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13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13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7章 交流 适应() 
“剩下还有《公孙龙子》和《鬼谷子》完全没动静,还有前面说的《管子》也没什么动静。”系统笑道。

    “鬼谷子……”鲍鸿闻言,却是呵呵笑道,“现在网上的鬼谷子已经成了神人的代名词了,春秋战国的牛人都能往鬼谷子传承里面套。你说咱们这边的鬼谷子不会这么变态吧?”

    “应该不至于,毕竟网络版本的鬼谷子,春秋战国的一群牛人都是他的徒弟,实在是太不靠谱了。”系统笑道,“关键是没有根本的记载。不管是正史或者野史乃至是演义等等,他这个没根据的网络版本,除非天地意志被逼急了,开始乱发疯才可能。”

    “别的不说,他要是那么多人的师傅,那不是整个春秋战国都乱套了?这种玩意怎么可能出现呢?”系统笑道。

    “好吧!”鲍鸿点点头,笑道,“可是还有版本说他只是鬼谷传承的首领的名字,或者像秦时明月说的,哪怕每代只有纵、横两个传人,连续几代的变态积累下来,也是一群变态。要是积累在同一个时代,那不是要逆天了。”

    “那可不好说,毕竟秦时明月的版本如果出现,那其他各个版本能出现的东西就多了。”系统笑道,“而且你要知道,天地意志能够影响的也仅仅是前朝而已,他要敢这么搞,我就能弄出汉朝之后的一大堆各种武侠人物。”

    “…………”鲍鸿瞬间就无言以对了。系统这厮还真是霸气,你要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物,我就能弄更多。

    “你也别吹!”鲍鸿忍不住打击道,“大周到现在也有上千年了,要是再加上****两代,甚至是上古部落联盟时期,嗬嗬嗬!”

    “你想太多了!”系统连忙打断道,“上古那点事情,连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都不能摸清楚,更不用说是现在的人了。我们这些只不过是神话小说而已,基本上不会被引用的。”

    “希望如此吧!”鲍鸿耸耸肩,对于系统这么信誓旦旦的说法并不敢确信。

    “后面也没啥有用的信息了!”系统笑道,“暂时就这样吧,有新的消息我会通知你的。”

    “哦,好吧!你可以跪安了!”鲍鸿点点头,这么多消息也足够他慢慢消化了。

    “你大爷!”随着系统的笑骂声,系统直接闪人。

    “凌先生!”系统告退,鲍鸿直接开始询问城中事务。

    那几个军师都是各自做自己的职务,平日里也不会跟着鲍鸿查漏补缺,现在鲍鸿的幕僚主要还是凌敬。

    “选出来的几个将军已经在加紧城防构建了。”凌敬自然对城池的情况非常了解,不假思索开口说道。

    “至于几位先生,则聚在一起,相互探讨。”凌敬笑道,“毕竟陈平、李左车等先生并没有彻底适应当前的世界。而其他几位先生则是初出茅庐,真正上手做事也是要有一个适应阶段的。相对来说,旬老先生自然是比较老练的,在这两方面的经验都比较丰富。”

    “是啊!”鲍鸿点点头,笑道,“大汉建立一来,终究是和平之世多过战乱之世,哪怕是能力再怎么强大,也需要适应一下乱世的局面。”

    “话说回来,先生也无需滞留在这里。有亲卫统领在这边看着就行了,有什么事情我会通知你们的!”鲍鸿笑着说道。

    “将军无须在意!”凌敬笑道,“学生的见识、经验其实差不多都已经成型了,几位先生的讨论虽然精妙,对学生的作用也不会很大。”

    “现在大家都在适应阶段,一方面虽然为了了解情况,交流的都是基本的信息。”鲍鸿笑道,“不过反过来想,正是因为才刚刚开始,所以有意无意之间就会透露出一些压箱底的私货来,这可是以后想听都不容易听到的东西。”

    “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咱们就去看看几位先生在讨论什么吧!”鲍鸿想了想,笑着说道。

    凌敬自然不会有意见,两人在亲卫的拥护下前往。

    走近那群智者所在的大厅,就听到里面传来各种声音。

    很明显,是几个人同时在讲话。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智者的专长,同时接受几种信息,同时分析几个情报也不会出问题。

    看来,这些家伙为了快速交流,也是采取了这样的手段,几个人同时阐述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太过高深的内容,基本上在场的几个人都有能力同时接受几个不同的信息而不受影响。

    随着鲍鸿走进厅中,众人纷纷停了下来,上前招呼。

    “见过各位先生!”鲍鸿笑着招呼道。

    “将军!”众人也纷纷行礼。

    “听说几位先生在相互探讨,希望能够尽快融入这个世界。”鲍鸿笑道,“不知一番交流下来,是否有所收获?”

    “的确是收获颇丰!”放荡不羁的陈平率先开口说道,“数百年的岁月,没想到大汉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岁月变迁,时光流转,能够再次看到这些实在是太好了!”

    “陈先生不过是数百年的岁月就如此感叹,那我们该当如何?”晏子笑着接口道,“我们这些人还停留在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王的阶段,没想到一下子就已经出现了好几代的大一统王朝了,这样的转变才是一时半会根本不能理解啊!”

    “分封制度的问题无需多言!”李左车笑道,“先生虽然是处于周天子分封的时代,但是光是通过史书的记载,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分封终究是已经过时的制度了!”

    “那可不好说!”田乞笑道,“如今群雄并起,虽然汉室虽然是名义上的正统,根本上来说不是和周天子没什么两样吗?”

    “好了好了!”鲍鸿笑道,“制度什么的是以后考虑的问题了,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当前的事情先了解透彻再说吧。连事情本身都不能完全了解,谈哪个制度更好,哪个制度已经淘汰了不是太早了吗?”(未完待续。)

第138章 谈军事() 
“那就不说那些远的。”陈平笑道,“要说了解情况,基本上来说咱们只要不偏不倚的了解历史的发展就行了。”

    “不错,主要是比较公允的记载来了解这些。”田乞笑道,“这些我们基本上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自己融会贯通,吃透这些了。”

    “既然如此,就先不说政治了。”陈平笑道,“再说军事方面,不知道这些年军事理论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

    “说到这个,你没有没有发现过,理论著述会有一些特别的功能?”晏子忽然想到了《晏子春秋》的效果,忍不住开口说道。

    “什么?还有这回事?”众人之中,除了事先有所了解的几人,都是非常吃惊,开玩笑,这种事情能不让人吃惊吗。

    “拿来试试!”

    既然提到了这个事情,那自然免不了要拿出来试一试了。

    一试之下,的确是感觉到思维运转更加活络,实在是让人吃惊非常。

    这一番尝试,不可避免的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爆表喽。

    “陈平持有《晏子春秋》,智力+3,当前智力103,造成爆表。”

    “你烦不烦?都没潜水两分钟呢,就又冒出来干嘛,能不能安稳点啊!”鲍鸿忍不住笑道。

    “什么叫烦不烦?我是有正经事的好伐!”系统怒道,你要有意见,那我可以不公布乱入信息啊,等你以后遇到了再说呗。

    “别介,您老大还不行吗?”鲍鸿连忙投降,“您还是直接公布把,我服了还不行吗?”

    “这还差不多,给我安稳的听着!”系统嘿嘿笑道。

    “乱入第一名武将,东晋名将桓温——统率95,武力82,智力89,政治93”

    桓温字元子,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后秦、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逼迫朝廷加其九锡,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几个意思?又是一个太上皇?”鲍鸿闻言,实在是无言以对了,杨忠、李虎等等,这是闹哪样啊。

    “乱入第二名武将,北宋开封府府尹包拯包龙图——统率60,武力57,智力93,政治94。”

    包大人也是接连几次的候选人了,这次终于受不了直接爆表出来了。话说回来,公孙先生已经跑去做公孙瓒小弟了,不知道包大人会不会跟过去。

    “乱入第三名武将,唐朝名相魏徵——统率74,武力55,智力95,政治98。”

    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宰相、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为太宗所器重,其博学多才,文采飞扬,著有《群书治要》等书。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魏徵所上《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隋唐之中贾家楼结义,大哥大就是魏徵,瓦岗山军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四郑国公。

    魏征这个暴脾气的,在唐朝出现算是比较稀罕的。因为经过了五胡乱华之类的坑爹年代,高冒头做诤臣的家伙相对来说是很少的。

    不像当代或是更前面,很可说文人的风骨还是很坚挺的。

    就像荀彧拦着曹操称王,称衡大喷子之类。

    再有就是袁绍麾下那一群,相对来说就不是很擅长变通,老是喜欢直言劝谏。

    不过,袁绍这厮也比较不靠谱,顺风的时候,你说什么我都乐的,好话坏话都无所谓。逆风的时候你要不再来这一套,拜拜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魏征自己的水平还是有的。再加上他也不是无脑劝谏,不然也不会从李大到李二都没跪。

    “乱入第四名武将,司马昭————统率90,武力75,智力92,政治93。”

    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封晋公。

    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四岁。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昭生平与正史相差不大,早年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专揽国政,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戏责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咸熙二年,昭中风猝死。数月后,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什么鬼?”鲍鸿闻言,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司马懿那厮刚刚快速成长,后面就让司马昭来填上他的空位了?你这是多么喜欢司马八达?”(未完待续。)

第139章 延寿?() 
“乱入第五名武将,明朝著名清官海瑞——统率64,武力65,智力88,政治92。”

    “包青天之后来个海清天?”鲍鸿见状也是笑道:“这个时候曹老板的五色棍还没发威吧,这下恐怕要先让包大人的铡刀来发威了。”

    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可以说年少轻狂的曹老板,魄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包青天、海清天那就更不用多说了。不过,现在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