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又是吹捧周致了。周致学习的书法就是管道省和赵孟畹摹U悦项的《兰亭十三跋》真迹,周致又是捡漏捡到,周致细细看过,他自己的书法和赵孟畹幕瓜嗖詈芏唷�
周致忙道,“范兄莫要吹嘘了,你知小弟只是写对联时候练练写字,如何能和赵孟钕啾龋磕阏庋担行〉苁翟谀盐榱ǎ �
说的非常诚恳真挚。
可是周致这样说,更是让徐经无地自容。什么?只是写对联练字就练成了这样,合着我徐经这么多年的苦练还比不上你这简单的写春联练字呀?
真是气死人呐!
他的那张脸变得无比苍白,肚子里的气鼓鼓的,此时却无言以对。
客厅里的气氛因为徐经的不悦变得尴尬起来。
大家都是朋友,吕行川虽今日对周致刮目相看,但此时也没有过多的显露。
他笑着说道,“周致贤弟虽说很有才华,但毕竟读书不多,我等今日最重要的是向直夫贤弟请教做八股的疑难。直夫贤弟如此年轻就重了举人,想我吕行川却是四十岁了,却是连个秀才都没考过去,真是汗颜无比。
直夫贤弟刚才所做的那篇八股大家可都是看到了,不同凡响啊!”
吕行川将话题转移,此时的顾鼎臣也跟着附和,随后魏好古也赞赏起那篇八股文来,这让徐经的脸色才慢慢缓和,刚才的不悦稍稍舒解。
时值中午,客厅中的书案撤下,摆放了一张方形大桌,七把高背木椅围拢住,吕行川招呼众人围桌坐下。
众人一番推让还是让徐经坐了首位,徐经的心情才愉悦了些。
丁姓老仆一个人忙碌,不过虽说他年岁不小了,但行动却是利落,很快将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杯杯盏盏。酒自然是上次周致来吕行川家喝的那种桃源酒。
范进见到了酒肉,俨然忘记了刚才差点儿和徐经闹翻的事,待徐经倒满酒后,范进一脸笑意的先是敬徐经,道,“直夫贤弟,呵呵,尝尝我们北方的桃源酒,这酒性子虽说不烈,却颇能御寒。北方严寒,直夫贤弟可是要多饮几杯。”
范进先朝着自己敬酒,这让徐经的心里更加舒服了,急忙端起酒盏,笑道,“范兄请!”
两人同时喝干。
酒是化解矛盾的利器,很快酒桌上便说说笑笑,气氛很是和谐融洽了。
顾鼎臣和周致紧挨着,两人很谈的来,也不禁频频举杯互相敬酒。两人的关系便很是紧密了。
伍文定朝周致举起酒盏,周致也急忙端起来,伍文定道,“周致贤弟虽说读书时日不久,但为兄相信,以贤弟的过目不忘之能,读书必定神速,这秀才举人定会指日可待。呵呵!来周致贤弟,请饮酒!”
按照历史的发展,日后伍文定在大明作为不小,周致岂能不借此机会和他搞好了关系,急忙将酒喝干。
吕行川笑道,“说起周致贤弟,有过目不忘之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小楷,这固然很是了得。
但周致贤弟家境贫苦,大部分的时日都要在田间劳作,读书只是在闲暇之时,贫穷而不堕其读书之志,这种坚韧刻苦更是难能可贵,让我吕行川敬佩不已啊!”
其实徐经伍文定和顾鼎臣从周致的穿着,早已看出周致生于贫寒之家。此时既吕行川说起,不禁都朝周致投过去钦佩的目光。
徐经虽生在豪富家庭,但却从来不瞧不起穷苦人。不过他和范进那场南人和北方人才学的争论始终让他不能彻底释怀,再加上他又有一颗年轻得志的好胜之心,所以凡事儿就有一个南方人和北方人比一比的心思。
周致贫穷不堕读书之志,他家庭豪富自然无法可比。可他却微微一笑,道,“无独有偶,说周致贤弟家境贫寒读书不易让人钦佩,我们这位九和贤弟家庭更是寒苦,读书却也是分外用心呐!
说起来我这九和贤弟的家世还真是一件烦心事。”
徐经这样说,顾鼎臣不禁脸色微红,但也没有阻止徐经,显然顾鼎臣是有勇气面对残酷现实的。
徐经随后便将顾鼎臣的家世说了出来。
顾鼎臣的父亲叫顾荀,顾荀在昆山县城开了一家小小的卖油铺子,家里的日子过的并不景气,家里只有一个容貌一般的婢女。让顾荀烦心的是他都五十多岁了,竟然还没有一男半女,顾荀本想纳那婢女为妾,可他那老妻却是对他看管极严,坚决不允。
可巧的是有一日天降大雨,顾荀在店铺中不能及时回家,他那老妻便让那婢女前去送饭。
顾荀壮着胆子便趁这个老天赐予的机会和那婢女成就了好事。不成想只是这一次,那婢女便怀上了孩子。生下来之后,顾荀老来得子喜出望外,为其取名顾鼎臣。
怎奈那老妻醋性大发,却是容不下顾鼎臣。她在勃然大怒之际,险些用菜刀杀了襁褓中的顾鼎臣。
顾荀老泪纵横,那婢女也是跪下苦苦哀求顾荀的老妻,那老妻才作罢。可每日总是看到这样一个不是己出的孩子,那老妻终归难受。于是便趁着一天夜里悄悄将顾鼎臣扔了出去。
也幸亏顾鼎臣命大,碰到了好心人,让一个卖豆腐的人及时捡了起来,这才抱回家中,好心供养,顾鼎臣才得以长大成人。
卖豆腐的人是条光棍汉,无田无地,日子过得何等艰难可想而知。可就在那样的环境里,顾鼎臣却一直苦苦读书,勤学不倦。
顾鼎臣也曾几次回到家中去见他的生身母亲,怎奈顾荀的老妻屡屡刁难,总是不让相见。即使偶尔见到一次,顾鼎臣眼见生母蓬头垢面,遍体鳞伤,也不禁痛彻心扉。
时至今日,顾鼎臣考中了秀才依然还未能回到顾家。
众人听到徐经将顾鼎臣如此悲惨的身世说出,都不禁黯然神伤,气愤不已,同时对顾鼎臣充满了同情。
有这样的身世,顾鼎臣却是能正确对待,丝毫没有自卑之心。顾鼎臣不以为意的笑道,“家境如此不堪,说起来都是烦心之事,唯有埋头书中才可心境超然。”
周致此时对顾鼎臣更加敬重,说道,“说起来小弟家境贫苦爱好读书,但终究不是太刻苦,九和兄才是我周致学习的楷模呀。”
周致这句话可谓一语双关,不过旁人却是想不到的。他实际在下定决心,顾鼎臣有这样的身世未来竟然高中了状元,我周致现在俨然比他要好的多,难道我日后就不能考个状元出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说此时还是个白身,距离状元遥不可及,但人终归要有一个奋斗目标,考中考不中并不是很重要,但这个梦想是必须要有的。
第99章 一再刁难()
一餐饭吃了有半个多时辰,众人都酒足饭饱,丁姓老仆将酒席撤下,众人在厅中又是高谈阔论。此时仍然多是徐经说话,他倒也不藏私,将他做八股文的诸多心得都一一说了出来,吕行川范进等人都颇有受益。
周致虽还未学八股文,听的懵懵懂懂,但徐经所说的却都记在了心里,待到日后研习了八股文再行细细揣摩,想来定会大有帮助。
徐经享受着众人仰慕的眼神,沾沾自喜,心情格外畅快。但他每每将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却有一种极为不舒服的感觉。
这个周致小小年纪竟然有过目不忘之能,还写出一手颇和赵孟畹氖榉ㄏ嘟男】N槲亩ㄋ挡徊睿庑∽涌几鲂悴啪偃松踔潦墙恐嗟哪鞘侵溉湛纱�
说来说去我徐经作为一个新科举人还是被他一个乡下小子抢去了不少风头,嗯!不美!真真的不美呐!
他这样想着,忽而灵光一现,朝周致微微笑道,“周致贤弟,听闻你日常要写对联,想来在对联方面定有不小的造诣了?”
莫名其妙的这徐经总是时不时的要针对自己一下,让周致心里也渐渐不爽。
他暗暗想道,你徐经是个举人,我周致是个白身,根本就不在一档次上,你总和我较劲有意义么?
心下虽然不快,但绝对不想得罪了徐经,所以脸上就一点儿也没表现出来。周致谦卑的笑道,“小弟只是胡乱写出一些,以备年底去集市上卖,也好赚些银钱贴补家用。呵呵!都是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对子罢了!”
徐经轻轻点头,不过他是对对子的高手,既然引入了这个话题,岂有轻易放过去的道理?
他随后朝众人说道,“今日我等相聚实属不易,心情畅快,呵呵!不若我就做出几个对子,大家对上一对,以助雅兴!”
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喝酒谈天,吟诗作对是常有之事,徐经提出来做对子,范进第一个就响应道,“好!总是玩弄八股文章也有些倦了,不若大家就耍戏一会儿,谁有什么好对子尽管说出来,也好让大家共同观摩学习,开开眼界。”
范进的话音刚落,顾鼎臣也附和起来。
顾鼎臣不善言语,轻易不说话,此时附和,俨然说明他对做对子兴趣之大了。
其余人等怎么能扫了他们的兴致,一时也纷纷响应。
徐经哈哈大笑,道,“既如此,那我就先出一个对子,看诸位谁能否对的出来。‘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对子,对起来并不是很难。
众人旋即都做出一副思索之状。
顾鼎臣几乎没有迟疑,便道,“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徐经随后道,“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话音刚落,还是顾鼎臣对道,“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徐经接连出了两个对子都是顾鼎臣第一个对出,众人不禁齐齐将目光朝他看去。这顾鼎臣果然读书刻苦,心思敏捷。
周致也是吃惊不已,暗暗想道,也难怪顾鼎臣日后能考中了状元,他肚子里是真有货呀。周致不禁朝顾鼎臣投过去欣赏敬仰的目光。
顾鼎臣面色微微一红,似乎有些羞怯,但却兴致不减。
范进当时附和徐经的声音最大,可徐经出了两个对子都被顾鼎臣抢了先,此时不禁有些急了。他五十多岁了虽还是个秀才,但读书甚多,在对对子上也是下过一番功夫。范进急急道,“直夫贤弟,接着出对子吧!”
话未说完,范进便做好了一副抢先的架势。看着范进这副架势,徐经嘴角流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心道,范进,呵呵!我出的对子是绝不能让你对出的。
微微沉思,徐经便说道,“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徐经说完,就微微眯起眼睛,洋洋自得。这个对子在江阴一代是个绝对,迄今还没有人能对的出来的。
唐寅是对对子的高手中的高手,这个对子就是唐寅所出,可唐寅却没有下联。徐经和唐寅是至交好友,唐寅俨然是徐经心目中的偶像,唐寅都对不出的对子,在他想来眼前这些人就更不会有人对出了。
唐寅虽说现在也只有二十五岁,但早已是举人,在南直隶一代享有盛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素有“风流才子”之称。
若不是近些日子唐寅有事情脱不开身,他也必定会跟随徐经来北方。虽说唐寅和吕行川以及吕行川的那个表弟不相识。
果然,徐经这个上联一出口,众人霎时鸦雀无声,都沉浸在思索之中。
这个对子前面部分:明月照窗纱,是写的一种情景,而后面却是暗合前面的情景又出现了一个人名,对起来确实太难。
盏茶功夫,无人吭声。
吟诗作对这样的事情在大明是文人士子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可在后世哪里还有这样的娱乐节目,所以周致对对子并没有什么研究。
不过怎么说也是一个穿越众,在后世是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若说徐经说过的前两个对子周致没见过,也对不上来那是情理之中的。
可刚刚这个对子算是古代名对,周致在平时上网的时候就看到过并且留下了印象。这个对子在后世早有人对出来,周致脑海中便旋即出现了三个下联。
不过周致此时并不想出什么风头,也并不想扫了众人的兴致,所以就闷不做声,也佯装做出一副冥思苦想之态。
此时徐经呵呵笑道,“此对甚难,诸位对不上来也无可厚非。”
他的话音刚落,顾鼎臣就说道,“小弟倒是想到了一个下联:龙王举火把,步步照云照子龙。”
周致听后心中一颤,暗道,顾鼎臣真是厉害!
这恰恰是周致后世在网上看到过的一种对法。
徐经登时愣住,慢慢吟道,“龙王举火把,步步照云照子龙!妙对!好一个顾鼎臣啊!”
可让徐经没有想到的是此时范进却捻须微笑道,“老夫刚才也想到了一个下联:青书明正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