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嗜血猎杀 >

第247章

嗜血猎杀-第247章

小说: 嗜血猎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花山是金矿区,所以,这一带的人都知道。

    “从这条路往东走,再走四、五十公里,就是威远堡了,按着这个时间,你们得在威远堡住上一晚,明天早上再出发。

    只要到了威远堡一打听,没有不知道莲花山的。那可是一个出金子的地方,你们这是去?”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孙老爷子说道。

    “有个远房的亲戚请我们过去,我是说书的,亲戚说那里的钱好挣,所以就”老爷子笑着说道。

    “原来是说书的先生啊。老先生说的对,那里钱好挣。以前我去过两趟,只是那时候有一帮胡子占着,还算公平。现在不知道什么样子了,听说小鬼子去了一趟,想把金矿抢过来,让义勇军给打回来了。”小伙计说完,回身忙着自己的买卖去了。

    “爹,你说这个义勇军真的有那么神奇?莲花山离咱家可有二百多公里远呢,这个地片它们也能管?”坐回到车子上,孙丽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妈妈已经憋一路了。本来想问个明白,但一看这爷俩神情十分紧张,还是什么也没说。此时一看已经不象刚离开本溪湖时候那样了,这才张嘴问道:“看你们爷俩,一路上都神神叨叨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女儿孙丽看看路上的车也不算太多,没人注意自己,这才把昨天晚上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妈妈。

    “妈妈,你是没看到,这些人可有本事了,好几个小鬼子,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杀的,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是当时我太害怕了,才叫了一声。不过,剩下的那个汉奸也没跑了,让另外的一个人给押出来。对了,爹,后面的那个人不是义勇军一伙的,他们不认识,只是说了一句什么话,就又回去听书去了。”孙丽用了半个钟头的时间,边说带比划的,总算把这个过程说明白了。

    妈妈本来就胆小,此时听女儿这么一说,吓得脸一下子就白了,眼泪“哗”的就下来了:“我我就知道有什么事吧,你们爷两昨天晚上怎么回家不跟我说呀,要吓死我我呀。这要是有个什么意外,你你们两让我跟儿子可怎么活呀?”

    “这不都过去了,看把你吓的。多亏昨天晚上没告诉你。你老人家就别哭了,咱都出了本溪湖了,现在不是没事了吗?今天在威远堡住上一晚上,明天下午傍天要黑的时候,就能到莲花山了。一到莲花山,咱就什么也不怕了。

    我都想好了,到了那里后,我爸说书,我就参加义勇军,到时候,看谁还敢欺负咱们。”孙丽一脸的向往,看着前面说道。

    一家人舟车劳顿,经过两天的颠簸,中途除了在威远堡住了一个晚上,剩下的时间,几乎没下车,连吃饭也是在车上对付一口,他们终于在第二天下午三点多钟,到达了莲花山。

    让老艺人没有想到,莲花山会这么繁华。名义上是一个镇,其实比县城小不了多少。仅商业的繁华程度,可能平比本溪湖差多少。

    “爹,咱还是先找住的地方吧,要不我去找一下刘团长,也许他能帮帮咱。”孙丽看着父亲说道。

    “闺女,咱还是先找一家客栈住下来再说。唉,我不想再麻烦人了,他们给的钱,买一间屋子差不多够了,明天我到街上打听打听,要是实在不行,咱再找他们帮忙。”孙老爷子说道。

    虽然地盘没有本溪湖的大,但在这个镇 子上,光客栈就有四、五家,其中,有一家叫做来悦的,是这里最大的一家。客栈里有一个大堂,里面能坐二、三十人,每天晚上,这里就变成一个说书场。

    老艺人第一眼,就相中了这里。

    客栈的老板听孙老爷子介绍,是一个说书的行家。这个老板精明的很,当场答应以半价租给他们一间房子。

    提心吊胆的奔波两天,一家人终于可以安稳的睡上一觉了。吃完了饭,老艺人一个人,来到说书的大堂。白天还真没看出来会有这么多人过来,老爷子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要了一壶茶。他想尽早的熟悉书场的情况,虽然现在手里有十块大洋,可一家人连个住处都没有呢,他可不想让自己家人等着喝西北风。

    今天晚上书场说的第一段,是薛礼征东。说书人年龄比自己大一些,但在说书的技艺上,还是跟自己差了一点点。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说书的艺术特色和功力,首先表现在“评”字上,所以有“说书之贵在于评”的说法。“评”包括评人物、评事件、评情理等等。评人物就要评介一个人物在此时此地的作为、表现,他的行动内在联系,也就是忠、奸、善、恶等等。要把人物的特色说出来,就算你没交待他是谁,在书中什么身份,听书的人你一听,就能瞬间明了。还有就是自己的特色,听过一回后,下一次只要你在书场一张口,就算坐得最远,看不到你长的什么样子,也知道今天说书的是谁。如果听了一晚上,第二天还不知道你是谁,那就不能算太成功。

    当然了,这个“评”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有情节,要吸引人。而评事件就是要评介一件事的始末原因,发展变化和最终结局以及它们与客观环境和书中的人物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

    本書源自看書网

第二五六章 捅了大篓子() 
第二五六章 捅了大篓子

    孙老艺人可能说是这一带说书人的泰斗。 对说书这门行当,绝对是行家。

    老艺人明白,评情理就是要评介人和事的是非曲直、伦理观念及其社会背景。这种评述要能反应老百姓的正常的思维好坏观,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说书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要评得到位、全面、恰如其分,也并非易事。仅仅根据故事情节本身提供的依据,就事论事地评述一番,很难吸引这些书迷。

    坐在书场里,老艺人听了一段后,虽然跟自己比,还差了那么的一点点,可还是有说书人自己的特色,应该说,还算不错。

    商人的精明,让客栈的老板不会放过孙老爷子。现在常在这里说书的,只有场上的这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是自己的岳父,常常因为身体不好而断档。

    虽然不是行里人,但毕竟书场是自己的的,所以,客栈老板对说书的辛苦还是很了解的。说书人从年青的时候开始,就得天天的背记着一部又一部的传统段子。就拿孙老爷子来说吧,张口就来的,有二十九部之多。

    长枪袍带书(十三部):封神榜、 西汉演义、 东汉演义、 三国演义、 列国演义、 隋唐传、 薛家将、 五代残唐杨家将、 十粒金丹、 精忠说岳、 明英烈、 明清演义。

    短打公案书(十三部): 粉妆楼、 大宋八义 宏碧缘、 明清八义、 永庆升平、 三侠剑、 彭公案、施公案、 于公案、 包公案、 小五义、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神怪书(二部): 济公传、西游记。

    狐鬼书(一部): 聊斋。

    这二十九部书大多是金戈铁马,英雄侠士,这些内容,比较符合关东人争强好胜,喜欢打斗的性格,也很受书迷的喜欢。

    此时客栈老板用眼睛一瞄,就找到了坐在角落里的孙老艺人。老板一看到老艺人,忙亲自走过来,一挥手,让小伙计端过一盘瓜子。

    “孙老先生,台上的老先生身体不好,我这个小书场时常断档,这些书迷,甚为不满,一会可否请孙老先生上台露一手,也让这些书迷门长长见识?”老板客气着说道。

    “掌柜的客气了,天下说书人是一家。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初来乍到,不能抢同行的饭碗,这样是不是”孙老爷子虽然很想上台,展现一下自己的手艺,让这些书迷尽快的接受自己,可他可不敢破了规矩。

    “老先生,这您就多虑了。实不相瞒,台上的老人家是我的岳父,老人家身体不好,可为了我这个客栈,还是硬挺着。如果孙老先生看得起我这个小场子,不防上去展示展示。”

    听对方这么一说,老艺人不由得心一动:“既然是这样,那我就献丑了。一会我给老先生献茶。”孙老爷子跃跃欲试的说道。在书场给同行献茶,那是有说道的。可以说是说书的这行中最尊重对方的一个举动。虽然没有认师之说,但却有推崇之义。

    “孙老先生果然是性情中人,好!按年龄辈分,我是晚辈,先敬老先生一杯茶。”客栈老板敬完茶后,转身到后台准备去了。

    客栈老板离开的时间不长,台上的说书先生正好说完一段,老板忙上台上,跟自己的岳父小声的耳语了一番,然后请孙老爷子上台。

    毕竟是见过场面的人了,所以,孙老爷子也不客气,上得台上来,先给下面坐着的这些听书的鞠了一躬,场面上的话自不用说了,当场就给大家献上一小段三国演义,诸葛亮妙计得汉中:

    话说许褚奉命保粮,压粮官为防万一,不让许褚多喝酒。许褚一听火了,冲着压粮官大声的叫道:你懂不懂道理?喝酒不够,等于活埋。我许褚喝多少酒,就能打多大的仗。

    你们大家听听,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可许褚将军脾气大,就算是压粮官,也得让他三分。没办法,只好由他而去。许褚喝的昏天暗地,也不等酒醒,借着酒劲,压着粮草车奔着阳平关去。

    天下的事,无巧不成书,正走在半路上,张飞杀了出来。

    许褚催马抡刀,“唰”,他把刀举起来之后,自己都觉得奇怪:哎,我跟张飞这才几天没见啊,他怎么仨脑袋啊?晕了,眼花了,是让那酒闹的,这刀不知道往哪劈好了。

    三将军张飞握着丈八矛一看,心说,许褚怎么了,怎么举着刀在我这儿晃悠啊?“看枪!”(张飞)一声大吼,“噗”一枪刺来。

    许褚心说,嗨,我还能让你拿枪刺上我吗?他怀中抱月把大刀往外这么一封。封的早了点,人家枪还没来呢,他封过去了。这一枪过去了,幸亏他这一歪歪,不是这身子这么一偏,今天许褚这命就没了,丈八矛一枪正好刺在许褚将军的右肩头,“啊”许褚怪叫一声,酒醒了一半,酒醒一半也打不了了,他在马上一歪歪,扑通的一下就栽下来了,压粮官带着军校赶紧抢许褚啊,粮车呢?不要了!张飞一看,这仗打的痛快啊,这么大的许褚在我面前居然没走上一个回合,三将军这么仔细一咂摸滋味,“哦,合着他喝醉了,嗨,许褚输的窝囊,我赢的也不光彩,我挑了个醉鬼

    对孙老艺人来说,虽然是没什么准备,可这些段子已经印在了大脑中,他说得又是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对台下的这些书迷门来说,又是新人新段子,当然是大受欢迎了。这一小段刚一落口,几十号人,“哗”的一声,掌声可就响起来了。

    孙老艺人是一个人出来的,女儿孙丽一看父亲出去这么半天没有回来,就知道老爸去了说书的大堂。她从客栈的屋间里出来,在大堂的一角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看到老爸上台,这么卖力气的说着,心里不是滋味。

    孙丽是个要强的姑娘,自己年已十八,应该为家,为自己的老爸分担一份担子。

    虽然她没上过学,不认字,可跟着老爸几乎把所有的说书段子全都背了下来,只是因为自己是个女孩,而且长得又十分的出色,兵荒马乱,父亲怕出意外,始终没有让她正式上台。

    今天来到莲花山,虽然下午刚到,可一看就知道,这里跟县城不一样,没有日本人,没有汉奸,人们说起话来,也都是和和气气的。

    身藏绝技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一看到有同行献技,就很难忍耐得住,孙丽姑娘也是如此,尤其是现在,没有任何风险,一看到老爹这么受欢迎,她不由得跃跃欲试。所以,老爹刚说完,正要下台,她“噌噌”几步就上到台上,也不用别人介绍,就给大家来了一段杨家将中的穆桂英挂帅。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这几步,从些在满洲的说书界,成就了一位说书女“山里红”

    孙老艺人一家脱离险境,来到莲花山,如鱼得水,成就了东北说书女“山里红”,可在本溪湖城内,此时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井上少佐这四名小鬼子和汉奸的尸体是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在城里一处废弃的大坑里找到的。从死去的四个人的尸体上看,没有经过激烈的搏斗,完全在是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或者是一刀致命,或者是让人给勒死的。

    两个汉奸的死活,对小鬼子来说,无关紧要,可宪兵队长被杀,对本溪湖来说,那可是一件大事。

    中国有句话叫做“狗尿苔长在金銮殿”。日本宪兵在日本国内,为陆军兵科之一,受陆军大臣管辖,职掌军事安全及军纪维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