起来

    城郊的奉天制造局里(马上就要更名为沈阳兵工厂),工人们紧张地劳动着。各地送来地旧式枪械,拆去木托后投入熔炉。准备化成钢水后重新制成新的枪管。面对战争地迫切需要,何峰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加班加点,抓紧生产。

    为提高效率,制造局紧急雇佣、调拨了一批工人,但他们以前都没有接受过专项训练,操作还不熟练,最累、最忙的还是原先的那批熟练工人,他们飞快地装配着枪支。饿了、渴了都没功夫,全靠后面的几个土地把水和馒头送到他们嘴边。在这种高强度的生产条件下,各主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以毛瑟1898式步枪为例,日生产纪录逐日刷新,第一天112杆,第二天129杆,第三天145杆。而峰值产量达到171杆。杨宇霆、韩麟春等几个一天24小时泡在车间,嗓子已喊哑了,回家休息是不能地事,连打个盹都成了一种奢侈。

    这还不是军火生产的全部,辽阳集团已将所有的技术、物资、人员力量都用来生产军火,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越多越好!”。源源不断的军火发往前线和训练营地,成为继续**的有力保障。

    虽然日理万机,袁世凯还是抽空到了京城郊外的南苑机场视察秦国镛的飞机,为对付飞艇,他绞尽脑汁,这几架飞机已是他最大和最后的希望了。

    老袁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听取秦国镛地汇报。

    “前日所议加装大刀、铁钩之事如何?”

    “回大人,经过卑职的试验,大刀、铁钩似乎无能为力。”秦国镛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老袁的脸色。只见他的脸迅速地阴了下来。又接着说,“不过。经过试验,卑职找到了一种新武器,可用来对付飞艇。”

    “利器?”

    “一个用弹簧压缩的五爪倒钩,尾端系绳,飞速飞出后,能扎在气囊上,用力拉扯时,可扯破囊皮,如此则大功告成。”

    “真有此事?能否演示我看看?”

    “遵命。”秦国镛一挥小红旗,停在机场上的一架飞机就起飞了,他指着机场一角上空飘着地一个气球对老袁说,“大人请看,东南角上空有一气球,高900尺,直径逾40尺,内充气体,故能漂浮空中,待会就以此气球模拟飞艇,用飞机演示。”

    “倘若成功,你是首功。”袁世凯说罢,就拿起望远镜望去。镜头里,只见飞机迅速地接近了气球,坐在后座上的乘员手拿一个类似炮筒状的东西,估计就是秦国镛所说的“五爪倒钩”。近了,更近了,大约飞到距离气球还有25米的地方,飞机开始了侧翼转向,速度收得较慢,距离更是拉近到了只有20米的地步,只见后座的操作员手里动了一下,可能是按动了一个按钮,那个炮筒状的东西里飞出一个物体,由于速度实在太快,距离又远,无法从望远镜里看出名堂。只见似乎有一根绳连在飞机和气球之间,飞机有一个外飞的速度,由于绳索和倒钩的牵扯,气球被硬生生地扯下一块来,很快便泄了气落到地面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泥带水,速度又快,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好!”袁世凯一拍大腿,高兴地直叫,“这下可有办法对付那该死地飞艇了。”

    “谢大人夸奖。”

    “曹锟来电,前线机场明日或后日就将构筑完毕,到时你就率飞机进驻,尽早把飞艇打下来,打下一艘飞艇,我赏你们5万两银子,要是能打下5艘飞艇,我奏明摄政王给你们封爵。”老袁言犹未尽,“今日试验成功,亦有功劳,赏银1万两。”

    “谢大人。”秦国镛心里暗笑,面上却是愈发恭敬。看

    回去地路上。袁世凯还是兴致勃勃,对参谋说:“果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