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嗜血猎杀 >

第276章

嗜血猎杀-第276章

小说: 嗜血猎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非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好怎么跟猛子和王莺开口。

    这天,参谋带着他来到仁县城外义勇军的驻扎地。

    在仁县城外,五十来里的地方,义勇军派驻了四个营的兵力。这四个营,有两个营是从一团刘明杰手下抽调过来的,另外的两个营,是二团的于宝手下。

    这四个营,目标就是保护和掩护县城,一旦有什么情况,这四个营的兵力,可以从东西两面,扼守住这条进入到仁县城的唯一一条公路。

    仁县是一座山城,县城虽然不大,但三面环山,只有城北,是一条直通本溪湖方向的大道。义勇军的四个营,就驻守在离县城北面五十来里的两座山峰上,两座山峰中间,就是这条公路。所以,小鬼子和汉奸要想进攻县城必需要从这里经过。

    对义勇军来说,现在是兵强马壮,每一个营满员,四百多人,武器装备方面,猛子已经把从香港运来的分发下来,所以,绝对不比关东军的差,它们在这一驻守,小鬼子要想攻下仁县城,还真费点劲。

    换句话说,就算关东军全力而攻,出动飞机大炮和坦克,没有二、三天的时间,也很难得手。这二、三天的时间,完全可以让县城里的那些义勇军和游击队的工作队,安全的撤出去。而仁县城有一个优势,只要一出城,往大山密林里一钻,就算你有几万大军,也没办法把这大山围住。

    姜非最先到达的是驻守在东侧翼的两个营的驻地。一到营地,姜非还是非常的兴奋。

    实在的说,在东北军呆了这么些年,虽然是做情报工作的,可在军事上,姜非还是懂一点,一看这山势,宜守难攻,这么说吧,要想把这两个山头攻打下来,没有四倍、五倍的兵力,是很难做到的。

    近二千来人,四个营的兵力,左面由一团刘明杰手下的二个营坐镇,右面侧翼是二团的二个营,正 好与一团的这边形成犄角之势。

    如果把一团和二团的这四个营形容成牛的两个犄角,那王莺和胡大牛、五叔坐镇的铁刹山其它的几个团,就是牛腰和牛屁股了。

    这一阵式,是猛子和王莺特意安排的。这样一来,就算关东军有大规模的行动,调集几万人,到时候,刘明杰两个营和二团的于宝的两个营往前一顶,后面有铁刹山的几个团一兜底,小鬼子也奈何不了义勇军。最不济的时候,阶梯式往后一撤,就能安全的撤到大山中去。

    姜非第一天,就住在把守东山的一团这两个营中。在吃饭的时候,姜非有意无意的说起仁县城。

    “我说一营长,你们住在这里太艰苦了,跟县城里面没法比。来,我代表国民政府,对战斗在满洲第一线的将士,表示敬意。你们就是国民政府光复东北的希望。等回山上后,我跟司令和副司令说,让咱的兄弟们都住到县城里面去。

    县城是咱打下来的,凭什么让游击队的人捡这个大便宜呀?这不合理,也对兄弟们不公平。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也该换换了。

    这一次,国民政府为表彰咱义勇军,特意给咱调过来三个团的武器装备,我跟你们说,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呀,来,让我们一起,敬国民政府和总司令一杯,祝总司令和我们**,在各条战线上取得胜利。”姜非假借酒劲,一边说,一边用眼角观察着这些营里的头头。

    一营长和营里的这些头头们,是义勇军的老人,有几位是当年从仁县城里打出去的,当然对县城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姜非这么一说,这几个人还真的感觉他是向着自己说话呢。

    一直跟在姜非身边的李参谋,可是一位有头脑的年轻人,猛子和胡大牛都十分的重用他。此时一听姜非这么说,就知道对方是别有用心。

    “一营长,我们大伙一起敬特派员一杯。刚才特派员说了,代表国民政府,表示对我们义勇军的敬意。我觉得这话说得太对了。国民政府,就应该对我们表示敬意。因为什么呢,因为正是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才把东北的白山黑水,让日本人给占了去。

    说句不中听的话,国民政府才想起敬意,是不是别有打算呀?早在小鬼子进来的时候干什么去了?现在突然想起我们来了,还不是因为在本溪湖,咱义勇军用命打出来这一片天地吗?我们兄弟别的不知道,如果没有司令,没有副司令和五叔,这没有这些。。。。。。这些兄弟们脑袋插在裤腰带上,跟小鬼子和汉奸拼命,咱义勇军能有今天吗?

    特派员,对我们兄弟来说,大家感谢的只有我们义勇军自己的司令和副司令,对了,还要感谢那些为这白山黑水而死去的兄弟们,感谢那些跟我们一起战斗的游击队的兄弟们,没有他们,也没有我们义勇军的今天。”李参谋说完,跟大家碰了杯,一口喝掉杯中的酒。

    对义勇军来说,李参谋跟这些营里的头头,那可是生死之交,是从一个战壕里趴出来的生死兄弟,这份感情,没有一起打过仗的人,是无法想象的,更是无法取代和超越的。他这么一说,营长和这些头头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刚才特派员说的这些话,是话里有话。他这是挑拨跟游击队的关系。

    一营长一明白过来后,不自觉的脸色一红,他为自己的大意和没有识破特派员的话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李参谋不愧为是我们的好兄弟,咱哥几个想说的话,一下子就让你给说出来了。今天咱就借着这杯酒,跟特派员说个清楚。我们义勇军,只有司令和副司令、五叔,只有那些跟我们一起枪里火里拼命的兄弟。我们都是粗人,肚子里没有那么多的弯弯肠子,游击队跟我们一起拼命,那它就是我们的兄弟,他们在县城里,跟我们在县城里是一样的。

    兄弟们,你们说,这义勇军是谁的?”一营长站起来,端着酒杯问道。

    “是司令的,是副司令的,是五叔的,是和我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的。。。。。。”这几个头头一起站起来,大声的叫喊道。

    姜非本想借着喝酒的机会,试探一下义勇军下面的一这些人,看能不能离间一下他们跟游击队的关系。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小心眼,还是让李参谋和营里的头头们给识破了。

    姜非是干什么的,情报人员出身呀。大凡情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脸皮要足够厚,并且会装傻充傻,装聋作哑。所以,别说李参谋说这么几句了,就骂几句甚至打两下,姜非都会脸不变色心不跳的。

    “说得好,李参谋,一营长,兄弟们说的太对了,咱义勇军是司令和胡副司令,刘猛副司令和参谋长的。没有他们几位,就没有咱义勇军的今天。”姜非虽然有些尴尬,可脸色表现出来的,还是非常的自然。

    一看姜非转得够快,李参谋并没有接着往下说,毕竟人家是上面派过来的特派员,这一次又给山上要来这么多的武器装备,自己只是给他一个提醒,让他知道一下义勇军的规矩就行了,不能逼得太紧。

    “特派员,你是上面派来的,是长官,是文明人,有文化。刚才我们兄弟的话,你也别太往心里去,我们都是粗人,只知道打仗拼命,没什么见识,上不得台面。你这一表扬我们就。。。。。。”李参谋歉意的说道。

    “李参谋,我不是什么长官,咱在一起,肩膀齐,是兄弟,咱都是一伙的,我说的话,也是为咱山上考虑。兄弟之间,就应该这样,有什么说什么。”姜非到是很会给自己找台阶下。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網

第三九八章 人算不如天算() 
第三九八章 人算不如天算

    李参谋和一营长的这番话,还是很起作用的。 呆在一团的最后两天,姜非再也没说过过份的话。并且有意的跟大家打得火热。

    离开一团的营地后,李参谋带着姜非又来驻扎在西山上的二团营地。

    这里同样驻扎着二个营,但这二个营是二团于宝的部下。为了靠前指挥,防止小鬼子和皇协军的突然袭击,二团长于宝亲自带队,指挥这两个营。这两个营与一团刘明杰部遥相呼应,形成鼎力之势,也好相互掩护。

    从心里讲,于宝对这个特派员并不感冒,但他还是在表面上,给足了姜非面子。

    因为于宝明白,这位特派员,无论是在南京政府,还是在司令、副司令的心里,可以算得上一个红人了。三个团的武器装备,那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并且还是目前最先进的东西,这份功劳,无人能比的。

    姜非在李参谋的陪同下来到二团营地,于宝也是十分的豪爽,晚上特意为两个人接风洗尘。这一次,在席上,姜非学乖巧了不少,他没有过多的乱说话,只是一味的迎*合着大家,当然,他也没把自己当外人,时不时的表现出自己的幽默和智慧。

    姜非是个聪明人,他吸取了在东山上的教训,在话说的时候,先把义勇军、司令和猛子的功劳,摆在了前面,然后,把下面的这些团长和头头们说得尤如英雄一般。但他说话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技巧,他夸大家并没有让人反感,而是适可而止。

    姜非的这一招,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营里的头头们,包括于宝在内,对他的印象,是越来越好,对他讲的话,越来越受用。

    当然了,自从上一次在一团姜非说过的那些话后,李参谋对这位特派员还是留了心,所以,不管他怎么说,始终保持着清醒,但李参谋并没有向在东山的时候,仗义直言,因为在他的心里,这个于宝团长,跟别的头头不一样。

    在铁刹山,论起实权来,猛子当仁不让的排在头一位,接下来的就是王莺,胡大年,五叔,然后才是这些团长了。

    在这些团长中,一团长刘明杰威望最高,这也正是于宝所不甘心的地方。

    按道理说,胡大牛应该把这个一团长的位置让给于宝的,毕竟于宝是原四位老团长中的一位,并且当时仅排在胡大牛之后。

    但在安排一团长的人选时,胡大牛主动提出让刘明杰接任。其中的原因就是于宝跟刘明杰相比,无论是在个人能力上,还是威望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并且他这个人不象其它的几位团长那样大气。喜欢拉帮结伙,身上有些流氓习气。所以,在山上,除了于宝手下的一小部分人支持他、喜欢他外,其它人大多数对他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李参谋就属于这伙人之一。

    于宝一听特派员这么看重自己,再加上喝了点酒,所以,在姜非忽悠之下,不自觉的有些飘飘然。

    “特派员,我跟你说,知道仁县县城是谁打下来的吗?”于宝眼神有些迷离的看着姜非,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掐着腰说道。说完这句话后,他也不等姜非回答,接着又道:

    “仁县县城,那是我。。。。。。亲自指挥打下来的。我跟你说,当时那场面,你要是在的话,得。。。。。。吓死你。好几千人,我把枪一挥,呼啦一下,就冲到了城门口。

    老子不是吹,一见我的队员上去,守城的那些小鬼子和皇协军,早就让我吓得是屁滚尿流,只是一个冲锋,咱就把仁县县城拿了下来。哈哈,我说。。。。。。特派员,你可以在满洲打听打听,谁有这个本事,把小鬼子的县城给端了下来?没有,在整个满洲,还没有第二人。要不是。。。。。。司令和五叔说这个地方离不开我,我早就到城里面当县太爷去了。

    特派员,司令和副司令都答应我了,说等把小鬼子打出满洲的时候,一定给我个县太爷当当。”于宝说完,一扬脖子,把杯子里的酒全都喝了下去。

    姜非是什么人呀,贼精百怪一枚。一听于宝这么说,这家伙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恬静,可心里不由得一动:义勇军这些头头们,并非都那么的睿智,现在这个于宝,还真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家伙,只要能利用好,完全能为自己所用。

    由于长期从事情报工作,所以,姜非看人的本事还是挺准的。在山上的时候,他专门对义勇军的这些头头和团长们,进行过研究。

    这个于宝,没有什么文化,从小练过武术,长大后,依仗着自己的势力,在仁县城开了一家武馆,当年在县城里,也算得上一个人物。

    仁县城虽然只是一个小山城,人口跟本溪湖其它几个县城相比,小了不少。但同样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县城里面的人,鱼目混珠,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你要是没点本事,想在县城占稳脚跟,干点大事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武馆,更是这样。

    越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越是看重个人的本事。

    就拿这个武馆来说吧,你本身要有两下子,能够坐住镇。于宝具备这点,同样的年轻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