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6章

寒门栋梁-第6章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她的喊叫,母亲周何氏慌忙从灶屋出来,说道,“他李婶儿,没看见,这些日子我家院里就从来没看见过外来的鸡。”

    “怪了,真是怪了,昨日午后便不见了那只芦花母鸡,这是跑到哪儿去了?”李婶儿一边嘟囔着,一边在院里四处张望搜寻。

    周致看也不看李婶儿,继续从灶屋向外搬运稻谷。

    正在这时,小弟周少成从屋里出来。他一边走着一边抹着油亮的小嘴。

    见他这副模样,李婶儿的一双眼睛立刻盯在周少成身上,寒着脸问道,“小成,刚才你吃什么来着?”

    在李婶儿的印象里,周家从来都是吃糠咽菜,根本见不到油水。周少成的小嘴油光,这分明是吃到了肉。

    小孩子不会撒谎,李婶儿走近了周少成逼问。

    周少成刚刚吃完了鸡腿,心里正美呢,这一下知道李婶儿来寻鸡,他虽不知道刚刚吃的鸡腿是不是李婶儿家的,也是吓得慌乱起来,小脸在瞬间蜡黄。他急忙扭头朝哥哥周致看去,见周致脸色如常,根本就没拿李婶儿当回事。

    周少成的胆子不禁壮起来,道,“我刚才……我刚才吃了一只烤麻雀,是哥哥昨晚上捉到为我烤的。”

    以前周致确实捕到过麻雀为周少成烤着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将捉到的麻雀整个用泥巴包裹住,晚上放入灶膛,待到第二日早晨泥巴已被灶膛的火星烤焦。剥掉泥巴,麻雀已然外焦里嫩,香气四溢了。虽只有一小疙瘩肉,但吃起来却分外的香。

    不过周致为小弟周少成那样烧烤麻雀,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可现在周少成竟然这样说,未免有点儿欲盖弥彰了。

    烤鸡腿,烤麻雀,这怎么想也是有点儿联系,怎么说也是吃到肉了,这不能不让李婶儿的眼睛瞬间眯起来,狠狠的瞪视着周少成。

    “你吃的不是烤麻雀,是烤鸡对吗?”李婶儿声音变得很严厉,追问道。

    “不是,没有!”周少成的小胸脯一挺,倒是很脆生的回道。不过,此时他还是紧张的不断朝周致瞟着。

    周致暗暗叫苦,这小弟说起来聪明伶俐,但这谎撒的未免有些牵强啊。

    周致这才停住,道,“李婶儿,刚才小成说的是真的,昨晚我在柴房确实捉到了一只麻雀,便为他烤了放在他枕边,今日一早他才吃的。”

    周致说话目不斜视,一本正经,看不到一丝慌乱,李婶儿不禁半信半疑。

    周何氏道,“是呀,李婶儿,我家孩子怎么会捉到你家的鸡呀?再说了,我家孩子都是老实孩子,他们哪里会捉了你家的鸡来吃?他们不会有那个胆子。”

    要说以前周致确实没有那个胆子,李婶儿是万分相信的。可自从昨日周致和陈文举打赌之后,李婶儿就改变了看法,这周家小子是个胆子很肥的人,而且很有心计呐。是呀,在白岳村敢和陈家三少爷对着干的人,还真是不多见。

    李婶儿好像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周致索性说道,“李婶儿,说起来昨日擦黑我倒是看见丁二狗等三五个闲汉围着你家院子转悠。那鸡该不是被他们偷去了吧?”

    周致断定昨日张虎蛋儿给他的两只鸡腿必定是闲汉泼皮们偷来孝敬给张虎蛋儿的。张虎蛋儿虽然不务正业,但他却不会做那些偷鸡摸狗的龌龊勾当。张虎蛋儿有时候对那些偷偷摸摸的勾当还很厌恶。

    周致和李婶儿这样说倒不是周致出卖朋友,因为平时里那些泼皮闲汉们偷鸡摸狗的事情做得多了,没有人不恨他们。周家虽然没有受到过他们什么祸害,但周致对他们却也很是憎恨。今日说给李婶儿,让李婶儿去沿街大骂他们,正好可以解解胸中之气。

    同时周致也知道,李婶儿家虽然稍稍富有,但也惹不起那些闲汉泼皮。虽说她能沿街骂骂,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只有生一肚子气而已。像是李婶儿这样的长舌妇人,看她生生闷气,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事。

    听周致这样说,李婶儿怏怏的走了。她今日好像没有了沿街骂泼皮闲汉们的心情。只有回家一个人生气去了。

    李婶儿走后,周致暗暗摇头,烤鸡腿虽说好吃,但虎蛋儿哥送来这样的鸡腿以后还是少吃为好。怎么说也不是那么心安理得呀。

    小小风波过去了,周致在那破旧的独轮车上装了三麻袋稻谷。双手架起车把,缓缓推车出院,朝晒谷场行去。

    白岳村的富户们每一家都有面积不小的晒谷场。而穷苦人家却几家甚至十几家合用一个晒谷场。周致家的晒谷场就是由七八家家境差不多的穷苦人家合用,并且面积也不是很大。

    晒谷场离着周致家并不远,在村北紧邻着官道。因为今日天气格外晴朗,此时晒谷场上早有几家正忙着占用场地晾晒稻谷。

    大家见周致来了,忙不迭的打招呼,“周致,你家的稻谷总也晒不完啊?你姐姐已晒了三日了,还有这么多。你家这是要过好日子呦!”

    因为昨日周致狠狠教训了陈文举,很多人嘴上虽不说,但心里也觉得很是解气。所以他们对周致的态度也跟着热情起来。

    周致微微一笑,高声道,“哪里有啊?今年不是轮到我们家伺候那‘马大爷’了吗,没有交皇粮,谷子才显得多些。”

    几个人这才想起来周家今年开始养官马了,禁不住一阵唏嘘。养官马三年,需要用好几年的光景才能缓过劲来。看来周家这日子想好起来,难啊。

    一边和众人搭讪着,周致一边挑选了一处地面光洁干净的地方,停下小推车,将麻袋搬运下来。随后将麻袋里的稻谷倒出摊开在地,薄薄的晾晒一层。

    “哥哥,娘亲喊你回家吃饭了,我在这里看着。”小弟周少成蹦跳着跑来,很欢快的朝周致说道。可能因为吃了一只烤鸡腿的缘故,小弟周少成今日的脸色现出些许红润,人也似乎懂事了不少。

    周致轻轻抚摸了一下小弟的脑壳,笑道,“呵呵!行,哥哥就回家吃饭,你可要看好了稻谷,千万不能让鸟雀偷吃了。”

    “嗯,哥哥就放心吧!”小弟重重的点头,很有点儿小大人模样了。

    周致推起独轮车回家去。家里还有一石多的稻谷趁着今日天气好也要一并晒了。再有,他刚刚已经看过了,晒谷场上舂米的碓床今日正好没人用,周致回家还要推出一石晒好的稻谷来正好舂了。

第11章 拿关二爷开涮() 
早饭吃的很简单,南瓜糊糊拌着咸菜。周致满满的吃了两大碗后,擦了擦嘴便又从灶屋搬运稻谷到小独轮车上。

    今日天气好,母亲和姐姐也有的忙了。马上要转寒了,冬衣要拿出来晾晒一下,小了的要改大,破了的要缝缝补补。母亲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穷三年,富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听到母亲这句话,周致就想笑,在周致的记忆里周家穷苦可不止三年了,可这富嘛,好像从来没光顾过周家。

    和母亲姐姐二人打了招呼,周致推车又回到了晒谷场。此时晒谷场上的人更多了,也热闹起来。

    每年此时的晒谷场都是农人们寻乐子的好场所,欢声笑语不断。今年又是风调雨顺,每一家打的稻谷都不算少,更是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虽然说那不算少的稻谷仍然要节省着吃,仍然是填不饱干瘪的肚皮,但农人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是每顿还有口饭吃,官府不来找麻烦日子过的安稳就很知足了。

    小弟周少成一只小手举着一根长长的木棍,眼睛瞪的溜圆,煞有介事的站在自家的稻谷前,时不时的轰赶一下鸟雀,很负责任的样子。

    周致摊晒好稻谷,随后把晾晒好的一石稻谷放在了碓床旁。

    在后世的时候,周致从来没见到过碓床这样的老物件。穿越到大明也算是见到了古董,开阔了眼界。

    这碓床由碓窝和踏椎两部分构成。碓窝就是在地上挖出一个深坑,而后放入一块巨石。在巨石上凿出一个圆窝,窝口直径一尺半左右,窝深一尺有余,整个圆窝上粗下窄。稻谷便是要放入这个被称之为碓窝的圆窝里。

    踏椎则是一根木杠,在木杠的一端缚着一块石头,做成杵的模样。木杠的中间用立石架起,木杠的另一端是人踩踏的地方。

    在踏椎的一起一落冲击之下,碓窝里的稻谷便慢慢去壳。

    碓床是一种费力杠杆,舂一石米下来,壮汉往往都是要汗流浃背。

    周致将十来斤稻谷倒入碓窝,随后脚踏在踏椎上,开始舂米。

    那一边几个农人早已将稻谷晾晒出来,没有了别的活计,便凑在一起嘻嘻哈哈的说笑起来。

    王老伯说笑的最是欢快,他家里的日子虽说过的一塌糊涂,每年都需要借粮度日,但他却是个乐天派,整日里笑呵呵的。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肚子里却装着很多的谜语,成天见了人便会给人出上几个谜语,等人家猜不出来,他就会讪笑一通,自以为很了不得。

    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谜语方面,在整个白岳村还真是没有人比得过王老伯,就是连社学的王夫子也不行。王老伯还自己为自己送了个绰号,“破谜童子”。他都五十多岁了还自称童子,每每说起让人不禁笑个不停,可他却乐此不疲。其实按他自己的说法,称童子表示他所知还很少,不足为道。

    此时就听王老伯高声说道,“众位乡邻,今日天晴大好,正是猜谜的大好光阴,不若本童子就出上几个谜语,众乡邻猜猜,也不负这风调雨顺之年哩。”

    “好,好!”几个农人齐齐呼应起来。都暗自在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逗弄逗弄王老伯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那诸位乡邻便听好了,说‘破谜破谜,家家有贼。’是个什么?”王老伯清了清嗓子,旋即开场。

    这个谜语一出,大家登时笑了,就是连小弟周少成也跟着笑起来。

    这是王老伯挂在嘴边的一个谜语,就是连白岳村刚会说话的娃娃差不多也能说出谜底了。

    大家就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说话,都冲着王老伯发笑。

    小弟周少成急急的脆生说道,“老鼠!”

    “哈哈!破谜童子出的谜语就是连个幼童都能猜出来,看你这童子怕也不要当了。”众人笑道。

    王老伯面色不改,轻轻咳嗽了两声,说道,“刚才只不过是一个开场,就是要大家猜出来,不然我的谜语大家总是猜不出,那该多无趣呐。你们听这个,说‘客来先请我,客去又谢我,皇上到百姓,谁都难离我。’”

    说完,他微微眯起眼睛,轻轻抚摸着那几根花白胡须,笑看着众人,一副怡然自得之态。

    众人面面相觑,均做一副冥思苦想之态。不过很快便有人答道,“茶叶,王童子,对是不对?”

    平时里穷苦百姓自然喝不起茶,但没吃过猪肉不等于没见过猪跑。白岳村那些富裕人家都有饭后喝茶的习惯,百姓们都是见过,所以这个谜语很快让人猜出来。

    王老伯微微点头,“嗯,不错,几日不见乡邻们可是有所长进了。”

    他微微仰起脸,半眯着眼睛想了想,又说道,“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看这个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凑在一块儿的几个农人立时互相叽咕起来,“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这……这……”

    一时间谁也不能猜出。

    王老伯得意非凡,笑道,“怎么样?这回猜不出了吧?以为我这破谜童子是白叫的吗?本童子稍稍动脑,你们便猜不出了,真是无趣,呵呵!无趣呀!”

    他微微摇晃了一下脑袋,接着说道,“本童子不妨给你们点拨一下,这个物件家家都有,只不过会省着用,你们好好想想吧。”

    “家家都有?还省着用……”大家更是抓耳挠腮,火急火燎的琢磨。

    看着众人的窘态,王老伯更加得意,忽而瞥见周少成也做一副苦思之态,小模样甚是可爱。王老伯不禁笑道,“周家二小子,你不是能猜出来吗?这回可倒是猜出来呀。”

    周少成小脸通红,一时还真是想不出来。周少成朝周致这边看了一眼,见哥哥兀自在踩踏踏椎,嘴角微微带着笑意,好像已经猜出来的模样。昨日哥哥赢了陈家三少爷,小弟周少成早把哥哥当成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物了。

    周少成迈开两条小短腿跑到周致身旁,轻声问道,“哥哥,你说是什么?”

    “呵呵,油灯呗!”周致微笑道。

    周少成眼睛眨了眨,旋即一脸兴奋之色,扭头就朝王老伯喊道,“我猜的出来,是油灯!”

    他这一声,农人们顿时一拍大腿,惋惜道,“对了,油灯,还真是,这么容易猜出来的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