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65章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365章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细撸阋耘嘌啥赖惨幻娴拿г紫啵焕罟庋眨毂蛘痰暮檬郑屠罟饨Φ男值埽部煽按笥茫缓芦u,熟悉河陇一带一切民生政务的猛将,可用的地方很多;薛平、李愬,大唐未来的顶梁大柱、良将贤臣;徐韬,虽然略显稚嫩却也是一员难得的猛将。韩愈与李吉甫,随军走了这一趟,已经变得老练成熟了许多。将来在三省六部之中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和这些人一起商讨接下来的这许多大事,也算适宜。他们,都将是大唐未来很多年里的重要臣僚。

“今天我们的军事会议,不关讨论军事。”李世民说道,“有三件事情要商议出一个结果来。其一,眼下的当务之急。二十万吐蕃俘虏该当如何处置;其二:大非川一战我军已经得胜,如何巩固这一场胜利、完全平复河陇一带的地域;其三:我西征军接下来该做什么。大家畅所欲言,不必有任何顾忌。先说第一个问题:吐蕃俘虏。”说罢,李世民就看向了李光进与浑K耸钦痹В庋木禄嵋槔淼弊钕确⒀浴

李、浑二人自然明白皇帝地意思,于是也没有推脱。李光进坐直了身子拱手拜了拜说道:“陛下。

末将以为这二十万吐蕃俘虏,不可杀、不可放。”

李世民略点了一下头:“接着说理由。”

李光进说道:“末将的理由有如下几条:其一,大非川一役刚刚结束,吐蕃国的大部份兵力已经被我军削除。网但是。吐蕃毕竟是一个有着数百万人口的大国,不能忽视了他们仇恨的力量。我大唐想要从此征服吐蕃,就不能再造下杀孽仇恨。而且,我大唐一向以霸道抗击侵略、以王道抚慰民生。不能落下一个滥屠滥杀的恶名,这将影响大唐在诸国邻邦心目中地地位。所以,吐蕃俘虏不可杀;其二:眼下战事刚刚结束。吐蕃国内的局势仍不明了。西川大军在韦皋的率领下奇袭逻些城也还没有消息。倘若现在就将这二十万俘兵放回,不异于是放虎归山。至少会让韦皋的大军陷入生死绝境。而且。吐蕃人生性反复。只要放他们回去,难说会不会马上卷土重来与我军为敌。因此,吐蕃俘虏不可放。”

李世民笑了一笑:“杀也不是,放也不是。难不成大唐就一直养着这二十万废人?”

李光进又拱手一拜:“陛下,末将以为。解决这二十万吐蕃俘虏问题地关键,就在一人身上。”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指的是谁:“赤松德赞?”

“正是。”李光进说道,“大非川一役意外的结束。全是因为赤松德赞下令吹响了撤兵投降的号角。如此看来,赤松德赞心中肯定是已经有所打算了。吐蕃的问题最终该当如何解决,赤松德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人物。”

李世民点了一点头不置可否。他心中在想,虽然大非川一役唐军获胜了,可是打了败仗地赤松德赞却还一直像一只骄傲的狮子,纵然被关进了笼子里也依旧狂傲不服软。这些日子以来赤松德赞就以养伤地名义住在县县城里,只让自己随身的七个将军服伺,其他的人谁也不见。想要彻底解决吐蕃的问题,的确是要从赤松德赞下手。而这件事情要办成,唯有亲自去解决,其他地旁人谁也帮不上忙。这,不亚于又是另一场战争。

李世民自然不会跟手下的臣子说起这些,转开话题对浑档溃骸澳阌惺裁匆饧俊

浑笆职萘艘幌拢档溃骸氨菹拢┙贤罟饨墓鄣恪M罗松辈坏靡卜挪坏谩D┙晕勇ひ淮て诖τ谡铰抑校罗硕哉饫锞簧频贾旅裆虮炙蕖=吹丶改辏勇な强隙ㄒ⒄沟摹M⒄咕捅匦胍鸵邸D┙醯茫舛嗤蛲罗椒褪亲詈玫娜搜 :勇な俏掖筇谱钪匾哪脸。罗讼匀皇巧贸ご说赖摹!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都轻轻的惊咦了一声。

这可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奴役外族战俘当劳役,这样的事情大唐可是没干过的。大唐的对外政策当中,除了抵挡外敌入侵时的杀伐,一般都是怀柔与安抚为主。这样对待战俘可是没有先例的。

李世民的眼角略微闪过一道亮光,说道:“把吐蕃战俘当成劳役驱使,这显然是不合我大唐国法国体的。但是,倒是可以考虑让他们从此移居到河陇一带,成为我大唐的子民。朝廷发放农具牛羊一些生活必须品,让他们充实河陇一带的户口倒是可行。河陇这边本来就居住了许多异邦帮人,他们都以畜牧为主。汉人种粮胡人牧马,河陇一带汉胡杂居的格局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朕觉得,浑崭盏恼飧鎏嵋樯约有薷模故强尚小!

大家都没有表示什么异议,李光进说道:“陛下,此事说来容易,做来可就难了。二十万习惯了厮杀的野。要安置在异乡生活下来,首先他们从情感上就难者,要安抚、镇劾他们不闹事,也将颇费周章。同时,安顿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销。”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额头:“安顿生活倒不是很难办。大唐数千万人口。要养活他们二十几万人十年八年也不成问题。他们地牛羊十年八年总该能成熟了吧?再者,他们在情感上不认同也要认同。因为朕不仅是要将他们移居到河陇,而是要将整个吐蕃民族都同化。他们的赞普都沦为了朕的阶下囚,吐蕃亡国之日又还能有几时?过不了多久。这块大陆上就没有吐蕃之国了。过个十年几十年,人们的记忆里就只会剩下大唐。他们就算记着吐蕃也没有用。而且,朕有信心用王道去安抚他们。朕就不信了,安宁富庶而没有战争的生活,还不能让那些吐蕃人回心转意安心投诚?当然,朕会尊重他们的文化与习俗。一如当年天可汗太宗皇帝所说,朕会秉承‘汉胡一家亲’地原则去对待他们。朕待之以诚。不信他们就会一直桀骜不驯。”

李光进皱起了眉头:“陛下,这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来完成的重大国策。”

“是的,没错。”李世民说道,“朕不仅要制霸天下,更要收御天下、安抚天下。吐蕃是大唐最强大也最顽固的敌人。假如朕能率领大唐将吐蕃地问题处理好。无疑是福泽千秋、造福万代的大事、好事。就算朕有生之年不能完全这件大业,朕的后继们也要去玩成。民族同化与融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李光进你说得很对。这将是一项重大国策,将贯彻大唐的始终。朕可以想像,今后的若干年内,吐蕃高原和河陇西域这一带会不停地爆发危机与麻烦。也许是吐蕃人要复辟,也许是汉胡矛盾不断升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坚持一项原则:汉胡一家亲。不能把他们当成外人来对待。

就算是兵乱、败变、复辟,也要当成家事来解决。这是一个总的原则。”

李光进拱手拜道:“陛下高瞻远瞩胸怀广大,末将非常佩服。只不过,眼下吐蕃本土集仍然未平,现在谈论这些是否为时过早?”

“不早。正合时宜。”李世民说道,“大非川一役我军得胜,该当趁胜用兵,将麾旌指到吐蕃地本土的西域去。李光进,朕刚刚说的这些,将来也会对朝中的宰相大臣们说。你明白朕是何用意吗?”

李光进浑身轻轻一颤:“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刚刚朕所提的三个问题,其实都是连贯成一个整体地。要解决俘虏问题,接下来我西征军的动向也就颇为重要。朕的想法是,将西征军分出一师,由你李光进担任统帅,由大非川这个突破口向吐蕃国内推进,先平定行宫格尔木与扎陵湖、鄂陵湖一带。这里是吐蕃最重要地草场农牧要地。拿下了这一带,吐蕃的事情就解决一半了。然后,朕要你的大军纵横在昆仑山一带,完全扫清这里的吐蕃军事障碍,兵力直抵勃律国。假如你能成功,不仅昆仑一带将臣属大唐,也将和西域打通联系,或许就能和李怀光汇师一处,从此大唐制霸西域。”

李光进浑身一震,大跨步走了出来郑重的双膝拜倒:“末将愿领此重任!虽肝脑涂地,不敢有负陛下重托!”

李世民并不激动,淡然说道:“李光进,你可以想清楚了再答复,朕准你可以收回刚才的话。如果你领命,那么,你有可能这后半辈子都要在军旅或是高原雪域中度过了。朕会成立昆仑都护府,制辖格尔木、大非川和昆仑山脉一带千万里疆土。到时候,大约会有一半的吐蕃故土和部分西域、河陇地带都属你兼管。你若能成功办成好事,无疑将是景兴大唐最重大的功臣;但你若稍有闪失,你自己固然身败名裂,大唐也会因你一人之失而再蒙受无尽的战乱之苦。”

李光进狠一咬牙,毫不犹豫的说道:“末将明白。末将义无反顾,愿意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好。你且先起来,坐下。”李世民并不急于表态,而是接着说道,“吐蕃本土的大事,异常重要。先是要军事平复,然后要在民生上彻底解决问题。光是李光进一路人马,显然是力不从心。朕计算再派一师西进,与李光进在格尔木分道,取道牦牛河往逻些城推进。不管韦皋有没有成功,这一路兵马都非常的重要。韦皋若胜,这路兵马则沿途扫荡残余的吐蕃兵马;韦皋若败,则要拿下逻些城彻底平定吐蕃。高原之上困难重重危机四伏,这一路兵马可以说是凶多吉少。而且将来,这一路兵马将是镇劾吐蕃本土的直接力量,将会长期处于斗争之中永无宁日——谁敢担当这一路兵马大元帅之职?”

李世民话音刚落,浑衾惨簧驼玖顺隼矗骸氨菹拢┙竿∽萑痪潘酪簧窆茄┰参拊刮藁冢 

“壮哉!”李世民重拍了一下案几,大声说道:“李光进、浑‰廾愣烁髀室皇Ψ直鹣蚶ヂ厣健⒙咝┏峭平F蕉ㄍ罗目跏榔婀Γ蘧徒桓忝橇耍 

“谢陛下!”二将大喜过望,一起上前来拜倒。

李世民面带微笑:“你们二人身上,可是肩负着整个大汉民族的期望。事成之后,你们将名垂千古、供子孙后代敬仰膜拜!”

第三卷 九鼎

第458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光进与浑然断灿终穹埽肷砣妊家刑谄鹄础5氖茄拢庖淮蔚娜挝袢从凶欧欠驳睦芬庖濉N耍簧腥绻馨斐烧庋氖虑椋部梢运凳谴松藓读恕

李世民当即就做下了指派:“李光进,朕配给你三万人马,让大将李光颜做你的副手,即日就可开始准备,安排妥当之后便可动身。朕会亲自为你们壮行。”

“谢陛下!”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一起上前谢恩,神色异常的兴奋。

“浑阋钊胙┰皆搅耄匦胍幸桓龊鲜实南虻肌!崩钍烂袼档溃靶扈捍有≡谕罗ご螅熘锒叶愿咴系囊磺卸急冉鲜煜ぁk奕媚惆阉希黄鹑ヂ咝┏恰k抟哺闳蛉寺恚捎诘匦蜗拗颇阒荒艽奖R宦芬斐<柘眨阋喽啾V亍!

“谢陛下!”浑胄扈憾锨靶欢鳎袂檎穹堋

李世民看了一眼众人,说道:“这两路兵马的职责,就在于彻底平定吐蕃。任重道远,你们要格外努力用心。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朕另外指派大将史敬奉与马勋各率本部人马,分别驻守大非川与积石山。一来接应李光进与浑捶乐雇罗嗄醴雌嘶毓ァ!

史敬奉与马勋一起上前领了军令。

李光进有些担忧的说道:“陛下,我们这四路兵马一走,陛下手中就只剩下七八万人马,够用么?”

“朕这边你们放心。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去吧。”李世民说道,“朕明白你指的是什么。眼下朕身边有二十万吐蕃俘虏。万一他们要闹事,朕无法镇劾,是吗?放心,朕是不会给他们那种机会的。从今天起,吐蕃地俘虏将会陆续分流到河陇一带的各个州县。相信赤松德赞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凭借一个小小的城县是养不起这么多人的。他不想他的同胞子民饿死,就必须听朕的。”

“陛下英明!”李光进这才面露喜色。

李世民说道:“朕说地三个问题,眼下有两个已经可以解决。还有一个,河陇一带该如何处置善后?这个问题。朕想听一听随军长史与司马的意见。”

处置河陇,以民生为主。长史司马职无旁贷。

行军长史李吉甫站了出来,拱手拜道:“陛下,微臣以为,应当尽快重建兰州大都督府,以及兰州治下的凉、、会、原等都督府。只要行政衙门建立起来了。就不难料理好民生政务,巩固对河陇一带的控制。恢复民生。”

“说得好。”李世民点头赞道,“你这说法,正合朕地本意。兰州是河陇咽喉要冲,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农牧草场。如果能建立起兰州大都督府,大唐就能在河陇一带重新扎下根来。今后的很长一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