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黑山老妖要修道 >

第30章

黑山老妖要修道-第30章

小说: 黑山老妖要修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阳泽捏着上好的玉牌,心道他这算是成了国家公职人员了,享受一等俸禄和津贴,刚想了没一会,突然便听见叩门的声音,打开一看,是会同馆里送水的。

    只是这水放到桌上,人却没走。

    山阳泽看他一眼,只见那人小声道:“八爷,我是齐爷派来的,齐爷问您什么时候回黑山,那边出了点问题。”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山阳泽才想着空吃了黑山商盟半年多的银子,这就来事儿了。

    “他是怎么说的?”

    来人摇了摇头,道:“信里也没说,只是看着挺着急,让您尽量快点回去。”

第037章() 
来人说完这话便离开了,山阳泽则越发的觉得黑山商盟不简单了。会同馆是什么地方?里面当差的一半是官员,另一半是官奴,也就是获罪官员的妻女子弟。黑山商盟是怎么把手伸到千里之外的京城的?

    山阳泽刚下山的时候还不是很敏锐,现在也过了这么久,觉得黑山商盟里隐藏的东西还很多,比方说,商盟里除了他,前面还有七位,单说排行老大的齐爷,他是怎么靠着他那几家米铺做到老大的?

    就算全国的米都是从他家出来的,那利润也是有限的。

    所以除了明面的生意,他们暗地里肯定还有别的什么。

    山阳泽正想着自己当初年少无知被拉入伙来着,黑狗拿狗牙来扯了扯他的下摆。山阳泽瞪他一眼,你还真把自己当狗了!

    只听见黑狗道:“大王,我们要回黑山了么?”一双狗眼亮晶晶的,特别谄媚,“我都想张老太家里的烧鸡了,那只死狐狸一个人吃了这么久,想必都胖的不能见人了。”

    就知道吃!山阳泽白他一眼,不过也没心思严肃正经的想黑山商盟究竟是个什么鬼了。

    这时候被拴在后院的黑驴也跟着叫了一声,“要回黑山!要回黑山!天天拴着驴简直是虐待动物!”

    这回山阳泽可是真的有点愧疚了,他家里的驴什么时候都是放养的,时不时还能去黑山上跑个两圈,现在会同馆就这么大一点地方,总不能在街上溜驴吧。

    “回!”山阳泽一拍大腿,“明早就去给皇帝辞行去!”

    说到这儿,一直面无表情的怀书也小声来了一句:“我的两个女鬼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第二天一早,山阳泽估摸着早朝差不多了,便收拾收拾打算进宫了。要说有了这西厂的玉牌,的确方便许多,故宫随便逛,城门随便进,简直比公园年票还好用。

    只是他还没走出会同馆大门呢,门口进来一人,新上任的西厂厂公,他穿了一身便服,完全看不出是在宫里当差的了。

    他来干什么?山阳泽笑着打了声招呼,道:“督主,可是事情有了进展?”

    督主点头,道:“真人今日可有空?不如随我去见一个人。”说着,督主便停下脚步,伸手摆了一个请的姿势,道:“马车已经备好,真人请上车。”

    敢情这位是专门来接他的,山阳泽回头嘱咐一声,二话不说跟着上了马车,怎么看怎么是关乎生死的成仙或者长生不老更为重要一些。

    马车拉着两人一路往南,向着京城最繁华的地方走去。督主道:“我们去京城最大的古董店,古董店和当铺一样,里面总有那么点不清不楚的来货,有些事情他们最是清楚。”

    山阳泽只略想一想便明白了里面的奥妙。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可不就是盛世吗?京城这一帮子达官贵人们,恨不得家里的马桶都要用个有来历的。但是哪儿有那么多的古董,货不够了也就只能店铺主人自己去找了,而这古董来的最容易,最不要成本的地方,就是古墓了。

    见多识广,说不定他们能从里面看出什么端倪来。又或者知道一些关于大山深处,以及野人和怪蛇的消息。

    不多时,马车便停到了一个看着不大的门面前。

    木质的大门,颜色厚重,看着也有些年头了,山阳泽抬头一看,上面大大三个字:玉间斋。

    督主跟着跳下马车,与山阳泽擦肩而过之时小声在他耳边道:“店主姓纪名民,号子安。”

    两人下了马车,早有站在门口的小厮上来迎客。小厮打个千儿,道:“两位爷看着面生,想看点什么?我们是全国都数一数二的铺子,在我们这儿就没有找不到的东西。先秦两汉,我们这儿什么都有。”

    督主冷笑一声,“纪掌柜的可在?”

    “原来您二位约了纪掌柜。”小厮脸上的谄笑顿时没了,很是正经脸道:“两位请,掌柜的在后堂候着两位呢。”

    所有的古董铺子里都是光线昏暗的,毕竟上了年头的东西,特别是彩绘等物,见了光照之后颜色消散的厉害,这间也不例外。

    两人进了店铺,又换了一名带路的小厮,穿过三间铺面,还有一道穿堂,这才到了玉间斋最里面的书房。

    书房门口也站着个人,见到他们俩来了,将门推开小声一句:“客人到了。”便和领路的小厮一起下去了。

    这一位摆谱倒是挺在行,山阳泽想,率先一步进了书房。

    书房里站着个年约三十出头的中年男人,脸长的倒是没什么特点,属于那种扔到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到的类型,不过身材很是健壮。

    见到他俩进来,这位姓纪的古董店老板道:“两位有什么事儿,直说吧。”

    语气里有点怨恨,不过不用问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合称厂卫的东西二厂和锦衣卫留下来的向来不是什么好名声。估计是找人的时候用了点胁迫的手段,逼人不得不就范了。

    山阳泽两个在老板对面坐下,督主道:“我们今日前来,是有要事请教纪老板。”说完他看了山阳泽一眼,意思是该你说了。

    于是山阳泽想了想,隐去了张三丰的名字以及长生不老药不谈,只说去找自家消失许久的先辈,然后又拿出了当日的地图,给纪老板看了。

    这位纪老板一开始的时候脸上还能看出点不开心来,不过随着山阳泽口中离奇的事情越来越多,纪老板脸上就只剩下难掩的兴奋和好奇了。

    怎么进山出山一语带过,山阳泽着重讲了山里的石室,大山里血液散发着奇怪香气的野人,以及那种长了两只手的怪蛇。

    听完一遍,纪老板长叹一口气,道:“如此离奇之事,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噗!山阳泽一下没忍住,差点将茶水喷出来了。他斜眼看了督主一眼,这就是你找来的高手?

    督主毕竟年纪还轻,一下脸皮没挂住,红了。他一拍桌子,发出清脆一声响,道:“我大明律刑律,开棺见尸者,绞刑!”督主上下打量了纪老板,道:“你可要掂量清楚了。你外面可有不少是土里出来的货,就算按照未见棺椁,仅仅盗挖墓穴论处,你觉得锦衣卫打你一百大板能不能要了你的命?”

    纪老板的脸色又变了,督主冷笑,“我手上还有证人,纪老板仔细想想。”

    山阳泽见督主唱完了白脸儿,那么下面就该他□□脸儿了,打完了大棒,甜枣也得跟上。

    山阳泽将茶杯轻轻放下,道:“纪老板放心,给我西厂办事,就算是我西厂的人了。”山阳泽从兜里掏出一块刻着西缉事厂的木牌放在桌上,道:“纪老板不会不知道这是什么吧?”

    山阳泽特意放缓了声音,轻飘飘的直接飘到人心里,道:“有了这个,可就什么都有了。”

    纪老板半响没说话,其实锦衣卫第一次来的时候,纪老板就觉得自己躲不过去了,现在不过垂死挣扎一下,想着自己对他们还有用,横竖在古董界里,他说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

    见到山阳泽放了个好话,纪老板犹犹豫豫拿了那木牌,道:“方才没听清,我们再来过一遍。”

    再说一遍可跟上一次不一样了,纪老板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他仔细问了个清楚,一来二去就过去快两个时辰,一看到了饭点儿,纪老板道:“先在我这儿吃个饭,下午继续。”

    几人都不是特别重口腹之欲之人,不过有些事情只能饭桌上说,只见纪老板给两人敬了酒,小心翼翼道:“督主,眼下我也算是西厂的人了,不知有何人在您面前进了谗言,说了我的不是?”

    督主微微一笑,毫不在乎道:“我讹你的。再说了,西厂想找人证,随便抓一个就是了。”

    纪老板愣了一愣,苦笑道:“喝酒喝酒。”

    当下酒足饭饱,几人又回到纪老板的小书房里,小厮上了浓浓的茶,纪老板道:“神农架的山里,除了采药的前去,做古董生意的去的不多。那里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遗迹,说句实话,上古的东西就算挖出来也没人敢收,没人敢要。”

    难道这线索就断了?

    只听见纪老板又道:“不过还有别的东西,比方血液里有香气。”纪老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似乎这事情已经年代久远,他记不太清了,“好像是有一次斗宝大会,听见有人说去西南某地,在某个不知道是什么族人的寨子里见过一个这样的人。依稀听了几耳朵,似乎是从小用草药喂养长大,血液有什么大用处。”

    纪老板摇了摇头,似乎是记不清楚了,道:“我再去问问。”

    督主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有一点。”纪老板突然兴奋了,“那盏灯,长明灯。”他转向山阳泽,问道:“你是说这人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而且看样子至少已经死了有十几年了。”

    山阳泽点了点头,道:“不错。”那盏灯他也觉得不对来着,能点十几年的灯油,想必是用东海人鱼膏熬制制成,据说可点千年不灭。这种东西,史记里记载,秦皇地宫里有。

    “东海人鱼膏,唯一能点数十年不灭的东西只有这个,”纪老板道,“只是人鱼膏的制法已经失传了,最后一次记载长明灯是北宋年间,说是宋英宗的永厚陵地宫里点了这玩意儿。可惜后来北宋陵墓被人盗挖,又被金人损毁,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汉人许多技法都失传了。”

    “你的先祖是从哪里搞到的人鱼膏呢?”

第039章() 
山阳泽直觉不对,说不定那人鱼膏是山洞里自带的呢。可是仔细回想一下又觉得不太可能,毕竟他们在山洞里拆了不少石壁,途中也见过一两个石室,看见有灯的也就这么一处。他看了看督主,只见督主轻轻摇了摇头,山阳泽也只得继续听纪老板考究人鱼膏的由来。

    可是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寻找人鱼膏的来历,只是故事里的死人是张三丰不能说,他们找的是长生不老药依旧不能说。

    不过纪老板有一句话说的对,“人鱼膏这东西,非但不常见,一般人更是连摸的机会都没有,想知道你先祖身上发生了什么,顺着这条线下去准没错。”

    的确,要知道长生不老药从哪里来的,也只能将张三丰的经历再梳理一遍了。灯油虽然不是什么密切相关的线索,不过眼下线索不多,这东西又是个极其稀罕的物件,从这里查下去必然能有所收获。

    想想张三丰的生平,生于南宋,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基本都默默无闻,到了明朝初年已经年过一百才名声显赫。再算算他的年纪,长生不老药多半是在元朝统治时期找到的,甚至那油灯里的灯油,也很有可能是这段时间里的收获。

    那么元朝统治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这一整天,山阳泽被纪老板各种引用史书说的头晕脑胀,看到已经快要日落西山了,便拉了督主出门,道:“纪老板再好好想想,还有那血中有香气的野人,纪老板也得加紧寻访才是。”

    纪老板将两人送出屋来,到了外间的铺子,山阳泽突然看上个物件,指着道:“给我包两个罐子。”

    纪老板顺着山阳泽的手指往过一看,这是骨灰罐子啊!还要两个?

    山阳泽心道:家里两个女鬼估计闷坏了,这罐子上又有花纹,看着又大气,又是京中产的,拿回去不仅女鬼开心,怀书也高兴不是。

    “对,就是那个。要两个,有花印在上面的。”山阳泽毫不避讳拎着着两个骨灰罐子上了马车。

    督主不由自主瞟了瞟马车角落里的罐子,想说道士什么的,品味也挺出类拔萃的,正色道:“天寿山修皇陵的那一拨人里,还有不少盗墓贼出身的,过两天等我手上人手调配齐全,再去提审他们问一问。”

    “这边怕是一时半会没什么新消息,我抽空得回去一趟。”山阳泽道:“等有了消息我再回来。”

    不多时到了会同馆,山阳泽抱了罐子跳下马车,很有礼貌的目送马车继续朝皇宫方向驶去,这才进了会同馆。

    不过,会同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