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拿破仑时代 >

第29章

拿破仑时代-第29章

小说: 拿破仑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11 月的巴黎会议上同意了条约,如果德国在签字前夕再要求修改,德国外
交政策可靠性的信誉就会扫地以尽。
1952 年5 月中旬,巴黎欧洲防务集团条约会谈与波恩德国条约会谈全面
结束。根据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的建议,决定于1952 年5 月26 日在波恩签订
德国条约;第二天,即5 月27 日,紧接着由参加国外长在巴黎签订欧洲防务
集团条约。
5 月23 日,整个条约文本的缔结前夕,又险遭破弃之灾。这一天,法国
内阁会议决定,必须根据新的条件,才能签署和建议批准以上两条约。
在2 月的伦敦谈判时,法国曾要求美英对出现一个成员国(意指联邦德

国)退出欧洲防务集团时作出安全保证声明,之后法国与美英之间就此举行
了谈判。此时法国内阁会议认为美英两国作出的声明的力度还嫌不够,要求
作出更明确的保证,即要求美英声明保证反对德国重建独立自主的国防军,
并要求盟国保证考虑法国在海外承担的军事义务,并把这一立场在一项总声
明中确定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消除法国国内的忧虑,即法国由于在印度
支那、北非阿尔及利亚等承担了海外义务,将来有朝一日在欧洲防务集团中
可能会处于比德国较弱的地位。
5 月23 日,三国外长聚齐波恩,艾奇逊、艾登、舒曼和阿登纳再度坐在
一起,讨论舒曼带来的法国的新要求。
为了不影响条约的签署,使盟国各方几个月来的努力付诸东流,美英两
国注意满足了法国的部分愿望。美英两国声明:如果欧洲防务集团的一体化
或统一受到任何一方所采取的任何威胁步骤的话,美英两国政府就将把这样
一种步骤看成是对它们本身安全的威胁。美英两国承担义务,在欧洲保持一
支其兵力足以保护北大西洋区域和欧洲防务集团一体化安全的部队。法国政
府这才表示满意。
关于支持法国的北非政策和印支政策的要求,美英没有立允作出声明,
艾奇逊对法国的答复是这样的:支持取决于法国政府的政策。
阿登纳也力求争取美英的支持。在外长会谈中,阿登纳表示:截至目前
为止,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的生效已经彼此联在一起了。如果一个
参加国(比如法国)由于某种原因而推迟或甚至反对批准欧洲防务集团条约,
为了应付这种情况,联邦德国也需得到保证,至少使德国条约部分生效。按
照原定的程序,联邦德国必须要等到所有参加国全都批准了欧洲防务集国条
约时才能获得自己的全部主权,阿登纳请求作出保证,在迟迟得不到批准的
情况下,不妨先让德国条约中规定的某些条款生效。艾奇逊和艾登立即声明
准备同意这个要求。舒曼在一番犹豫之后,也表示了同意。
阿登纳得到了书面保证:倘使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推迟生效,就将召开一
次三个占领国的会议,联邦共和国也参加,就德国条约的生效问题进行磋商
并作出决定。这种可能的情况,后来竟被阿登纳不幸而言中,此乃后话。
5 月25 日晚,舒曼终于接到法国内阁会议通知,认为美英作出的保证声
明已经足够了。签约的障碍几乎是在最后一刻才完全排除。
1952 年5 月26 日,星期一,上午10 时整,《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
三国关系的公约》(即“德国条约”或称“波恩条约”)的签署仪式在彼恩
联邦参议院大厅隆重举行。参加签字仪式的有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英国外交
大臣艾登、法国外长舒曼以及联邦德国总理兼外长阿登纳。联邦德国社会各
界的许多头面人物,如联邦议院各党派代表和各州总理,均应邀出席。
德国社会民主党没有派代表参加签字仪式。舒马赫自始至终强烈反对签
署德国条约。在5 月22 日接见合众社记者时,舒马赫说“谁同意这个一般性
条约,谁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德国人”。但是,自1951 年9 月的华盛顿会议
以来,经历了8 个多月的反反复复,德国条约终于顺利签署。5 月26 日下午,
阿登纳与艾奇逊、艾登、舒曼飞往巴黎;次日,即1952 年5 月27 日,星期
二,上午,由比、德、意、荷、法、卢六国外长在法国外交部钟厅签署了《关
于建立欧洲防务集团的条约》(即《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或称“巴黎协定”)。
尽管德国条约只是联邦德国和西方盟国之间的一种暂时性和约,但是,
阿登纳认为,对于战败的德国来讲,这已是一个可以看到的巨大进步。由于

签订了德国条约,占领法规被取消了,将由大使取代高级专员;军事安全会
和其他许多盟国管制机构行将解散;对德国经济、科学和研究工作的无数限
制也将予取消。过去联邦政府所承担的防务费用中,有几乎四分之三是必须
根据外国命令支付的,联邦政府根本无权过问这些款项的使用情况。现在,
根据条约规定,由单方面强加的占领费用变成了有待协商确定的防务费用。
条约中关键性的重要一点还在于,由于签署了条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了
西方盟国的伙伴,西方国家承担了和联邦德国一起争取和平重新统一德国的
义务,这样,西方大国不可能再撇开德国去举行谈判和达成协议了,西方牺
牲德国去和苏联取得谅解的危险也就不会存在了。
德国条约的序文中明确写道:
“英、法、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四个缔约国的共同
宗旨,是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加入欧
洲集团,这个欧洲集团本身将纳入正在成长的大西洋集团
之内。
“用和平的方法使德国恢复为一个完全自由统一的
国家并通过自由谈判缔结和约,仍然是各缔约国共同的根
本目标。”

俄国人的“诱饵”
在德国对外政策中,现实的想法和理智的前提是,要
考虑现有的世界形势,从中为德国寻求一个最理想的地
位。
——《阿登纳回忆录》(一)
二次大战结束以来欧洲国际舞台事态的发展可以简单归结如下:
随欧洲衰落,美苏崛起,以欧洲分裂、德国分裂为标志,两个巨大的实
力体系建立起来了:一个是苏联为领导的东方集团,一个是美国为核心的西
方集团。
苏联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条约牢牢控制了东欧;西方实力体系则表现
为北大西洋公约和其他一系列防御性联盟和协定。
苏联在德国东部地区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并加强了它与这个政权的联
系;而西方也筹划通过欧洲防务集团条约,使西部的联邦德国加入西方的安
全体系。
从1951 年9 月起,西方便进行着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的谈判,
一俟这些条约生效,德国的东部和西部就将完全被割裂。德国统一至少在东
西冷战尖锐对立时期是看不到希望的。
1952 年春天,在阿登纳与西方三国就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谈判
最为紧张的时期,苏联突然主动将德国问题提上桌面,再次建议召开四大国
会议讨论德国问题。
3 月10 日,苏联向法、英、美三国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要
求消除“欧洲战争虽然已经结束接近7 年,但对德和约仍然没有缔结”这种
“不正常状态”,敦请有关各国“立即考虑对德和约问题”。照会还附有一
份对德和约的草案,草案中指出“缔结对德和约对巩固欧洲和平具有重大的
意义”,能“最终解决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并且强调
“草拟和约时,必须有德国参加,亦即由一个代表德国的全德政府参加”。
苏联提出了作为对德和约基础的一系列原则,主要包括:
在政治军事方面,统一的德国领土范围必须以四大国波茨坦会议各项决
议中所确定的疆界为准,保证使德国发展成为独立、民主和爱好和平的国家;
保证德国人民享有基本民主权利,保证各民主党派团体的活动自由,但是必
须取缔一切敌视民主与和平事业的团体;前德国军队的一切成员,包括军官
和将领,一切前纳粹分子,除曾经因犯罪而被法庭判刑者外,一律享有和其
他德国公民同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德国可以拥有保卫国土所必需的、
自己国家的武装部队(包括海、陆、空军),可以生产军需物资和军事装备,
但德国有义务保证不参加任何一个旨在反对曾经参加过对德作战国家的任何
集团或军事联盟,军需生产的数量和种类亦仅以满足和约所规定的德国武装
部队的需要为限,不得超过。
经济方面,苏联的条约草案对德国和平发展经济不作任何限制。
苏联3 月10 日的照会发出以后,阿登纳以他特有的政治敏感领悟到苏联
照会及其和约草案的意义非同寻常。由于正是两条约谈判最关键时期,阿登
纳判断这只是俄国人借以阻挠联邦德国加入未来欧洲政治集团的企图。和约
草案中关键的一点是,德国应当承担义务,不加入旨在反对任何曾参加对德

作战国家的任何集团或联盟。这也即是说德国应信守中立。如果这样的话,
统一的德国就不能加入统一的欧洲,统一欧洲本身也就无法建立。中立化的
德国只是一个没有权力的政治形象,而苏联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巨大优势将
在德国取得决定性影响,能随时将德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借此控制整
个欧洲。
阿登纳认为,如果只是看到苏联照会中所作的一些表面让步,看不到在
受到孤立以后所面临的危险,那就大大错误了。这些让步只是为了蒙蔽德国
人民。苏联政府的目的昭然若揭,其基本的政策目标一如既往,仍然是阻挠
欧洲统一。苏联希望借此搞长期谈判,使这一时期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有关欧
洲防务集团的讨论陷入僵局。俄国人在照会中抛出了一个诱饵:“德国人本
应拥有本国的陆海空武装部队”。这与法国人在欧洲防务集团谈判中竭力将
德国军队打入另册,赋予多项限制条款形成对照,但是,更应该注意到,苏
联在过去几年来的政策从未显示过那怕只是最起码的迹象,表明它说的这些
话具有符合与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实际内容。阿登纳还认为在当今原
子武器和摇控武器的时代,德国单靠自己的力量也不能建立起自己有效的武
装力量。无论从经济方面或是在现代化研究方面的落后情况来说,德国都无
法靠自己的武装部队来保卫本国领土。因此,苏联照会的另一企图,无非是
要煽动德国人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情绪。
阿登纳对盟国方面感到担心,怕苏联在这个节骨眼上抛出的诱饵会破坏
西方的团结,从而直接损害拟议中的两条约。3 月17 日,阿登纳将对苏联照
会的意见向三个高级专员作了通报,并与他们一起就此进行了详细的磋商、
交谈。
3 月20 日,阿登纳趁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开会的机会留在巴黎,与法
国外长舒曼、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和美国驻巴黎大使邓恩再次进行详细会商。
西方三国在充分考虑了阿登纳的意见并相互协调了立场后,3 月25 日,
西方国家给苏联发出复照,提出只有创造了作为建立全德自由政府必不可少
的基础——自由选举——这一先决条件,才能开始讨论缔结对德和约。美国
在照会中特别指出:要“缔结一项结束德国分裂局面的公正而持久的和约”,
“就必须建立一个体现德国人民意志的全德政府,这样的政府只有在联邦共
和国、苏占区和柏林进行自由选举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只有在德国人民的民
族自由和个人自由获得保障的情况下,这样的选举才能进行。”
针对苏联提出的波茨坦会议划定的疆界问题,美国特别强调了边界问
题:波茨坦会议实际未对德国疆界作出最后规定,会议只明确了一点,即领
土问题须留待缔结和约时作出最后决定。
其他西方国家的复照中都明确指出、无论在和约缔结之前或以后,全德
政府都应拥有达成“符合联合国的原则与宗旨”协议的自由。这表明西方一
开始就拒绝了苏联使德国中立化的设想。
4 月3 日,在阿登纳的努力争取下,德国联邦议院对西方国家与苏联交
换照会一事也表了态,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基民盟一基社盟、自由民主党和德
意志党的下列提案:
“联邦议院同意联邦政府1951 年9 月27 日的声明,
重申德国政策的最高目标,是在自由和统一的欧洲中使德
国重新获得统一。

“联邦议院认为1952 年3 月10 日至25 日苏联与西
方三国互换照会,是对澄清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作出的重
要贡献,并且证实联邦政府为重建一个全德的民主法治国
家的努力是适宜的。联邦议院要求联邦政府再次敦促各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