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96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96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只是精神境界层次的表现,真正的战场表现,赵云完全是变态级的,童渊就要差不少了。

    通过赵云与张绣、张任的对比,不难看出这其中的差距所在。然而在没出现宗师级的时候,一个北地枪王,一个枪祖宗,都是世间无对的猛将。可见这种‘伪宗师’的威力。

    而王显相对来说要比这两类更加逊色一点,再说罗家的五钩枪同样也属于聚百家之长于一炉。而姜松的枪法更是在五钩‘旁门左道’。

    不要以为旁门左道就是差的,实际上差的早就被融入百家之长的枪法里面了,之所以能够不被融入其中,就是因为他在旁门之道这方面足够的左,做够的极端,极端到你包容不了的地步。

    那什么,封神演义玄门三千正道之外还有西方八百旁门呢。更何况是枪法?岂有真正完美的东西?

    这种极端,若是你单纯走左道,剑走偏锋,那绝对是不行的。既然是极端就很容易遭到克制,想要出奇制胜终究不可能长久。可要是在本身完美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极端的左道,那才是真的无可匹敌了。

    这一次,姜松被鲍鸿点名出战,那可是摆明了说其他人就不如你,我就放心让你上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姜松那还不是发挥出一百二十分的威力,力求尽快打败对手?

    尤其是在见到对手这个枪法是以基础稳住,一招一式标标准准,中规中矩,却又刚猛霸道,无与伦比。

    这个时候,姜松自然明白,不能和他玩什么技巧,也不能和他拼力量。

    拼力量不说,绝对是不靠谱的事情,南蛮地方的野蛮人,力量还是比较变态的。

    至于技巧,倒不是说凭借完美的技巧不能战胜他。只不过,这样一来,难免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所以,姜松纵马上前,就已经心有定计,这次不用别的招式,就用子母连环枪!(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晏子春秋》() 
姜松的子母锁链连环枪是一个造型比较独特的东西。长枪本身也只是和罗成类似的五钩神飞枪而已。不过在枪杆的最后多了一个扣环能扣上锁链,而锁链的另一头就是一柄数尺长度的短枪。

    所谓子母枪,虽然也可以说是双枪,不过相对于丁延平、董平那类双枪,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双枪技法,那根本不用多说,必然是双手各持一柄长枪的发挥。

    双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类独门兵刃,不属于主流武学流派的传承,也就是说大多数都得有独到的技艺才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此类兵器。一般都是祖传或者独门秘传,非常难以掌握。

    双枪相对来说肯定要比长枪短点,当然比呼延灼、田布之类的双鞭要长的不少,可以想象手里挥舞着这么两条长东西,可以说既不灵便也不威猛,绝对是不容易施展的玩意。

    但使双枪的高手能让双枪在手里很灵活。枪灵活是关键,双枪适合近身厮杀,以攻代守,以眼花缭乱的攻势取代防守,但也不是双枪不能防守,可以夹在腋下拨挡,或者双枪交叉举架。再一点使用双枪必须腕力好,可以灵活转动。出阵单挑也能让对手感到变幻莫测,大大提高斗将的斩杀率。

    而子母枪则不同。

    子母枪的母枪刚刚说了,就是普通的或者说正常的五钩神飞枪,一般施展的时候,就是双手施展,和正常的枪法没什么区别。

    唯有到了关键的时候,才会把锁链和短枪给扣上去,作为绝招杀手锏来使用。

    而这个使用也很少是双手分持,一个就是短枪作为投射,另一个则是在长枪挥动的时候带动尾巴锁链跟着移动,所谓借力打击,带动作为暗枪、暗器的短枪发动奇袭。

    子母连环锁链枪,其实描述最精准的一个形容词就是连环!

    所谓连环套,连环结,有两个重点,一个在表,一个在里。或者说一个是明,一个是暗。

    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明面上若是做不到位,就想着暗箭伤人,那就是舍本逐末,还没来得及等到杀手锏反动,就已经在对决中被干掉了。

    而暗手同样非常重要,若是暗手驾驭的不好,反而成了肘制明面上枪法的发挥,同样也是失去了其意义。

    姜松作为真正的枪法大师,可以说在这方面都有绝对的能力与经验。

    果不其然!

    两人甫一交手,五钩神飞枪挑开八宝藤蛇枪,而伴随着长枪的舞动,暗枪悄无声息直奔王显杀去。

    八宝藤蛇枪被五钩神飞枪倒钩架住,根本无法撤回,面对扑面而来的暗枪,王显根本就没法招架,只得翻身闪避,滚落马下…………

    而在大队军营之中,鲍鸿就收到了系统提示。

    “陈平加入鲍鸿军,乌获加入鲍鸿军,王显加入鲍鸿军……”

    一方面,主要是先前都没收到过这样的提示。当然,也是因为他之前几乎没有分兵过。

    另一方面则是关于信息内容的疑惑。那什么云南王王显会投降虽然不在预料之中,但也算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反王的节操都不能称得上宁死不屈的,基本上没多少。当然,南蛮的直性子算是比较靠谱的。不过遇上对他胃口的家伙,找到适合的方法,招降起来简直是轻而易举。

    反倒是陈平那群人的加入,简直就是让鲍鸿惊喜不已。惊喜来的太快了,让人措手不及。

    当然,这个只是愿意跟着大军而已,鲍鸿暂时也不知道陈平他们是属于投靠呢,还是和李左车一开始那样,算是作客而已。

    不过,这个时候鲍鸿正被另一件事情震惊的理不清头绪呢,这个系统消息也就看过之后就不再关注了。

    究竟是什么事情比这些人投效还重要呢?

    这个事情说起来本来也没什么。就是晏婴那家伙闲着无聊,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既然不要去执行政务,那无聊的时候自然就是去做学问了。

    就在这几天的功夫,晏婴这家伙就把《晏子春秋》给整出来了。

    (晏子春秋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是后人假托晏婴的名义所作。这部书详细地记述了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215个小故事相互关联和补充,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

    (在这里,就直接算成晏子的自传类型,也算是剧情需要的转移手法,很多古籍都是托名,这里说明,只要没有切实作者的,就按托名算数!)

    《晏子春秋》所反映出来的内容看,它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儒家学说的思想,也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墨家思想的尚俭观点,与墨家尚俭的目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这也表明了在那个时期,各个学说之间的思想是没有绝对的对立存在的。

    《晏子春秋》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其中描述的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毕竟参入了一些小说家的描写手法,不是绝对的史实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都是浮云,因为除了少数几个寓言故事,鲍鸿基本上也没看过多少《晏子春秋》的内容。

    真正的重点在于,鲍鸿把这一卷修订成册的《晏子春秋》拿到手里的时候,系统也有提示,表示这是属于特殊道具,具有智力+3的效果。

    这种情况让鲍鸿很吃惊。他完全没想到,宝物居然又多了一种新的出现模式。

    话说回来,前面貌似也就系统因为第一次爆表附送的《三韬》还一直在自己手里没用呢。

    除此之外,其他的典籍类宝物貌似都是召唤道具。(未完待续。)

。。() 
《晏子春秋》——智力+3。

    这种情况让鲍鸿很吃惊。他完全没想到,宝物居然又多了一种新的出现模式。

    前面貌似也就系统因为第一次爆表附送的《三韬》还一直在自己手里没用呢。

    除此之外,其他的典籍类宝物貌似都是召唤道具。

    不过话说回来,天下典籍那么多。除了召唤道具,其他的作为属性道具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要说这些东西,原本有一两册流传下来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了,那么后世的翻版,哪个版本被赋予这个特性呢?说实在的,比较靠谱的不外乎是世家藏书,大儒藏书,再有就是什么皇家官方设立的图书馆——东观。

    东观是中国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位于洛阳南宫,修造年代不可考。建筑高大华丽,最上层高阁十二间,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后,为宫廷收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东观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后又辟为近臣习读经传的地方。

    以当代而言,在东观修书的大儒也不再少数,蔡邕在东观校订史籍,前后六年,基本完成了其重要著作《汉记·十意》。此外,与蔡邕同时的卢植在东汉后期的东观著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后期的东观著作中,崔寔也是重要的文学家。他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人。著名学者崔瑗之子。此外,还有邓甫德、延笃、朱穆、边韶等人也曾入直东观。

    本来鲍鸿也是猜测会在这几个地方出现属性道具,是以他先前还真有去打劫这几个地方的意思。

    不过,现在出了晏婴这档子事情,鲍鸿心理就明白,一对属性道具凑在一个地方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分散在各个地方才是比较正常的。

    尤其是直接由他们的作者或者说是冠名作者重现他们是再好不过的安排。

    按照现在已经出现的召唤道具来说,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其他的还是非常多的。当然,和目前出现的人物对得上号的也没几个。

    “对了!你们拿着这个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好像脑子变得更加灵活了?”鲍鸿乱七八糟的想了半天,终于决定开口提点他们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鲍将军您不说我们还没注意,现在仔细感觉感觉一下,拿着这个书的时候,思维、思路的确更加清晰了呢!”经过鲍鸿一提醒,晏婴惊讶道,“我还以为是我刚刚写完这个东西,一下子思路都变得非常清晰了呢。难道是这个书自身的原因?”

    正如晏婴所说,著书立说并不仅仅是为了名传千古,同时也是对自己理论学说的一个整理、总结、阐述。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整理这一天的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是对于一生的总结,对于全部思想的阐述与反省则不是今天反省一下就能够全部梳理完全,融会贯通的。

    所以说,系统的把自己的理论阐述一遍,书写出来,整理成册,那么思路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若真是如此,那我们也可以考虑著书立说看看!”李左车笑道,“话说回来,当初子房珍藏的那本《素书》,貌似并没有什么奇效啊!”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汉族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虽然各种野史之类的也有说黄石公传下的是《黄石公三略》、《太公兵法》之类的,实际上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用的《素书》。

    当然,按照武经七书的说法,《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说是同一个玩意。具体什么情况就没人知道了。

    不过这里李左车既然说是《素书》想来也是引用的最早记录在史书上的版本。

    “哦?不知道先生若是誊写《素书》,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啊?”鲍鸿笑着招呼道。

    “不好说!”李左车摇摇头,这种事情没有根据,根本就不能算数。你现在凭空想象的再美好,真正操作起来没用,那也是白搭。

    “既然如此,那先生不妨尝试一下!”鲍鸿点点头,笑着招呼道。

    对于这点,荀汪、司马徽等人在体验过《晏子春秋》的效果以后,也是感叹不已。甚至他们也想着要试一试能不能著书立说,不过这个终究不能开口说明。毕竟大汉传统或者说华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