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7章

寒门栋梁-第7章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声,农人们顿时一拍大腿,惋惜道,“对了,油灯,还真是,这么容易猜出来的如何就没想到呢?还是让周家二小子……不对,是周家老大猜出来了。”

    大家朝周致的方向望过来,脸上不禁现出敬佩之色。这周家老大真是变化不小,聪明了很多呐。

    王老伯也意识到是周致猜出来谜语。以前只知道周致是跟在他爹周铁后面的一个木讷小子,可自昨日之后,王老伯对周致的看法就变了。周致一下子认识了一千个字,这还真是不得了。

    可是你认识字了,难道猜谜语还能胜的过本童子吗?

    别看王老伯岁数不小了,但好胜之心却很大。他略微沉思,说道,“那我再出一个,看你们能否猜出?说,‘笼中鸟’。”

    简简单单三个字“笼中鸟”便是一个谜语,这回众人更是无从着手,一脸茫然。

    “哈哈,说吧!周致小子,你还能否猜出来?”王老伯本就没想其他人能猜出来,所以直接朝周致大声问道。

    此时周致仍然在不停舂米,一张俊逸稍黑的脸上挂着笑。在他看来在这晒谷场和大家一起乐呵,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农人嘛,虽然日子过的穷苦,但也不能失去精神上的快乐呀。所谓苦中作乐,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周致朝王老伯这边看了看,笑道,“王老伯,拿关二爷开涮可不是很好呦!”

第12章 取信于天下() 
周致只是这简简单单一句话,让王老伯脸色顿时为之一变,惊讶不已。其余几个农人此时还没回过味儿来,急急互相问道,“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

    倒是有那反应稍稍机敏的农人,思索了一下便道,“关二爷不是关羽吗?这‘笼中鸟’不就是关‘羽’吗?”

    关羽关二爷的大名谁人不知?众人不禁大叫道,“对,就是关羽。”

    随后众人朝一脸讶然的王老伯看去,讪笑道,“破谜童子,这次如何?没有谜语了吧,这回你可要败在那周家小子手里呐。周家小子那次一摔可是头脑灵光了,想来你这破谜童子的大名也该换换人喽。哈哈!”

    说完了,便哄笑起来。

    小弟周少成虽还不知关羽是谁,但此时眼见众人大笑,那王老伯又是一副惊讶之态,便意识到哥哥周致又猜对了。他旋即跑到了王老伯跟前,抬起小脑袋撇着小嘴很骄傲的问道,“王老伯,我哥哥怎么样?你的谜语我哥哥都能猜出来的。你就是能难得住别人,可别想难住我哥哥。王老伯,我看这回你是真不行了吧。”

    他这样一说,更是让众人兴奋,纷纷朝王老伯投去幸灾乐祸的眼神。

    王老伯平时总是自以为了不起,以前少不得在他们猜不出谜语的时候要羞辱几句,这回大家就都感觉很解气的样子。当然了,这也就是个乐呵,并没有为仇的意思,他们和王老伯平时处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毕竟这王老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没有啥恶心,并不是个坏人。

    王老伯老脸微红,不过他平时玩闹惯了,很快便恢复了常色,笑哈哈的说道,“喂!周致小子,你不错呀,这‘笼中鸟’的谜语本童子曾与那社学的王夫子说起过,那王夫子竟是想了半日才说出谜底。你这小子俨然比王夫子还厉害呐。

    不过,你猜出来了又能如何?真的以为我破谜童子没有谜语了,呵呵!我这里多得是,取之不尽。”

    他说着话,不再理会众人,反正他也知道他的谜语那几个农人们也不会猜出来了。索性就走到周致旁边,抚摸着颏下几缕花白胡须,一边看着周致舂米,一边说道,“周致小子,本童子还有一个谜语,你若真是猜了出来,本童子日后便不再称‘破谜童子’,以后也不再人前出谜语了。”

    王老伯话说的很坚决,不过周致心里清楚,像王老伯这样的乐天派今日这样说了,过几日便会忘得一干二净。他出了差不多一辈子的谜语了,早就对此热衷不疲,岂能说放下就放下?

    说到底在这晒谷场上还是由王老伯出谜语来让大家寻个乐子,周致可不想因为自己能猜出王老伯的谜语,而让王老伯难堪。所以周致朝王老伯谦卑的微笑道,“王老伯,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刚才小子不过是误打误撞恰巧知道你出的那两个谜语的谜底,其实小子哪里比得过您老人家。您老人家是我们白岳村出谜语最厉害的人呀。”

    周致话说的很谦逊,让王老伯很受用。

    王老伯笑道,“呵呵,我出几个谜语无非是让大家动动脑筋,寻个乐子,周致小子,你若能猜出,那便猜出来,无妨,无妨。”

    “王老伯不要再难为小子了,小子猜不上来的。”周致此时已累的满头是汗,索性停下来朝他说道。

    “你这小子现在聪明知事,猜猜又何妨?就当本童子考你了,你且听好了,‘取信于天下’是个什么?”王老伯脸色微沉,佯怒道。

    不知怎么的,周致每次看到这王老伯都会想起《神雕侠侣》里面的老顽童。此时越看他越是像了,花白的胡子翘着,两只眼睛直直的看着周致,模样甚是可爱。周致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

    “怎么的?周致小子,莫非你猜出来了?”王老伯面容一整,颤声问道。

    “没有,没有,小子猜不出来的。”周致勉强止住了笑,摆着手说道。

    那几个农人这时候早已凑过来围住了两人,见周致莫名其妙的发笑,以为周致猜出了谜底在笑王老伯。他们刚要朝王老伯展开第二次精神攻击,不料周致却说他猜不出来,顿时让他们很是扫兴。

    为了让王老伯彻底丢丑,旋即有人给周致打气道,“周致,你好好想想,好好想想,这破谜童子的谜语并不难的,你一定能猜出。”

    小弟周少成也急急的催促道,“哥哥,猜呀,你一定能猜出来的。”

    大家都这样说,周致不想扫了他们的兴致,便皱起眉头,做出一副苦苦思考之态。

    一旁的王老伯一直在静静观察着周致,此时他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面色也为之紧张起来。暗暗道,周致小子,我知道你现在很聪明了,你可千万不要猜出来呀。真若是猜出来了,我这“破谜童子”的名号怕是要给了你了。

    呵呵!他哪里知道,他自己把那“破迷童子”的名号当成了宝贝,可周致却一点儿也不稀罕。

    盏茶时间过去,周致还是没说出谜底,王老伯便哈哈的得意笑道,“如何?周致小子,不行了吧?本童子的名号岂是那么容易夺去的?在这白岳村,论起破谜来哪里会有人超过本童子,哈哈!”

    “王老伯,小子真是猜不出,还是王老伯厉害!”周致笑着说完,便朝碓窝里倒了些稻谷,准备继续舂米了。

    几个农人都是唏嘘不已,唉!

    很惋惜的摇头走开。

    王老伯保住了名号,咧嘴朝周致笑道,“周致小子,你是个猜谜的材料,若是拜我为师,定能有一天超过我。”

    这便是王老伯的性格,别人若是猜不出他的谜语,他是无论如何也要羞辱对方几句的,哪怕对方是个垂髫小儿也不会放过。

    周致不以为意,抬头看看天空,用手一指,朝他轻声说道,“王老伯,你看天上是什么?”

    王老伯随即仰脸朝天空望去,一张老脸登时通红变色,身体也跟着微微发颤。

第13章 白衣少年() 
秋高气爽,北雁南飞。

    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不时有成群的大雁排成一字或是人字形急急的从北向南飞过。

    王老伯暗暗叹道,完了,唉!我这“破谜童子”的名号真要被周致这小子给夺去了。周家小子如何突然这等聪明,真是可气。

    古来便有鸿雁传书一说,王老伯那“取信于天下”的谜底恰是这大雁。

    正在王老伯失魂落魄之际,周致却大声说道,“王老伯,小子真的猜不上来的,你不要难为小子,也不要再等了。”

    咦!莫非刚才周致小子只是随手一指,其实他并没能猜出?可眼望周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王老伯稍一琢磨便明白了周致的心思。周致这分明是猜出了谜底故意不说出,给自己留了颜面。他并不想夺自己那“破谜童子”的名号。

    如此说我那名号是保住了。周致这小子很会做人呐!

    王老伯想到了这里,再不迟疑,立正了身体朝周致深深一躬。

    周致一个后辈小子哪里能承受王老伯如此大礼,急忙过去就要搀扶住他。不料王老伯行动很敏捷,旋即直起了身子,转身就走。

    他一边走,一边笑道,“呵呵,本童子量你也猜不出,罢了,罢了,在白岳村这‘破谜童子’的名号还是非我莫属啊!”

    望着王老伯的背影,周致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又开始了舂米。

    晒谷场上的农人们此时没有了猜谜的兴致,便又凑在一起八卦新闻轶事,时不时的传出阵阵哄笑,欢声笑语不断。

    整个一上午就这样过去,周致也舂完了一石米。正要和小弟周少成轮换着回家吃饭,这时却见官道上出现了几匹健马。

    晒谷场邻着的这条官道是从唐县方向直通庆都县城,而后由庆都向东北延伸,通往清苑县、保定府。

    官道虽说宽阔,但却因为这里是穷乡僻壤,很少有人走动,故而官道上坑洼不平,并不好走。

    几匹马行走的并不是很快,马上的人还不时的说说笑笑。

    半日都不曾见到官道上有行人,这时候突然几个骑马的人出现,周致不禁多看了几眼。王老伯等几个农人也和周致一样,一下子把目光齐齐集中在那一行人身上。

    几匹马徐徐走进,马上人的模样相貌也渐渐清晰起来。

    他们一共是六人六马,最前面的是一匹高大红马。马上是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少年。身着白衣,头戴平顶巾,面白如玉,眉目清秀,一双晶亮的眸子朗若明星,模样甚是俊美。在马背一侧斜挂着弓箭,另外一侧则是一柄长剑,整个人看上去素雅光洁,英气不俗。

    白衣少年后面是一个身穿青衣,披着披风的黑脸男子,年龄在二十岁山下,五官端正,身材魁梧,十分英武。

    后面的四个人则都是短衣打扮,是四个健仆。

    白衣俊美少年朝晒谷场匆匆瞥了一眼,朝身后的青衣男子说道,“哥哥,前面不远应该是高昌镇了吧?小弟有些饿了,我们快些走,在镇上寻一家酒楼用饭吧。”

    他说话的时候,微微露出一口洁白晶莹的牙齿,声音清澈如水,极是好听。

    那青衣男子说道,“好,天近午时,我们走快些差不多半个时辰便到了。”

    说完,就欲扬鞭催马。

    正在这时,突听天空中传来几声响亮的雁鸣。

    那白衣少年抬头看了一下,惊喜道,“哥哥,又有大雁了,我要练箭。”

    “小弟,这一路下来,你每次看到大雁都要练箭,这都练了多少次了。小弟,莫要练了,赶路要紧。”青衣男子沉声道。

    “不嘛,我就是要练!”白衣少年朝青衣男子歪了下脑袋,很娇惯的说道。

    青衣男子无奈的摇摇头,轻叹一声,勒住了马缰,漫不经心的看着前面的白衣少年。

    周致和他们一行人离着并不远,能很清楚听到他们的说话。听到那白衣少年说要射雁,内心一阵好奇。

    说起来这还是穿越大明后第一次见到有人用弓箭。白岳村这个穷乡僻壤,很少见到骑马的人,更别说见到过会武艺的人。

    晒谷场上的其他农人和周致一样的心情,就是连小弟周少成此时也是一脸好奇一动不动的看着那白衣少年。

    只见白衣少年轻轻探手从马背上摘下弓箭,从箭壶中取了一支羽箭。

    弯弓搭箭,仰起一张俊美的脸看那一群正在头顶上空飞过的大雁,小嘴微微一撇,松开了弓弦。

    箭去流星,随即空中便传来一声哀鸣。

    “射中了,中了,二公子又射中了!二公子真是神射手!”后面四个健仆齐齐高呼,马屁声不断。

    白衣少年嘴角微微一抿,浮现出笑意。随后朝后面的青衣男子仰了几下头。显然他是在向那青衣男子显摆他那高超的射箭之术。

    青衣男子不以为意,淡淡道,“小弟射的一手好箭,为兄早已见识过了,这一路就不要再胡闹了。”

    白衣少年微微扭动了一下身体,很不悦的说道,“哼!哥哥这次说好了的带我去保定府看舅舅就是一路玩耍,并不着急的。如何哥哥又这般说话?”

    “小弟呀,你不是饿了吗?为兄可不想把你饿坏了,让爹娘骂呐。”青衣男子苦着脸回道。

    那被射中的大雁从空中落下,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