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58章

寒门栋梁-第58章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正好是文会小聚的日子,周致刚刚走进吕家的院里,魏好古和车朗便迎了上来,说道,“周致贤弟想来今日又有大作了,快快拿去书房让我等一观。”

    别看周致只是个白身,但读书极快,又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些日子周致写出的八股文也精进很多,辨物析理非常明了,他们虽然是秀才童生之类的,却是没有人小觑了周致。

    周致谦虚的笑道,“今日确实带了六篇八股,但却都是拙作,呵呵!还是要向各位兄长请教的。”

    三人说说笑笑,已然走进了书房。

    书房中早有吕行川和范进,他们此时每人手里正捧着一篇文章在细细观看,这是今日魏好古带来的。

    几人坐定之后,周致也旋即拿过一篇文章细看。

    他们聚在一起,最多的是互相研读文章,取长补短,有时候还要讨论一番,已求共同进步。

    时间不长,冯茂和邱浩岚也来了坐下。

    周致便拿出自己的六篇文章,让众人审阅点评。

    岳书震因为家教甚严,被岳家老太爷整日看管督促,家里又有高薪聘请的专门的先生,所以他虽然算作文会的成员,但很多时候他并不能参加这类活动。

    在座的诸人中除了周致和吕行川外,其余都是秀才。其中范进和车朗是廪生,而魏好古和邱浩岚还有冯茂则是增生。他们虽说不在县学读书了,但必须要参加每年的岁考。岁考可是要重新划分秀才的等级,若是考个五等或是六等的话,那秀才的功名就革除了。

    今年的岁考在即,几个秀才都不敢有丝毫懈怠,都是积极的备考中。

    车朗家住黄岩村,家庭富裕,他才二十五岁,博学多才,很得县学教谕曲任彬的赏识。

    车朗每过上十天半月便要去庆都县城一次,将这些天来的读书情况向曲任彬做一次汇报。当然了,他所做的八股文也必须要挑选出几篇好的带上,让曲任彬好好点评,给与指导。

    说起县学的教谕曲任彬,年愈七十,他在天顺年间便考中了举人,而后却是屡考不中,干脆就在县学做了教谕,踏踏实实的做学问。

    他到了这般年纪俨然成了学富五车的老学究。尤其是在八股文的写作上,他在整个庆都县都赫赫有名,高昌镇上的程珂程大举人和他相比,也要有些差距。

    范进等秀才虽说和曲任彬也相识,但终归比不过车朗和他的关系紧密。所以在车朗每次带上八股文去让曲任彬点评之时,都要夹带范进和魏好古等人的几篇。

    当然了,以曲任彬的眼力自然是能看出是否是车朗所做的了。可看在车朗的面上,曲任彬还是非常细心的评点一番。正是有了车朗的帮忙,范进等人的八股文近几个月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约莫一个多时辰过去,几个人互相交流审阅的八股文全部看完。

    车朗忽而捧着一篇文章道,“诸位请看,周致贤弟这篇八股写的可谓上佳,今日我看过了所有八股文,独有这篇令我耳目一新,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周致看的清楚,车朗手里的八股文是自己用了三日功夫,苦心琢磨写就的一篇以“子曰”为题的八股文。这篇文章取自四书,周致先是以“匹夫而为天下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破题。

    这个破题不含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字,便是把“子”“曰”二字说的非常透彻。

    通篇文章既简又精,而且在修辞上周致做到了整散结合。

    这篇八股文写就之后,周致也甚为满意,自忖和他读过的那些时文子集并无多大差距。

    要知道,周致所读的时文集都是出自进士或是举人所做的非常优秀的八股文章。

    魏好古也附和道,“确实,周致贤弟这篇“子曰”不同凡响,只是短短一月不见,周致贤弟的八股文精进甚大。”

    随后吕行川范进等也又重新审阅一遍,不禁都暗暗点头,朝周致投来赞赏钦佩的目光。

    范进看了一眼周致,最后将目光落在车朗身上,道,“周致贤弟这篇文章做的好,不若就烦劳车朗贤弟明日带上一并让曲教谕审阅点评一下可否?”

第110章 马产二驹() 
车朗以前让曲任彬审阅点评的八股文,虽然时有夹带其他人所作的情形。但夹带的诸如范进等人都是秀才,都曾在县学读书,曲任彬是认识他们的。

    可周致只是一个白身,曲任彬自然从未听说过,所以若是让他点评周致的文章,还真是让车朗有些为难,他担心曲任彬会发雷霆之怒。

    要知道,曲任彬虽年逾七旬,但脾气还是相当火爆的。

    车朗脸上此时不禁浮现几丝犹豫之色。

    范进自然明白车朗的心思,微微思忖后,接着说道,“车朗贤弟不必多想,虽说曲老先生不曾识得周致贤弟,但也说不好当他看到周致这篇文章,会甚为惊喜,起了爱才之心,真要好好点评一番呐!”

    其实范进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也是在打鼓。曲任彬的性格他是清楚的,那老头子倔的很,说个不满意那可是当即就翻脸啊!好在车朗是他的爱徒,想来车朗也不至于受到太多的指责。

    车朗虽说生在富裕之家,但和吕行川的性格相近,对周致这样的贫苦农家子弟不堕读书之志很震撼,对周致能写出这样的上佳之作是非常钦佩的。

    他看了一眼周致,又是稍稍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好,这次我就冒着曲老先生责罚,也要让他见到这篇文章,给出一个详细点评。”

    周致闻言当即站起朝车朗拱手道,“周致多谢车朗兄。”

    是呀,曲任彬虽还算不上什么大儒,但在整个庆都县恐怕也是最有才学的人了,能得到他对文章的点评,这对周致来说,绝对是一件无比荣幸,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北方,尤其是庆都县这样的偏僻之地,名师难求啊!

    虽说君子不强人所难,车朗的确有为难之处,但周致此时却顾不得那么多,就权当这是一次小人之举吧。

    一天的光景很快过去,黄昏时分,众人和吕行川告辞,从吕宅出来,各自归家。

    明日一早,车朗便带着今日集中起来的十几篇八股文去庆都县寻曲任彬点评,接下来的几日便是等消息的时间。

    周致非常清楚,假使自己的这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能得到曲任彬的点评,对自己日后写文章大有裨益不说,若是还能得到曲任彬的认可,那对自己考秀才颇有帮助。

    尤其是考秀才的第一关:县试。县试的考题是由庆都县知县陈光耀来出,而陈光耀以前的蒙学恩师恰是曲任彬。陈光耀对曲任彬的才学极为认可,曲任彬一旦认可了的文章或是学生,那陈光耀必定会极力推崇。

    周致虽说是个后世而来的穿越者,见识广泛,经历也十分多,心里素质也很强,但此时却也是内心惴惴不安。

    这是一次机会,但也是自己留给曲任彬的第一印象,这一炮若是打不响,想来明年的秀才就实难考中了。

    一边阔步朝家里走去,一边在细细琢磨着这件事情。此时周致的心情更像是在后世时候等待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心情,既急迫又有些惧怕。

    原因无他,周致太想在明年考中秀才了。

    刚刚行至院门口,但见院里站满了人,大家都在窃窃私语,更有那高声议论者,“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呐!周家这日子过的……”

    周致不禁一愣,一颗心顿时就提起来,怎么?难道家里又出事了?

    众人眼见周致回来了,急忙闪开一条道路,与此同时众人的目光齐齐朝周致看过来。

    周致能清晰的感觉出,那目光中含有羡慕、畏惧、更有敬佩。

    也难怪了,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周家由一个穷困不堪的农家一跃成为村里的富户,这全是周致的功劳。周致平时待人也非常客套、尊重、知礼懂事,可周致偏偏又是一个下手狠辣,心思颇多的人,有“冷面人屠”的绰号。

    更为重要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还读书了,而且众人早已知晓周致读书进展很快,在明年就打算考秀才了。

    正在这个当口,老爹周铁和几个邻人喜滋滋的从马厩出来。周铁看到了周致,更是笑容灿烂,急急说道,“小致,官马下崽了!”

    周致更是纳闷,官马下崽是在意料之中的,老爹为何这般高兴呀?

    熟料老爹周铁说话大喘气,喘过一口气才接着说道,“小致你可是想不到哩,我们家的官马产下了两只崽。呵呵!两匹小马驹现在都健康的很哩!”

    原来如此,这可是大喜事。

    马在很多时候每次都是产下一匹马驹,至于产下两匹马驹的情况,那是少之又少。至少在这白岳村养官马的人家,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一次产下两匹的情况,这如何不让老爹周铁喜笑颜开。

    其实老爹周铁并不一定在乎多产下一匹马驹能让官府回收回去奖赏的那五两银子。他更在乎的是民间传说,但凡是马产二驹,这是预示着主家要大富大贵,飞黄腾达。

    院里的百姓们自然非常清楚这样的迷信传说,他们此时议论最多的是周家要飞黄腾达了,而这飞黄腾达无疑是周致带来的,也必定会着落在周致身上。

    周致此时心里也很高兴,这么多日月的忙碌总算是没白费,官马也争气,今日总算是见到结果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老爹周铁早已令周何氏烧好了热水,现在家里也买下了稍许茶叶,就在当院,摆放好桌子,让众人随意饮茶,以示庆贺。

    茶叶其实并不是什么名贵的茶叶,和吕行川家的瑞草魁比起来自然相觑甚远。但普通百姓之家,尤其是那些贫困农人,这辈子只是听说过茶水,见到那些富户子弟们饮茶,而他们自己却是从来没有饮过。

    此时饮起茶来,有人虽说感觉茶水喝在嘴里有些苦涩,却也是连连说着,“好喝,真是好喝,怪不得那些富家老爷们饭后都要饮茶哩!”

    只是这样简单的招待,就让众人感觉现在周家虽说有钱了,日后也定然会大富大贵,但却不忘本,不忘记以前这些在一起混的苦哈哈邻人、相识,这便是周家的仁义之处。

第111章 好消息() 
北方七月里的天气多变,黄昏时分还是彩霞满天飞,可刚刚到了晚上天空却彤云密布,一道道闪电尖锐的划过夜空,轰隆隆的雷声由远及近,瓢泼般的大雨顷刻而至。

    今年的雨水很勤,六月里就不知下过了多少次暴雨,没想到了七月,老天还是没有丝毫的懈怠之意。听说山东那边早就闹起了涝灾,那些穷苦农人要颗粒无收了。

    好在北直隶这边差一些,只是干涸的河流满了水,此时还没有水灾的迹象。

    老爹周铁早在春日里就精心修整了房屋,房顶又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土,而后用细沙混合泥土抹过。

    此时的周致早已吃过了晚饭,斜躺在炕上,耳听着外面噼噼啪啪的雨声,心里则还在琢磨着车朗明日要交给曲任彬的那篇八股文。

    这是等待判决的日子。

    读书也差不多将近一年了,这一年来读过了太多的书,吕行川家里的藏书他几乎读了有十之八九,自学四书五经,在王鼎和范进等人的帮助下,习练了八股文。

    没有名师指教,更多的是靠着自学。

    后世的经验加上今生的毅力和理解,想来不至于太差吧?那曲任彬老先生会给自己一个好评吧?

    八股文中需要避讳的东西太多,不会有什么没有提起注意,踩到了雷区的地方吧?

    周致知道这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可这时候他怎么会有了自信?他的八股文只是靠着乡野间的几个秀才审阅,从来没有登过大雅之堂啊。

    小弟周少成此时光着臂膀眨巴着小眼睛看着房梁,忽而说道,“哥哥,我们家何时要盖大房子?”

    周致一愣,说起来按照时下的价钱,盖上五间青砖瓦房也不过会花去八九两银子,以现在周家的家底,建造新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为此周致也曾劝说过老爹周铁,说将这四间土坯房干脆拆了,建造瓦房。

    可老爹周铁却分外坚决的说道,“建造砖瓦房要等到你考中了秀才!”

    他这意思很明显,穷苦农人就是穷苦农人,无论现在有很多银钱了,还是要有个穷苦农人的样子。周家想要彻底翻身,还要指望周致考中了秀才,那时候才有理由改换门庭。

    对老爹周铁这样的思想周致自然不甚认同。但在这件事情周致也未与老爹争执。家里重新建房,那当下就没有了住处,周致读书可都是要成问题哩。

    周致微微一笑,信心满满的说道,“明年我们周家就建造砖瓦房,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