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刘邦大传 >

第13章

刘邦大传-第13章

小说: 刘邦大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刘邦的命相,有不少神奇的传说,或许这大多是后人牵强附会的杜撰。由于刘邦的出身实在太差,加上由传统评鉴人物的观点来看,刘邦的能力似乎也没有值得称述的,惟一就是长得颇为“上相”,因此大家只好以“真命天子”来看他了。

《史记》中记载有这么一则故事:

话说吕雉奉父命嫁给刘邦,便和丈夫返回婆家居住。外表娇弱的妻子,个性倒相当坚强,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吕雉也非常相信刘邦一定会成大事。与一般妻子不同的是,吕雉很能欣赏刘邦大而化之的性格,为了他,任何牺牲也都能忍受。所以她甘心由千金小姐变成田里农妇,这可不是一般女子可以做得到的。

刘邦也很喜爱这位美娇娘,见到她亲自下田,心中更是不忍,过去放浪的习性收敛不少,只要有机会,便会偷溜回家,数年如一日。尤其生了两个孩子后,刘邦的溜班变得更勤了。

据说有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幼儿,正在田里锄杂草,有位作旅人状的老翁缓缓走过来。

“这位大嫂,能否给我点茶水?”

家教不错也颇体人意的吕雉,见老人家显得疲累不堪,不但给予茶水,并将自己的午餐分出一部分给老翁。

吃饭中,老翁面露惊讶地端详着吕雉,欣然叹道:

“夫人之相,可是天下奇贵之相啊!”

由于和父亲常说的相同,吕雉深感兴趣,便请老翁也相相两位幼儿未来的命运。

老翁看到长子,更惊讶道:

“依此儿面相看来,夫人之奇贵,正是来自这位公子之福荫啊!”

吕雉再请看看女儿。

老翁点头道:“也是贵人之命啊!”

说完,便拿起自己的拐杖慢慢走开了。

正好这天午后,刘邦也跷班回家探望妻儿,相差老翁离去仅约一个时辰。

吕雉便将老翁之言,转告刘邦。刘邦大为惊喜,便立刻循老人去的方向追赶过去。

不久,便看到一个老迈的背影。

“老人家,请留步!”

老翁回过头来,看到刘邦面相,未等刘邦开口,便惊叹道:

“刚刚我看到夫人和婴儿的贵相,正大惑不解,原来都和您有关啊!阁下之相极为尊贵,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地表示:

“如果真如老先生所言,有显达之日,绝不忘您的恩德!”

后来,刘邦即帝位,便派人四处寻找这位老翁,但再怎么努力也见不到他了。

或许也正是一再出现“贵相”的说法,让刘邦能够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终至成其大功。

不过经由这些事件,刘邦也的确有了改变。

虽然浪荡的时间少了,但因担任亭长需要结交黑白两道,使他不只拓展了人脉关系,也使自己的器量更大了。

连萧何都感觉到刘邦的领导魁力愈来愈成熟了,他对朋友表示:

“刘季看来没有特别才能,但如同一个空虚的器物一样,反而更能兼容并蓄各色各样的人才,能吸引更多人支持他,正是他更容易成功的有利条件。”

没有立场,没有包袱,以及豁达开朗的个性,使刘邦的可塑性极高,加上难得一见的个人魅力,更使他命定中成了乱世英雄。

虽然命中极贵,但不久却发生了结束他安定幸福生活,甚至差点有生命危险的灾难事件。

率役上京,亭长成了通缉犯

秦始皇在位的晚年,因北征匈奴、建筑长城而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加上原先进行的修驰道、修宫室以及骊山陵的工程,使政府原有的人力根本不足派用,只好由民间征调大量的劳役。

早年,虽然秦法严苛,但对调派人民作劳役却非常谨慎。因为法令是用来集结国力,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违农时,甚至发动战争也都会选在农闲的时候。然而商鞅在变法时的原则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见法令不只用在人民身上,也在限制政府的滥权。

韩非子在诠释法家时,也非常推崇老子“无为而治”的精神,他认为政令清简而执法严厉,才能建立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

但统一以后,要进行改革及建设的工作太多,光是推动经济。文化的统一,就要动用不少人力,加上效果不佳,于是耗费更大。工作太多了,超过了正常的运作,使国人已产生不合理的压力,若执法又严厉而无弹性,人民便有受虐待的强烈感觉了。

尤其是劳役这件事,原本是大家利用农闲时间奉献劳力,来增强国家建设、促进社会繁荣,现在征召太多,超过了农闲所能负担的,也影响农民正常作业及生活,自然要变成苦役了。

征调劳役的命令,终于也到达了泗水亭。

逐渐有“领袖”意识——“大丈夫当如此”的刘邦,自然最反对这个影响人民生计的任务。

“全部去作劳役,那么家里谁耕种?况且还要缴税赋,老百姓怎么生活得下去!”

“任侠”自居的刘邦,打从心底反对这种过度欺负善良农民的命令。

但秦王朝利用早年的什伍制度,将全国各地的户口资料掌握得非常好,一里二十五户有多少男丁,随时都有统计,并建立户口簿籍,以为征税及征调劳役的凭证。由于全国的统计资料依地区保留在政府办公室中,地方官又采轮调制,根本不知道以前报上去的数字,所以谁也不敢对现有户口报假资料,否则可能有抄家灭身之祸。

所以沛县县令立刻编造名册,并派遣属下的各亭亭长负责领队的工作。

由于这次的劳役是建筑骊山陵,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加上大家对过多的劳役反感颇深,因此负责领队是件危险差事,万一有人结队逃亡,领队也要连坐论罪。

考量所有亭长的能力后,县令认为只有刘邦压得住阵脚。刘邦虽万分不愿意,但公家任务推辞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带领征调的五百多人出发了。

从沛县到咸阳有数千里之远,翻山越领,全靠两只脚,又携带笨重的炊具及野宿设备,日夜兼行,是件非常苦的差事。

刘邦一向宽厚,故管理工作松散,有些吃不了苦或想念家乡的人便趁机逃走。

虽然发现有人逃亡,但监管的人员太少,山路又崎岖复杂,实在也难以搜捕。所以刘邦虽头痛异常,却是束手无策,只好装作不知,继续领着前进。

但团体心理立刻有样看样,逃亡的人于是愈来愈多。刘邦无力掌握,心想再这样下去,到咸阳恐怕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到时候交不了差,看情形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干脆错就错到底了。

下定了决心,反而轻松多了。

到达丰西泽中,刘邦下令将剩余路费全部换成了酒和酒菜,并召请剩余的劳役与他痛痛快快大喝一场。

大家正莫名其妙时,刘邦在半醉状态下宣布,劳役队伍在今晚全部解散,要回去的可以暗地回去,责任完全由他一个人扛。他慷慨激昂地表示:

“此去凶多吉少,你们赶快逃亡吧!到了这个地步,我也只好开溜了。”

劳役和监管人员中,有些较胆大而讲义气的便表示:

“我们愿跟随亭长逃亡!”

虽然有了一群人,可以相互照顾,但天涯茫茫,又毫无准备,该到哪里去呢?幸好刘邦一向乐观,心理上虽也担心着,但仍谈笑风生,带着酒意,牵领着大家往深山里走。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消息走漏后会被官方逮捕,一方面进入山区也比较容易找到吃的东西,存活机会较大,或许可以暂时成为据寨而守的“山大王”呢!

剑斩白蛇,神话传说诉因由

逃亡数天后的某夜,刘邦等人仍借着酒意及月光在山中的沼泽区里赶路。由于道路不熟,刘邦派一名较机警的劳役在前面探寻,以免人数太多,容易被发现。

不久,这名先行者,慌慌张张地赶回来报告:

“不好了,前面有一条巨蛇,盘据小路中,看情形,我们很难过得去,还是回头找其他出路吧!”

刘邦微醉中,胆量更大,他大声表示:

“壮士出行,还怕什么东西!”

接着又猛喝了几口酒,便拔出佩剑,奋勇向前。大蛇遭到奇袭,立刻反抗。刘邦力大,又劈又砍,大蛇不敌,终被劈为数段。

这时刘邦酒意上升,迷迷糊糊中,独自穿越小径而去,走了几里路后,终因醉酒又疲劳过度而卧倒路旁,睡得不醒人事。

跟随在后头的人,见没有动静,便向前追寻。

说也奇怪,就在刘邦斩蛇的位置,有位老妪在黑暗中哭泣。大家感到奇怪,便趋前问道:

“老婆婆,你为什么在此哭泣呢?”

“我的儿子被人杀了,所以我在此为他痛哭!”

“你的孩子是怎么被人杀的呢?”

“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今天他化为蛇的原形,横在此路上,想不到却被赤帝之子给杀了,所以我才在这里痛哭呀!”

问话的人认为老太婆胡说八道,正想羞辱她,老太婆却突然不见了。

大家感到非常惊讶,乃立刻寻找刘邦,并且叫醒他,告诉他这件奇遇,刘邦听到了非常高兴,便认为自己是赤帝之子了。

有些史学家认为这是逃亡期间刘邦徒众故意创造出的神话,用以显示刘邦是天生的领袖。

甚至也有人认为这是萧何为了掩护被通缉的刘邦,建立他在沛县父老心中的重要性,故意制造出来的神话。

但依逻辑推论,这种可能性均不大。以刘邦当时的身分和境遇,刘邦的徒众及萧何即使再大胆,也不敢将“帝”这个名词和刘邦连在一起。

这种斩白蛇起义的传说,应是刘邦成功以后,为突显他是真命天子所制造出来的神话。由于刘邦出身的确太低,为稳定汉王朝政权,负责的官员不得不大下苦心来为他“形象包装”一番。

刘宋的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则认为白帝代表秦王朝,刘邦平灭秦朝,故有此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的传奇。

图腾意义,象征解神奇

但以人类学的眼光来看,此处的蛇应属图腾的意义。因为秦王朝为鸟图腾(可由秦皇室国玺的百鸟图证之),而且五行中排水德,色“尚黑”,说什么也和白蛇扯不上关系。

刘邦出身沛县,虽介乎各部族交杂之处,但主图腾仍属“蛇”。日后和刘邦争霸天下的项羽起于江东,是楚国贵族后代,属蛇图腾族之嫡系。江东地方盛产白蛇,或许白帝之子的象征指的是项羽。此一段传奇神话,指的可能是蛇图腾庶系的赤帝刘邦,在命中会击败蛇图腾嫡系的白帝项羽而登上皇帝宝座的天命象征吧!

这段意外的逃亡,在刘邦的生涯中,应属最落魄的时段,没什么可称述的,对天命所归的“刘皇帝”,也成了最空白的一段。为补足此缺陷,汉朝官员乃强化刘邦的“天生伟大”,才会创造出这个“官制神话”吧!

《史记》中还有一段让人更难以置信的传说记载:

秦始皇在位时,便有不少懂得看天象的方士跟他建言:“东南方有天子气。”始皇甚担心,便常到东方巡幸欲镇服之。

刘邦对此传说,深为自疑,便藏匿于芒县和砀县间的深山沼泽和岩石间,怕因为自己有“天子气”而被发现。

但妻子吕雉和地方父老有事到山区寻找刘邦时,却仍很快就找到他,刘邦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

“你怎么每次一来便找到我呢?”

吕雉答道:“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云气,只要顺着云气找,便可以很快找到你了。

刘邦至此,更相信自己有祥瑞之异征,非常高兴。沛县子弟,听到这种传言,更相信刘邦之贵相,也纷纷往山中投奔之,俨然成为一股力量。

这段故事,更明显是后人加上去了。方土再大胆,也不敢向专权又好猜疑的秦始皇报告有“天子气”之事。即使有这件事,亦属宫廷中秘言,又怎会流传到刘邦耳中?

逃亡山区的刘邦,想必依靠卢绾、夏侯婴、樊啥、周勃等“兄弟兵”的协助,勉强可维持生存,哪敢自比为“天子”。况且沛县不少子弟为了逃避接踵而至的劳役,得知刘邦结众藏匿于山中,前往投奔者或许有之,但人数最多也数百人而已,成不了气候的。

但不久,一件意外事件,又使刘邦的运气由谷底,再次往上直冲了。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这个世上,“无”常比“有”更有用处。以车轮为例,车轮上“有”三十根辐,都集中在车毂上,因为车毂本身是“空虚”的,所以能够承受这三十根车辐,车轮才能转动。因为车毂的“无”,接受了车辐的“有”,车轮才能发挥作用。

揉和陶土作成各种器具,器具以陶土为外壳,本身是“有”,但器具中间的空虚是“无”,器具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其间的“无”,而非周边的“有”。

建筑房子,开凿门窗,真正能住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