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307章

五代逆天-第307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竭力劝说,不仅不退兵,反而率领大军,绕过了潞州,直扑晋城。

与郭荣的想法一样,刘崇也想一战而定天下。

刘崇就有点像《三国演义》里面的魏延,普天之下就怕郭威一个人,郭威一挂,这小子登时就牛逼起来了,胆子也大了,身子也哆嗦了,就一心想进汴京过过真正的皇帝瘾。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楚国在这个时候战败,不但不是坏消息,而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要自己战胜了郭荣,那么中原唾手可得。而楚国也因为自己战败,短时间之后,万万没有余力和自己争夺中原。这么一来,劝谏刘崇退兵的李廷儒,就有点不受待见了。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你劝老子退兵,显然不是在替大汉考虑,而是在替你大楚考虑啊,你生怕大汉昌盛起来,生怕楚国占不了便宜。

正文 第90章 给契丹人拉活

马云和赵普对着地图商量了半天,他们对于周汉之战的判断,主要基于周军的军事行动。郭威将兵20余年,在军中威望高,什么样的骄兵悍将到了郭威面前,都是服服帖帖的,可郭荣不是郭威,郭荣要掌控军队,一要打胜仗,培养自己的威望,二要地方将领互动,联络相互之间的感情,三要借着“赏罚分明”为借口,一面杀鸡儆猴,一面调整军队控制权,将亲信将领,比如王彦超等人安插到军队里面。

郭荣是有安插亲信的机会的。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安插。任谁也挑不出毛病。王彦超、慕容延钊、高怀德、高怀亮、赵匡胤、张永德、石守信、赵鼎等白衣军旧部,在广顺年间,先后被大皇帝郭威提拔,大都挂上了节度使的虚衔(都是遥领的,比如石守信挂的是杭州节度使,可杭州在楚国手里,他当然不能去了),可是,从行政级别上来看,这些人已经具有资格替代那些老将们了。另外,虚衔和实受(即到官衔所在地上班)级别上一模一样,权力可就相差太远了,也正因为这样,郭威这么做,国内并没有什么人反对。

可这么做的最大受益人却是郭荣,因为他可以一道圣旨就能够把虚衔变成实实在在的(只要平调),而且百官还不能指责这些将领是“幸进”。郭威背了“幸进”的骂名,却为郭荣创造了掌控军队的机会,同时还给了郭荣施恩于王彦超等人的机会。这无疑是郭威在给郭荣铺路了。当然,郭威这么做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竞争上岗,让那些实受的人,只能老老实实、感恩戴德的工作。一方面朝廷随时都有够水平的人换你,另一方面,那些虚衔都盯着实受者,顺时准备挑毛病,抓把柄,进而求得实受。

这个机会是怎么来的呢?打仗,具体来说,就是将河北的军队集中一部分,然后借助和刘崇作战的机会,考察将领,不合格、不忠心的就全部撤换掉。

马云和赵普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他们认定,郭荣是一定要调集河北军队的。军队一旦集中起来,那么必然会造成有些地方兵多将广,有些地方却异常空虚。由此,马云和赵普就派人快马加鞭的通知李廷儒,让他劝谏刘崇,以步兵择险要之地固守,以骑兵在敌后扰。这样的话,虽然不一定能够胜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崇就能知道伪周实力不是他小小的河东一偶之地就可以抗衡的。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就是逼得刘崇认清形势,自己退兵。

马云和赵普的这个主意,看起来不错,但却是典型的没安好心。如果按照马云的设想,河东的步兵如果指挥得当,肯定可以安全退回的,可是深入敌后的骑兵,百分百是全军覆没的下场,白衣军最精锐的可是骑兵啊。郭荣这些人,怎么可能想不到以骑制骑的方法呢?

可惜,刘崇太自信了,对马云这个计划不屑一顾。李廷儒郁闷而又无可奈何的退了出来,说起郁闷,李廷儒不是因为劝不动刘崇,而是因为自己过去的一年里,在太原城上蹿下跳,为的就是让河东和楚国联合出兵,可是现在,河东终于出兵了,可他的任务却戏剧性的演变成了劝刘崇退兵。

昨天,李廷儒还在刘崇面前吹嘘刘崇是“大汉第一帝”,从太原城迈向潞州的一小步,其实是大汉中兴的一大步,是大汉从此迈向辉煌的转折点,书写了大汉最辉煌的一页。作为这样杰出的“千古一帝”,您应该向前向前向前。郭荣这个小瘪三,那堪皇帝陛下一击啊。

可惜,一觉醒来,李廷儒的词立刻就变了,由“向前向前向前”,变成了“原地踏步走”,接下来就是“向后转”,雄纠纠气昂昂的从潞州灰溜溜的跑回太原去,郭荣也由不屑一顾的“小瘪三”变成了“吊颈白额大老虎”。老虎可不是老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这么大的反差,就是“反转剧”,也不会这么演啊。李廷儒反差这么大,就是白痴也觉得有问题了。更不要说刘崇这位大汉“千古一帝”了。基于大楚的军事经济地位,刘崇倒也没有为难李廷儒,只不过是把他力劝出去,心里难免暗骂:这楚国的小王八,不是小瞧老子,就是怕老子把便宜全占了去。

李廷儒站在军营里,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作为一个外交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是实质的,可是,现在汉兵军心正盛,别说刘崇了,就算是个不知兵的,也不会就这么退回河东,更何况,御驾亲征,除了战争的胜负之后,政治上的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一战不打就退兵,对皇帝的个人威望也是重大打击,亲娘叻,很可能会影响到皇帝的个人魅力还有亲和力、向心力等等。

可怎么样,才能让刘崇乖乖的顿兵固守,进而退兵呢?李廷儒来回的跺着脚步,思考着。全面不顾旁边窃窃私语的军士。

“这些契丹狗,今天又出去打草谷了,不知道又祸害了多少人。”军士甲痛心疾首的说道。虽然他也经常欺压百姓,也作奸犯科,可是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丝毫不影响到这位军士熊熊的爱国热情。

“妈的,这群王八蛋,陛下给了他们粮草,他们还自己去打草谷,又赚了份,真他妈的会赚钱啊!”军士乙也愤懑的骂道。不过,言语中羡慕的成分要远远大于痛恨。

“对,要抢也得是咱们抢,这些契丹狗凭什么抢啊!”军士甲很快想出了一个即爱国又能满足中饱私囊的主意。反正百姓总是要被人抢,被我抢了,总比被契丹狗抢了要强吧。毕竟咱们算得上是同根同中,几百年前所不定还是一家人,也算得上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更可况,“敌强一分,我弱一分”,如果让敌人抢不到,也算是对国家的贡献了。再说了,我吃饱喝足了,保不定还能给乞丐赏点钱,搞搞慈善事业,还能逛逛窑子,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不要胡说。契丹人发怒了,咱们皇帝都害怕,更不要说我们了。咱们当兵吃粮,只要不缺饷,就可以了。再说了,人家骑马,咱们走路,抢得过人家吗?”他们的队长斥责道,毕竟是军官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契丹人?李廷儒眼前一亮,东边不亮西边亮,刘崇不同意,我就去找契丹人!只要契丹人跑去搞敌后工作,刘崇就未必有胆子和伪周拼命。

正文 第91章 契丹杨衮

听说在河东的“杀才”来了,契丹武定节度使杨衮放开搂在怀里的小娇娘,整了整衣衫,威严的说道:“请。”

“杀才”在契丹知名度颇高,而且已经渐渐由贬义词,发展成为褒义词。在契丹的“杀才”田雨,口才很好,契丹上下不知道找了多少机会,想口头教训一下田雨,可都跌羽而归;更可敬的是,田雨肚量很大,深的契丹皇帝耶律璟的赞许,可以陪着这位皇帝陛下从傍晚喝到拂晓。用当今标准看,这田雨显然符合“自行车骑到八十脉”等四大惹不起之一——“有酒可以不吃菜”。

在契丹呆了不过大半年的光景,就已经荣升为耶律璟的最佳酒友之一,只不过,开运四年的惨败历历在目,契丹群臣对南下心有余悸,纷纷反对,因此耶律璟才最终没有同意南下。可是,饶是如此,田雨在契丹国内也渐渐由无人问津变成了无人敢惹,虽然身无官职,却是契丹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毕竟天天能够陪着契丹最高领导人喝酒,那无形中也是一种权势啊。最少,人家可以在宫中自由行走,这是多少军国重臣都没有的待遇。杨衮自己不过是区区武定节度使,如果更合田雨搭上关系,在酒桌子上经常给皇帝陛下提提自己,他杨衮的官运就扑面而来,谁也挡不住了。

基于这个判断,杨衮亲自走到帐外来迎接李廷儒,拱手道:“李大人,真是稀客,本将在契丹就听说过大人的大名,可惜无缘相见,今日一见真是足慰三生啊!来来来,咱们到军帐里边喝边聊。”

这杨衮四十多岁,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看起来极为魁梧,更何况,这家伙就在契丹,染上了契丹人的粗犷作风,留着一副络腮大胡子。就这么一威严的男子,愣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在军帐前彬彬有礼的迎接自己。李廷儒一愣,他没想到杨衮这家伙出口成章,情报里不是说杨衮是大头兵出身吗?这谈吐还像个文化人,可既然是文化人,为什么把自己给扮成这么一个粗犷的形象呢?杨衮这幅尊荣,再有学问,再有礼貌,一张口也能把小孩儿给吓哭了。

李廷儒强忍下心中的怪异,拱手回礼道:“下官也是仰慕将军大名久已,只是军中俗物繁忙,一直抽不开身啊。今日来的冒昧,尚请将军见谅啊。”

“李大人见外了,见外了。上门都是客,你来拜访我那就是我的朋友了。咱们好兄弟,还用得着做哪些客套话吗?”杨衮豪放的说道。

李廷儒心里又是一愣,刚才还文质彬彬,怎么现在却满口大白话了。莫非。。。李廷儒脑子一转,心里不禁一笑,这年头军官素质都低,可是当了官之后,又偏偏想学点东西装门面,很多人就请读书人上课,可惜,这些人又受不得约束,学不进去,只是胡乱学几句客套话,来应付场面。

李廷儒笑了:“好。下官正有要事,要和将军详谈。”

两人进了军帐,杨衮喝退了侍女,又叫人准备好酒菜,分宾主坐下后。杨衮举杯道:“李大人,你们相见如故,来,满饮此杯。”

李廷儒笑着一饮而尽,赞道:“将军真是海量啊。向来在战场上,将军也是奋勇当先,以一敌万的骁将了。”他说着话锋一转:“将军可知今日之危乎?”

杨衮对李廷儒礼遇,不是因为李廷儒,而是因为田雨,他想通过李廷儒和田雨搭上线。可他毕竟不是傻子,一听李廷儒的话,立刻就明白了,这李廷儒不是来和自己攀朋友混交情的,而真的是有事。

杨衮眼睛一转,一脸真诚的说道:“李大人,实不相瞒,在下是奉我主之命,前来为神武皇帝助阵。这自然是看神武皇帝的布置了。神武皇帝自然是神武的,想必没有什么危险吧?”

李廷儒之所以单刀直入,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田雨那么能喝,他一杯酒下肚,脑子就有点晕了,要是和杨衮在这么喝上两杯,今天的事就没法谈了。只不过,他没有想到杨衮此人还颇为精明,这话明理是算回答,可实际上却是在套李廷儒的话头。

李廷儒脸色一整,压低声音道:“将军在潞州也呆了半月了,可知道楚周南线的战况吗?”

“贵国和伪周不是战于汴京了吗?难道贵国又有新的进展了不成?”杨衮问道。

李廷儒放心了,看了这杨衮还是被刘崇给瞒在了鼓里,他叹了口气,说道:“要是真的如此,在下此时就该在神武皇帝的帅帐里了。”

杨衮心中一动,周楚交战毕竟涉及到了自己,他不由自主的问道:“听李大人这么说,难道楚军战斗不利吗?”

李廷儒苦笑道:“何止不利啊,半月前,我主已经败在了汴京,十万人马大部分都战死站了汴京城下。现在楚军已经全面撤退,周楚边境已经恢复平静了。而在20天之前,蜀军也在关中全军覆没,枢密使王招远被俘。所谓的‘四国联军’,现在只剩下贵部和神武皇帝的军队了。”李廷儒一面是述说实情,另一面却偷偷的给杨衮上眼药,挑拨河东和契丹的关系,毕竟楚国战败这么大的事情,刘崇居然瞒着了杨衮。这。。。这又怎能不让杨衮心里有别的想法呢?

“什么?”杨衮失声道。

看着李廷儒不紧不慢的吃着酒菜,杨衮不禁恨声说道:“这个刘崇,竟然瞒着老子。莫不成,他还想让咱们契丹人给他卖命不成!多谢李大人相告,我这就去找刘崇,问问他到底安得是什么心思?”。

李廷儒一惊,仔细的看了眼杨衮,弄不清楚他到底是头脑简单,喝酒之后冲动了;还是深谋远虑,借着这个机会一方面远离险地,另一方面反过来挑拨楚国和汉国的关系,甚或,这家伙是在逼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