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95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95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这种档次的人才,而樊崇他们又知道押粮的重要性,自然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找一些半桶水的家伙出来撑场面了。

    所谓一桶水摇不响,半桶水响叮当,明明档次不够,偏偏还以为自己聪明,可惜却是死读书,生搬硬套,不能融会贯通,这种一知半解有时候比完全不知道还要好对付。

    接下来则是晏子的分析:

    作为矮子里面拔出来的高个,那么对方的谋士就必须要在这一次战斗中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人的东西,要是什么表现都没有的话,派他来和派其他人来有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若是山林中鸟雀已经被惊飞这种事情,所有的兵书上都记载的是山林中有人埋伏。那么反过来,鸟雀还在山林中,被自己的斥候惊飞,自然就是山林里没有埋伏了。

    毕竟小鸟们天生的趋吉避害,对于危险感知很灵敏,要是山林之中真的有人埋伏,是绝对不会落下去的,这是最简单的佐证。

    晏子表示,这里面已经给了对方谋士一个脑筋转弯的机会在里面了,都说鸟雀惊飞是有人,那么逆向思维,没被惊飞,安安静静的呆在鸟巢之中被自己的斥候惊飞,那肯定是没有人了。连这样的逆向思维都能想出来,我这个军师可谓是实至名归啊!

    所以,对方绝对不会等斥候回来通报消息再进发。

    开玩笑?这么好的表现机会,肯定要好好的给众人分析其中的门道。可分析了半天,还要等斥候回来,不敢直接进军,那不是扯淡吗?不是摆明了对自己的分析没把握的表现吗?

    至于说等斥候回来再开口分析,那不是传说中的马后炮吗?马后炮算什么表现?还不被士兵给笑死啊!

    现在要的就是这一个表现的机会,来证明我神机妙算,未卜先知!

    我就料定里面没埋伏,而且是百分之百的肯定。所以老子不等斥候回来,就要领兵进发。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这个钦点的军师不是徒有虚名的。

    所以,在满满的算计之下,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想到李左车、晏子他们满脸平静的陈述这些道理,好像算计一个小小的敌方统帅根本不值一提的样子,秦琼就感觉冷汗直流。设身处地的站到对面的位置,秦琼有八成左右的把握自己能够保持冷静,但也不排除在受到一些刺激的情况下急于证明自己的那两成可能性!

    被这群变态算计,简直就是要命了!

    回头提一句,按照李左车的说法。场景设置是他擅长的以势压人,可谓攻心,而心理活动则是晏子擅长的问题,在于分析读取对方的心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姜松出战!() 
随着养士成的下令,王显并没有丝毫异议,一夹马腹,依旧是那么四平八稳的领军前进。

    突然一声鼓响,随后就是‘轰隆!轰隆!’的剧烈震荡之声响彻整个山谷。却是大片滚石从山上滚落下来,剧烈的震荡震得山谷好似地震一般。

    押粮的黄巾军骤逢变故,大多数不过是农民出身的黄巾军,哪见过这等阵仗,一下子就失了分寸乱作一团。

    不过,樊崇对这次的押粮是非常上心的,除了为数不少的军队之外,还有一支可谓非常精锐的部队安排在这里。

    这些人的确称得上是训练有数,面对这种情况依旧是摆出阵型,围绕在王显附近,严阵以待。

    一阵落石之后,不仅仅是砸的义军鸡飞狗跳,同时也把义军进入山林的前队主力和后军的运输大队隔绝开来。

    这个时候,斜刺里一彪人马杀了出来,为首一员大将胯下黄骠透骨龙,掌中一杆虎头錾金枪,马腹两旁悬着一对镀金熟铜锏,左冲右突,如弄风猛虎,出山入林便是一阵腥风血雨。

    “哇哈哈……我等已经再次等候多时了,黄巾贼军果然中计,尔等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紧接着就是一个宛若闷雷一般的声音响彻,却是秦琼身后的另一员猛将高声怒喝,此人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如青泥,发似朱砂,勇力过人。胯下一条铁脚枣骝马,抡着一柄硕大无比,寒光凛冽的宣花大斧,撞入黄巾军中。

    跟在秦琼身后另一边的则是一个更加拉风的猛将,双目有神,身高九尺,威风凛凛,仪表如天神。一身金光闪闪的黄金麒麟甲,胯下神骏无双黄金麒麟兽,掌中锋锐至极的黄金矛,造型之威风,简直就是无与伦比。

    三人率军杀入黄巾阵中,就好像三只猛兽涌入狼群之中,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纵横捭阖,无一合之将。

    王显冷笑的看着对面在乱军中纵横自如的样子,并没有丝毫动作。对他来说,组织麾下的这批精锐组成战阵才能构成最有效的防御,贸然冲出去导致战阵崩溃,那结果将会是溃不成军。

    用比较玄幻的说法来说,王显留在这里,那就是充当了所谓阵眼的角色,只有这个阵眼足够强大,才能保持战阵不会那么容易被冲破。

    同时,这部分精锐黄巾士卒组成战阵之后,不仅仅是稳固守住当前的阵型,同时也在慢慢的扩张,不断的收拢周边的溃军,把他们纳入阵型之中。循序渐进的保持局面。

    王显不出来,秦琼等人也不去招惹他们,就先去清剿乱作一团的黄巾义军。由由外到内,由弱至强进行打击。

    不得不说,双方的四维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由内而外,一个是自外而内。

    不过,秦琼他们是能够顺利实施的,而王显的计划却受到了干扰。

    因为在安排劫粮队伍的时候,就准备好了专门来制裁王显的王牌——神枪姜松。

    姜松纵马挺枪,在乱军之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溜烟已经杀到王显身前。

    “来得好!”

    王显见一人冲上前来,忍不住暗道一声‘好’,猛的抬手就是一枪扎出。这一枪堂皇大气,势若千钧,快逾闪电,好似九天雷霆奔袭而来。

    看到这一枪,或许才能够说明王显为什么骑马状态是那么四平八稳,不动如山。可以说此人绝对是一个天才,或者说一个变态。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从王显这一枪的表现,姜松就能看出来,这家伙绝对是浸淫在基础的枪术数十年如一日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实际上,王显号称云南王,云南那是个什么鬼地方,想必大家都清楚。

    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滇王降,以其国置益州郡,属益州部。东汉增置永昌郡,亦属益州部。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蜀汉建兴二年(224年),分益州,置交州,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又增置兴古郡、云南郡。置总督于建宁(今云南曲靖)总摄之,遥领交州刺史。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

    虽然说那个鬼地方早就可以说是纳入中国版图里面了,不过,那种不毛之地,璀璨的中原文化想要传过去也不容易。尤其是武艺这种在古代传承很不靠谱的玩意,各种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还有各种门规章程等等,要能传播到这个鬼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说,云南王王显能够在反王队伍混到近乎第一猛将的位置,连败汉营诸位先锋、大将,以后期姚期之武力尚不能敌,与得到马援真传的寇勋战成平手,且寇勋自持不能胜,乃至是贾复等巅峰战力也不敢轻言胜之。

    他所依仗的并不能算是多么高超的武艺,而是凭借着过人的身体天赋和那些个练得炉火纯青,几乎能够化作身体本能的枪法的那些个基础招式而已。

    这就达到了所谓那些个基础练习的效果。什么河里练基础招式,乃至是瀑布下练基础招式,或者是加持重物练基础等等,这一切不外乎是要把基础的东西贯彻下来。

    或许这也可以称之为返璞归真。然后,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这个循环过程的完满,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大道无形,不凝滞于章法,而凝滞与外物。

    而王显现在的变现,最多只能说是半成品的返璞归真,虽然他的招法都到了最精简的地步,但那是没有经历过完美循环的招式,对付一些没达到一定境界,还在章法武技的层面徘徊的‘匠师’,可谓是威力无穷,但是与姜松这等真正枪法可谓完美无缺的‘宗师’想比,就逊色不少。(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子母连环枪() 
且说王显现在,只能说是半成品的返璞归真,虽然他的招法都到了最精简的地步,但那是没有经历过完美循环的招式,对付一些没达到一定境界,还在章法武技的层面徘徊的‘匠师’,可谓是威力无穷,但是与姜松这等真正枪法可谓完美无缺的‘宗师’想比,就逊色不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一招枪法——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应该也算是出自评书的东西,乃是三国时期一位被世人所熟知的枪法宗师——童渊。此人是宛城侯张绣、川中大都督张任,以及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的师傅,创出百鸟朝凤这等可谓天下枪法尽皆熔于一炉的招式。

    童渊把百鸟朝凤枪法传给两个入室弟子张任和张绣,两个在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人物。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在宛城大战中突袭曹操,致使曹操大败,并且损失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号称“北地枪王”,最终受封宛城侯!张任是川军大都督,掌管益州军事,是刘璋手下头号大将,在落凤坡设计埋伏,乱箭射死庞统,最终益州城破,宁死不降,死后葬于金雁桥侧。

    这两个可谓是‘匠师’,当然也是极有天赋的匠师,否则也不可能把这种堪称‘返璞归真’的枪法直接学会了。依仗这个达到了‘伪宗师’的地步,属于和王显相类似,或者相反的方向。

    王显是直接用基础的招式进行,而童渊的百鸟朝凤则是直接把所有的变化都融入了这一枪一面了。号称百鸟,百种变化,不外乎就是涵盖一切章法的意思。

    也就是说,童渊这厮就是强行把宗师级的所谓融会贯通、返璞归真之后才能施展出来,具有无穷变化的一招给强行缔造出来了。

    如果说王显之直接走简的路线,直接跳过了化简为繁和删繁就简的两个步骤的话,那张任和张绣练习了百鸟朝凤就是学会了化简为繁,已经学会了基础枪法,同时也学会了大量的枪术技巧。但是他们自己没本事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把千变万化的技巧融汇到一招之中。他们只能够生搬硬套童渊创出来的招式,把所谓一百个技巧或是数百个技巧融入到这一枪之中。

    但是,这样一来,每次想要多融入一个变化进入其中,难度就会大幅增加。为什么叫百鸟朝凤?因为变化上了一百这个数量级之后,每一个变化都要耗费无穷的努力。

    童渊晚年收赵云为关门弟子,传授百鸟朝凤枪法。赵云的武学悟性极高,习得百鸟朝凤枪,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创“七探蛇盘枪”。初战成名于公孙赞与袁绍的战役,当大将文丑追杀公孙赞时,赵云单人独骑杀败文丑,枪挑鞠义,保护公孙赞,并助其反败为胜。新野之战枪挑曹仁头盔,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阿斗,汉水之战威震曹军,一身是胆,老年力斩韩德七将,宝刀未老。赵云的英雄事迹传遍寰宇,从此天下人而知。

    也正因为赵云超越了他的两个师兄,达到了又一个层次,他才能在长坂败张绣,蜀中败张任。

    评书讲赵云一生蛇盘七探只用过一回半。

    第一回,长坂坡对垒北地枪王张绣,七探蛇盘枪对百鸟朝凤枪。因为张绣太强,赵子龙使了全套,秒杀张绣。

    第二回,第一次伐魏,力斩五将时,因对手太多太强,子龙年纪也大了,不用绝招有点罩不住,所以用了蛇盘七探。不过这杀招伤血太多,子龙只用了半套,就瞬灭了5人,吓傻了魏兵。

    不过,相对的单纯从境界上来说,赵云应该还是要略逊童渊一丝的。因为七探蛇盘枪的枪技分七探和蛇盘,七探为七种杀招为攻击方式,而蛇盘为快速枪使其好若不停在盘旋的蛇般,其枪快速旋转之下形成密不透风的防御招式,属于技巧型枪技。也就是说,他要以七探七种手法才能把枪法的所有奥妙都融汇其中。

    当然,这只是精神境界层次的表现,真正的战场表现,赵云完全是变态级的,童渊就要差不少了。

    通过赵云与张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