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8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28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出现不攻自破的情况,所以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蔡赐沉声说道。

    “至于战场上的情况,倒是不用太过担心!”再回到陈胜询问的问题,蔡赐倒是并不担心,“众将虽然暂时落入下风,但是以他们的能力,及时撤退还是没问题的。后边有吕臣率领‘苍头军’压住阵脚,汉军想要乘势追击必然得不偿失。”

    刘表军连日斗将之后大军冲锋,虽然没能顺势攻下城池,但是却也剿灭了不少出城的黄巾贼寇。是以,蔡赐自然不会毫无作为,把黄巾军中称得上训练有素的精锐‘苍头军’派去压阵,确保能够安然撤退,不给汉军追击的机会。

    “嗯,咱们也要盯好了,见势不妙直接鸣金收兵!”陈胜笑道,“李奇、周文都是大将之才,派出去斗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到时候还需要他们统率大军,杀敌破军,可不能就折损在这里!”

    “无妨!”蔡赐笑道,“除了吕臣压阵之外,陈余、张耳也领军在后接应。”

    若是没有鲍鸿这个变数,蔡赐的猜测并没有错。薛仁贵、杨再兴等一群猛将不可能凭空出现。不外乎就是刘表进行了召唤,以及岑彭回来与刘表汇合,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有可能。

    然而,一个变数却彻底让蔡赐失算了。这也是他的目光局限之处。既然有《太平天书》,有汉室血脉,那么出现其他人或者召唤道具也是要在考虑范围的。

    而他马上就会知道这样的失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了。

    刘表阵中,刘表乃至荆州世家的众人都是诡异的看着鲍鸿。显然,鲍鸿一下子爆发出来的力量让他们有了某种怀疑。

    不过,鲍鸿对此早有准备,系统针对每个召唤人物都设置了合理的背景,植入了记忆,别人就算怀疑他,只要去一查,就能够明确查到这些人的身份来历,知道他们并不是‘英灵’。想来这些人不可能想到这些人对他们来说乃是未来的存在。

    “对方没再派人出来继续挑战啊!”鲍鸿笑道,“看样子一下子来这么多陌生人敌住他们的将领,也让他们紧张起来,不敢继续张狂下去了!”

    “他们也不傻,明知道黄汉升和仲康还没出战,再派人挑战要是遇上他们两个,如何会是对手!”宗泽今天没有继续在营寨坐镇,而是跟在鲍鸿身边。营寨的防护则交给了李鸿章负责。

    “这方面我的眼力可不行,宗叔你抓住时机下令动手吧!”这种级别的对战,鲍鸿也就勉强看看谁优势谁劣势罢了,要让他把握时机下令动手,那可就为难他了。

    “还不急!”宗泽呵呵笑道,“那李齐年少气盛,血气精神,仁贵要生擒他需要慢慢寻找机会。周文老而弥坚,但大刀灵活程度毕竟不如长枪,这个对手倒是比李齐好对付!其他人则没什么问题,只要不疏忽大意,生擒敌将也不会太困难。”

    “那伯当对付的那个呢?”鲍鸿问道,“要是对手虚晃一枪,暗箭伤人,伯当会不会有问题?”

    “料来无妨!”对付鲍鸿的担忧,宗泽却很放心,“伯当与映登切磋,两人箭法技艺不下古之神射手。他们对练起来,甚至能够相互接箭,反射回去,丁复此人虽然是楼烦善射之人,然楼烦将历任为数不少,算不得多么高超!”

    “哦!那宗叔你注意着就是了!”鲍鸿点点头,不在多说什么。

    “楚汉时期的汉营之中,申屠嘉射术第一;其次便是周勃了;再其次乃丁复、曹参之辈。”系统不知道哪冒了出来,如此说道。

    “哟!系统大爷您怎么突然冒出来了?”鲍鸿在脑海中招呼道。

    “本系统登场,自然是有大事发生了!”系统嘿嘿奸笑道,“汉灵帝刘宏进行召唤了,这厮改变了策略,召唤出来的人你绝对想不到。意义重大啊!”

    “哈?不就召唤个人么?召唤了什么人能称得上是意义重大?”鲍鸿疑惑道,“再说上下五千年,汉朝前面还三千年呢,我要能猜得到刘宏召唤谁了才怪呢!”

    “袁家袁汤,原中常侍曹节,原中常侍王甫,原太尉段颎。”系统一口气报出几个名字。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鲍鸿疑惑道,“刘宏一下子复活了这么多人吗?还有这些都什么人?袁家的袁汤,你的意思是说他是袁家死掉的长辈喽?那什么中常侍,是不是宦官的意思?刘宏这是在作死吗?十常侍之乱还不够,还要弄点已经死掉的宦官来瞎搞?”

    “你没弄错,的确是这样!”系统笑道,“袁汤,字仲河,河南汝阳人,少受家学,后入仕,多历显位。桓帝即位迁司空,历任司徒、太尉等高位。永兴元年,袁汤以灾异免官。不久病死,年八十六岁。”

    “袁汤并不是汉灵帝时期的大臣,早在汉灵帝登基之前就已经死了。不过,此人乃是袁平、袁成、袁逢、袁隗之父。袁家兄弟位列三公,把这个家伙复活出来,控制袁家,也亏他想得出来!”

    系统也不含糊,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告诉鲍鸿。

    “曹节、王甫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不是什么好人。”系统笑道,“汉灵帝即位,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窦武因身为皇太后父亲而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再度被任命为太尉,两人与司徒胡广一起掌握朝政。名士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曹节、王甫等人则在窦太后面前谄媚侍奉,窦太后多次在他们怂恿下乱下命令。这也就是所谓党锢之祸,也是士人与宦官之间的根本矛盾。”

    “可惜,士人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毕竟不是他们当家作主。”系统冷笑道,“。窦武谋诛宦官,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桓、灵二帝时期都发生了党锢之祸,这就是汉灵帝那次的主谋?都已经挂掉了,汉灵帝居然还惦记着他们,又把他们给复活了啊!”听到系统的介绍,鲍鸿也是无语了,这汉灵帝还真是够能耐的啊。

    “这些都不是关键!”系统笑道,“反正接下来会有十常侍之乱,多来几个结果都一样!”

    “你要关注的是我说的最后那个,段颎,字纪明。”系统沉声道,“此人乃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并称“凉州三明”。”

    “凉州三明我也听说过,我在扶风那一直听人传诵此人功绩,凉州胡羌被他打的不要不要的。”鲍鸿笑道,“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没彻底打掉羌人,不然也没那么多事情了。”

    段颎少时学习骑射,有文武智略,最初被举为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有治理之才。后入军旅,戍边征战十余年,历任中郎将、护羌校尉、议郎、并州刺史、破羌将军。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并击灭东羌。以功封新丰县侯,食邑万户。

    建宁三年,段颎被征入朝,历任侍中、执金吾、河南尹、司隶校尉等职,他党附宦官,为其捕杀太学生,因而得保富贵,增邑四千户,并两度任太尉。光和二年,权宦王甫罪行被揭发,段颎受牵连下狱,不久在狱中饮鸩而死。后经中常侍吕强上书追诉段颎的功劳,灵帝下诏让段颎的家人归还本郡。

    “额,这家伙居然跟着宦官混?”鲍鸿倒是不知道还有这回事,貌似这样一来,士人方面就会黑死他。

    当然,鲍鸿不知道,有余段颎对羌族的灭绝主张,对于重视教化的士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容忍的对象,所以跟着士人混压根就没前途,自然也就只能投靠宦官了。

    “如此说来,刘宏也不是太傻,通过袁家前辈控制袁家,又召唤出宦官一方的名将,那么对大将军来说也是牵制平衡。”

    “好了,你自己慢慢想吧。既然刘宏做出决断,那么圣旨想必也很快会下达。其他汉室宗亲也都会开始召唤了。”系统笑道,“哟,战场上开始动手了,我就不影响你了!”

第四十章 一体擒拿() 
薛仁贵长戟横扫,携着千钧雷霆,硬生生磕开李齐直奔咽喉的一枪。翻手舞动方天画戟扫去,大开大合,直逼李齐。

    挑开对手武器,而后乘着对手中门大开之际,中平枪直刺乃是枪法的常用技巧,薛仁贵以长戟使来,好似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

    这个手法,专长用枪的李齐岂会不知?连忙抽回长枪,以枪身格挡画戟锋锐,随即运劲架开画戟,挥手也是‘刷’的一枪递出。

    双方你来我往,我架住你一戟,反敬你一枪。你挑开我一枪,立刻也回我一戟。你来我往,刺戳挑扎对隔拦阻架,你来我往,杀得难分难解。

    然则,要知道,方天画戟这个兵器可以说是戈和矛结合在一起的构造,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对使用着的要求极高。

    那么,当遇到用戟的武将,仅以刺、探、挂、磕等枪矛类的技巧就能不落下风的时候,绝对不应该与之继续交战下去。因为对方还没有运用大戟属于重武器的特点进行攻击,仅仅是把大戟当作长枪在用而已,还有劈、剁、勾、片、掳等大量的技巧没有出手呢。

    千万不要去考虑什么对方是不是没学完整戟法之类的事情,要是只会技巧为主的枪矛类技巧,那直接用枪不是更加灵活巧变,干嘛还要使用相对笨重一点的大戟来比拼枪法?

    无疑,杀到正酣的李齐并没有功夫想到这一点。薛仁贵的实力在他之上,只等摸透了他的枪法技巧,或以巧破之,或以力破之,必能保证将李齐生擒活捉。

    另一处战场同样也是技巧的对决。

    罗成的罗家枪那是隋唐出了名的。前中期基本上就是瓦岗遇上什么对付不了的对手就去北平搬罗成出马。

    而周文的花刀舞得确实高超,不同与一般刀将纯粹的以力克敌,一手大刀舞起来称得上是水泼不进,再加上本身勇力亦是不弱,倒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从古自今,历史演义,耍大刀的数不胜数,用刀名家亦是层出不穷,春秋柳展雄(柳下跖也就是盗趾),东汉马武、岑彭,三国关羽、黄忠、许褚,杨家将之中的杨业、岳胜等等。

    隋唐的演义评书之中的使刀名家有四位,分别是王君可、魏文通、左天成和马三宝。

    之所以说隋唐,是因为唯有魏文通以花刀闻名,而刀法练到老年,有了朝着技巧方向变化的也就杨业、左天成等。

    至于关公所谓‘二十四路春秋刀法’只是从各个角度、姿势发挥出绝对的力量而已,算不得技巧上的变化。

    杨业金刀无敌,家族中却依旧以枪法闻名,略过不谈。

    左天成独面瓦岗五虎车轮战,破解各自杀手锏,可见技巧上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但是,最终失机,因为看不起反王,低估了紫面天王熊阔海的力量,居然没能架开攻击而被绝杀,却是无奈。

    至于花刀帅魏文通,那就是比左天成更悲剧的家伙了,居然是被王伯当弓箭秒杀的。

    终究说起来,技艺到了高深之处,刀法终究还是刚猛为主,哪怕魏文通、左天成等人能一时克敌,却也是没遇上真正的枪法名家。说技巧,灵动,还是长枪更胜一筹。

    罗成与周文的交手也正是如此,周文浸淫刀法多年,刚柔并济,灵巧却不失勇猛,端的是花刀一道的巨擘。

    然而罗成却也不是一般人。一套基础的罗家枪基本上就涵盖了枪法的所有技巧。至于剩下没学到的姜家枪,诸如霸王滴血枪之类,那些多是加入了各种特殊性质的极端枪法,威能巨大,性质特殊,却不是那么容易掌握、运用的。

    枪道刚柔并济,技巧与猛力并重。像是杨家老头子杨衮学的北霸六合抢,三刚三柔,刚柔并济就是这个道理。罗成枪法刚猛之处,挑开靠山王杨林水火虬龙棒,压制周文之勇力亦不在话下。

    至于杨再兴对李良,算得上是最稳的一场了。一流巅峰对二流巅峰,十拿九稳。

    更何况,李良擅用大斧,大开大合,势大力沉,只要能架住他的力道,那就不足为虑。

    王伯当对战丁复,倒是一场好杀,两人差距并不太大,王伯当略微放水,也就当丁复感觉对手不是不能拿下,没必要诈败偷袭。两杆长枪上下飘飞,舞得好似雪花一般片片绽放。

    剩下来那两场才是真正的必胜,一流猛将对决三流骁勇,除了马失前蹄,实在是不可能出现意外了。其中卢俊义控制的很好,基本上保持着四六开的局面,偶尔给对方点希望。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