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15章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315章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心翼翼的从怀中铠甲里拿出锦囊来。那是一个厚厚的金黄色绵缎包裹的长条。李除掉外封,发现里面掉出了一份薄薄的丝笺来。二人捡起来一看,不由得会心一笑。上面写着:“次汗必败,颉干迦斯必胜。待颉干迦斯掌控了金帐局势,便将下面的密旨面呈于他。卿不妨展旨先阅。”

李和杨锋迫不及待的展开第二层,发现是一封由普通书笺写地密旨,只不过上面盖有大唐皇帝的私人玺印。而不是传国玉玺。二人看了一眼,顿时换了表情。上面写着:“爱卿贤相颉干迦斯如晤:朕在大唐帝都,闻爱卿大相之名犹如雷贯耳。如今次相谋叛,实属回鹘国之不幸。然草原有颉干迦斯,朕一切安心。忠贞可汗之子,爱卿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则取而代之。勿疑、勿疑。大唐皇帝,李漠亲笔密递。”

杨锋顿时哈哈的大笑起来:“陛下果然是高明之人。高明、高明哪!”

李虽然聪明过人,但政治官场上的事情,毕竟还是年轻了些。想不太通透。他眨巴着眼睛想了半晌,疑惑道:“杨大人。陛下这么说话,不是让药罗葛一家又有麻烦。金帐又添危机吗?万一颉干迦斯当真有心谋叛篡位,岂不是又要一切大乱?”

“错!恰恰相反。”杨锋捋着黑须,一脸陶醉的笑意,悠悠然的说道,“自古以来,权利最是惑人心。现今回鹘局势大乱。手撑重兵掌控金帐一切的颉干迦斯。很难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陛下这招,端的是用得高明。这就叫欲擒故纵,会将颉干迦斯心中隐约的那一点花花心思。都打得烟消云散了。”

“此话怎讲?”李情急地追问。“呵呵。少将军不要心急,听在下慢慢道来。”杨锋坐了下来。慢条斯礼的说道,“像颉干迦斯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要说他没有野心,那是假话。此情此景,更是让他百爪挠心,痛痒难当。一边是无上地权力,一边是忠诚与义气。他该如何抉择?恐怕他自己也一时捉摸不定。同样的,虽然所有人心中都在担心他会有不臣之心,但谁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那样的话。包括他自己,也不敢在任何人面前捅破这层窗户纸。可是皇帝陛下不同。他的身份、气势,能够完全压住颉干迦斯。唯独他出面来点破这层窗户纸,而且是以密信的形式私下里说地,就能一招刺中颉干迦斯地痛处。在下可以想象,当颉干迦斯看到这份密旨的时候,定然会惶恐不安、浑身冷汗直流。因为他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和想法,居然被远在千里之外地大唐皇帝所窥探了。人,一但被人揭穿面目、捅破心事,所做出地反应无外乎两种:一是彻底的放弃,另寻门路;二是遏斯底里不顾一切地走上不归之路。很明显,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李怀光几万大军的时候,颉干迦斯必然不敢横着来。他唯有彻底打消自己的野心,乖乖的做一个护主忠臣。唯有这样,他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因为,分崩离析的回鹘,是绝对无法与现今的大唐相抗衡的。更主要的,是我们有一个算无遗策、妙策诛心的皇帝。”

“哦,原来是这样!”李顿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这就好比在市井里看到一个人想要偷窃,然后大声喊了出来。人家做贼心虚,自然只能收手?”

杨锋也笑了起来:“差不多就是这样意思。少将军果然是聪明人,打的比方十分的形象生动…………嗯,看一看最后一层绢笺吧。看看皇帝还说了些什么。”

李欣喜的展开锦囊看了起来,不由得笑道:“看来,皇帝陛下的智慧的确是超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杨大人你看。陛下在密信中说,不必在乎颉干迦斯地反应。他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朕钦封药罗葛•;阿啜为回鹘新可汗的圣旨早已备好。圣旨一到,回鹘大事皆平。卿等可以与阿啜、颉干迦斯商谈出兵北庭之事宜了。”

杨锋哈哈大笑道:“妙!妙,都是妙人啊!皇帝陛下是妙人,大帅李怀光也是妙人!想必皇帝陛下钦封的圣旨,已经在他手中捂了多时了!如此算无遗策的奇人,真是古今之罕有啊!”

李的精神大受振奋,欢喜道:“既然如此,我马上去见颉干迦斯!”嗯,好。少将军速去速回!”

李略微整点了一下衣装,带上了从杨锋那里拿来的一点金银见面礼。去见颉干迦斯了。

颉干迦斯身为现今回鹘最有权势的人物,住宅也不过是普通的毡帐,跟中原的习俗大不相同。在草原上,只有可汗和王亲,才有资格住硕大华丽地毡帐的。

李彬彬有礼的上前通报,等候传唤。没多久,颉干迦斯粗犷的笑声就在毡帐里响起:“原来是英雄的李将军来访,老夫真是蓬荜生辉,高兴之至啊!”

李连忙与之见礼,心中暗道:这个颉干迦斯。身为回鹘蛮人,却能将中原的客套话说得这么利索,看来的确是一条混迹已久的老狐狸了。

李进了毡帐。和颉干迦斯略微寒喧了几句,就直入正题的说道:“大相,末将今日前来,其实是为陛下送来上一封密旨。”

“密旨?”颉干迦斯顿时一愣,骇然的瞪大了眼睛,“大唐地皇帝陛下可曾亲自到了草原?”

“这你就不必问了。”李神秘一笑。“接旨吧!”

颉干迦斯呆了一呆。单膝一拜就要矮身下去。李将他托住,微笑道:“陛下有言,爱卿拱手接旨即可。不必下拜。大相。请接旨。”

“谢陛下隆恩!”大唐是回鹘的宗主国,连可汗都是大唐皇帝钦封的。身为回鹘地官员面对大唐皇帝的圣旨。丝毫也不敢含糊。颉干迦斯双手举过头顶,矮着身子接过了那一份薄薄的丝绢。展开一看,顿时周身一震,眼睛都快要瞪得爆出来了。

李故作疑惑:“大相,你……怎么了?”

“哦……没事!”颉干迦斯迅速的将丝绢收拢起来,勉强挤出一丝笑来对李说道,“有劳将军了。请回复陛下,微臣一定仔细斟酌陛下旨意办事,不敢有差。只是……微臣想问一问,皇帝陛下,现在身在何处啊?”

李深深的皱起眉头来,做出一副疑惑状:“其实……末将也不曾知道。大相,你也是知道的。皇帝陛下一向神龙见尾不现首。他地行踪,着实令人难以揣度。末将出征之时,曾听说陛下要亲征河陇,又或许亲率李怀光大部度阴山向北而来,又或许坐镇长安运筹帷幄,又或许到了江南、江淮视察民生……唉,末将反正是不知道地。”

“那这份圣旨……咳!”颉干迦斯再想追问,突然发现自己语失,似乎是问得太多表现得太紧张了。他尴尬的干笑了两声,说道:“也罢,我们做臣子的,就不必反复追问皇帝陛下地去处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他在哪里,我们终究要奉行他地旨意嘛!李将军,我听说李怀光亲率七万大军已经北上而来。不知什么时候可到金帐?”

李仍然是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模样:“不清楚。末将只是一员先锋探路地。大元帅要何时起兵何时到达,也不会与末将说起。只不过,末将看着天气估计,顶多再有五六天,大军应该就能到了。”

“五六天?”颉干迦斯愕然一愣,那表情仿佛在说:这么快?!

其实李早就收到李怀光派斥候送来的信。他的七万大军已然度过了阴山,全军马匹正放开了蹄子狂奔,顶多三两天就能到乌德犍山了。

颉干迦斯转过身来缓缓的踱了几下步子,眼神变幻莫测。片刻后,他轻轻的、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悠然道:“明白了。老夫明白了……李将军,老夫马上修书一封,请你派人密呈皇帝陛下。只要陛下看了这封密信,自然能知晓老夫忠君爱国拳拳之心!”

李心中一笑,面色却是十分的平静。拱手一拜说道:“愿为大相效劳!”

颉干迦斯立马动笔,写了一份措辞激昂、言辞肯切的上表,密封起来交给了李。还拉着李的手反复叮嘱:“千万不可出现差错,一定要面呈皇帝陛下!”大相放心,末将一定不会出错的。”李小心的将信笺收到怀中,心中却笑开了:其实皇帝看不看你的书信,都无所谓了。你会怎么做,一切自在他的掌握。有没有这一份书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办完这些事情,颉干迦斯反而变得一身轻松了。他拉着李喝了许多的酒,兴致越来越高。最后,他跑到帐外对小卒叮嘱了一些话,李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二人继续喝酒。颉干迦斯脸上笑意浓浓,突然一转话锋,说道:“李将军。我今天要让你见一人。”

“何人?”李一时没反应过来。

颉干迦斯哈哈大笑:“敢让英雄相见的,定然是倾城美女了…………将军可曾记得,前几日老夫跟你说过的义女之事?”

“大相的义女?”李心头一紧:这老家伙,怎么也不跟我打声招呼,就要叫我见人?

正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吴侬软语般的汉音:“义父大人,梦词前来拜见。”

“进来吧,我的乖女儿!”颉干迦斯志得意满,抚着黑须笑眯了眼。

第三卷 九鼎

第400章 梦词之谜

门吏小卒掀起了棕灰的毡帐闱帘,一个女子飘然走了进来。

那女子一袭黑白交错的花格道袍,金冠束发流云飞袖,素面朝天不施脂粉,却仍然难掩她一副倾城倾国的绝世容颜。相反,这一身素净的打扮更让她有了一股超凡脱尘的不俗气度,仿佛神仙中人。

李的眼睛顿时眯起,方才细细打量了这名女子一眼,就差点跳了起来。

“是……你!”

颉干迦斯顿时愕然:“怎么,少将军早就认识我女儿?”

女子也睁着大大的眼睛,疑惑的看着李:“将军何时认得贫道?”

李已然弹坐了起来,快步上前几步,单膝一跪就拜倒下去:“末将李,拜见文安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呀!你当真认得我!”道姑顿时愕然,一脸变得菲红,神情举指也有些失措了。

这下换作是颉干迦斯呆愣住了。他看了看跪倒在地的李,又看了看那个和自己相处了两年、掌上明珠一般的义女,嘴巴张得老大几乎都能吞进一个拳头了。

“你叫她……文安公主?”颉干迦斯完全呆住了,喃喃的吐出了几个字来。

道姑轻闭起眼睛来,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往事不可追,不可忆。义父大人,我现在只是你的义女,一个方外修道的道姑…………道号梦词。李将军,你也请起来吧。在下既已出家,也就远离了尘事的身份。你不必对我行如此大礼了。”

李只好站了起来,垂手立于一旁,不敢再直眼看这名道姑。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一身素袍容颜倾城的道姑。居然是几年前离京出走的文安公主…………太上皇最喜欢的小女儿、当今陛下最叨念的妹子!

文安出奇地冷静。冷静得不像是这么年轻的女子。她缓步走到颉干迦斯身边,轻轻拽了一下他的袖子,柔声说道:“义父,请坐下来吧。请原谅女儿瞒了你这么久……其实,我也不是有意的。既然我已经出家,就没理由再记得以前的身份。只是义父对我恩同再造,我无法拒绝义父的美意,才做了你的义女。现在,我只记得我是道姑梦词,是回鹘大相、我的救命恩人的的义女。其他地。都与我无关了。”

李有点听不下去了,拱手一拜,说道:“公主何出此言?太上皇与圣上都对你无比思念。你身上既然流着和陛下一样的血,就永远都是大唐皇室的公主。”

文安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到李身边,轻轻点了点头,赞赏的道:“前些日子,我曾在道观里听说,有一员大唐的猛将,单枪匹马打败了叛乱的次相。那个人。就是你李吗?大唐万人敌李良器的儿子?”

“正是区区在下。”李谦恭有礼的答道。

文安展颜一笑,露出了洁白如贝的皓齿:“我好像记得,当年还是年幼的时候。见过李将军一面。将军何以在数年之后还记得我地样子?这几年来,我们的变化都应该挺大的。”

李如实答道:“实不相瞒,末将都不太记得是什么时候见过公主了。若不是我师弟每天都拿着你地画像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恐怕真的认不出公主殿下了。”

“你师弟?拿着我的画像?这怎么可能呢!”文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吃吃的笑道,“我都离开中原四五上了。何曾有人替我画像?再说了。你师弟又是谁呀?我连你都不太认识,又如何会认得你的师弟?”

李微微苦笑,说道:“这世上有那样一种人。一但钟情的人或是东西。就会一世不忘。公主殿下或许已经忘了他。可是他这么多年来,从来就没有忘过你。他甚至拿着你儿时地画像。在不断地猜测、揣摹你现在的样子,然后用笔画下来。每隔几天,就会画一副新的。你或许想不到吧?他那样一个并不太聪明地人,学起画来却是有着惊人地毅力。现在他画出的画像,居然和你现在地样子出入不大。所以,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