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76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276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返回论功行赏,自然北军五校之类的精锐人马也都要带回去交还给陛下,属于巩固中央军事的手段。”

    汉朝的军制这个已经说过很多此了,将军都是临时有战争的时候设置的,像是北军五校等精锐也都是归属中央直接调度的而不是哪个将军的手下。

    至于后期,那不过是老套路养寇拥兵自重而已,典型的就是历史上黄巾之乱之后,董卓去西凉平叛,回头中央要他回去论功行赏给他安排去并州去大佬他都不高兴,就是带着西凉铁骑在凉州浪,最后发育的太肥了,被何进叫过去直接平推。

    言归正传,按照智囊团对于汉室的某些猜测,估计汉室可能会把众人‘分封’地方,就能够预料到早晚会有那么一天彻底控制不了局面的时候,这种事情靠的不是什么汉室余威或者是指望大家的忠心,本质上靠的还是自身的实力。

    “毕竟灵帝也不是真的傻!”鲍鸿也是笑道,“实在是地方上肘制太大,加上十常侍欺上瞒下的事情,这次黄巾之乱能够演变成这样,反而是彻底把地方上的肘制洗了一遍,地方豪强要么投靠义军诸侯,要么和义军怼,反而倒是没空去肘制他了!”

    “不过这个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刘伯温笑着说道,“咱们的本部人马是属于扶风卫属的地方戍卫,不用带回去交接啊,是直接归属左扶风下辖。不过相对来说问题就是只能够带一部分精锐护卫进京。”

    “这倒不是什么问题!”鲍鸿摆摆手,“就眼下的局面,有脑子有手段的都不会考虑在那边动什么,至于懵逼的看不透情况的,压根就没有动手的能耐,更不用担心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刘伯温也是笑道,“咱们所说的这些毕竟只是猜想而已,万一汉帝不是那么考虑的那就麻烦了!”

    “应该不至于的!”鲍鸿笑道,“毕竟咱们也没怎么出风头不是?木秀于林才会被风吹倒。再说不是还有高先生在那边打点,问题不会太大的。与其考虑这些,不如想想怎么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才是!”

    “不管怎么说,既然旨意已经下达了,那么将军也可以考虑挑选人马进京了。”刘伯温笑道,“至于更多的安排还是等汉室那边有具体消息再讨论吧!”

    “话说回来,咱们这边也就罢了,扬州、荆州什么的各路地方也都要赶回去?那不是要折腾好久啊?”鲍鸿吐槽道。

    “估计主要是咱们这几路,皇甫将军,朱将军等率领汉军主力的将军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至于地方法上面的其他人,如果真要来不及过来,那就只会直接下达任命了!”刘伯温笑着分析道,“除此之外,有些形势不怎么妙的汉将也可能快马加鞭赶过去求援或者求官之类的,那基本上都是次要的事情,影响不是很大。”

第303章 调度() 
“陈平那边汉初的几位诸侯王的情况怎么样了?”回头招呼众人一起商量一下人员调动问题。

    “他们毕竟是当年曾经被阴了一波,而我相对而言要好不少,所以相互之间取得密切的信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平笑道,“当然了,学生毕竟在前世闯出了一定的名声,更何况现在高祖皇帝也没出现,我们相互之间也没什么直接的冲突,他们还是愿意相信学生的一些出谋划策的!”

    这个典故之类的就不用多说了,陈平的能力在汉初那些人看来,往前数往后数也没谁说能怼的过的。而且相对于其他不熟悉的仅仅是在传闻中的人物,这种终归有了前世积累下来的关系要实在一点。

    “绿林那批人其实也是可以联系联系,这方面你们怎么看?”鲍鸿点点头,陈平这个能力什么的自然无须担心,更何况系统这边还有忠诚度这种bug设定显示,陈平心思在不在这边一目了然。

    “这个事先倒是没有准备这么早作安排。”刘伯温开口说道,“智囊团里面抽一两个人出来应该足以做好这个事情,就由将军您点将好了!”

    “献策以及凌敬如何?”鲍鸿想了想,相较于张齐贤、徐光启那种丞相宰辅类型的政治家,还是这种义军智囊跟起义军混的来,不过问题就在于这两位的级别不知道够不够了。

    “献策擅长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对于一些没啥组织的黄巾乱军还好说,绿林这些人还有不少也都是精通这些东西的,不是那么好影响的。”刘伯温想了想开口说道,“相对来说凌敬要更加容易发挥作用。”

    “那行,绿林这边就交给凌敬去结交,不需要太急切,也就是略作安排而已,不必要急功近利想着快速控制绿林那些人,循序渐进就是了。毕竟我们短时间也不一定接触的到他们。真要安排道与和他们接触,自然还会安排其他人帮忙!”

    “至于其他就不好说了,毕竟各处距离也远,你们有什么想法,准备预先在哪做点什么安排?”鲍鸿继续对众人招呼道。

    “其实这些事情都属于要埋的很久的线,没必要这个时候就开始筹备策反拉拢之类的事情,安排一个人持续关注就行了?”刘伯温开口说道。

    毕竟,鲍鸿现在的做法完全是心太大了,想要一口吞天怎么可能呢?哪怕是农民义军势力,想要说安插架空成自己的人哪有这么容易?要是那么容易从内部瓦解古往今来那么多义军还需要征讨?

    正常的做法也就是保持持续关注而已,注意动向,最多收买一些人物,一些内侍啊外戚什么的,到时候能够出其不意影响决策动向就算是厉害的了。

    “毕竟是义军嘛,咱们这边一队一队过来投效的义军组织也不少,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机会的,能够成功那绝对是一本万利。”鲍鸿应道,“不过伯温说的也有道理,这些复苏的古代英灵毕竟有前世的各种经验理念,汉初那群是正好和陈平有这一层关系在里面,其它人就没必要为此分散咱们太多精力了。”

    “既然如此,安排人开始构建情报网就可以了。”刘伯温笑道,“其实这个事情最好和地方豪族或者豪商联系一下,除了官方机构,他们的情报网络也是不错的。”

    “荀先生?”听到刘伯温提到这个,鲍鸿也想到了这点,虽然说乱入了那么多人,士族豪强等对于地方的影响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已经在百姓的观念里形成的威望不是那么容易抹杀的。

    “这个外围地方网络之类的倒是无所谓,想来不少地方上人还是能卖个面子的。至于更多的底蕴资源什么的就不是我能决断的了。”荀汪摆摆手,表示这个没啥问题。外围网络而已,他这种家族大佬之一完全有资格调动。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会儿老头子还是跟着去洛阳帮忙作用比较大吧?基础的情报网络构建肯定要有自己的一条线,地方上的人脉不过是线头上的触手而已!”荀汪笑道。

    地方上的人脉主要还是在地方上面收集信息的人员,这个自然是和地方上人联系比较好,这个需要有钱有势或者说有关系自然是更好。

    至于基础的信息传递的框架网络,还是要自己的人进行搭建,信息收集固然重要,信息传递也是关键。

    另一方面来说,荀汪还提到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洛阳方面来说,鲍鸿勉强算是有点人脉,但是和荀家那种巨头级士族完全不能比,有荀汪出面无疑是再好不过了。

    “这方面暂时可以让公达去看看!”荀汪想了想继续说道,“公达擅长机谋变化,军谋战略,先去整理情报理清天下大势脉络也是重要的磨练!当然,将军最好安排一个主管情报的官员,公达从旁辅助即可!”

    “荀公达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说实在的让他去做这个还有点屈才了!”鲍鸿点点头,“不过,草创阶段终究是最为困难的时期,的确是需要大才去把这个东西弄出来,那么随后接管完整的情报体系的继承者就比较轻松了!”

    “我想想,不如就让军中掌管后勤钱粮的虞允文虞长史去主持情报这块如何?”鲍鸿想了想,提出了一个人名。

    虞允文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了,军事、统军、筹谋、政治等各方面都是数得上号的人物,还有荀攸帮忙配合。去搞情报部门想来能够很快就取得成效。

    “下面安排进京的一些安排!”说完这个事情,鲍鸿继续安排。

    “就点中军随行前往!点杨再兴部、秦琼部随行!关胜部、宇文成都部、夏鲁奇部在外接应!”

    “各军团部抽调一二将校随行面圣,各步卒军团由黄乐(乐毅)带领开始返回扶风,去扶风宗泽宗老处汇合!”

    “杨素、杜伏威、辅公祏随行进京,水军、高仙芝野战军等也随同返回扶风。”

    “军师、武师、百工随行进京,斛律光部随行,李克用部随骑兵在外接应,剩余王伯当部等返回扶风。”

    “进京中军等各部由薛礼统筹,在外接应各部由苏烈统筹,返回扶风大军由黄乐(乐毅)统筹,各路人马当上令下行,不得违抗!”

第304章 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

    洛阳先后有大量的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等等。。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两汉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作为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其发达繁盛即便是在当代大都市生活的鲍鸿也是震撼非常。

    鲍鸿是跟着大队伍一起进京的,为首的是身为外戚的大将军何进,其后是皇甫嵩、朱儁、卢植等重号将军,在后面才是鲍鸿等杂号将军。此外还有一些义军的使者乃至是少数的几个大胆的渠帅。

    负责接待众人的自然是大鸿胪韩融。

    韩融字元长,颍川舞阳人,当代著名士人之一,清流盛名不下于同乡的荀爽、陈纪。

    这些礼仪方面的东西,自然有小黄门指引,倒是不需要鲍鸿操心什么。一行人顺利进入安排好的府邸休息,等待接下来的安排。

    “陛下简直是威武雄壮,堪比秦皇汉武啊!”打探消息回来的荀汪老先生忍不住赞叹道,“陛下也和我们一样准备开始唯才是举,除了光禄勋下属的五官、左右中郎将,以及南军的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之外,北军五校再次扩编恢复成八禁兵,同时设立西园禁军八校尉,以及各个下辖都尉等官员,一律以英雄大会校场演武的形式进行,此外还有各个文职官位等等也都是如此。”

    “哇!要不要这么凶残?”鲍鸿闻言,简直一脸懵逼,要知道鲍鸿的身份完全不能和刘宏比好不好?刘宏这个才叫实实在在的折节招贤,那群士人能分分钟把他吹成圣君好不好。

    “看背景还是看本事?”还没等鲍鸿继续发表什么感叹,刘基直接戳穿了其中的奥妙。

    这些东西说穿了还不是看背景?最多演武场武艺超群,力压群雄,然后做个什么先锋啊之类的,实权还不是要落在那群人手里?

    真当北军、南军、西园这些东西是说笑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中央禁军,最要紧的是效忠拱卫中央的皇帝和百官士人好不好。

    “先生看得透彻!”荀汪笑笑,这个破事情他要比其他人看的透彻多了,更何况上面那些人多少也都有他的关系网,甚至某些人已经有口风透露,表示对某些职位有兴趣可以进行交易。

    “那这个就麻烦荀五先生了,物资方面我们会尽量自己支付,至于某些人脉方面的问题,我们尽量会以各种经典之类的折价!”鲍鸿笑道,“咱们军中版本的百战奇略之类的东西想必先生也看过了,我让众人进行疏注之后进行交易如何?”

    “本来既然选择跟着将军混,虽然说家族的底蕴我不能动用,学生自己的人脉资源却都可谓算是贡献给将军为将军效力了!”荀汪笑道,“不过将军这个东西足以充实家族积累,想来能够在家族之中争取更多的支持!”

    这个年代,乃至是到最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