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111章

寒门栋梁-第111章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这次府试考了案首,接下来的道试再弄个案首,那便是小三元了。考中了小三元,那博野的刘龙自然就输了。在大明历史上考中小三元的人虽说不少,但我周致若是能列其中之一,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府试案首究竟花落谁家?真是急死人呀。

第214章 大名远扬周案首() 
天近午时,衙门外的人更加多了。参加这次府试的儒童,以及儒童的亲戚朋友之类的都来这里等着看榜。府试通过了,那就有了童生的身份。

    童生虽说是读书人中的最低级,但也有一定身份。尤其是在北方这样的荒僻小县,诸如万县、庆都县、博野县和唐县等等贫苦的地方,童生更是受人尊崇。

    周致、寇沛涵和齐彦武夹杂在人群之中,受到身边各色人等的感染,心情也就愈发焦躁不安起来。不过还好,很快但见县衙的两扇大门徐徐打开,紧跟着数十名隶卒从内快步跑了出来。

    而后几声锣响,又是几名吏员手捧着黄纸大步而出。选择一处广阔之地,几名吏员就将榜单长案张贴在墙上。

    而后吏员们齐齐撤下,人群就如同潮水般涌向那榜单。

    齐彦武行动最是利落,但他却不认识字,不过有他在前面开路,周致和寇沛涵倒是很快挤到了榜单之前。

    周致站定身形,尽力使心情平复下来,揭晓了,行与不行就在这一张榜单上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张榜单便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府试张榜不像是县试时候是一个圈形,而是直接拉出榜单,从左至右,分别写着名字与姓名。

    抬头观看,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一个就是周致。

    又是细细的看了几遍,确认无误,周致那悬着的一颗心在瞬间落地。

    成了,这次府试案首的目的达到了。

    至于刘龙考了多少名,周致并不关心,也不想去关心,自己考了案首,那刘龙在府试这一关就败了。先不管一个月后的道试如何,至少是能保住刘禹刘大儒的名声了。

    况且自己府试考了案首,依照以往的惯例,道试是必定会通过的。这样一个月后,自己就成了秀才无疑。

    “啧啧!周致,还真有你的,你是案首呐!”寇沛涵看清楚了榜单,顿时兴奋的高声呼叫道。

    她虽识字不多,但真如她说的那样,她却认识周致的名字。

    周致轻轻侧头,在寇沛涵耳边道,“沛涵,不要声张,做人要低调。”

    虽说在考试的时候,周致玩了一个高调离场,但此时名次已出,若是再高调的话,那就显得太过傲慢,太过张狂了。

    其实有很多人早已看清楚了案首是周致,但大家却不认识周致,而此时寇沛涵这一声惊呼,霎时很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周致。

    前面这位相貌俊朗,身材高挑,略显瘦削的青年人就是周致啊!府试案首,这是何等殊荣,何等荣光?

    尤其是那些在榜单上也发现了自己名字的考生们,此时除了兴奋激动之余,更是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周致身上,那眼神里充满了嫉妒和恨意,但最多的却是羡慕。

    而那些看了数遍榜单,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名字的名落孙山者,则不住的摇头叹息,神情恍惚,更有的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了,呜呜的嚎啕大哭起来。

    现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躁乱不堪。周致和寇沛涵还有齐彦武扭身慢慢朝人群后面挤过去。

    “刘公子,这算什么?没有考中案首就没有吧,虽说这次是输给了周致小子,但日后的日子还长着哩。我相信刘公子定然有一天要寻回今日的场子。”在周致耳边突然响起这个声音。

    不必去看清楚说话人的脸,周致就判断出这人正是那次在博野客栈,陪着刘龙找自己麻烦的那个秀才高公甲。

    此时的高公甲就站在了周致身边,而高公甲的身侧是刘龙,在刘龙的身后是那个相貌极差的秀才萧辅。

    周致一双星目在他们三人身上微微一瞥,就见那刘龙此时的一双眼睛黯淡无光,整个人就像是木雕泥塑似的,失魂落魄的矗在那里。

    周致虽说通过了府试,但若是说打赌赢了刘龙,显然为时尚早。因为和刘龙的赌约是府试道试双案首。此时自己只能说不会输给刘龙了。

    所以周致今日还不想与刘龙等人有所交集,便迅速将目光移开,继续和寇沛涵齐彦武朝后面挤去。

    人群很厚,艰难的朝前挤出了没有几步,但听身后的刘龙忽而大声叫道,“完了,没想到我刘龙竟会败在一个名不见传的贫寒子弟之手。不公呐,老天真是不公!”

    如果说现场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刘龙,也不认识刘龙,但刘龙的这样一声哀叹立时让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他就是博野的刘龙啊!博野刘家是读书世家,这刘龙自幼聪颖,没想到今日却没有考中案首。

    人群中有那知晓刘龙和周致赌约的人这时候也不禁朝身边的人大谈特谈他们二人的赌约。一时间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了刘龙和周致有个赌约。

    “呵呵!这刘龙太过狂傲,考了第二也是活该。至于那个周致嘛,我虽说不认识他,但想来那人定是一个安守本分之人。这日后必须要向周致讨教一二,人家才是大才呐!”

    “是呀,你看那刘龙,现在就像是斗败了的鸡公一样,府试考了第二,若是道试能考中案首,或是名次比周致靠前,那也不是寻回了颜面么?

    哼!这种人就是受不得任何打击,没出息之辈!看了吗,那朝外面走的就是周致,瞧瞧人家周致,不声不响,好生沉稳。”

    人群中的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人都有。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了周致身上,他们牢牢记住了周致的名字,看清楚了周致的相貌,寻思着有一天能和周致结交。

    “哎呦!周案首,恭喜周案首贺喜周案首!”张剑和王廷相突然出现在周致身前,急急的朝周致拱手道。

    这次府试虽不关他们的事,但府试张榜毕竟是万县的一件大事,两人也是非常关心,所以便前来观看,不巧到了这里不久,就听闻了周致是这次府试的案首,而且他们又很快见到了周致。

    周致等三人现在已经身在人群之外了,周致淡然笑着拱手道,“两位哥哥言重了,周致只是侥幸。”

    “呵呵!周致贤弟太过自谦了,如何能说是侥幸?周致贤弟能胜过博野刘家的刘龙考中了案首,很快就会大名远扬呐!”张剑随后朗声说道。

第215章 大宗师() 
张剑王廷相和周致在人群外面说说笑笑好了一通,他们二人便将目光从周致身上移开,落在了周致身边那俊美公子寇沛涵身上。

    那日在伊祁山上的桃花诗会上,寇沛涵风度翩翩的即兴以桃花为内容赋诗三首,一时不知震慑住了多少文人骚客,不知让多少人对她羡慕崇拜。

    而寇沛涵在吟诗完毕后,却不声不响的悄然退下,让众人心中着实不爽。尤其是张剑和王廷相这种自恃才高,而且还颇好交际的人,更是万般失落。

    与这样一位唐县的大才竟然失之交臂,实在是一大损失呐!不知何时才会再遇此人。

    可今日却侥幸遇到,他们焉能就此放过?

    两人随后朝寇沛涵笑着拱手道,“今日可算是遇到寇寒寇公子了,寇公子今日可一定要给我二人些许颜面,让我等陪着寇公子小酌几杯,也算是让我等尽尽地主之谊。”

    他们二人几乎异口同声,王廷相本是河南人,此时却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本地人,由此可见他和张剑的关系了。

    今日寇沛涵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虽刚才在周致的嘱托下要低调行事,但寇沛涵总是感觉不让人知道了周致的大名,终归太过不爽。

    周致是府试案首,才华横溢,她恨不得让所有人知道。而且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周致就是自己的如意郎君。

    好不容易等到了自己一个表白的机会,寇沛涵岂可轻易放过?她微微沉思,悄悄瞥了一眼周致,便朝张剑和王廷相道,“其实你们两人有些事情还未知晓。

    那日在桃花诗会上,我哪里有什么做诗的本事,都是这位周大案首事先教给我的,呵呵!周大案首才是真真的大才子哩!”

    言语之中不无骄傲之情,让张剑和王廷相两人听了顿时愣住。

    不过旋即两人就恍然了,也难怪了,这位寇寒寇公子是唐县人,可唐县的读书人不过几家,哪里会有这样的才子?他总是和周致在一起,那日桃花诗会上的诗自然是周致所做了。

    两人刚才听寇沛涵说话的声音,却是有种怪怪的感觉。此时离的寇沛涵近了,更是看到寇沛涵的一张俏脸细腻如脂。一个男子如何就有了这般面孔?而且发觉他看周致的眼神是那种分外的温柔,脸上还不时显现羞红之色。

    张剑和王廷相在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这位自称是寇寒的公子其实是个美貌女子,而且她和周致的关系非同一般。

    呵呵!像是眼前这样一位俏丽绝伦,而又伶牙俐齿,乖巧温柔的女子,在这北方的贫寒之地甚是罕见,也只有周大案首才会有这等艳福啊。

    这两人想着,不禁对周致好生羡慕。

    当然了,他们作为才子,最为羡慕的还是周致的才学,能在片刻之间就即兴赋诗三首,这样敏捷的才思,甭说是在万县一带没有,恐怕就是在整个保定府也会有难出其右者呀。

    周致这次府试得了案首,在接下来的道试考个案首出来那也不足为奇。

    什么博野的刘龙,徒具虚名,心浮气躁,哗众取宠,不知深浅而已。

    “走吧,周致贤弟,今日我张剑做东,带上你这两位兄弟同去寒舍,我等来个一醉方休!”张剑笑着盛情邀请道。

    身边的王廷相却是说道,“张剑兄弟,怕的是今日你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这周大案首今日定然会很忙哩!”

    他的话音刚落,但听在衙门口传出几声响亮的声音。

    “诸位考生,知府大人要面见以下这些人。周致、刘龙、岳书震……若有不再场者,请相识者速速转告,在县衙正厅去见知府大人。”

    一共念了十个人的姓名。

    府试总共录取了一百二十名,这十个人俨然是前十名了。

    县试通过者便是知县的学生,府试通过者就是知府的学生,这在大明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师生关系、同年关系在此时的大明尤为受人重视,也是非常坚固牢靠的关系。

    一百二十名被录取的人都成为了知府彭泽的学生。知府彭泽自然不会一一和他们见面,这十个人就是作为代表了。

    况且在彭泽心里,这十个人才是优秀者,和这十个人相见才最为有意义。

    今日是府试张榜之日,前十名的考生哪里会有不在场看榜的人?他们很快从人群中挤出来,带着众人无比羡慕的眼神,朝县衙里面行去。

    周致尴尬的朝张剑一笑,拱手道,“失陪了,张剑兄。今日小弟虽不能和张剑兄还有廷相兄开怀畅饮,但小弟日后定然寻个机会做东,请二位哥哥好好吃酒。”

    “呵呵!无妨!”张剑和王廷相急忙笑道。他们都是知趣儿之人,如何分不出轻重缓急,面见知府这样的大事,幸事,如何能耽搁?

    周致随后又叮嘱寇沛涵和齐彦武回客栈等自己,这才转身阔步走进县衙。

    可巧的是一旁慢慢行走的正是刘龙。

    刘龙虽说也得了知府彭泽的召见,但却没有丝毫欣喜之色。本来信心满满的以为这府试定能考中案首,可不成想却是被周致夺了去。他倒是不在乎周致在道试考中案首后,他会输给周致八千两银子。

    以现在博野刘家的富豪程度,甭说是八千两银子,就是几万两银子也是能很快凑足的。他恼火失望的是不能败坏了礼县刘禹的名声了。

    经过周致考中了案首这一次,那礼县刘禹的名声非但不能败坏,反而会更加响亮。

    这样想起来,刘龙好像就万念俱灰了。自己的爷爷和刘禹之间势如水火,可自己就如何这般不争气,竟不能为他报仇呢?

    早知自己比不过周致,当初如何就和周致打赌了?真是自取其辱,摆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这下弄得尽人皆知,自己更是颜面无存,博野刘家更是颜面无存。

    周致并不理会刘龙,刘龙失魂落魄更是不理会周致,两人几乎齐头进了县衙内。

    县衙正堂上一位年约四十,身着大红官服,模样甚是粗犷之人正坐在上首,而彭泽却是在下首相陪。

    按理说彭泽是知府,在这里他应该是官位最高,坐在上首的。

    显然这位面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