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聊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王甫过来了,说要陪着陈唐去,一同看榜。他虽然没有报考,事不关己,但这个是增添人情的机会,自然要来陪同。
两人便出门,向考院而去。
第八十八章:放榜()
在路上,陈唐不言语,王甫也不说话,气氛有些紧张。
不过王甫偷眼观看,见陈唐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瞧不出什么端倪,倒显得很是淡定。
他便想:以陈唐的年纪,即使今年不中,也算不得什么。
陈唐今非昔比,得了贵人赏识,字画能换钱,补考费那一块,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其实,要是听我劝,多温习一年,明年再考的话,把握肯定会高一些……”
王甫内心暗道。
但这些话语,此时肯定不适宜出口。
两刻钟后,他们来到考院之外,见此地早已汇集了一大群人,都是前来看榜的生员,以及家属等。
举子试放榜,有两种形式,一个是到考院来看榜;还有一种是过些时日,会有专人传送捷报,到中举生员家中道贺,并送上功名书——等于是毕业证。
如果生员有事,或者路远,无法到考院来看榜,等在家里,也是可以的。
当然,很可能是一场白等。
但绝大部分的生员,基本都会第一时间来看榜;而在家等来等去,始终等不来捷报的,也会不甘心地来考院,对一遍榜单,想着是否是把自己漏了……
当下考院门外,除了生员外,还有不少乡绅打扮的人员,探头探脑地在观望着。
王甫笑道:“不矜,你看那边,都是来选女婿的。”
陈唐问:“我只听说过金榜之下捉女婿,怎地桂榜也有?”
所谓“金榜”,指的是天子试的榜,浑体金黄,乃金箔打制而成,因此得名;至于举子试,放榜的时候,正值桂花飘香,因此又称为“桂榜”。由此延伸,才有了“蟾宫折桂”一词。
王甫解释道:“进士自是比举人好,但进士又怎么看得上乡绅人家?况且京城里诸多大族名门,早等着呢,轮不到别人。”
陈唐点点头:“原来如此。”
殷国的科举制度与历史并不完全相同,多有变动之处,规则规矩等,皆有出入。
一言以蔽之:国情。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陈唐都不会轻易地对号入座,因为很可能对不上,那就尴尬。
王甫扫了一圈下来,说道:“今年报考的生员,年青未娶的不多。不矜,你要大受欢迎了。”
陈唐也观察到了,数十名来看榜的生员,其中一半,看上去都是三十好几,甚至四十开外的。这个年纪,十有八九,肯定是成家立室,二娃,甚至三娃的爹了。
至于另一半,多在三十左右,基本也属于大龄人员。
是以当年及弱冠,又颇具卖相的陈唐出现,立刻成为焦点人物,不断有目光瞄过来。
不过那些乡绅们也有所怀疑,觉得陈唐只是陪人来看榜的,并非今年考生。倒是其身边的王甫,更像考生。
“不矜,清阳,你们来得好早。”
说话声中,陶昊带着两名小厮来到,其身边还有一名大腹便便的富态员外,看相貌,应该便是陶昊的父亲了。
陈唐与王甫连忙来见礼。
那陶员外瞧见陈唐,顿时眼神一亮,看上看下,赞叹道:“陈公子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
陈唐道:“陶员外过誉了。”
“叫甚员外,你与明经乃同窗,应该称我为‘伯父’才对。”
陶员外很是热情。
王甫在一旁听着,有些眼热。
这陶家在潘州,可是一大富商,生意做得很广,家财丰厚得很。否则的话,也无法支持陶昊读书考试这么多年。
看来,又多一位贵人对陈唐青睐有加了。
“我也想呀……”
王甫心里呜呜声。
但他明白,这是陈唐的造化际遇,自家强求不来。
陶员外乃生意场上的精明人,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寒暄几句,便带着两名小厮离开,让儿子与陈唐他们说话。
“看榜之后,不矜有甚打算?”
陶昊问道。
陈唐回答:“暂时不知。”
陶昊笑道:“不矜你是第一次考,今天来看榜,一定很紧张吧。哎,我辈读书人,寒窗苦读,万般坚忍,只为此刻。不过我今年,怕是又没戏了。”
王甫安慰道:“榜单未开,明经无需妄自菲薄。”
陶昊摇摇头:“咱们潘州,每年举子试录取,不过十人数,难,实在是太难了。”
每年学院,以及不进学的秀才,都有岁考小试之类,成绩优劣,一目了然。能否考中,有多少把握,都有底的。只是每年总有些人不甘心,想着去试一试时运,这才考了一次又一次,但每一次的结果,几乎都没有意外。
近百人报考,录取十人数,比例似乎不低,但每年的指标都有变动,反正潘州是从没有超过十人的。最多的时候,是九人;去年,才得七人而已。
今年不知多少,只会在这个数值范围内波动。
十几比一的比例,虽然称不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也竞争残酷。
陶昊有自知之明,考试临场发挥又出了差错,便知道难有机会了。
对此陈唐也不知该如何劝慰,陶昊说着似乎豁达,但内心自有纠结,根本放不开来。
这个时空的读书人,对于科举,有几个能真正放得开?如果有钱的话,很多人可能会一直考下去,考到死为止……
便在此时,陈唐感到双手腕一热,痛了起来。仿佛老师也感受到了放榜时的紧张与压迫,发作起来。
“不矜,你怎么啦?”
陶昊见到他脸色有些不好,连忙问道。
陈唐忍着痛,强笑道:“没事,就是觉得有点紧张了。”
紧张,是对的。哪怕陶昊看过很多次榜,也自感今年中举无望,但同样觉得紧张。
陈唐在学院读书的那段时日表现不俗,博闻强记,但这些,并不足以证明他能一考而中。考场之上,存着诸多变数,即使一些神童,天才,都不敢认为自己必中。
不过对于陈唐的前程,陶昊是很看好的,今年不中,明年再来,最多三年,考三次,陈唐应该便能考上举人了。
那时候,他也只是二十余岁,年青得很。
噹!
一声铜锣敲响,考院大门打开,先出来两队兵甲,甲胄在身,手执三色哨棒,在张贴桂榜的地方站开,负责守卫。
随后走出一名官员,朗声道:“今年潘州举子试,共录取举人功名者,共得六人……”
这个数字一出,一众生员皆哗然。
“肃静!”
那官员沉声喝道,两队兵甲立刻以棒触地,发出“笃笃”的声响。
“此数乃朝廷所定,岂是尔等可以非议的?”
那官员顿一顿,说道:“时辰已到,开始放榜!”
第八十九章:折桂()
举子试放榜,有着规矩,从低到高,逐一公布出来。先是里面内帘官出结果,然后交给外面的省事吏当众宣读,最后由榜吏,在考院外墙贴上完整的功名榜单。
整套流程下来,倒也不用太长时间,毕竟录取的人数,总共只得六人。
其实举人功名,名次多少,并无实际影响。这与天子试不同,天子试录取的进士,名次排列,十分严谨,一甲二甲,出来当官,待遇品秩上颇有差别。
但不管什么考试,能名列前茅,总是好事。举子试魁首,名为“解元”,说出去,名头不同一般。
当下众人安静下来,紧张地等待着那省事吏的宣读。
一会之后,一名小吏手捧一卷蓝条纸封出来,交给站在门口处的省事吏。
这省事吏惯做此事,拿着蓝条纸封,斯条慢理地拆着。
这慢悠悠的动作,惹得观望的众人好不心焦,恨不得冲上去,把纸封抢过来看。
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就差骂一句:“直娘贼,能不能快点……”
“今科潘州举子试,名列第六名者,乃嵩县亨云乡人氏,张春林是也,恭喜张老爷!”
考得举人,便具备了候补官员的资格,称呼升级,摇身一变,成为“老爷”了。
“中了,我中了!”
人群中,一人跌跌撞撞地冲出来,仿佛魔怔般大叫起来,拍着手掌,又哭又笑,像个疯子。
见其衣着单薄,上面打着好几块补丁,散乱下来的头发,隐约有些斑白,想必家境颇为窘迫。
不过这一考中后,势必时来运转,不敢说能当官,但衣食方面,至少有所保障了。身份地位,更是跃然提升,再不是穷酸秀才。
张春林当场失态,可没有人嗤笑,一道道看往他的眼神,满是羡慕。个个心中,都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疯癫的机会……
一个纸封公布,便意味着少了一个名额,没有叫到名字的,掩饰不住地露出失望之色。
等了一阵,小吏才送出第二份纸封。
当名字宣读出来后,类似的一幕,再度上演。
“哎……”
此时,站在陈唐身边的陶昊忍不住长叹一声,神态变得沮丧起来。他心中明白,今年自己是真没戏了。
随着一个个名字陆续被公布,一幕幕喜怒哀乐的场景不断上演,短短一个上午,便能阅尽这成败悲欢,哭笑癫狂。
很快,就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
“走吧……”
陶昊一脸失落,他已不抱任何希望,只想尽早离开这个伤心地,去痛饮一番,买醉寻欢。
王甫今年没考,心态倒放得很平,拍了拍陈唐肩膀,安慰道:“没事,今年只是试场,等温习好功课,明年卷土重来,一定会蟾宫折桂的。”
陈唐道:“还有一个名额没公布呢……”
心里着实有些忐忑,难道自己,真得折戟考场了?
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每年考场上,不知多少信心饱满的人,最后却名落孙山。
科举之难,就难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上。
陈唐记得,在历史上,可是有不少满腹经纶的才子,终生郁郁不得志,考不到功名的。
陶昊与王甫知道陈唐不死心,不过既然来了,听完名单,也无所谓。
登登登!
那小吏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出来,手中拿着最后一条纸封,交到省事吏手上。
这一次,省事吏倒手脚很麻利地便拆开了,高声宣读起来:“今科潘州举子试,名列第一者,乃潘州府高田乡人氏,陈唐陈不矜是也。恭喜陈解元!”
“哗”的一下,整个场面有点控制不住地乱起来。
“中了,中了!”
王甫双眼圆睁,叫得近乎歇斯底里。
哗啦!
一大群人登时冲过来,把王甫团团围住,一个个满脸堆笑:“恭喜陈解元!”
“陈老爷,咱家请你去喝酒……”
七手八脚,便搭到了王甫身上,要把他拉走。
王甫憋红了脸,连忙摆手:“不,我不是……”
但声潮鼎沸,哪里分辩得清楚。
那边陶昊怔了一下,就见到自家父亲身手敏捷地扑来,一手拉儿子,一手拉起陈唐,腾腾地就往外走。
陶昊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满脸堆笑:“不矜,恭喜!恭喜!”
陈唐有点晕乎,虽然两世为人,举子试前,也是颇有自信,但当听到这个结果时,还是情难自主,无法淡定下来。
陶昊父子是坐着马车来的,半推半扶地把陈唐弄上了车,赶紧吩咐车夫开车。
果不其然,后面那一群人终于知道搞错了对象,纷纷追上来,大呼小叫:“陈解元别走!”
“陈解元请留步……”
“陈解元,我家女儿芳华二八,愿奉嫁妆三千钱……”
“我出五千……”
留得王甫一个,孤零零站在那儿,与刚才众星捧月般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他双目有些呆滞,喃喃道:“我还没上车呢……”
过不多久,追不上马车的众人却又折返回来,再度把王甫团团围住:
“请问你是陈解元的同学吗?”
“陈解元家住何地,可曾婚娶……”
闻言,王甫的腰杆子顿时又直了,神色光彩,与有荣焉。
却说坐在马车上的陈唐,渐渐平复住心情,整个人如释重负,轻松起来。
他猛地想起一事,赶紧用手去抚摸手腕,两圈凸起,仍是在那,并未消除。
心中一愣:我不是考中了举人吗?怎地老师的执怨还在?
这是怎么回事?
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而或还差了什么?
陈唐心中好不郁闷,考中举人,固然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