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06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06章

小说: 三国之群雄召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更经典的,依旧是荀子和孟子撕逼的论题还有很多,像是大家都知道的‘善恶之辩’等等。

    不过,善恶之辩倒不是仅仅荀子和孟子两个人战斗,还有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告子将人性比作水渠中的水,让它向什么方向流它就向什么方向流。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善恶之辩’前面提过,归根究底并不是辩题的意义所在,而是他们借着这个辩题要表达的目的。

    人性本善,所以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人性本恶,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要接受教育,这样才能纠正他们的本性恶念,引导他们向善。

    性无善无不善也是一样,就因为他们出生是没属性的,所以好的引导才能带来好的效果。

    相对来说,荀子、孟子因为是极端的辩题,所以他们通过这个辩题说出来的话就更有惊悚的说服力了。

    人性本善,要是不普及教育,导致他们变坏了,那就是你们的过错。所以,教育是需要普及的。

    人性本恶,所以必须要教导他们向善。否则他们本性爆发,那就坏了。所以,教育是有绝对的必要性的。

    从这样的说明之中,不难发现,荀子的开口说人性本恶虽然惊悚,其实阐述道理之后,却是能够非常明确的表达出教育的必要性这个最终目的的。可以说是非常容易就让人接受他这个观点。(未完待续。)

第123章 会师() 
说到底,这些搞改革的政治家,思想家,在节操方面绝对不能保证,君主愿意配合实行他的理论也就罢了,要是君主不愿意实行他的理论,人家就直接跑去周游列国,去找支持他的君主投靠了。

    虽然说,这次三个名相和他出现的地方势力渊源很深,不过那几个君主也是高低不一,扶苏算是比较靠谱的,楚怀王记载不多,说不上好坏,韩王信相对来说应该不怎么靠谱,前世的高度就不如前两位。

    当然,反过来说。能力越大的,可能越有自己的想法,反而是能力不怎么样的君主,如果能够愿意用人,那反倒会有另外的效果。

    当然,关键还是你要会看人。

    就像楚怀王,让刘邦、项羽等诸侯王自个儿带兵,结果人家分分钟自立,回过头来把把自己给干掉了。

    而像是韩国的几个,用人不说,倒是看老大的眼光比较好,很早就投靠刘邦了。

    言归正传,反正人都已经投放出去了,现在去想那么多也没什么用。遥不可及,思之无用。

    再说鲍鸿带着辛弃疾一行人返回营帐之中,自然还是老规矩,招呼大家过来考验他们的能力。

    至于这个过程或者结果自然都是不用多说的啦,韬略筹谋,论述辩论,沙盘推演等等,几人都能应对自如。

    虽然说不上刘基现在就能以智力吊打众人,但也不会差太多,单个人上去辩论,基本上都是大汗淋漓的。

    毕竟戏志才、荀攸初出茅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稚嫩的。刘基虽然也没太多实战经验,但是在经验阅历上却比他们要更高,再加上本身智力基础上的差距,结果不言而喻。

    至于晏子毕竟偏向于政治家,不是专业搞谋略的。虽然在政治建设上,晏子或者田乞都能碾压他们,不过谋略而言,显然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唯有李左车勉强能够与之一较高下。虽然说在硬性的数据上来说,李左车要逊色刘基一筹,不过人家再怎么也是和张良、陈平等打过对台,做过队友,相对来说就算是被吊打,次数多了也能表现出避重就轻,不至于被吊打的太明显。

    至于兵法、沙盘方面,三人虽然能力也不差,不过就没有在谋略上的表现那么惊艳了。毕竟有薛帅压阵,再加上其他一些统帅,压制他们还是没有问题的。

    考验完几人之后,鲍鸿也只能暂时把几人安排在中军再说。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鲍鸿自然是要向刘伯温问计的。只不过,刘伯温毕竟初来咋到,对于整体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就妄加谋划,绝对是最大的错误,智者所不为也!

    既然说到这个知己知彼,那么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前去和其他两路人马汇合,有古城那群守城之人的消息,再有鲍鸿从系统消息里还知道劫粮队伍俘虏了义军之中的重量级人物,云南王王显,自然要等从他们口中获得更加详细的情报才能继续下一步的动作。

    当下,鲍鸿还是按照原计划,直接前往古城与其他人汇合。

    随后,高颎也找了过来,高颎加入之后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说,一番考核表现出强大的能力,不说比刘伯温还要惊艳,相对来说却也非常惊人。

    主要是因为智力和政治结合起来能展现出更加不凡的能力。或者说,在这两方面同样杰出的人才,在考验的时候对‘考官’的作用要更大。

    虽说有些情况之下,政治和智力并没有绝对的联系,但是在场的几个人都是属于在这两方面同样擅长的类型。所以在考验刘伯温的时候,扯扯政治也能讨论半天,而刘伯温政治能力虽然也不弱,专长毕竟不再这个方面。

    而相对来说,在他们考验高颎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军略筹谋说不下去的时候,往大势、大局、后勤、内政等方面转移话题也行。可人家高颎在这方面也是丝毫不虚。

    经过考核之后,众人自然也都知道高颎的能力,鲍鸿暂时就把他安排到长史部门,和晏子、田乞并列。毕竟人家经验丰富,做了一辈子的政治家,也是有资格和高颎共事的。

    不久之后,众军抵达古城,狄青等率众前来迎接,一同前的还有秦琼等人,他们却是先一步已经赶到古城了。

    “末将参见将军……”

    众将纷纷上前拜见。

    “无需多礼!”鲍鸿笑着示意道,“诸位将军成功截获黄巾军运粮大队,攻破古城,可谓是功劳不小,值得大大的庆祝一番!”

    “全劳将军指挥有度,我等只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狄青笑着应道。

    “好了!这些就不多说了。咱们先进城在说吧!”鲍鸿摆摆手,对于狄青的吹捧并不在乎,计划不过是大家一起商量的,鲍鸿要因此就沾沾自喜,那也就是傻子了。

    “是!将军请!”

    既然鲍鸿这么说,狄青也就不再多说,直接安排大军进城。当然自己则是陪着鲍鸿等众将进城。

    众将需要安置兵马,自然不可能直接跟着鲍鸿进府,倒是军师等相对比较清闲,跟着鲍鸿一起进入城府之中。

    一行人进入城主府中,各自就坐。

    狄青率先开口介绍。

    “将军,这位先生乃是先汉开国元勋,六出奇计的陈平先生。”

    “这几位是秦国猛士乌获以及齐国猛士赵阳、吴中等。”

    “陈平…………”在场众将纷纷看向被狄青介绍的那个一脸平静的青衫文士。

    虽然说早先狄青和秦琼就已经派人回来报信,说明了他们的情况。但是对于究竟是不是真的陈平,众将也都没谱,或者说狄青自己也不能完全保证。

    这个时候,自然是需要李左车这等熟人上来认人了。

    事实上,也不用等众将开口询问了,李左车已经迎了过去。

    “陈先生,真的是你?”

    “李将军,你还真在他们军中啊!”

    两人一开口,很明显就确认了双方的身份,另一方面,从他们的口气之中,不难听出,在此之前,两人对于对方的存在也是将信将疑的。

    “陈先生,你怎么会出现在古城之中?”

    两人也都是智慧通天之辈,自然不会被这些情绪所左右,片刻之后就回过神来,开始询问情况。

    “这个我完全不清楚啊,一睁开眼就在古城之中了。身边甚至还有先秦时期的人。”说起这个,陈平也是唏嘘不已,“而且从百姓口中一打听,我们居然已经是数百年前就作古的人。还有什么天师居然能够复活已故英灵,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未完待续。)

第124章 富国强兵() 
“这个我完全不清楚啊,一睁开眼就在古城之中了。身边甚至还有先秦时期的人。”说起这个,陈平也是唏嘘不已,“而且从百姓口中一打听,我们居然已经是数百年前就作古的人。还有什么天师居然能够复活已故英灵,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你听到的消息没错!”李左车也是叹息道,“学生就是被张角复活的人之一。不仅仅是我,当初反秦的陈王等诸侯故人也都被复活出来,和大汉作对了!”

    “不过最近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情况,有些英灵在没有任何缘由的情况下就凭空出现了,光是我自己就已经遇到了好几个。”李左车继续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陈先生你们应该就是这种情况。说起来,还是陈先生你命好啊,我们这些被人复活过来的,脑海里就像被植入了对那人效忠的意识一样。虽然能够慢慢磨灭,但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难受了!”

    “效忠的意识?”陈平一愣,旋即恍然笑道,“我说这么多人怎么会都举着什么黄巾的旗号,就算是那个天师本事很大,那群家伙各个桀骜不驯,怎么也不可能那么乖乖的给人家效力啊!”

    两个人相互阐述情况自然不用多说。虽然说普通百姓或是狄青等也多少知道一点这里面的情况。但是很多东西毕竟是军中高层乃至是仅仅几个幕僚军师猜想出来的事情,自然不可能通知所有的将领了。

    双方交流片刻,说明大致情况也就不再继续交谈下去,陈平、乌获等人纷纷上前见过鲍鸿。

    “对了,此外城中还有几个能人,我等与之交流一番,见识过他们的能力。”狄青继续介绍道。

    “狄将军无须在意,咱们的规矩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能力,就不要有什么顾及,放心大胆的推荐上来好了!”

    鲍鸿心里有数,狄青说的是什么人,自是兴致勃勃的等着狄青推荐。

    “这位是城中义士刘锜,勇猛善战,兵法韬略亦是精熟非常,末将也是深为佩服!”狄青闻言,也不多言,直接开口介绍道。

    刘锜乃是一个锋芒毕露的精悍青年,英气逼人,少说也是一员虎将。

    “这位则是黄巾军中招降的石达开。本以为是普通的黄巾士卒,没想到一番交流之下,发现此人堪称大将之才,末将做主招降,请将军恩准!”狄青继续介绍道。

    “无妨,招降义军本来就是你们自身的职能,你们出来带兵,自然就由临机决断的权利,不用征询我的意见!”鲍鸿笑道,“不过,既然招降了,那就按照咱们选拔人才的规矩来办就行了。”

    “谢将军开恩!”

    石达开是一个身形较为壮硕的青年,相对于刘锜来说要更加的凶悍一些。

    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个人也非常的自信。鲍鸿只是说按照一般的规矩来,此人就能信心满满的答应,可见此人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

    “至于这位王安石王先生,末将就没太多能力去评价了。不过,一翻话说的头头是道,倒是给我们安抚民众免去了不小的烦恼。”狄青继续说道。

    “这位王先生我倒是和他谈过几次,此人的确有经世治国之能,我所见之人当中,也唯有萧何能略胜一筹,与曹参谁强谁弱都不好说!”陈平在一旁开口说明道。

    王安石,对于政治的理念在于变革,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在王安石指挥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是两宋时期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北宋朝廷开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同时培养出了王韶、章楶等杰出将领,并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对宋与西夏的战争格局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正说起来,汉初的发展其实根本上来说,目的性也应该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宋朝在北方的困扰实在是太难,所以对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更加急切一点。

    而汉朝相对来说虽然不是那么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