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拿破仑时代 >

第46章

拿破仑时代-第46章

小说: 拿破仑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战争爆发,欧洲感到联合的紧迫,在美国支持下,关于欧洲联合的讨论一
时勃兴。人们积极地筹划欧洲防务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方案。1954 年8 月,
法国国民议会否决了讨论达4 年之久的欧洲防务共同条约,使得欧洲统一运
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蹶不振。之后,政治共同体的讨论又告破裂,欧
洲一体化只有煤钢联营还在运作,整个运动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
但是,真正致力一体化事业的人,谁也没有放弃将政治统一运动继续进
行下去的希望。让·莫内没有,阿登纳也没有。他们都在等待更有利时机的
到来,等待创造这个时机。
防务条约失败以后,阿登纳和莫内就统一欧洲的命运进行了一次探讨,
他们共同感到,在欧洲防务集团失败之后,欧洲虽然出现了一个政治真空的
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统一欧洲的必要性已经丧失,联合的目的也并非只
针对苏联人对欧洲的威胁,莫斯科只是西欧联合的一方面原因,联合更重要
的目的是为了欧洲自己的发展。“欧洲之父”让·莫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
欧洲应该做的首先是把自己组织起来,而无须过多地考虑他人的企图或可能
作出的反应。期待自古以来就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人们都接受有关欧洲统一的
全面安排,那只能是幻想。莫内对阿登纳谈到了他的打算,他说他从防务集
团的失败这一点来看,在欧洲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政治性困难是其决定性的
阻力,应该努力使各种政治力量不再成为欧洲统一的阻力,而将它们变成统
一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点,莫内说在他1955 年2 月20 日作为欧洲煤钢联
营主席任期届满时,他将会提出辞职,并且拒绝参加政府公职,以便于以民
间自由的身份,专门从事振兴欧洲工业的工作,协调各国的各种政治力量,
推动欧洲前进。
莫内的话令阿登纳感到振奋,阿登纳坚决支持莫内的想法。他告诉莫内,
欧洲防务集团的失败至少让他看到了一点,这就是不能再操之过急地要求一
个尽善尽美的欧洲统一政策。他说他感到在执行政策中,运用健全的现实主
义审时度势适应情况是很重要的。如果所追求的目标一时还达不到,那么,

至少应该试图实现目前可行的部分,未来则必须依靠继续发展的力量。因为
政治中总是存在着无法逆料的新形势。他也对莫内谈起了他的打算,按照阿
登纳的设想,实现欧洲政治联盟是欧洲各国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经济问
题的复杂性将会使得一些国家产生离心趋向,因而在实现了政治联盟之后再
着手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加快欧洲统一的速度。“防务共同体与政治共同
体的失败证明在各国政治上的吵吵嚷嚷远比经济合作的分歧更为难缠,我们
应该吸取教训把视线重新转移到经济合作问题上,设法通过经济联盟的创建
来达到建立政治联盟的终极目的。”他说,“为了追求更好的、但还不能实
现的东西而忽略好的东西,我以为是错误的,同样,为了追求更宏伟、更深
远、只有到明天才能实现的步骤,而忽略今天可行的步骤,我也认为是错误
的。”
让·莫内对阿登纳的话表示由衷赞同,他点头道,“的确,我们现在欧
洲军的计划被搁置一旁,政治共同体计划也被抛弃,军事欧洲的道路被关闭
了,政治欧洲也无路可走。发挥经济一体化功能将是我们的唯一出路。这既
没有忽视欧洲统一的长远目标,在体制方面也不会显得过于雄心勃勃。”
阿登纳和莫内不约而同考虑到以经济为推动力归功于欧洲煤钢联营四年
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六国自从成立了共同联营机构,对煤钢的生产、投资
价格、原料实行统筹分配与安排之后,六国的联营领域都飞速发展,远远超
过了没有参加煤钢联营的英国以及北欧各国。 1951—1954 年期间,德、法、
意、荷、比、卢六国的煤产量增加了23%,钢产量增加了14.5%。除此之
外,煤钢重要工业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六国工业的发展,这便使得六国都从
实际的利益中感到了联合的好处。
同阿登纳磋商后,莫内也同样到五国中去寻求共同语言,他得到一大批
从煤钢联营中看到实际好处的政治家们的支持。这时,经济利益成为欧洲联
合再掀高潮的推动力。各国已经不满足于在“小欧洲”范围内所进行的单一
部门的经济初步一体化,而积极酝酿着更广泛的一体化以及成立全面关税同
盟问题。既然政治和军事一体化牵涉的范围太广,触及的问题太根本(国家
主权),何妨从不那么敏感的经济一体化重新来着手。各国对这个问题都兴
致勃勃。
让·莫内奔走于各国政府间,穿针引线,协调各方意见。在他的努力之
下,各国又重新行动起来,这一次的目标是建立更广泛的经济一体化。
1955 年3 月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参议院批准了巴黎协定。法国方面感到,
在失去了欧洲防务集团对德国的约束之后,只有重新将德国拉回欧洲轨道,
才能减轻它的威胁。于是埃德加·富尔总理分别给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法
国外长安托万·比内以及意大利外长埃塔诺·马蒂诺写信,建议“重新推行
欧洲思想”,把欧洲煤钢联营集团权限扩大到运输工具和包括原子能在内的
其它能源形式的领域中。
阿登纳在原则上同意富尔总理的建议,但鉴于法国曾使欧洲防务共体流
产,因而他希望待建议讨论成熟之后,再作表态。法国外长比内也拟就了一
份提议建立一个欧洲邦联委员会的计划,阿登纳对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持怀疑
态度,因为法国的局势是不稳定的,即使比内的计划很好,但如果比内不能
留在政府里,计划就无从实现。法国国民议会的选举定在1956 年,所谓的孟
戴斯—弗朗斯集团与安托万·比内集团两相对峙,阿登纳对选举的结果没有
把握,更何况比内在制定计划时,尽力想把自己集团内对欧洲政策的各种不

同见解统一起来——他能做到这一点吗?或许计划本身就包含着可能引起比
内集团在欧洲问题上溃散的危险。考虑到这些,阿登纳认为比内有关建立欧
洲邦联国家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因此他把它撂到一边。
在莫内的推动下,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的外交大臣保罗一亨利·斯
巴克、约翰·威廉·贝恩、约瑟夫·伯克也行动起来。贝恩提出了一个重要
建议,他说,“任何不完全的一体化只能通过损害其他部门或者是消费者利
益的措施,才能解决某个部门的困难,这样还会导致排除国外竞争,自我封
闭的危险。这决不是提高欧洲生产率的办法。另外,分部门的一体化也不能
像全面的经济一体化那样有助于加强欧洲团结和统一的观念。为了加强这种
观念,最重要的是要把欧洲国家对于共同利益共同负责的观念溶化到一个关
注普遍利益的组织中去。”因此,“应成立一个超国家的共同体,其任务是
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欧洲经济一体化,通过关税同盟实现经济同盟。”这样,
一个全面的经济一体化建设目标提上西欧六国日程。
荷、比、卢三国外长就贝恩的建议进行了充分的协商,最后三国共同拟
定了一份备忘录,明确提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概念,备忘录尤其强调必须建
立起一个有实权的共同权力机构。5 月9 日,让·莫内在欧洲煤钢联营集团
共同议会上,也提出了欧洲建设的两种办法,他认为新的部门一体化和全面
的经济一体化,能够同时进行。这样,5 月14 日,议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
要求即将召开的六国外长会议讨论有关事项,并起草一份关于分阶段实现欧
洲一体化的必要协议。
三国备忘录与莫内建议关于建立经济共同体的提议引起联邦德国国内重
视,并引起阿登纳和他的著名的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之间的分歧。阿
登纳对经济同盟所包含的潜在政治同盟的意义非常感兴趣。他曾经说过,为
了达到欧洲统一,他随时准备将刚刚获得的主权“纳入一个欧洲各国人民的
超国家的共同体中”。艾哈德却反对这种部门的“统制经济”和超国家性,
赞成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范围内实行贸易自由。经济
上艾哈德是专家,阿登纳尊重他的意见,经过多次的磋商磨合,联邦德国最
后拟定的备忘录成了两人观点的综合,一方面主张要扩大欧洲煤钢联营集团
的活动领域,同时也模棱两可地建议采取类似政府间合作的办法。
对欧洲的进一步联合与发展,阿登纳有着自己的考虑与设想。
首先,阿登纳认为,从1945 年以来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应该看到:
欧洲一体化运动不应该是死板的,绝对的,它应该是伸展自如而且富有弹性
的。“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必须是他们赖以发展的共
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在这种考虑
之下,一体化政策就应该是灵活的,超国家机构并非确定无二的选择。许多
国家,例如英国,便是由于对超国家原则不能接受而拒绝加入到一体化行列
中来。
其次,“欧洲联邦或者邦联的作用和作用的发挥,不应该取决于某一个
成员的意愿或者它所谓的利益,”这将使一体化失去凝聚力,必须尽可能地
找到大家的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从而推动整个欧洲一体化的建设,最终改
变欧洲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软弱地位。
第三,欧洲一体化也应注重现时的国际形势,注意协调它与各方面的关
系。具体来讲有两方面。一是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系:再是同美国的关
系。虽然阿登纳认为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实质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范畴

都大大超过欧洲的联合,否认欧洲联合会有损或侵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作
用,但是,阿登纳也承认,在遇到二者职权范围彼此相接或交叉的地方,相
互间是需要进行调整和调节的。对美国也是如此,从目前来看,虽然统一的
欧洲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有效维护欧洲地位的前提,并且这种
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美国不可能永远承担保卫欧洲的责任;美国的切身利
益也不可能总是与欧洲国家的切身利益相一致,因此,双方“势必出现政治
见解的分歧,从而会导致独立自主的政治行动。”而且,从各种不同的观点
来看,大国支配、小国依附的状况都不能持久,长久下去双方都不能忍受。
防务集团条约失败后的第一次煤钢联营六国外长会议终于于1955 年6
月1 日至3 日召开了,地点是在意大利的墨西拿。阿登纳派去了精明能干的
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其他各国出席会议的有法国的安托万·比内、比利时的
斯巴克、荷兰的贝恩和意大利的埃塔诺·马蒂诺。主席是卢森堡的约瑟夫·伯
克。这次会议的中心是讨论欧洲的振兴问题。从荷、比、卢三国的备忘录开
始,会议上各国代表各抒己见,哈尔斯坦充分明确地表达了阿登纳和联邦政
府的意见。反复讨论取得共识之后,六国最后一致通过了一项协议,即《墨
西拿宣言》。
哈尔斯坦一回国,立即把墨西拿会议的进行情况向阿登纳作了汇报,阿
登纳说他是“怀着惊喜参半的心情评介墨西拿的决议”。令阿登纳感到惊讶
的是尽管六国为各种意见争论不休,却是真的在经济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
但他担心的是“经济工作将会使我们离开主要任务,即政治联盟的创建”。
他为《墨西拿宣言》中六国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政治意愿感到由衷的宽慰。六
国政府在宣言中一致明确:
“在欧洲建设的道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刻已经到来,它
们一致认为欧洲建设应该首先在经济领域内实现。它们认为,应
该通过扩大共同机构,有步骤地联合各国的民族经济,建立一个
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这对于创建一个统一的欧
洲是必要的。在它们看来,为了使欧洲保持它在国际舞台上所占
的地位,为了恢复它固有的影响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样的政策必不可少。”
在欧洲经过了1954 年8 月30 日的那个“不幸日子”之后,六国终于再
次振作起来了。年近八旬的阿登纳也精神抖擞,他相信一个欧洲的新时代即
将到来,他又接着为他的欧洲统一的政治理想奔走于各方了,他感到他的时
间已经不多了,迫切地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欧洲统一哪怕最初步的实现。

德英、德意与德法之间
必须为奉行一种强有力的共同的欧洲外交政策创造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