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226章

寒门栋梁-第226章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既然上天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那就绝不能让这生命闲过,一定要有所作为。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很多穿越众的理想和报复么?

    夕阳如火,周致在车上懒懒的打了个舒展,到家了。

    现在是六月份,今年好在比往年热的要晚一些,傍晚甚至有丝丝凉风袭来。周致的一双星目缓缓眯起来,暗暗道,秋闱在八月,这样算下来,也不过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无疑就是要刻苦读书,总结进步了。

    “老公累了吧,让我扶你下车吧!”小娇妻寇沛涵眼见周致有些慵懒,说道。

    寇沛涵是习武之人,身体虽说纤弱,但却分外结实,精力也就很充沛。

    “呵呵,哪有的事?你家老公难道还需要你一个女人家来搀扶?你家老公正是青春好时光呐!”周致笑道。

    “什么?青春好时光,青春好时光是什么意思?”寇沛涵秀眉微蹙,问道。

    周致哑然。

    青春好时光,这可是现代词语,此时说出来,也难怪涵儿不理解了。

    大意了,真真的大意了。

    自己这个穿越者莫非还没彻底融入大明这个时代吗?

    周致也不想解释什么,只是朝寇沛涵嘻嘻一笑,做出一个赖皮的架势,道,“这是你家老公在书上学来的,你不读书,自然也就无从知晓了。”

    “哼!不解释给我就算了。懒得理你!”寇沛涵撅起小嘴,大步朝周家院中行去。

    守门人周同,以及周家现在的管家张喜都齐齐的迎了出来,欢喜的叫道,“少爷和少奶奶一路辛苦,快快回屋吧!”

    此时的周致笑容满面的从马车上跳下,心里美滋滋的。周家现在的确是有了好大的变化,自己成了少爷,而娇妻涵儿成了少奶奶。

    呵呵!这一切都是自己辛苦得来的。

    虽然说现在周致对纺织作坊的事情不甚关心,但姐夫胡哲却始终分寸把握得当,但凡遇到纺织作坊里面的大事情,胡哲都是要书信向周致汇报的。

    当然了,胡哲在汇报的时候,首先是要提出他个人的处理法子,这样就可能避免了周致去思考。也就不用耽误了周致的学业。

    对于纺织作坊里重大的收入和开支,胡哲更是禀报的分外周详,不留私心。

    其实周家现在根本就不会用到纺织作坊的银子。单单是每月里保定府的那位驴肉火烧的老板徐来运送来的银子,就十分够周家一大家子人的开销了。

    驴肉火烧在徐来运的精心经营下,现在已步入了正规,火遍了整个保定府。

    周致听说徐来运正在开第七十九家分店。

    生意的火爆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赚足了银子。而周致是要从中分成的。这样算下来,周家每个人从那里得来的银子就差不多有六七百两了。

    六七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维持周家正常的开销,绰绰有余。何况娘亲周何氏持家很是节俭,乃至于这六七百两银子每个月都有不少的盈余。

    其实娘亲周何氏是个很开明,很想得开的人。在寇沛涵进门后,她本来是想把掌家之权全部交给寇沛涵。怎奈周何氏和寇沛涵说过几次之后,都被寇沛涵拒绝了。

    寇沛涵从小生活在大户之中,过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她又是习武之人,哪里会有掌家的心思。

    呵呵!从这点儿来看,寇沛涵作为家庭主母是很不合适的。

    周致从京城回来了,少不得要去舒吕村拜望吕行川,以及高昌镇上的范进魏好古冯茂等人。回来后早就老爹周铁口中得知,他们这些人现在早已归家,在家准备着秋闱了。

    就是岳家的岳书震此时也在家中,岳家的老太爷岳顺德也遵从岳书震的意见,早已辞掉了家里的先生,让岳书震一个人闭门总结读书。

    所以,在第二日周致早早的吃了早饭,便步行去舒吕村。

    依照他的心思,本来是想挨家拜会一下的。可到了吕行川家就看到了范进魏好古冯茂,乃至于车朗邱浩岚等人早已等候在院中。

    见到了周致,老范进第一个就笑呵呵的奔了上来,道,“说曹操,曹操到,昨日我等听说你小子回来了,今日就打算集齐了去你家寻你哩,不成想你倒是先到了。

    啊,哈哈,好,正好,我等今日就在吕行川兄弟家来个一醉方休!”

    他的话音未落,吕行川从屋中出来,当即苦着脸骂道,“你个老范进,就是喜欢祸害我,哼!还有,周致贤弟,你如何就过来了,本来今日是打算让你做东哩!”

    他这绝对是开玩笑了。

    也难怪了,几位好友都有差不多四五个月未曾见面了,此时笑笑,自然也就活跃了气氛。

    说是喝酒,此时才刚刚大早,刚刚吃了早饭,他们几人自然要先较量切磋一下文章了。

第445章 与仁达巷() 
吕行川、车朗、周致、范进、魏好古、冯茂和邱浩岚七个人在吕家的书房坐定,那丁姓老仆早已沏好了香茗,七个人饶有兴致的品着香茗,便高谈阔论起来。

    吕行川的老爹吕秋生因为参与管理了周致他们弄出来的那个“八君子义仓”,此时的精神健旺了很多,再也没有了什么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毛病。这些阵子他几乎每日一大早便去了义仓,乃至于周致来了,都未曾见上一面。不过他在临出门时早就有过叮嘱,要吕家好好准备一顿丰盛午餐,招待儿子吕行川的几位朋友。尤其是周致,吕秋生托丁姓老仆还给他问好。

    当初的“八君子义仓”,除了现在的七个人,还有岳家的岳书震。岳书震一直在家中苦读总结,他倒是没有注意到文会今日会聚首。

    此时的老范进精神焕发,双眼发亮,笑道,“我等兄弟几人多日不见,都是各自求学,想来这些时日都有了一个进步。我等先不谈论各自的读书所得,不若就让老夫先行出一个题目,我等作文。到了午时,想来文章也就写出来了,我等再互相拜读,品评,也便分出了高下。”

    周致一直很纳闷,像老范进都五十多岁了,精力如何还这般旺盛?真是老当益壮啊。

    周致微微眯起星目,并不说话。

    在周致想来,这样也好,大家共同做一样的题目,那高下也就分出来了,各人这些天的进步也就呈现出来了。

    当然了,这次作文并不是要比出个一二来,而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切磋学习的机会。

    车朗也十分赞同,不过车朗毕竟沉稳,也和周致一样,并不言语,只是面带微笑而已。

    冯茂第一个响应,邱浩岚也跟着打趣道,“是呀,范兄这个提议好,就是应该写出文章来,大家互相切磋。”

    “呵呵,周致贤弟在京城国子监读书,还做了太子伴读,跟着的先生也都是才高八斗之人,我等确实应该见识见识周致贤弟的文采了!”吕行川正色道。

    吕行川的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显然他是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思。说是大家互相品评切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周致才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毕竟他们这些人说是在各地的书院读书,但和京城的大儒名家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的。

    周致微微一笑,道,“承蒙各位哥哥看得起,周致也并不谦虚,那就请范兄出题吧!”

    周致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有些傲气,其实这也反映出周致的一种自信。在京城国子监读书,几乎把彝伦堂里面的书全部读完了,又是得到了不少大儒的指教,尤其是李东阳的教诲,让周致更是心思清朗,头脑也甚是豁达了不少。

    在国子监,周致的文章没有对手了。就是那号称明年的状元莫属的柳开先也只能自叹不如。至于后来去的杨慎,杨慎虽说很有才学,但他现在和周致比起来,还相差很多。

    一句话,周致此时这样说是有资本的。

    听起来好像是狂妄之语,但实际上却是事实。

    众人听周致这样说话,不禁面面相觑。是呀,周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谦虚谨慎,从不张扬,可今日却如何这样说话了?难道周致的性格只是这半年的光景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大家转念一想,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周致的性情是不会变化的。这正是周致的自信,看来周致在国子监是有了飞跃的进步啊!

    这样一想,大家就不禁同时朝周致投过来敬畏的目光,周致却是神色如常,笑道,“众位哥哥不要看我,范兄,请快快出题吧!”

    这里范进年龄最长,而且又范进其实一直很公正的。由他来出题,其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范进眉头微微拧起,思忖片刻,便抓笔在手,在纸上写下了题目:与仁达巷。

    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四个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可以说狗屁不通。但在场的几人都经历了书院的学习,虽四书五经之类的早已熟识在胸,几人便相继点点头。

    这个题目绝对可以说是个怪题了。

    可是现在的科考怪题出现的比率也是不小的。

    众人都知晓,在《论语;子罕第九》中开头写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下面则是紧接着另一章是“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范进就是把前面的最后两个字和后面的第一、二个字连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题目。

    从这题目来看,范进的才学应该有了诸多进步。要知道,出题更是考验人的水平,范进能出出这样的题目,足见范进对四书五经早已非常熟知,可谓倒背如流。

    范进看了诸人几眼,呵呵笑道,“这个题目也是老夫刚刚所得,以前从未做过,老夫便与诸位共同思索作文吧!”

    说的很是轻松。

    不过他在说完之后,那一张脸就凝重下来,显然他已经陷入了思考之中。

    有了题目,众人便各自散开,各自寻到位置,开始作文。

    八股文难在破题。

    范进的这个题目前后不搭,破题自然就分外的难了。车朗、冯茂、吕行川等等众人都皱眉沉思。周致却是神色如常,坐在书房内一处角落里,微微眯了几下星目,便开始研磨。

    墨研好后,几乎不假思索,便直接作文,可谓信手拈来。周致的举动自然让众人看的分明,众人心里不禁咯噔几下,暗道一声,好一个厉害的周致。

    此时自然没有过多的心思放在周致身上,他们需要做的自然是抓紧思考,寻思破题。

    不足半个时辰,周致面前的纸上便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一篇文章。字迹工整,洋洋洒洒,甚是好看。

    顺带一提的是在国子监读书和当太子伴读这些日子,周致的文章出神入化不说,就是字也写的更加俊秀好看。

    将文章审视了一遍,确信没有了任何纰漏,周致便无所事事起来。偷眼看一下众人,见众人都是一副皱眉苦思之态,周致不想打扰他们,便轻轻站起身,在书橱前站定,开始搜索吕行川书房内还有自己可以看的书

第446章 下不为例() 
将近午时,众人先后将文章做完。

    车朗是第一个做完的,车朗之后便是吕行川了。吕行川以前虽说屡考屡败,但最终还是时来运转,考中了秀才。其实他的文采本来不弱,读书也是甚多,在书院学习了一段日子后更是心思敏捷了不少。他在车朗之后,第二个完成文章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呵呵!诸位都完成了文章,那就互相品评吧!”范进朗声说道。

    话虽是这样说,说互相品评,大家却齐齐的集中到周致的桌前,紧紧围住周致的文章急急的观看起来。

    仁未易明,而巷以达称者可记矣!(破题)

    夫仁非利与命比,而子亦罕言之。殆以其不易达乎?彼达巷者又何以称焉。(承题)

    “好!真是太好了!周致贤弟的文章现在已出神入化,我等实在不及。”车朗说道。

    在场诸人中车朗的悟性还是最高的,他首先理解了周致的文章之意,惊奇的赞叹道。

    是呀,范进出出来的这个怪题破题实在太难,没有根基,不能联想,何曾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紧跟着,诸人都是齐齐赞叹。他们都朝周致投过来惊奇,赞叹的目光。那目光之中充满的无尽的羡慕。

    是呀,就周致现在的水准,恐怕在场的诸人就是再读书十年,再作文十年,也是很难达到他现在的水平的。真不知道周致在国子监是如何读书的,进步如此之快。也难怪刚刚周致说的有些傲气,人家是有傲气的资本的。相反,周致当时若是再谦逊,那就显得有些做作,对待朋友不够真诚了。

    周致神色如常,只是微微愣怔了一下,便道,“不瞒各位哥哥,其实周致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