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18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18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有被安排去继续收编黄巾军的裴行俭自然不用多说,总的来说,主要就水浒的那些副将,以及那几个武师需要学习。

    不过,武师基本上就是负责传授武艺,基本上很少需要研究这个玩意,那除非人家有那个上进心,不愿意仅仅做一个传授武艺的教师,而要带兵打仗,那自然就要进行学习了。

    相对来说,周侗、夏书湮之类的老教师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想法了,而较为年轻一点的史文恭、栾廷玉等则有这方面的念想。

    于是乎,这个事情就这么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当然,第一要务还是城防建设,不过这个事情基本上可以说是除了城防建设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些召唤出来的高级将校自然不用多说,基本上需要学习的并不是很多,已经开始去参与经典战例的讨论之中了。当然,这些人相对是很少说话,主要还是那些人在讲。

    至于本土发掘起来的基层将校,中层将领等就没有那里厉害了,需要教授百战的基础内容。

    话说回来,鲍鸿自己也是半吊子,一般也都跟着在那里学习百战的基础知识。

    偶尔也会跑到城墙上去刷个脸,支持支持城防建设的工作。

    当然,背书背多了也是烦躁,这个时候就跑去看那些人对战例的分析。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

    之前看他们沙盘推演,双方交手的时候自然不可能说明自己的目的,说明自己这么做的理由等等,双方交流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在意识海中进行的。

    可以说,这个东西就是你在旁边看,境界到了那个程度,能看懂那自然就看懂了,不能看懂,那就是完全懵逼。

    而战例分析那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可以分析出其中的情况,通过这个表现分析出统帅的想法等等。

    可以说,这个时候就算是一个再细微的事情也会被他们这些人分析的头头是道,挖出其中的奥妙。

    所以说,对于还比较外行的鲍鸿来说,这个东西听起来就比较有意思了,可以说是听的津津有味的,丝毫不比那些个说书的差。

    这些事情如火如荼的进行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查探反王的情况,关注这一次出兵前来古城的反王大军的斥候也都派出去了。

    “将军,斥候回来了。已经打听清楚这次出兵古城的阵容了。”

    这一日,正当鲍鸿在继续研究百战条例的时候,亲卫李信前来通传。

    “哦?有消息了?”鲍鸿闻言,连忙起身笑道,“赶紧叫过来,请几位先生暂时也停一停,咱们先做正事。”

    片刻之后,众人汇聚到大堂之中。

    “启禀将军,对方打着‘彭’字旗号,乃是号称幽州勇安王的彭宠。”斥候直接开口说道,“从整个大军来看,就只有彭宠本部的数万人马,后面并没有其他反王援军。”

    “数万人马?”鲍鸿闻言,却是疑惑道,“以我军的威名,再加上自身就有数万人马的阵容。对方就这么多人就敢这么杀过来?”

    “直到小的赶回来通传消息为止,并没有探查到任何的援军。就这么一部人马浩浩荡荡的朝着古城过来!”斥候自然不能回答鲍鸿的问题,只能说明他们探查到的情况而已。(未完待续。)

第148章() 
“数万人马?”鲍鸿闻言,却是疑惑道,“以我军的威名,再加上自身就有数万人马的阵容。对方就这么多人就敢这么杀过来?”

    “直到小的赶回来通传消息为止,并没有探查到任何的援军。就这么一部人马浩浩荡荡的朝着古城过来!”斥候自然不能回答鲍鸿的问题,只能说明他们探查到的情况而已。

    “诸位怎么看?”鲍鸿实在是不明所以,开口询问道,“难道这个彭宠是什么非常厉害的名将吗?这样就敢和我们交手?”

    “光是彭宠自己倒是没什么辉煌的战绩,虽然在两汉交替时期也算个人物,但是其实并不算什么吧!”这个事情前朝的那几个自然不是非常清楚,还是司马徽接口回答。

    彭宠王莽政权时期曾任大司空士,刘玄称帝后任命他为渔阳太守。刘秀、王郎争夺河北时,彭宠经过两三考虑决定归顺刘秀,并为刘秀平定河北提供将领、士兵、粮草,立下大功,后因幽州牧朱浮构陷,失去了刘秀的信任。

    时任渔阳太守的彭宠率20万大军,进攻幽州牧朱浮,并分兵攻打广阳、上谷、右北平。刘秀派朱浮讨彭宠,不敌而败。建武三年,涿郡张丰与彭宠联合攻克蓟城,彭宠自称燕王。建武四年,刘秀派将军刘喜等人攻克涿州等地。匈奴派兵增援彭宠,被上谷太守击退,彭宠退出蓟城,据守渔阳。次年,彭被仆人子密杀死,子密降刘秀,渔阳平。

    “等会,之前我好像听说,云台名将里面有些人貌似是这家伙的旧部吧?”鲍鸿心中一动,开口说道,“会不会有什么人现在就在他麾下。这样一来的话,相对来说就不怎么好对付了呢!”

    “我想想!”司马徽点点头,思索道,“上谷太守耿况劝说渔阳太守彭宠一起派兵支持刘秀。彭宠的主要部下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也都力劝彭宠支持刘秀。彭宠于是派遣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率领都尉严宣、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与上谷军合兵南下支援刘秀。”

    “应该就是这一段了,你所说的应该就是这里面的人了。”司马徽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其中已经有不少是已经被汉室宗亲复活出来为大汉效力了。”

    云台名将吴汉,当初是被刘焉召唤到幽州的,不过并没有什么卵用,终究不敌大秦名将蒙恬的大秦铁骑,被一阵猛打赶出幽州,逃到并州去了。

    耿况、耿弇父子自然不用多说,双方是属于同等地位,并不存在高下之分,上谷太守耿况,在长子耿弇劝说下归顺,帮助刘秀消灭王郎、平定彭宠叛乱。所以说,这个自然不会和彭宠一起。

    另外属于他麾下的云台名将盖延则在扬州,是刘繇复活出来的。虽然现在孙坚被加强了,但是人家楚国也不是一般人,目前还是占据优势,盖延也只能勉强支撑。

    可能出现在彭宠麾下的就是所谓都尉严宣、狐奴令王梁。都尉这个东西,只是比较普通的官职,严宣后来也没有什么介绍,不知道什么情况。

    而王梁却是云台名将之一,投奔刘秀后,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

    王梁或者说云台众将的表现其实不能说有多么辉煌,毕竟大多数都是和义军交锋罢了。至于早期和王莽大军交手的,那就不是刘秀这些人的事情了。

    不过,要说王梁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毕竟二十八将之下还有很多没排进去的名将呢。

    《赤伏符》是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所以刘秀对《赤伏符》非常迷信。他称帝之后便根据《赤伏符》中的谶语任命王梁为大司空,《赤伏符》里面还有孙咸两个字,正好刘秀手下有叫孙咸的,便想任命他为大司马,但众将都不服气,刘秀只好做罢,改而任命吴汉为大司马。可见王梁出任大司空是有谶语的原因,但他的战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要不然就会象孙咸一样,因为没有军功而被大家否决的。

    当然,话说回来,具体会到什么样的数据,那就不好说了。

    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为他们各种和义军交手,相对来说自然都是城池的拉锯战,攻城伐寨的经验还真不是一般的多。

    “因赤符而为司空,算得了什么?”对于这个事情,显然也是褒贬不一,荀攸对此表示不看好。

    事实上,也是不少人读史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很多有识之士对于谶纬之说是非常排斥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对于因此而上位的王梁,是一股脑的否定态度。

    “那个,友情提醒!”系统忽然开口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演义里面的家伙,演义描述,彭宠还冯异的姑父。”

    “当然,冯异不可能在军中,而是已经被刘晔复活到徐州了。”系统继续说道,“不过现在徐州的情况可谓是乱,孔老夫子杀出来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说不定双方之间就会有联系。”

    当然,历史上压根没这么一说,也不知道具体会怎么设置。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

    “那你说这个干毛,徐州和这里也不是很近,想要跑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系统笑道。

    “不管怎么说,下面的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应对!”鲍鸿开口说道。

    “还能怎么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左车笑道,“就这点人马,如果探查下来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考虑直接拿下他们了。”(未完待续。)

第149章 分析探讨() 
“那还是老规矩,直接派人前去挑战,先削他一顿再说。”鲍鸿也是打出经验来了,就像他们一直声明的,打黄巾义军,就是要先声夺人,把他们的士气打下去再说。

    “废话,人家反王联军派出来的猛将都被你打发了,现在就彭宠自己一伙人,还和你玩斗将,你以为人家傻子啊!”虽然说对付义军都是这个套路没错,问题是人家也不是傻子啊。

    演义开局老二、老三名气不显,所以程志远、邓茂不明所以之下才会上去送人头。到了后来,明知道老二、老三是变态,黄巾贼帅就算自负骁勇,也没有再三上去送人头的。倒是有廖化、周仓之类直接上去投降的。

    所以说,你要指望和演义似得。

    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然后老二、老三出马,把人家主将程志远、副将邓茂干掉了,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

    问题是随着前朝历代反王、义军、诸侯王不断被张角弄出来,安排到各州义军队伍里。

    以那些人的能力而言,诸侯王当然是其中最厉害的,治军、统军处理起来最为高效。

    此外就是同样是揭竿而起的义军,却能够割据一方,竖起旗帜,称为反王,虽然不如诸侯王那么严谨的正规性和条理性,但是相对来说比义军要靠谱很多了。

    至于义军而言,往大方向来说,诸侯王、反王、农民军等甚至是刘邦、项羽都算是义军。但是既然单独分开来说,那么所说的自然是狭义的那类,虽然揭竿起义,但是都没达到所谓诸侯王、反王的级别的那些普通农民军。

    说起来,这类普通的农民军还真不多,至少张角整出来的这些,档次都是比较高的。

    以他们的治军能力,要再出现黄巾那种诡异的情况,除非是扬州那边霸王被人打爆了,全军溃败。不然的话,各州的统帅至少是比较靠谱的家伙。

    最猛的自然是扶苏那群人,直接就把大秦帝国的军功制度搬出来,刷的汉军不要不要的。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豫州的义军了。当然,不是现在豫州南部的这批赤眉反王联军,而是那群汉初诸侯王。

    要知道,如果是完整的反秦义军,那可是灭了大秦,顺带刘邦联合其他诸侯王把霸王给做掉了呢。

    虽然其中少了刘邦大军和最坚定拥护刘邦的诸侯王韩信,其他人加起来也比其他时代的反王凶猛。

    尤其是英布,可以说是楚汉时期非常杰出的军事家了。勇战派里面,项羽一马当先,英布勉强也能紧随其后。同样的道理,谋战派韩信自然也是一骑绝尘,英布同样也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跟在后面也不算太远吧。

    当然,这些属于远的。就以近处来说,樊崇赤眉军再怎么也是推了王莽正规军的存在,治军方面也算是比较靠谱的,不至于还处于农民义军的初级阶段。

    “那怎么应对?”听到李左车的打击,鲍鸿倒也毫不在意,接口道,“我相信,就算是正面交锋咱们也能够获胜。问题在于,对方不可能看不到这点,就像你说的,对方不是傻子,难道他认为以如此相差不多的兵力状况下,那些黄巾义军能够打败我们这些汉军正规军吗?”

    “真要这么说,汉军的素质虽然不错。但是也要看对方的想法!”李左车笑道,“或许在他们看来,陈胜首义其实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