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36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36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疑,和董仲舒情况类似的,在西汉时期修订《礼记·曲礼》的时候,为了皇室乃至是大多数权贵士大夫的利益,当权者很自然的扭曲了其中的意义,将之曲解成刑法对士大夫不适用,如此一来,权贵们便多了一层保护,何乐而不为?

    当然,扶苏所说也不一定正确。毕竟这些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出来的。谁也不能说当年那个大秦真的传承上百年,会不会同样腐朽。

    而如果终究只是如果,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汉帝昏聩、宦官乱政,百姓民不聊生,区区黄巾火星就能燃起燎原之火。

    英灵众将,并没有受到忠君爱国的思想洗礼,在看到眼下的种种局面,还能对汉室有信心的,恐怕是不足万一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黄巾作乱严重,他们心中不满,却也只是默默收拾的原因吧。毕竟,哪怕对张角好感有所降低,对你汉朝却更没好感,那也只能继续呆在黄巾军中了。

    这就好像两汉交替之际,新朝不咋的,各路反王也都不是什么好货色,麾下将领们也就混混日子,毕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

    等到出现一个表现还不错的家伙,在一群渣渣的衬托下显得那么英明神武,那众将还理会其他作甚,拍拍屁股跑去效力了。于是乎,一段位面之子的传奇就这么诞生了。

    而现在,没什么选择。两边的行为都算不上多好。不过,一个自己还能设法改变,另一个自己过去了也没用。那就留在黄巾这边慢慢改变呗。

    而且张角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一直靠着宗教体系下去,最后终究要变回政体的。而这些人要经验有经验,好忠诚也基本不会叛变,那还怕什么,让他们去建立政体去好了。

    大秦、新朝、张楚…………

    还不信没一个能超过大汉朝了。

    而汉帝就不一样,在他看来,天下还是大汉天下,自己复活的英灵自然是忠于大汉的,他所考虑的根本就是那些人的身份会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麻烦而已。

    东汉开国的,那就算了吧。那群人和对面的关系不明。哪怕是一开始追随高祖的萧何、曹参等,那都是大汉名望滔天的人物,真个可以说是出面换个皇帝都不是不可能。

    毕竟他们可是有先例可循的,虽然有吕后外戚的各种因素,但是也不能无视这个可能性。

    比较合适的就是一开始召唤的东汉开过名将,云台众将对刘秀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没有那种权势、威望达到足以影响帝位的存在。

    随后东汉历代的猛将都可以考虑,不过最好要排除掉和皇室沾亲带故的那些。

    近代逝世的那些也是不错的,有些还曾经是自己重用过的人,出来之后必然更是忠心耿耿。

    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才有了刘宏这次复活近代亡人的事情。当然,他并不知道,随着他的动作,对整个朝堂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或许死了数百年的英灵出现还不觉得什么,可是亲眼看着死去还没几年的同僚出现在眼前,那样的震撼绝对是难以形容的。

    同样,这样的能力也让某些原本风轻云淡看戏的人双眼发红。若是自己死后,由后人复活自己…………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循环复活,但这岂不是长生不死的希望?

    相比于种种虚无飘渺的传说都有人冒险,这个就在眼前的东西……

    可以说朝堂之上也是波流暗涌,各有打算。尤其是某些寿元将近的老头,那更是难以名状的心情。

    去求皇帝?还是死前奋力一搏?

    时局诡谲难料,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爆发,或许不用等到历史上的十常侍之乱、董卓进京,朝堂提前就会崩溃。

    当然,事情没到发生的那一刻,谁也不能够预料。

    鲍鸿这边辞别一众将领,开始紧锣密鼓的布置起来。圣旨下达虽然是一件大事。但是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实施攻略黄巾的事情。

    因为鲍鸿部分配到的任务是负责狙击追来的黄巾,将之击溃。众人自然要去狙击的地点考察一番,才能进行各种布置。

    每每想到黄巾已经攻略了幽州,鲍鸿就是一阵纠结。这是要南宋的节奏吗?幽凉并三大马场,幽州被拿下,并州本来就少了一半,现在还被张角攻略中,凉州也没好到哪去,羌族正嚣张着呢,这么发展下去,妥妥变成南宋啊!

第五十二章 开战!() 
夜朗星稀,鲍鸿率领大军潜伏在刘表中军营盘后方的山岭之间,前方刘表军的营盘早已经是空寨一座,就等着襄阳城中黄巾军上钩了。

    刘表刚刚派人前往襄阳城下,假冒彭越使者,通知陈胜等刘表已经撤军救援宛城的消息,要他们出兵合击刘表军。

    结合前几日刘表军一改常态,猛攻襄阳的表现,情报的真实性基本上能够确认。然后他们出城看到被弃置的营寨,配合更远的地方,刘表命人伪装的刘表军与彭越援军的‘战场’,他们必然会出兵配合。

    “咱们的人准备的怎么样了?”鲍鸿对身侧的宗泽招呼道。

    “三支骑兵各就各位,出其不意冲破敌阵不在话下!”宗泽笑着应道,“三部也已经就位了,其中薛世雄刚刚接掌一部,所以让陆登辅佐他一段时间。”

    “嗯,这个我知道。主要是武松、鲁达那部分到位没有?”鲍鸿笑道。

    “已经安排好了!”宗泽笑道,“混入城池,夺取城门的任务不是由刘表他们负责的吗?将军是对他们不放心?所以安排武松、鲁达另外另一路人马装成黄巾溃军去夺城?”

    “也算是多方面原因吧!”鲍鸿笑道,“这两人在步战之上的能力很强,把他们放过去我才安心。至于说是不是对刘表不放心,那只能说是我自身更愿意相信我自己,相信我的麾下!”

    当然,鲍鸿不会说让他们出马,把宝物开封也是主要的目的。

    “将军说的是!”宗泽点头应道,“此事关系重大,刘荆州不放心把那些任务交给我们,反倒让我们多了几分担心。”

    “假冒彭越军的使者是咱们一起看过的,那套说辞只要能够完整说下去,基本不会有问题!”另一边的军师凌敬开口道。

    “荆州世家那群人挑选出来的辩士,当然不会有问题!”鲍鸿笑道。开玩笑,这群家族里面士农工商,百家百工都是有所涉及的,拉出来的人在专业方面的战斗力也不容忽视。

    “所以剩下需要顾虑的就是能不能夺取城门的问题了。”凌敬笑道,“咱们的任务,只要安排妥当,基本不会出现意外。”

    “这个不能太自信,什么情况都要考虑!”鲍鸿笑道,“所以被识破计策,反埋伏的可能性也需要考虑。这也是我按下中军薛万均、薛万彻等人没有出动的原因。”

    “这个可能性不会太大,只要对方大队人马杀出城,就很难有破局的策略了。”宗泽想了想,开口回应道,“唯一的可能就是将计就计,反过来把我们引入城池之中歼灭吧?”

    “自寻死路吗?”凌敬不屑道,“黄巾现在唯一依仗的乃是高墙坚城,只要他出城那就是放弃了这个优势。后面其他什么计划都是亏的。至于引我们进城,那更不可能。小队人马出城不可能让我们上当。大队人马出城,溃败根本没法假装。”

    “黄巾出城了!”

    这个时候,远远就看到城池之中大队人马高举火把,好似火蛇一般蜿蜒盘旋的移动。

    “伪装的那批殿后人马开始表演了!”凌敬接口道。

    营帐之中自然也安排了火把、草人之类的伪装,不过因为有‘使者’前往报信,营寨的安排就作废了,只要派人前去一探,自然就能发现这些都是伪装。

    而接下来,则是留下的一小队人马,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企图吓退黄巾大军。

    当然,这批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被识破的,为的就是坚定黄巾的新年,让他们相信刘表军的主力已经与彭越在交战,没有功夫来理会他们。

    很明显,接连的心理攻势,坚定了黄巾统帅进攻的决心。熊熊燃烧的火龙蜿蜒盘旋,张牙舞爪的冲入鲍鸿等人眼下。

    “可以了!举火!”

    鲍鸿一声令下,早就在一旁待命的侍卫点起信号火。

    “杀!”

    随着信号火起,震天杀声响彻。三支铁骑好似三只屠龙匕首一般,悄无声息的潜伏着,而又在出动的一瞬间,闪耀着骇人的寒芒,狠狠地扎入火龙的要害。

    罗成、卢俊义,金蛇凌厉,银蛇狂舞,较之蜿蜒盘旋的火龙,两人引着铁骑是那么微不足道,却是凶猛异常,直接杀入火龙内部,冲锋纵横。

    庞德与关胜二人,两口大刀纵横千军,引着随后铁骑踏入黄巾阵中,所过之处,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杨再兴新官上任,悍勇无匹,一口大枪好似死神钩镰,纵马所在,血肉横飞,无人可挡。

    林冲、杨志二将紧随其后,纵马横冲。

    黄巾大军因为前面一次假突袭的关系,认定刘表军主力都在前方交战中,压根无力分兵顾及后方。为了尽快赶过去支援彭越,大军极速行军,失了防备,如今真的遭到汉军攻击,竟然没能及时反应,就被铁骑突入阵中。

    铁骑冲锋破阵,搅乱了黄巾阵型。再加上天黑的关系,火把虽然继续照耀着,却也有大部分地方笼罩进了黑暗之中。

    而另一方面,这个时代因为食盐缺乏的关系,大多数人都患有‘夜盲症’,如此一来,拿着火把的人很难看清楚火把范围之外的东西。而黑暗中的人却能够清楚的看到火把下的人们。

    看到火光照耀之下的黄巾军已经开始溃乱,高仙芝、穆羽、薛世雄率军迎面杀出。

    大军涌入火光笼罩范围,在黄巾视野看来,就是大量汉军冲杀过来,而且还看不到他们的尽头,后面无尽的黑暗之中好像有着无尽的大军,源源不断的涌来。

    这种世界上的冲击,心理上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看着无尽的汉军从黑暗中涌出,一时都没回过神来。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开始准备抵抗的时候,高仙芝已经杀了上来,刀枪并举,引着麾下步卒展开厮杀。

    这一次,三部并没有分开行动。他们所要做的是正面击溃对方,而不是全歼,所以不需要包围。

    穆羽、薛世雄、陆登等紧随其后,率领部众杀入黄巾阵中。

第五十三章 张耳陈余() 
“张黡,你引军为先锋。我率本部中军随后。陈泽为两翼侦查!”出城的黄巾先锋乃是张耳。鉴于被薛仁贵惊吓的关系,张耳倒是显得谨慎非常。

    “遵命!”

    随着张耳的分派,麾下部将立刻行动。

    “禀将军,哨探回报,刘表军营寨的确已经是一片空寨。”不久之后,前方先锋部传来了消息。

    “越过去,继续前进。不要放松戒备!”张耳冷静的下令,并没有因为这个消息而要求大军极速前进。

    “直接拿下南阳宛城,直逼刘表军后方,的确是彭越的行军风格。配合我部夹击刘表军,也和当初与众诸侯一起夹击项羽军一样。”张耳沉吟道。

    “那将军你还担心什么?为什么不尽快赶过去配合彭越军作战?”张耳身旁一个青衫文士询问道。

    此人名唤召骚,秦朝末年陈胜起义军谋士,随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与张耳、陈余帮助将军武臣平定河北,复立赵国,拥武臣为王,召骚与张耳为左右丞相,陈余为大将军。

    前面提到过,赵将李良叛赵,武臣、召骚被李良杀害,张耳、陈余得心腹解救而逃脱。

    相对来说,张耳、陈余乃是魏国名士,投奔陈胜义军,为左右校尉,发展出自己的部众人马,甚至因为他们在武臣死后,立赵歇为王,乃至是受封王侯,本部将校不是早就死亡的谋士召骚能比的。所以召骚并没有太多的本部人马,而是随着张耳一同出兵。

    “我担心的是昨日出现的那批人。一下子出现那么多猛将,真的是宛城溃败过来的人吗?”张耳也不遮掩,直接说出自己的顾虑。

    “不是宛城溃败过来的人马,难道会是什么外部因素的干涉?”召骚笑道,“据我所知,汉室应该没有哪里腾得出人手来吧?而且,他们出现在战场,第二天刘表军就设置空寨,全军撤退。很明显就是得到宛城的消息,不得不撤。”

    “那在此之前他们猛攻又是为什么?”张耳反问道,“你说他们刚刚得到消息,那前几日他们就开始猛攻不是就说不通了吗?”

    “这很正常啊,最初可能是觉察到端倪而已,所以刘表只是发动猛攻,还奢望能够在宛城失守之前就拿下襄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