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12章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12章

小说: 残唐重生李世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有些愕然的睁大了眼睛,怔怔的看着那个平常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满副老实巴交模样的李诵。

看来,他的确是比皇帝高明、冷静多了。

李适也如同见鬼一般,颤抖的手指指着李诵,喃喃道:“诵、诵儿,你被鬼上身了么?你怎么能对朕说出这样的话来?你疯了?!你让朕不当皇帝、自己不当太子了,全都让给这个野心小人么?将来到了地下,我们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

李诵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对列祖列宗交待的事情,就交给汉王去办吧!父皇,扪心自问,我们父子俩的确是没有经纶天下、开疆拓土的胆魄和能力。父皇当皇帝也有好些年了,可是真正干出了什么能够告慰李家祖先的政绩了么?没有!淮西叛党的势力日渐雄厚,河北四镇乖张不服,天下那么多的节度使,谁在心里还把大让的朝廷摆在第一位?更不用说吐蕃、回鹘那些蛮族了。这些年来,父皇是闻吐蕃之名而心寒,见到吐蕃的使者都要失掉三分底气。可是汉王却在西川连败吐蕃,打得高原枭雄赤松德赞丢盔弃甲险些丧命。西南诸蛮从此归附于大唐不敢再生二心,吐蕃人退居高原只敢养伤。大唐重夺丧失数十年的西南霸主之位……父皇。在忌惮功高震主的汉王的同时,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无地自容!汉王,当时是被父皇流放出去的啊!剑南西川节度,局势混乱战事频仍,谁也不愿意接手那里。可是汉王到了以后,不仅仅迅速地稳定了局势击退了外辱,还让西川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成为大唐天下最富有的地域之一。父皇,这种文武双全经济天下的才能,我们没有、没有啊!”

李适张着嘴,怔怔的看着李诵,无言以对。李世民也负手站在一旁。平静的看着情绪激动的李诵,心中感慨万千。

“父皇……”李诵接着说道,“假如、我只是说假如,这一次我们成功了,除掉了汉王……又能怎么样?只要汉王一死。大唐地天下会比我们预料的更乱、更不可收拾。就算马燧到最后仍不忍心站出来反对父皇,以他的义气和慷慨,必然一死以谢天下。我们唯一可以仰仗的人从此丧失。其他的李晟等三大元帅。就算自身回不了节度,他们地人也是饶不了我们的。西川……西川就更不用说了。那里,除了十余万全天下最精锐的虎狼之师,还有千万的百姓会要给汉王报仇!父皇,儿臣现在很庆幸你知道么?我很庆幸汉王是成功的一方!因为他必须成功!只有他成功了,才能换来大唐地安宁和希望!这皇帝和太子再当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么?父皇陛下!我们非但不能给天下人造福,还成了大唐最大的毒瘤和负担啊!”

“疯了、疯了。你真的是疯了……”李适呆住了,喃喃地自言自语。

李世民的表情仍然很平静,心中却是唏嘘道:李诵,还有一点智慧和良知。他比皇帝更明白成王败寇的规则,更有为寇者的觉悟……很可惜啊。李诵。或许等你登了基,会比李适强许多。但是。我不能等,大唐也不能等了。这样的事情,我更加愿意相信我自己,而不是天真的寄希望于你。如果不是立场天生敌对,李诵,或许我们真的能成为好兄弟。毕竟,你还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从这方面讲,你倒是我地一个知己。虽然我还不知道,你现在说出的这番话是真情还是假意。

李诵似乎也说到了动情处,说到了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他缓缓的度着步子,旁若无人一般的说道:“其实……儿臣真地一直都很嫉妒汉王。嫉妒他可以带着军队杀戮敌匪,嫉妒他可以大刀阔斧的在边疆文武用志。儿臣,却做不到这样地事情。虽然我也痛心于眼下大唐的各种现状,也有满副的雄心壮志要重振大唐……可是,儿臣必须先要跟随在父皇的麾下经营一切,按照父皇的指引做所有的事情。儿臣,真的是很矛盾、很矛盾。从立场和利益上讲,儿臣与汉王似乎是天生的对头,只能敌对。可是,儿臣甚至想和他并肩作战,一起对抗吐蕃、一起经营民生、一起震慑诸蛮。可惜,儿臣永远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汉王做出一项项惊人之举,创下无数的丰功伟业。与他相比,儿臣除了这个储君的头衔,还剩什么?我为大唐做了什么?什么也没有!我只能跟着父皇做一些小人得志的事情,算计为天下做出了卓越贡献了的汉王!父皇,我们真的错了,错得很厉害。皇权之中,从来都不缺少勾心斗角。但是历来,不管如何内斗,都不能触动了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能祸害天下。算计汉王,就是祸害天下。所以,我们注定了要众叛亲离一败涂地。对于眼下的大唐来说,汉王,比我们父子俩更加重要。说一个最简单的…………汉王若死,派谁去经营西川?儿臣么?!父皇自己亲自去么?谁去也办不到!岂不说西川的子民们不答应,就是南诏、东女国那些蛮国也会再乱起来。吐蕃就更不用说了,有汉王在,赤松德赞绝不敢再造次正眼小觑西川。可是,只要汉王一灭,他就会肆无忌惮!到时候,谁能阻挡?儿臣么?父皇自己么?!恐怕,我们只能割地求和…………就用这样的办法,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下去么?!我们就用这样的功绩,去地下面对李家的列祖列宗么?!”

李适面如死灰不停的发抖,喃喃的道:“想不到……朕在你的心目中,也是那样的无能!”

李诵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些不忍的说道:“实话实说,相对于汉王,我们父子俩的确是太过无能了。盛世立长,乱世立贤。汉王,就是为了眼下的大唐而生的。父皇,我们……还是顺应天命,做出正确的选择吧。与其鱼死网破让彼此都得不到好处,让大唐的天下越发的不可收拾……还不如,明智一点,退位让贤。这样,或许是我们唯一为大唐做出的好事。究竟汉王是不是比我们更胜任这个主宰乾坤的重责,到时自有公论。如果他不行,天下万民和后世子孙自然饶不了他这个叛国逼宫的反贼;如果他比我们强,的确做得很好……父皇,我们还能赢得一些清名。毕竟,我们立足于大唐的天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李适全身僵硬,脸上露出了苦笑:“其实……我们已经没了选择,对么?”

第三卷 九鼎

第281章 悲情太子

李诵和李适,一起看向静立在一旁的汉王。

李世民轻轻抽动了一下嘴角:“我不逼你们。”

李适冷笑:“你还要怎么逼?拿一柄剑搁在朕的脖子上,才算是逼吗?!”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淡然道:“时局如此罢了。”

李适既恼怒,又无奈。汉王摆出的那个胜利者的姿态,让他颇感愤懑。但是,他却又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实他并不傻,只是有些不甘心。他总认为,自己是意外的栽在了汉王的阴谋诡计之中。

“别不服气。”李世民牵动嘴角,平静的说道,“你的下场注定如此。与其让外人蚕食掉大唐的江山、让李家就此沉沦,还不如让我来重振一下李唐的声威。不管怎么样,你都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其实,这个皇帝你当得并不开心。除了关内这块地方,哪里还把你这个皇帝真正放在眼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你骗谁都可以,唯独骗不了自己。你在皇位上,每日如坐针毡骑虎难下。与其这样,还不如安安稳稳的享受太上皇的安逸生活,将这一堆的麻烦事,交给我来处理。正如太子所说,处理得不好,骂名是我的;处理得好,你还要获得清名。何乐而不为?”

“你真的是很虚伪,也很奸诈。”李适的脸上怒气充盈,“朕这个皇帝就是当得再如何不开心,也轮不到你来篡位。你这是无耻的抢夺!”

一旁李诵接过了话头:“父皇……儿臣虽然有志向重振大唐,却自认没有那个能耐真的去做到。既然皇兄有这个胆魄和能耐,就让他来好了。儿臣是真的愿意拱手相让。大唐的江山,现在真的像是一个烫手的山竽。儿臣……怕是接不过来。父皇又何苦将它紧紧拽在手里不肯放手?”

李适的眼睛微微眯起,死死地盯着汉王。李世民也毫不退缩的迎上了他的眼神,寸步不让。

二人的眼神,在虚空之中凌厉的冲突相撞。就像在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

过了许久,李适眨了几下眼睛,转移了视线。

李世民心中暗自冷笑。

李适终于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天命如此,朕再也无话可说。李谊……哦不,朕现在要叫你李漠了!你不再愿意用朕给你改的名字了,是吧?李漠。希望你真地如你自己所说,能够将大唐经营得有声有色。不然,我们李家就要多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朕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做这一切事情的,天下人也会死死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你最好不要幻想做一个暴君或是昏君。不然,谁也饶不了你。”

李世民心头一震。眼睛里一道星芒闪现。但他依旧平静,淡然说道:“放心吧,我会尽力地。”

“哎!…………”李世民狠狠的锤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摇头长叹。他耷拉着头懊恼了半晌,然后抬起头来。徐徐的说道:“唯一庆幸的是……大唐地江山,还没有旁落到他姓之手。李漠啊李漠,你毕竟是李家的人。别忘了李家先祖创业之艰辛。朕这一生……的确是没有做过什么对大唐真正有益地事情来。临末,只好成全你一次,来一次豪赌。如你所愿,朕愿意将江山顺禅给你,让皇权平稳的过渡。这样一来,大唐的天下或许会少几分波折,多一份安宁。也难得你搞清楚了一点,不管朕是如何的软弱无能。在天下仕人和百姓心中,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帝尊正统。我明白,眼下一切大局已定,不管我怎么做,你登基称帝是迟早的事情。你能在这时候还顾全着天下大局、顾及着那一丝丝的骨肉亲情。朕还是要感激你的。回长安吧!回了长安,我们一步步来。帝都生乱。淮西李希烈和河北四王,包括虎视眈眈地吐蕃人,肯定会趁势造乱了。我听马燧说,你将十余万大军齐调入京,看来也是做出了准备。不管怎么样,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我们李家的人终归是一家人。回京之后,朕会另立太子,让你入主东宫。等淮西、河北等地的纷乱暂时平息之后……朕,就将帝位禅让于你。”

李世民和李诵同时郑重的拜倒下来:“陛下英明!”

“英明也好,糊涂也罢……事已至此,不必多说了。”李适面如死灰,颓丧地摆了摆手,“朕累了,想一个人静静的休息。你们都退下吧。”

李世民和李诵拱手退下。二人出了帐蓬,居然不约而同地吁了一口气。

然后,二人四目相对,各自露出了一丝颇有玩味的微笑。

夜已经很深了,马燧等人退得老远,四周极其安静。帐蓬上倒映着李适的身影,摇摇晃晃。看来,他仍然在枯坐,并没有入睡。

二人缓缓的踱着步子,各自满怀心事,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皇兄……”李诵先打破了沉默,“我们兄弟,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在一起安静的相处了。”

“是的……”李世民轻轻的点了点头,“至从我离开京城入川以后,就再没有过。”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很无奈!”李诵摇头苦笑,“成王败寇,这样的结局或许是最好的。至少,比我预料中的要好。”

“预料?”李世民微微皱眉。

“是啊……”李诵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至从第一次西川大捷的消息传来以后,我就预料到,你会是胜利的一方。而我和父皇,迟早要败在你的手上。于是,我们父子俩,无可救药的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那就是,除掉你。”

“不归之路么……”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心中暗自道: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走上了这条路。造化弄人,时局决定人生。也许至从我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都走上了不归之路了。或许我们之间。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胜谁负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李诵继续平静的说道:“可是越到后来,我越感觉,我们注定要失败。父皇和我已经渐渐的众叛亲离,而你则是在一天天的壮大,大唐地子民对人寄予了厚望。这样的一个局面,让我害怕、让我胆怯、让我慌乱。我曾不止一次的下定决心。要劝父皇放弃与你的争夺……主动将皇位顺禅给你。可是,我没有。因为我了解父皇,他是撇不下这个脸面的。更不能容忍,自己这样轻易的就接受失败。”

李世民笑了一笑:“皇帝很好强,很好胜。但是。却总是找不到取胜的法门。所以,他经常恼羞成怒。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地人。”

“是啊!父皇,其实真的很可怜。”李适的神情中,露出许多的凄怆和怜悯。淡淡的说道,“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他每天过得有多痛苦。其实在我小地时候。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