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135章

寒门栋梁-第135章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父子二人都是一样的说法,翻来覆去,反正是极力阻止周致买走织机。

    周致正色道,“这织机卖给别人也是卖,卖给我周致也是卖,为何就不能卖给我周致了?

    伯父,孙恭兄,这织机我周致今日是要定了。

    莫要以为我周致只是为了帮助孙家,其实我周致老早就想购进织机,在家里发展纺织呐!

    呵呵!在我周致看来,不是我周致帮助了你们孙家,反倒是你们孙家成全了我周致呐!”

    周致感觉此时必须要说出心里话了。

    可周致越是这样说,孙连和孙恭越是感觉周致这是在变相帮助孙家,只不过是给孙家留足了颜面罢了。他们也就越不同意周致买走织机。

    双方各自坚持到了深夜,孙连父子见周致态度分外坚决,便将信将疑的应允下来。当然了,他们绝不会按照周致所说,要每架织机一百两银子,而是八十两的价格。周致实在无奈,最后只好妥协,六十张织机合计四千八百两银子。

    事情总算是商定下来,周致和孙连孙恭父子最后写定了契约,明日孙家就可随着周致去白岳村取银子。至于织机么,要等到周家日后建造了机坊,才会安排人来运走。在此期间,孙家还是要负责看顾好织机。

    孙连和孙恭父子对周致千恩万谢,俨然把周致当成了他们的救命恩人。孙连老泪纵横,言说孙家和周家日后就是一辈子的朋友,日后周家但有驱使,他们孙家定然会不惜代价,全力以赴。

    孙连还说要将周致对孙家的恩情写入祖训,让孙家的后人牢牢记住。

    周致一时感觉很是难为情,唉!至于吗,不就是几千两银子,况且自己还真是要好好利用起织机来,这其实并不存在自己帮助孙家啊。

    可孙家父子就是这样想,这让周致也毫无办法,只好作罢。

    周致和李茂元、齐彦武在孙家歇息一夜,第二日孙连便叫上几个还有些良心的本家,带上孙老管家,赶着两辆马车,跟随周致去周家取银子。

    一路无话,他们到了周家,周致旋即让齐彦武,姐夫胡哲还有老爹周铁搬运出四千八百两银子,让孙家的人搬上马车,最后将孙连等一应人等送走。

    周致一下子就弄出去四千八百两银子,这让老爹周铁和娘亲周何氏好生纳闷,心中也隐隐不悦。不过,他们很清楚,这些银子都是周致得来的,周致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况且,他们也很清楚,周致可不是胡乱花钱的人,想来这银子弄出去,定会有大用途。

    一句话,周家的顶梁柱是周致,他们对周致是万分相信的。所以虽心中不大高兴,但也并不多问。

    娘亲周何氏等孙连等人离去,脸色旋即阴郁愁苦下来,说道,“小致,只是几日功夫,在这高昌镇附近可是有了污蔑我儿的传言,我儿到底是做下了何事呀?”

第263章 何惧流言() 
周致一愣,心道,自己去高扬县来来去去也不过五六日的光景,如何在家里就有了流言?

    看一眼娘亲那一脸忧郁的模样,周致轻声问道,“孩儿不知娘亲这话从何说起,是什么样的流言?还请娘亲好好说与孩儿知晓。”

    娘亲周何氏沉声道,“其实为娘也并不相信那流言,可为娘实在担心,这是有人在故意毁坏我儿的声誉,我儿还是不得不防啊。”

    周何氏刚刚说到这里,姐姐周绿云突然凑过来,说道,“娘亲,小致的为人谁不清楚,哼!那是别人看我家的日子好过了,小致又在县试、府试、道试考中了案首,出了不小的风头,有人羡慕嫉妒恨,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生些是非也是在所难免的。”

    周何氏和周绿云只管这样说,却始终不说到底是什么传言,这样周致不禁有些着急,好在还是姐夫胡哲很是关心的说道,“小致在这几日去了高扬县后,不知怎的,在高昌镇就出现了关于你的传言。

    传言说你是个浪荡子弟,轻浮之徒,在高昌镇上的十里飘香酒楼,和一个叫什么李圆圆的艺妓纠缠不清。

    那李圆圆本是良家女子,可就在酒楼,小致对她一见钟情,而且动手动脚。当时小致还说,你考中了小三元,那李圆圆若是跟了你,日后定能吃香喝辣,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总之当时小致对李圆圆极尽轻浮,放浪形骸,弄得整个酒楼当时都乌烟瘴气,那李圆圆一再恳求你放过她,可你竟然还朝她动手动脚,纠缠不放。

    当时也亏得酒楼掌柜的出面,为那李圆圆说话,才硬生生的阻止了你,救下了那李圆圆。”

    周致闻听,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特么的是哪有的事?李圆圆,我和李圆圆能有什么纠缠,我周致能对一个妓女,能和一个蛇蝎小寡妇纠缠不清?也太小看我周致了吧?

    真是无稽之谈,血口喷人呐!

    周致一时脸色通红,胸膛一阵剧烈起伏。

    娘亲周何氏,姐姐周绿云还有姐夫胡哲都是齐齐安慰道,“小致也莫要动这般大怒,那别有用心之人迟早会自己跳出来的,哼!到时候小致再想办法收拾他。”

    其实周致很清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现在不说是秀于林了,但此时多少也算有些名气了,遭人记恨也在情理之中。

    可这记恨自己的人想什么办法不好,偏偏给自己无中生有弄出来这么一个绯闻,真是别有用心。可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自己这些天来,其实一直都是小心谨慎,不曾得罪过什么人啊。

    唉!也罢,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愿意怎么说就去怎么说吧。总不能为这些鸡毛蒜皮的闲言碎语就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耽误了自己的大事吧。

    我周致行得正,走的端,堂堂正正,何惧流言。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紧建造机坊,让自己家的纺织业发展起来。

    周致想到这里,忽而又想起了姐姐周绿云代替自己去唐县寇家下大聘礼的事情。说起来,这件事情好像比建造机坊还重要,毕竟那才是自己的终身大事,涉及到心爱的小妮子寇沛涵。

    周致急急问道,“姐姐这次去寇家结果如何?”

    周致提起此事,娘亲周何氏和姐姐周绿云几乎同时脸上现出喜色,周绿云道,“这才是高兴事哩!姐姐和范进先生,还有王老伯去寇家下大聘之礼,先是说起来小致你道试考中了案首一事。咯咯!谁成想寇家之人早已知晓了。

    寇沛涵兴奋喜悦不说,就是那寇家的寇大人也是喜笑颜开,对我等好生热情招待。

    寇大人说了,他早已看出他这未来的女婿是了不起的人才,现在是考出了道试案首,成了秀才,在明年的大比之年更是能考出个举人。进士来呐!

    他家这未来的女婿是人才中的人才。

    至于小致和寇沛涵的婚事么,一切由寇沛涵做主。”

    周致闻听,也是格外欣喜。没想到这次这般顺利,那未来的老丈人寇大刚原来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呀。唉!这下可是太好了,寇沛涵曾说,只要是自己在道试考中了案首,她很快就会嫁入周家。可若是没有考中案首,只是个普通秀才,那就要等到年底了。

    自己道试考中了案首,那这婚期也就应该定下来了吧?沛涵也就快进门了吧?

    这样一想,周致几乎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笑道,“那姐姐这次去了,可曾定下了婚期?”

    周绿云微微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婚期倒是没定下来,不过在姐姐看来,那婚期也定会不远了。

    寇沛涵小姐可是问起了小致,她听说小致为了朋友去了高扬县,好像当时有些怅然若失。不过她很快就又欢喜了,言说在小致回来之后,要你亲自去一趟寇家,就定下来婚期。”

    其实婚期都是由男女双方的媒人们定下的。可寇沛涵俨然不是一般女子,硬是要周致去一趟寇家,和周致亲自定下婚期。周致很清楚,这其实只是寇沛涵的一个托词,这么久不曾见面,寇沛涵是想自己了。

    也是,这些日子自己虽然说总是有些忙碌,但寇沛涵的靓影却在自己的脑海挥之不去。自己早就应该去见见她了,自己道试考了案首,考中了小三元,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呀。

    有了高兴的事情,和心爱的人分享,那才有意义。

    这样想着,周致轻轻点头,道,“那我明日就去一趟唐县寇家。”

    虽说心里十分焦急,急切盼望能见到心上人,但此时脸上却表现的很淡然。呵呵!没办法,有时候必须要虚伪一下,才不至于被人耻笑。

    随后,周致便将老爹也请了过来,一家人就在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里开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

    周致说起这次高扬县之行的始末。将那四千八百两银子的去处说清楚,而后周致又经过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最后说要周家发展纺织业。

第264章 安排() 
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周家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名誉在内,都是周致一个人得来的。他们早已对周致深信不疑,认为周致所作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对的。

    老爹周铁和娘亲周何氏笑呵呵的说道,“如此说来,小致是要做大买卖了,呵呵!我周家现在在白岳村已然是首屈一指的富户,小致要我周家干纺织的买卖,想来我周家定然会越来越富,我周家真可谓是要光耀门庭了!”

    他们很是乐观,对周致很是支持。

    不过随后两人又想到了什么,娘亲周何氏蹙眉问道,“小致要干纺织的事情,在为娘看来,这是要耗费很大精力呐!小致现在刚刚考中了秀才,莫非这读书之事要半途而废吗?”

    老爹周铁也紧跟着说道,“是呀,小致是读书的料子,可不能半途而废呐,干纺织将事情做大是好的,可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耽误了学业呀!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依爹爹看来,还是不做这纺织的好,我们周家现在经营着粉丝粉条,虽赚钱不多,但稳扎稳打,是足够家庭开销用度的。小致还是要一心读书,考上了进士,做了官,才是正理。”

    周致微微一笑,将目光投注在姐夫胡哲身上,说道,“这经营纺织的事情小致自然管不得多少,爹爹和娘亲说的对,小致还是要读书考功名的。这事情小致早已想好了,就着落在姐夫身上了。”

    其实胡哲听周致谈起周家要做纺织,他就想到了自己身上。不过,胡哲知道这里面关系重大,是呀,一下子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出入,这样的大事情着落在自己身上,胡哲还真是提心吊胆,自忖没有那个能力。

    要知道,他家以前虽然在高昌镇上开了一家丝棉铺子,但只是小小的铺子,小打小闹,小本经营,何曾动辄就是几千两银子?

    胡哲当即说道,“小致可能高看我了,怕的是我没那个本事,做不成纺织作坊这么大的事情。”

    “呵呵!姐夫无须客气,小致看你行,你就能行!小致素来知晓姐夫胸有大志,想做些大生意。这纺织的事情交给姐夫,小致万分放心,姐夫就不要瞻前顾后,不要推辞了!”周致虽然是在笑着说话,但却十分郑重。

    胡哲脸上还甚是犹豫。

    在他身边的姐姐周绿云却是说道,“既然小致如此说,那就让你姐夫试着做。”

    在大明时代,男人是一家之主,但女人当家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眼下胡哲和周绿云夫妻,这不是周绿云在掌家吗?

    也难怪了,胡哲虽不乏心机,聪明伶俐,很有经商头脑,但却忠厚老实,有时候还真是有些女人那种柔弱的性格。可周绿云却有时候很豪爽,胆子也大,有些男人的性格。他们夫妻二人俨然有些互补,正可成就大事。

    胡哲红着脸说道,“既是这样,那我就尽力为之,不过在大事情上还是要小致来做主。”

    这便是胡哲的精明之处了。

    虽说他们是一家人,但胡哲很清楚,自己毕竟是女婿,这纺织作坊是人家周家的,自己就是在为周家做事情的,这时候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周致轻轻点头。

    随后周致又做了一番安排。

    家里现在的宅院正在建造中,就让老爹周铁来主持。老爹周铁已有了详细规划,他自然能把周家未来的新宅建的无可挑剔。

    纺织作坊干脆就建在周家的那八亩田里。现在眼看到了麦收季节,麦收之后,周家也就不再种田。周致随后画出一张图纸,在那八亩田里就依照这图纸来建造作坊和仓库。

    周致在高扬县的孙家早已看的很清楚明白,周家的纺织作坊就仿照孙家的来建造了。

    当然了,周致自然会根据实际需要做些合理的改动。

    麦收和建造纺织作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