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5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5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随着鲍鸿下令,众人纷纷行动起来。鲍鸿则与客居在此的荀汪等人返回营帐。

    “将军麾下当真是能人辈出啊!”荀汪年岁虽高,却和老眼昏花扯不上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老而弥坚,都快成精的人物了。

    “那员老将,怕是能够与昔日的凉州三明相提并论的,如今的皇甫、卢植等怕是都不一定及得上呢!”水镜先生司马徽开口道。

    “那位李长史也不简单,看来扶风也是人杰地灵!”随后荀攸也接了一句。

    “这些也就罢了,路上居然还有猛将来投,我倒是真有兴趣在将军麾下看看了!”随后戏志才也来了一句。

    “咳咳!”鲍鸿不得不打断四人,“四位目光如炬,小将这点家底一眼就被诸位看光了啊!咱们能稍微悠着点么?”

    “将军哪里的话!”司马徽笑道,“将军麾下能有如此能人,我们可是发自内心的感叹啊!”

    “我说的就是水镜先生你!”鲍鸿笑骂道,“您老拿凉州三明来做比不说,还拿皇甫大将军等做衬托。您老目光如炬那是天下知名的。这话要说传扬出去,我这里怕是再无宁日了吧?”

    “将军此言在理,的确是学生失言了!”司马徽一愣,旋即却也反应过来,这话说起来的确是不妥,“还以为是私下里品评天下的时候,却忘了眼下不是私下小聚,失礼之处,请将军见谅。”

    对于他们这些不在官场的文士来说,自是不在意太多的外人眼光。点评天下,挥斥方遒,畅所欲言,自无不可。

    不过这个事情,有的人不在意,自然会有人在意。

    对鲍鸿而言,讨伐黄巾,刷声望,刷名气这是不假。但是还没到一定程度,就敢去踩那些大人物,那就是作死了。

    “先生客气了!”鲍鸿笑道,“列为在我这里畅所欲言,那是把我这里当成自家了。本将哪里会怪罪?只是,这个点评还是以先贤为例即可。当代名臣,咱可不想引起哪位的不满!”

    “将军宽宏!”

    一行人边聊边走,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大帐之前。

    “将军既然要会见诸将,那我等就不妨碍将军了!”荀汪开口告辞。

    “多谢诸位先生见谅,怠慢之处,就请诸位多多担待了!”

    鲍鸿安排军士送几人回去休息,自己则返回营帐之中等待众将前来。

    鲍鸿刚坐下不久,守在门外的吕方就引着数人进入营帐。

    却是四个鲍鸿先前并没见过的人,估计应该是四鼠。

    “小人拜见家主,宗将军令小人先来见家主!”

    四人并排跪下,叩首行礼。

    “起来吧!军伍之中就不要这么多的礼节了!”鲍鸿笑道,“自我介绍一下,尤其是把家族特地为你们培养出来的能力说清楚。”

    “小的韩彰,代号彻地鼠,擅长打毒药镖,陷阱排布。”

    率先开口的是一个身形魁梧剽悍的青年,

    “小的穿山鼠徐庆,精擅打铁锻造,探山凿窍。”

    徐庆是四人之中身形最为壮硕的一个,想来是铁匠的缘故。

    “小的翻江鼠蒋平,擅长游泳闭气,水战厮杀。”

    蒋平身材瘦小,面黄肌瘦,形如病夫,鲍鸿却知道,此人机灵非常,是五鼠中的智囊人物。

    “小的锦毛鼠白玉堂,乃是家中特意培养的家主护卫。”

    白玉堂少年华美,气宇不凡。此人文武双全,作为护卫却是非常合适。

    “陷阱排布、探洞打穴还有水战,都是在特殊时候能发挥奇效的能力。”鲍鸿沉吟道,“不过,一人之力终究有限。我现在虽然不能安排太多人发展这些技艺,但是调拨数十人学习这些还是可以的,到时候你们负责教导他们,不求能达到你们如火纯清的水平,也要让他们比一般人好很多。”

    “小的遵命!”

    下方众人应道。

    “至于白玉堂,就去统率亲卫队吧!”鲍鸿继续安排道,“韩彰、徐庆、蒋平,你们拿我将领,随侍卫下去挑选人员。白玉堂就先在此担当侍卫,等今日商议完毕,再让吕方带你去组建亲卫队。”

    “末将遵命!”

    白玉堂倒是快速进入角色,已经不再自称小的,改叫末将了。

    对于这位新同僚,吕方自是含笑点头。白玉堂也笑着回应。

    紧接着进来的是左右两部的将校。

    王伯当、谢映登、穆羽、武松四人鱼贯而入。

    看到这几人,鲍鸿开口道:“伯当、映登,你二人智勇绝伦更主要的是箭法如神,百步穿杨,无有不中。”

    “但是!从最近几次战役来看,把你们束缚在偏师,却是限制了你们箭术的发挥。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

    “将军明察!”作为主将的王伯当应道,“作为偏师更多的是协同主力作战,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能正面作战,确实难以发挥奇效。”

    鲍鸿点点头,继续说道:“不过也不能因噎废食。射艺毕竟不是次次能够建功,你二人枪法、骑术亦是一流,统兵作战也能发挥自身能力。我若是将你们调回中军司职,你们意下如何?”

    “中军面对的往往是敌军主力,说不定还有我等发挥的余地。更何况在中军任职,也能统军作战,我等愿听将军调遣。”

    王伯当与谢映登对视一眼,都认为鲍鸿这样的调动对他们来说反而更加合适。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决定了,一会我会一起做出调动安排。”

    关于这一点,鲍鸿先前也有所感觉。从前两次战役来看,中军没有合适的副手,也有些麻烦。

    第一次对战彭越,鲍鸿自己状态不对,压根没空去指挥大军,全靠凌敬撑起局面。

    第二次就更不用说了,中军居然没赶上战斗。

    至于穆羽与武松,这两人配合起来倒是没出现什么问题。虽然鲍鸿不看到武松的统率,不过仅仅是做老将穆羽的副手,那还是游刃有余的。所以,鲍鸿最多也只能说是再看看。

    至于接替王伯当他们的人选,鲍鸿暂时考虑的是陆登。当然,这些只是暂时的想法,鲍鸿不可能一言决之,还是要看看宗泽、李鸿章等能人的意见的。

    尤其是对于这两人‘老人’,鲍鸿的安排是军中自己之下最高的军事、政治官员。另外则是高仙芝,同样不比两者逊色,需要好好思量。

第二十章 唯才是举() 
“不对啊!”鲍鸿忽然回过神来,“关于武松是不是适合带兵的问题,我之前就思考过一次了,后来已经做出安排,让他尝试一下统率黄巾降卒,自领一军了呀,怎么现在会和穆羽一起过来?”

    “穆羽、武松,你们二人怎么一起过来了?”

    心有疑惑,鲍鸿直接就开口询问。

    两人对视一眼,武松上前拜道:“小将忏愧!当初在穆老麾下还不觉得,以为领兵打仗也就那样,下下命令就行了。自己独自领兵之后才知道困难,小将那是两眼一抹黑,完全摸不着头脑啊!”

    “不说穆老及诸位将军那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那些个经过彭越调教的黄巾贼寇自己做的就比我指挥的好,而另外那群黄巾贼寇,乱作一团,小将完全无从着手。”

    鲍鸿点点头,武松说的其实和当初经历的差不多。刚刚穿越到扶风,自己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若非郡中官员构制严密,士卒训练精良,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若是如此,小将慢慢学习,早晚能操练好这些黄巾降卒。可这个事情,不怕别的,最怕的就是人比人。鲁达兄长与我经历大同小异,如今却已经把麾下操练的井井有条。更有甚至,却是宋先生从黄巾之中提拔出来的公孙道人,仅仅靠着一张嘴就把黄巾军调教的比我费劲心思做的还好。小将那还能坐得住,这不就跑到我曾经的上司这里来讨教了么?”

    鲍鸿闻言倒是一愣,要说武二哥也是个实在人,一番话都是肺腑之言。前辈老资格咱比不上就算了,可要是连同期的同僚乃至是在后面的人,还是在基础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咱都不如他们,那可就说不过去了,难道要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不过,巧合的是武松着眼的居然都是他梁山出身的‘同伙’,对于这种事情,鲍鸿也是无语。

    “你既有此心,本将自然是支持的。”鲍鸿笑道,“只要不耽误正事,大家相互探讨,研习兵法那自是再好不过。”

    “不过,黄巾降卒那边的安排的确略为不足,不过接下来会做出安排,你们也可直接向宗老将军或者李鸿章李先生寻求帮助,他们二位都是军中宿将,能力卓绝,自能给你们恰当的建议。”

    “末将谨遵将军教导!”武松闻言,大喜过望。既然提起了上进心,最怕的就是没有上进的路径。鲍鸿能为他提供这些征询的对象就是最好的路径。

    “无妨!”鲍鸿笑道,“不过丑话我要说在前头,到时候你要还做的不够好,可别怪我没给你机会掌兵啊!”

    “小将定当尽心竭力!”

    “尽力即可!”

    不待继续深谈,各军将校相继来到。

    “大家各自认识一下,正事先不说,就先说说宗叔你们一行的经历吧!”

    随着负责布防的后军高仙芝最后进入营帐,鲍鸿开口说道。

    通过这个方法让众人认识宗泽等人,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李鸿章讲述过程,宗泽从旁补充,鲍鸿这才明白他们一行的经历。

    鲍鸿随着张温赶去援救洛阳,真正的行军路线却是绝密,随后赶来的众人当然不知道他们会绕道荆州,他们一路东进,走的刚好正是‘五关’的路线,途径潼关、函谷关等要隘,直奔洛阳。

    而后赶往交战中的豫州战场,甚至见到了抵达豫州战场与皇甫嵩等大军汇合的张温,这才知道鲍鸿等人的行踪。

    于是乎,众人改变路线,一路南下追赶鲍鸿等人。

    他们南下选择的路线是直接在豫州南下,途径汝南等地赶往樊城,倒是没遇上董卓与彭越交战的队伍,也不知道他们的情况如何了。

    说来也巧,众人行进到葛坡,遇上了一伙被杀散的黄巾溃军。区区黄巾溃军,在宗泽统军指挥,庞德冲锋破阵的强大攻势下,根本无从抵抗。

    而这个时候,山背后又是一支人马追赶黄巾溃军而来,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

    两军前后夹击,杀得黄巾哭爹喊娘,跪地投降。

    而后两方会面,许褚如历史惯性般挑衅邀战。不等宗泽出手,庞德已经上前请战。

    这两人可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个是天生神力,刀法刚猛,一个是凉州勇士,悍勇无双。

    两人鏖战数个时辰,不分胜负,饶是宗泽自己也是武艺高强之辈,却也对两人心惊不已,内心爱才之意也是大盛。

    随后自是不用多说,宗泽与李鸿章巧设妙计,擒下许褚。

    接下来,众人以礼相待,宗泽以大义、情理说之,更有李鸿章从旁劝说,庞德与之也是惺惺相惜,一番交流下来,许褚自是拜服归附。

    据他所说,黄巾作乱,天下动荡,他们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他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遭逢如此英豪,众人自是惊喜。而许褚对于众人也很敬服,招引宗族数百人一道归附,两路合流,再次南下。

    接下来就没发生什么意外,直到今日与鲍鸿大军汇合。

    “哈哈!你们倒真是不打不相识啊!”鲍鸿笑道,“不过这也是必然之势,黄巾霍乱天下,民不聊生,庞德投军,许褚建堡,黄忠守城,无数能人志士必然挺身而出,黄巾贼寇随穷极一时,终究逃不了崩陨之局!”

    “然而,若是不能众志成城,尽心竭力,哪怕黄巾终有覆灭一天,我们也不一定能够看得到呢?”

    鲍鸿话锋一转,沉声道:“所以乘着这个机会,我在这里多说两句。”

    “南阳黄汉升,不过一介布衣之身,荆州牧刘表不吝提拔,已经任其为中郎将。说起来,我虽是独领一军,不属统一体系,说起来校尉之职还在中郎将之下。”

    “而在我军中,譬如许褚许仲康,虽是初来乍到,但既然知道他的本事,那我也必须效仿州牧大人,不能让他从伍长、什长做起,慢慢熬上来。”

    “若是在扶风任上,看出身,看资历自无不可,这些对稳定地方的作用不比个人能力还得小。但是在军中就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