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41章

甲申天变-第141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锄奸团里头一个个都是不大点儿的孩子,可都是气壮山河地义士,是中华血性的凝结,几千年才出这么点地精髓。都是奋不顾身玉石俱焚的主儿,连自己地性命都能搭进去,你还往哪里跑?谁还敢救你?

齐斩全家,鸡犬不留,这是锄奸团最基本的东西。

“五千锄奸团已经撒出来了,是五千!”

“我的爷爷呀,五……五千,这还不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披血?”一个锄奸团成员就能一座城市惶恐战栗,这要五千锄奸团撒出来,和开了鬼门关还有什么区别?

明明知道锄奸团不会和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为难,可一想到自己也就披着辫子的汉人,大伙儿的腿就开始发软了。

“五千锄奸团也不算个什么!”消息灵通人士强作镇定的说道:“关键的关键,关键是呐,还有五千七杀决死兵。”

放眼天下,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家伙敢说五千锄奸团不算什么,大伙儿都不明白七杀决死兵是什么玩意儿,看这意思,难不成比锄奸团还要恐怖?

“七杀决死是什么?四爷的七杀令你们总听过吧。”

“听过,听过。”过分的恐怖笼罩之下,大伙儿说话的强调都要点不自然了。

“我听那边的消息说,七杀决死兵,都是大人,比锄奸团的孩子要厉害的多。都是跟着四爷转战千里浴血百次的雄壮之士,一个一个都是从死人堆儿里爬进爬出上百回的主儿。”仿佛是在思考七杀决死兵到底有多恐怖一般,消息灵通人士都被他自己的消息给震慑的变音变调,说起话来嗓子里就像是堵了鸡毛一样:“这样的主儿要是放一个到京城里来,跺跺脚这座四九城儿都得忽悠半个月!五千呐!五千个呐,就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也得颤悠一下子……”

“可不是嘛,谁说不是呢。”大伙儿都在有意无意的掩饰自己脑袋后头的辫子,象是在安慰自己一般喃喃的念叨:“好在哇,好在咱们不是什么汉奸,也没有做什么太大亏心的事情,真要四爷的队伍来了,爷们儿第一个就把这猪尾巴绞下来……”

消息灵通人士把荤菜拔个干净,晃荡着酒壶把残酒统统灌进肚子,晃晃悠悠的嘿嘿一笑:“哥儿几个都唬的不轻吧?”

“我们才不怕呢,才不怕呢,四爷又不会为难咱们小老百姓,怕他个毛?”一个个都在战栗的声音还在强装镇定。

“怕不怕的就不说了,今天的酒不错,菜也地道,我就免费再透露个有意思的……”

“赶紧说,赶紧说,要真是有意思,明天我们大伙儿轮流会钞,请你吃喝半月。”

“好嘞,我先谢过哥儿几个了。”消息灵通人士团团一揖:“你们说当今的万岁,顺治皇帝是谁的种儿?”

“还能是谁的?是皇太极来佛爷的呗?

“屁,是多尔'的种儿,这点儿那为四爷知道的最清楚。你们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子事情?”

众人都是四九城中的机灵鬼儿,心思一个比一个的伶俐,结合当今的局面,立刻就明白过来,把嘴一巴咋,嘿嘿淫笑着说道:“这事儿还真他娘说不清楚,鞑子就是鞑子,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这被窝里头被窝外头的事情,乱着呢……”

“哈哈,你们明白就好了,哈哈,哈哈,散了,散了,明天再来,哈哈。”

在哄笑当中,散去。

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

不觉间,树上的野蝉也就不叫唤了,园子里的苹果满枝头,尤其是那些一树一树的山楂,红的耀眼火的夺目,活似一片火焰闪烁在绿叶之间。

正是蚊子钢腿儿的八月,秋老虎要去未去的季节,因为天气干,又有许多农活儿,这一年中最后的一热反而比炎炎夏日还要难熬。

可老人们都说今年的秋天来的早,夏天去的也快,这还没有怎么样呢,热季就已经过去了。还有许多神神叨叨的人在私下里说,这是鞑子杀的人太多了,阴气儿也太盛了,所以天地变易。按照卦书上的说法儿,这叫做阴宫阳相,主有四象之灾。

至于四象之灾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也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明白,可现如今发留辫子,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尤其是那些胸中有正气心里有祖先的汉子们,就因为不肯剃发,几乎都要死绝了。据外头过来的人说,这剃发的最后限期要到了,各地砍下来的人脑袋堆的比山还高。虽说京城里头有鞑子的重兵压着,眼下还看不出什么来。可人心的浮动,各种五花八门的传言,京城的爷们儿还能感觉不到?

不管怎么说,这个八月十五哇,都有一场大戏要唱。

这眼看着中秋要近了,又是满洲主子要粉饰太平,又是要庆贺顺治朝的文治武功,皇叔父摄政王也早传下话儿来,让各地进贡送喜,以彰显大清朝地繁荣昌盛。

尤其是这宫里头,老早就在准备布置了。

新扎的彩棚子一个比一个高大光鲜,各殿都拿锦绣的绸缎衬了,一看就有那么股子祥和喜庆的味道。

各地送上来地时新物件儿多的就不过来,茶壶大小的石榴、整张整张的紫羔子皮、半人高的珊瑚树、象征太平盛世的多头紫芝,还有许多福临根本就叫不上名字地稀罕物儿。

娜木不住的看看这个又摸摸那个,喜欢的不得了,以前那种自认北京城不如大草原地心思也就没有了影子,不住大呼小叫的笑着,看那意思,恨不得把这些东西都搬到自己房间里……

而福临最喜欢地还是西洋地自走钟。

这个自走钟可是真正喜欢地玩意儿。能够咔哒咔哒地不断走字儿。仿佛里头有个小人儿在推着一样。这个物件儿是汤若望汤少卿送地。还在给福临讲解其中地道理:“我地皇帝陛下。这自走钟兵没有你想地那么神奇。只不过是工匠地机巧手段而已。这个大钟地关键之处和水钟不同。纯是以变动之力行走……”

“这些卖弄机巧地东西还是不要给万岁讲了。汤少卿还是多说说你地《火攻秘要》给万岁听吧。如今咱们大清朝四处征战。离不了这些火炮什么地。就算是万岁年纪小。这些东西还总是知道一些地好。”

也知道是什么时候。皇太后孝庄就出现在旁边儿。

大清国拓土万里。治下亿兆百姓。作为一国之君。还是少知道那些机巧之术地好。免得玩物丧志。福临年岁还小。只要知道以农业为根本。以军武为保障地道理就足够了。

汤若望也算是有真才实学地。孝庄心里明白。可福临越来越沉迷这些算学、历法等杂学之中。这让孝庄很担忧。

作为驾驭整个天下的大国之主,福临是满人当中第一个走进紫禁城的皇帝,面临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以前的先祖努尔哈赤也算是有本事的,尤其是皇太极算是雄才大略了吧,都没有机会面对这三万里的大好河山。满洲人几代经营,终于有了君临天下而不是蜷缩于东北一隅的这么个机会,自然是要做下前人一直在梦想却从来也没有实现过的大业。如此宏伟蓝图,需要的是一代雄主。

既然是要做空前的大业,成就空前的皇帝,怎么能够痴迷于这些杂学机巧之中?

这些东西确实不错,可都不是福临应该学习的,他要学习和面对的是治人的本事,是治理天下的能耐。

可小皇帝福临似乎是要存心和皇太后一样,不仅不理会这些,一见到皇太后过来,立刻转头就走开。

“奴才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吉祥。”大太监海大富趴下磕头之后,站起身子小声说道:“太后也莫催的太急了,小主子心里正憋屈着呢……”

孝庄看看这个一幅奴才模样的海大富,心里还清楚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要是寻常的宫人,哪敢这样说话?

“这一阵子事情多的很,我就把福临交给你了,好生照看着……”

“。”

“福临还小,很多事情还想不明白,等他大一些了,也就不和我这么别扭了。我做的事情你应该明白的很,有机会帮我劝劝福临。我就先回慈宁宫了。”

“。”海大富应着,躬着身子缓缓退下,亦步亦趋跟随着福临而去。

对于这个其貌不扬的太监,小娃娃皇帝福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从盛京到北京,这几年来一直就贴身跟随着。一直以为他不过是个忠厚老实的太监头子而已,现在却知道这个太监头子不那么简单,尤其是他那一身恐怖的功夫,虽然福临也只是惊鸿一瞥的见过一回,却晓得这个太监的身手极是高强,若是单放单的搏击,只怕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海老公,我一直想问问你……”福临很好奇的说。

“主子,叫我海大富就可以了,老公不老公的都是下面的宫人才叫的,主子这么叫会乱了尊卑的。”海大富还是一幅恭谨的样子,细声细气的说道:“奴才也说过多少回了,主子是九州万方地皇帝,和任何人说话都不可直言你我……”

“晓得了,晓得了,我就是朕,那朕问你。”关于这个问题,海大富已经提醒过无数次,福临的耳朵都磨出老茧了:“你这么好的身手,为何不去前敌建功?却留在宫里这么多年?我看呀,多尔衮都不是你的对手,你要是上阵杀敌,立下地劳肯定比多尔衮还要大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在主子身边伺候着。”海大富还是一幅卑躬屈膝的样子,声调中却多了一丝苍凉:“奴才也就是会几下子花拳竹腿的庄稼汉把式而已,摄政王尊贵之极,咱们大清还有很多要仰仗摄政王之处呢,奴才怎么敢和摄政王相提并论?比不得比不得呀。真要是论起打仗的本事,就是有一百个奴才也及不上摄政王地……”

“哼,那多尔'……早晚有一天我要叫他好看!”福临气呼呼的说道。

“主子,要称呼为摄政王的,这要让些别有心思地人听了去,会添许多麻烦。”海大富还是细声细气,满面祥和的说道:“奴才不是告诉过主子的么,摄政王的甲兵是在手上,主子您地甲兵应该在心里,不到最后关头,不可露出。

“嗯,你的话我明白了。”福临看着海大富,很大人气的说道:“你愿意做我的甲兵么?”

“奴才只是个奴才,最大的本分是伺候主子的周全。”

福临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这句话地意思。

慈宁宫。

因为孝庄地位尊崇,故而居于慈宁宫。其实这个女人很少踏进这座大殿,绝大部分时光是在宫北的大佛堂度过。至于起居,则是在大佛堂旁边地耳房里。

左右两个耳房,本是前朝伺候后宫贵人的那些宫人当值之所,简陋地很。

孝庄真正的住地就是左耳房。

“慈宁宫太大了,我一个人住着这心里空地慌,还不如住在佛堂边上,这心里头想着佛爷,也就安生了。”

反正孝庄本人是这么说的,虽然下边的宫女太监们都说这是在遮人耳目,说是为了方便那个摄政王,可这样的话谁敢说出来?要是露出半点风声,就是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孝庄屏退宫人,独自在房中端坐。

福临毕竟是小孩子,虽然现在和自己闹别扭,等他大一些之后,就会明白自己委曲求全的本意之所在了。多尔衮是愈发的肆无忌惮,要是他抢夺皇位,估计也没有人真的就是拼命死拦。为了保住福临的皇帝之位,为了保住母子二人的平安,很多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

宫里头的事情说穿了也就是一个:求稳。

这点孝庄还是能够做到的。

但是外面的事情可就多了,尤其是这次惨败。

多铎败的太突然了,突然的让人都想不到。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些时日,很多人还是无法从多铎战死的阴影中走出来。

豫亲王多铎的战力,在诸王当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多铎本人也算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虽然多铎的多尔'系的悍将,孝庄也不会否认多铎的长处。

可南都之败确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从入关以来,多铎战功卓然,转战山陕而历河南,手中几万兵丁发展成为十几万的大军。虽在淮扬顿足长久,终究还是顺利的拿下扬州,打开了长江之锁,为攻取江南打下最关键的一环。眼看着大军都到南都城下,京中甚至做好了诸般庆贺攻克南明中枢的准备,忽然局面一下子就逆转了。

十几万大军说没就没了,四万主力当中,除了按在扬州的一个满洲旗之外,几乎是全军覆没,就连多铎本人也战死阵中。

这个打击如同一桶冰水一般,兜头就浇熄了满洲正日益高涨的士气。

“江南柔弱,传檄可下”的评语顿时就成了笑柄,多铎都撂在江南了,还说什么可下不可下的?

大清的兵力本就没有多少,有分散在几个主要战场。忽然就折了这么一支最重要的,一下子还真的无所适从,根本就组织不起再一次强有力地攻击。

这个时候,满洲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老派的满洲勋贵认为当保住现有利益,和南明小朝廷划江而治。尽得江北之地,这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