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6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6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在扶风任上,看出身,看资历自无不可,这些对稳定地方的作用不比个人能力还得小。但是在军中就不一样了,今日借着这个时机,我要提出这一点,那就是唯才是举!”

    “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诸位要做的不是别的,就是给我展露才华,或者潜心学习,而后还是展露才华!”

    “别的什么资历、背景我都不想当作任命、拔擢的依据,就要你的表现!”

    “当然,战功、功劳我还是会一字不漏的记录在功劳簿上,但是若不能不断提升自己,哪怕是你功高盖天,我也只会给你应有的赏赐、地位,而不是军权!”

    “不知我这样提议,诸位以为如何?”

    帐中诸将皆是大吃一惊。鲍鸿这可是颠覆性的事情。

    当前主流的进阶之路无疑是举孝廉。

    所谓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个就不多吐槽了。正如鲍鸿所说,官僚这玩意,平常时候玩玩,巩固地方,终究还是要依靠世家的。但是现在黄巾大乱,弄不好就是天下倾覆的局面,再去考虑和谁处好关系,不得罪谁什么的已经太远了,先保证自己不被干掉再说吧。

    实际上,曹操曾先后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达过求贤令。同样是唯才是举四个字,表明不问个人道德品行,只要有一方面的才能就用!

    “将军,此事影响深远。贸然提出变革,怕是会引起各界物议啊!”作为智囊的凌敬率先开口道。

    “将军拔擢之恩,我等感激不尽。”宗泽也开口道,“然则此等大事,甚至会导致将军为天下世家所不容,还请将军三思。”

    不得不说,这些人的忠诚度都是非常高的,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升迁的道路变得畅通了,而是率先站在鲍鸿的位置去考虑问题。

    鲍鸿摆摆手,笑道:“你们所说的弊端本将都明白,本将并不是要学那战国燕昭王,筑造黄金台招贤,至少在目前不会明目张胆这么做。我所要做的只是在军中树立起这样的规则。咱们在场的这批人就是第一批开始执行的老人。”

    “只要各位支持,那么接下来军队之中就能顺利贯彻。日后哪怕是有权贵、豪强想要插手,你们这些老人也能依仗资历身份推诿。但是,这只是咱们脱离外在控制的手段,真正在用人的方面,咱们还是一个原则,唯才是举。”

    “所以说,本将在这里要和你们讲明了!有才有能之人,咱们就任用。若是公卿大夫安插进入我军,而且无才无德,那么诸位联手将之排挤最好!”

    “至于军伍之外,咱们还是照旧。毕竟,治理地方不去和地方豪强配合,那不是自讨苦吃么?”

    “这个事情,鸿章比较适合。按照我提的这个原则,先弄个章程出来,然后咱们再做商议!”

    “学生领命!”李鸿章应道

    “将军高明!”众将亦是出声附和。

第二十一章 任命调动() 
鲍鸿这么做,可以说是在埋下种子。只要当前的这批人认可了这样的规则,那么随后再来的人,你资历都不如人家,提拔你是恩德,不提拔你也是理所应当,自然没有话说,只能认可,长此以往,这种规矩就能延续下来。

    至于事情交给李鸿章,那也是情理之中的。李鸿章乃是所有人之中政治最高的人物,当初甚至能够在封建清廷之中把洋务运动弄得风生水起,在军伍这种军令如山的地方进行变革,岂不是轻而易举?

    “原则我已经提出来了,下面咱们就开始做出任命安排吧!”鲍鸿笑道,“宗叔,你是扶风来人的主官,凌先生,你是我军中智囊,你们先说说看,有什么任命、调度方面的建议?”

    按理来说,这个事情最多就是鲍鸿私下询问宗泽、凌敬等,而不是在这里公开要他们提议。

    这也是鲍鸿为了贯彻这个规则,就是要光明正大,公正公开的来执行。就是要表明一个原则,你们提名,大家一起考察能力,行就上,不行就下!

    宗泽、凌敬哪能不明白鲍鸿的意思,自然配合鲍鸿的作为。

    两人对视一眼,凌敬自是不会在老前辈宗泽面前争先。

    “将军既有此意,末将自当效仿千金买骨的故事,毛遂自荐,就拿末将自己来做标榜如何?”宗泽微微一笑,开口第一个不提旁人,就说自己。

    “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鲍鸿笑道,“宗叔向来与我便是亦师亦友,尊您老为师亦是情理之中。日后宗叔这个千里马之典范,可不能疏忽懈怠。”

    “至于职位,高仙芝自领一军,那就由宗叔任军中司马。总理军中事务。临机决断,全权查察。”

    前面说过,司马是将军、校尉等都置有的属官,因为是将校从属的关系,权利是由将校赋予的。当初高仙芝虽然能力也很强,但是初来乍到,也没有提出唯贤是举的观念,一下子要让高仙芝全权总理军务,难免造成麻烦。而现在让宗泽掌权,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再说了,宗泽和李鸿章在虽然卸去了地方的职务,但是军职却还是都尉,按高低仅在鲍鸿之下。其他人也就战功彪炳的罗成及得上他们。

    “将军深情厚谊,末将定当以死效恩!”宗泽躬身下拜,应下此职。

    鲍鸿上前扶起宗泽,笑道:“昭王师郭隗,筑黄金台,乐毅、邹衍等皆来归附,宗叔你带来了哪些贤能呢?”

    “乐毅伐齐,五行邹子,将军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啊!”宗泽目光扫向身旁众人。

    “其他人不说,我观鸿章之能,更在变法强燕的剧辛之上。望将军善用之!”

    “鸿章的能力,本将自然是清楚的。”鲍鸿笑着应道,暗自却召唤系统,“马丹!系统,剧辛什么鬼?”

    剧辛是法家的代表,剧辛听说燕昭王思贤若渴,便前往辅佐,在燕国,剧辛实行一定的变法图强,所以后来燕昭王的国力才会如此之强。

    “哦哦,变法强国的人。”鲍鸿暗自感叹,“宗泽的眼光也是够毒,难怪一眼就能看出岳飞的本事。剧辛和李鸿章之间的确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宗叔你们是老搭档了,这次自然还是一样。”鲍鸿笑道,“李鸿章仍任军中长史,总理军中一应政务。前面交代用人的规则,也要你尽快拿出章程来。”

    “将军厚爱,学生定当誓死效命!”李鸿章却是宠辱不惊,躬身上前,应下了这个职务。

    “如此甚好!”任命了自己之下的文武两大官员,那自己做事起来就轻松很多了,“宗叔你继续说,还有两位猛士又该担当何职?”

    “令明凉州出身,前来扶风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统率骑兵在凉州驰骋了。不如就保留其原部人马,暂编为一部。可直接任命为军侯?”宗泽开口说道。

    鲍鸿摆摆手,笑道:“虽然将军之职要朝廷册封,张温将军离开的时候却也给了我新的任命,可以自由任命麾下司马、长史、都尉等。既然令明有能力,那就直接任其为都尉吧!”

    “将军此言在理,倒是末将还没适应过来!”宗泽哈哈笑道,“庞令明悍勇非常,统率骑兵纵横凉州,乃是难得的人才,骑兵都尉之职,非常适合!”

    鲍鸿点点头,笑道:“口说无凭,按照咱们的规矩,自然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宗泽、李鸿章为军中司马、长史,军中众将皆可上门讨教。至于令明将军,随后就让罗成将军来考验吧!”

    “至于许褚许仲康,与令明交战多时,不分胜负。”宗泽继续举荐道,“统率其麾下宗族冲锋破坚,无可抵挡。只是,仲康太过憨直,暂时还不适合独领一军。不如同样授予都尉之职,在中军效力。”

    “也好!我还觉得中军将校不够,有仲康将军加入,自是再好不过!”鲍鸿点点头,许褚的确不适合单独带兵,留在中间,有宗泽他们指挥,也不会让他无用武之地。

    “对了!本将意以韩彰、徐庆、蒋平等为主,组建特殊小队。这方面回头宗叔、鸿章你们处理一下。”

    鲍鸿顺便提了一下四鼠的事情,算是把扶风来的那批人安排结束了。

    “那么下面就由凌敬你来说了,顺便让新来的几位对我军各位将校有个了解!”

    军中的编制是鲍鸿、凌敬等人商议决定的,倒也没太多需要改变的。还是以介绍为主。

    在这期间,经过罗成推荐,众人协定,杨志被独立出来,自领一部,由罗成分出一曲(500)铁骑归其统率。

    这样一来,骑兵就有了三部,分别有罗成、庞德、杨志统领。

    王伯当、谢映登调回中军也是前面商议过的。

    由陆登接任偏军,与穆羽相对。

    至于祖冲之,鲍鸿只是安排李鸿章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他要发明什么都随他去。

    诸事商定完毕,接下来就是相互切磋,认定能力之类的事情。文臣与文臣那是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唇枪舌剑。武将之间就更不用多说,尤其是罗成、庞德、许褚这几位军中目前的最高战力之间的交锋,更是精彩绝伦。

第二十二章 猛将李齐的出处() 
次日,大军开拔,直奔襄阳而去。

    不多时,便有探马来报,已经遇上刘表后军哨探。

    “想来荆州牧那边要有人过来了,咱们也前期迎接吧!”鲍鸿对身旁的荀汪等人招呼道。

    “也罢,终究要去见见刘荆州再说。”荀汪叹了口气,荆州如此局面,一时半会不可能解决。他们一开始联合荆州作战的计划可以说已经落空了。

    鲍鸿等人催促坐骑,赶到军伍之前,果然对面得了哨探消息,一队人马迎了过来。

    带队的是个十六七岁的青年将领,领着一队精骑驰骋而来,倒是英姿俊朗,气概非凡。

    “好一个英武的小将军!”鲍鸿笑道。

    “闻得将军千里来援,州牧特命小将守候。今闻哨探消息,特来迎接。”青年小将朗声喝道。

    “州牧大人客气了!”鲍鸿应道,“不知州牧有何安排,末将安置兵马之后,前去拜访!”

    “小将刘磐,见过将军,见过诸位先生。”那小将迎上前来,拜见众人。

    刘磐,荆州牧刘表从子,为人骁勇,倒称得上是一员骁将。

    历史上刘表死后,刘磐数次为寇于艾、西安诸县。江东孙策于是分海昏、建昌为左右六县,以东莱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于是刘磐绝迹不复为寇。

    鲍鸿看着这员小将,倒是升起不少好感。他没有如刘琮等一般降曹,也没像演义所说的那样被刘备征辟,而是在故地作乱,从感情方面来看,算得上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原来是刘磐公子,公子亲身来迎,我等担待不起啊!”

    “将军客气了!叔父坐镇中军与黄巾贼寇对峙,不得擅离,才由小将代之,还望将军不要见怪才是!”刘磐非常客气,一点都没有宗室子弟的纨绔。

    “如此,就请将军在襄阳城西安营扎寨。与我等共抗黄巾!”接着刘磐传达刘表的意思。

    却说襄阳所在,背靠荆山,正面与樊城隔江相对。东面有江陵、江夏等派兵。西面通往汉中蜀地,刘表当然也安置了不对驻扎,其他两面来说,较为薄弱,是以让鲍鸿他们在西面安营扎寨。

    既然刘表这么安排了,鲍鸿自然先照办。其他事情,等到时候见过刘表再说。

    当即鲍鸿引领大军在刘磐的带领下来到指定位置安营扎寨。

    一番整顿之后,安排各部将校固守营寨,鲍鸿领着已经被任命为军师的凌敬,与荀汪等人一道随着刘磐前往中军大帐,面前荆州牧刘表。

    “军师”为东汉、三国、晋设置的掌监察军务之职官,他的职能自然是参谋军事,类似幕僚。只是相对幕僚来说,军师更加高大上一点,也更加正式。

    不久之后,曹操遇上郭嘉,首创了军师祭酒一职,祭酒就是首席,主管的意思,也就是以郭嘉为首席军师,

    而后刘备遇上诸葛孔明,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后进为军师将军。

    如果说郭嘉那只是首席,第一号军师,归根究底还是参谋的话,那诸葛亮这里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军权在手的实权职位了。

    鲍鸿这里任命的军师当然不会这么夸张,但是首席的意思基本上还是有的。所以在这个时候,自然要带着这个首席幕僚去看看,去听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