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27章

龙起苍茫-第27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主要的一点是西门子公司同意帮助疏通德国政府部门,增加南洋这边派遣的赴德留学生的数目,欧美其他国家也将仿照此例,这也是人才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数年后首批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将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力军,到那个时候也差不多已经成功建立民国,正是要用人的时候。

古斯塔夫作为西门子驻满清总代表,将全权处理此次与复兴公司的合作计划,现在正在赶往巴达维亚的路上。

胖子克罗斯除了要等古斯塔夫的到来,还在紧张的等候电冰箱的研发进度,李秉衡已经初步答应将电冰箱的专利与西门子公司共享。

以为赚了便宜的胖子却不知道这只不过李秉衡故意为之,把西门子公司的资本拉进南洋,也是拉了个护身符,作为对荷兰殖民当局的震慑。即便荷兰皇帝也不敢对有德国资本的公司有所贪图,将来税收也会少收许多。

投资固然可以取得利润,但有时候也要为其他目的服务。虽然表面上西门子公司没费什么力气就取得了这几项专利的使用权甚至是免费转让,但从西门子公司得到的技术,以及留学生的名额,还有将复兴公司部分产业加入逃税行列,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与西门子公司以及其他德国、欧美国家公司的合作将会陆续进行,这些都在李秉衡的掌握之中。到时候殖民当局想上门收税,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至于一战结束后对德国的清算,那时已经与复兴公司无关,因为大部分产业将会在几年后转移回国内。

南洋等地目前大量兴办的加工产业与轻工业,不久之后将在复兴公司的重工业产业上看到成效。大量的机床、钢铁、型材、机械等将形成可观的利润并刺激复兴公司的扩张。

目前复兴公司也没有能力再涉足别的行业,目前已有的几家工厂仍然在不端的新建与扩张。

目前的钢厂在他看来既产量小的可怜,有工艺落后,成本也高。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路是一步步走的,工业是靠厚积而勃发,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冶金车间的许多设备却进展神速,随着机床厂附属的重型机械车间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完善,以前一些大型设备或者大型铸件需要从国外订购订造,现在已经可以自造。

从美国买回来的一万两千吨水压机结构复杂而且粗糙,与后世的水压机相差甚大,李秉衡曾经有朋友主持过后世一万六千吨水压机的DCS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对水压机结构知之甚详。结合电脑里的资料与图纸,在一百多名机械与冶金专业的留学生的努力下,对这台美国水压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并且准备自己制造一台一万两千吨水压机,除了DCS控制系统等电气上先进技术还无法实现,其他都吸收了后世的制造理念,至于一万六千吨水压机则也在设计当中。

大型龙门铣床与镗床等也被制造了出来,虽然稍显粗糙,但有了成例,将来可以完善。加上其他锻造设备,一些大型配件本来需要铸造的都可以进行锻造,并且加工到相当高的精度。

工业本来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那个行业上的进展立刻就能在这个行业应用上。各个团队每天都有新技术出来,然后应用到各个工厂,逐渐的实现初步的技术积累。而工厂里也不断的培养着大批的技术工人,并且还在不计成本的吸收新工人,每一个工人都被要求要掌握多种技术。当然相应得报酬也会提高,用李秉衡的话来说,现在工厂里不是讲用工成本的时候,而是技术与技术工人积累的时候,暂时的薪金上的压力,在将来工厂大规模扩张时就能看的出来现下的付出是值得的。

许多产业还未兴办,但机床与机械、钢材等的订单已经雪片般飞向了复兴公司。用李秉衡的话来说,这些订单凭目前的产能五十年都完不成。

加里曼丹这边将建一个大上数倍的钢铁厂,并且从机床厂分出一部份资源建一个重型机械厂。西门子公司准备在加里曼丹那里建一个大型火力发电站,应用上目前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因为他们也将在这里投资建设分公司,并对复兴公司进行一些技术援助。

可以说,将来复兴公司的重工业基地将会设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这个地方,也将成为复兴公司南洋战略的支撑点。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九节 锡业大族

李秉衡发自内心的喜爱槟城,喜欢槟榔屿这个华人的天堂,这里华人占了绝大多数,华人社会占了主导。槟城是马来除了吉隆坡之外最大的城市,成为华人重要的活动中心。

后世的槟榔屿华人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是少数华人占主要的大城市。

这里将随着各种产业的兴起而涌入大量的华人,国内的移民源源不断地将华人的比例一点点的提高。不仅是槟榔屿,整个南洋,将来都将因为华人的发展而更加繁荣。

吉隆坡与怡保两地也是华人较多的大城市,华人占了百分之四十还多。这里最多的便是锡矿商人,但眼下这些人中的佼佼者都在槟榔屿集会。

怡保的矿业巨商大多是保皇派与守旧派,之前他们都在复兴公司的采矿机械以及相关产品上吃到了甜头,这次约定了齐赴槟榔屿参与集会,试图购买机械厂,以垄断他们在矿业的地位。

怡保的黎平恩与吉隆坡的胡子春同为矿业巨子,在怡保等地较有威望,许多保皇派与守旧派以他马首是瞻,如今他却在槟榔屿碰了壁。

“父亲,这复兴公司如今招了林义顺等人的股,如今那帮人都抖了起来,理都不理咱们,说是采矿机械公司招股有新条件。”黎平恩的大儿子黎光新诉苦道,这几天他四处探听消息,联络同样有意入股这家公司的商人,很是劳累。

“就是,本来这两家公司没透出要招股的消息来,昨日放出风说也要招股,只是这招股对象须满足三条:热心公益的,身家清白的,还要支持革命的。这明摆着不是不给我们面子嘛。”黎家的盟友邵家族长邵思定说道。

邵家在暗算支持革命的爱国商人上没少跟着黎家作恶,这两家天怒人怨,不少革命党人与爱国商人都对这两家的人敬而远之,避之不及。这阵子以两家为首的保皇派与守旧派在槟榔屿上窜下跳,却无人理睬他们。一向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黎平恩等人受了冷遇,气又没处撒,这几日密谋要给复兴公司点颜色看看。

“黄仲涵那老狐狸每次上门都推说大股东另有其人,自己作不得主。那张弼士又在上海,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章程。问过入过股的人,只说交上一份申请书,详细罗列资产与入股股本,请人证明便行了,复兴公司的人审查合格便算通过。我们是不是也弄一份,送过去看看?”黎平恩对众人说道。

他们并不知道李秉衡在这里起的作用,在复兴公司与其他股东的有意隐瞒下,他的身份也很少有人知道详细。

“交便交,我们每家都弄一份,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多人他们都拒之门外。还有那复兴公司本部产业招股情况如何?”邵思定眼细如狐,一脸阴狠,最是奸诈,乃是黎家等家族的狗头军师。

熟悉情况的黎光新苦笑说道:“这其他公司已经是审查严格,这复兴公司的本部产业眼红者众多,但入股却是难如登天,听说已经入了股的都是复兴公司那边发出的邀请,而且这些人都守口如瓶,竟是没有一点内幕出来。”

方面大耳霸气十足的黎平恩摆摆手道:“复兴公司那些产业却入不了我的眼,那些大厂没那么容易办的起的。谁知道将来会怎样?还是盯着眼前的,这可是我等的根本。”

邵思定一边点头一边笑道:“如今先投那劳什子申请书再说,再有推托少不得给点颜色他们看看。也得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许多年没见过敢跟我们过不去的硬渣子,我倒要试试我的刀还利不利。”黎家与邵家等人早年在淘金矿以及开采锡矿、铁矿等时,没少与人火拼,杀过的人已不计其数,可以说满手血腥。这些人心狠手辣,不管土著与华人,背负了累累血债。一味讨好殖民政府,以殖民政府赋予的特权来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老狐狸又谈笑了一阵,回忆过去毁家灭族轻描淡写,仿佛是在说别人一般,又转过头眯起那双闪着寒光的细眼,凑到黎光新耳边阴笑道:“光新,这几日可去这槟城四下转转,可有中意的女子?”声音阴恻恻的,听在耳中鸡皮疙瘩都要起来。

这黎光新仗着家中有财有势到处为非作歹,坏事做绝,又好色如命,有中意的女子必要上手,手上毁了不少良家女子的名誉与性命。怡保等地听说黎大少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哭。这黎大少天生一个坏种,闻言坏笑道:“来了几日也有遇见,只是还不便下手。等得闲了,也得去尝尝鲜,如今我是只喜欢嫩芽子,十一二岁的最好。其余的早玩得腻了,没兴趣。”

黎平恩在旁没听的分明,即便听到了也只是呵斥几句做做样子。他向来对儿子颇为赞许,认为有自己当年之风,行事辣手狠毒,是块成大事的料子。

邵思定桀桀一阵阴笑:“这女人嘛,玩玩可以,别误了正事。光新于此倒是甚好,不像胡家的二公子,只知道钻在酒色中的纨绔。”

黎光新冷笑道:“胡阳林也能跟我比?还不是靠着舅家才这么风光。”

黎平恩听得在说胡家,问道:“那胡子春这两天在忙些什么?”

胡子春这两天却是在忙着联络各处矿业商人,详细核实自家矿场与工厂等资产,准备提交入股采矿机械公司的申请。自从胡青林带回李秉衡的传话后,心中大定。那采矿机械公司已经派家族中人去考察过,虽然小小两个车间,但设备精良,技术工人充足,随时可以扩建。而顾家也传话过来,说这李秉衡在张家与黄家很得信任,能够做的了这家公司招股的主。他的二夫人虽然只是顾家旁支的女儿,但即便如此,也受了他们不少的眷顾,相信凭顾家的神通广大,不难打探到些许内幕消息。

李秉衡今日也特意上胡家下榻的会馆拜访,这采矿机械公司目前虽然刚起步,规模小了点,但将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这采矿机械公司并不准备整体出售设备与技术,而是采取招股的方式。

胡子春听得李秉衡前来,连最喜爱的水烟杆都没收,急急得奔了出来。

李秉衡正在会客堂等候,只见一人虎虎生风,快步而来,还未到近前,爽朗的声音已是响起:“不知这位可是李光华李先生?”说话间,人已到了面前。

只见他身材魁梧,五十岁左右,双眼炯炯有神,浓眉将天庭撑起,显得十分富态。连忙行礼道:“正是鄙人,冒昧前来拜访,实乃久仰胡先生大名,特来求教。”

胡子春哈哈一笑:“不敢不敢,在后辈英雄面前,我等只能倚老卖老罢了。李先生在南洋诸多事,令我等刮目相看,又是这般年轻,难得,难得。”说着,拉着他的手,眼神中满是欣赏,仿佛在看一件稀世古董似的。

李秉衡被他看的心头发毛,连忙说道:“不过是想为国家做点事罢了,说到这,倒是胡先生乃我辈楷模。为国为民有诸多值得称道之事,凡提起胡先生做的善事,没有不服气的。”

胡子春长叹一声道:“我到得中年,心中仍有一腔热血,一颗报国心。奔忙了许多年,如今越来越令人失望了,倒教我灰心许多。”

想到就是这位老人,为国家捐款都是数十万两一捐,在南洋数一数二,为国家的强盛苦等数年,耗尽心血。不由心中感动,于是缓缓说道:“有爱国心,无报国门,实在可惜。清廷无道,越来越腐朽不堪,将来必定遗祸子孙。列强亡我中国之心不死,满清一日不去,国家一日不得强盛,所以我向来主张革命推翻清廷。我在南洋兴办实业,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胡先生爱国心路人皆知,但为清廷奔走,已不值得,何苦学那补房子的李中堂?”

胡子春嘴角动了动,似要辩护几句,但终究叹气道:“我又何尝不知,可是革命要动武力,苦的还是老百姓。我是反对暴力的,不见得会有好处,反而害了无辜同胞。眼下看来,的确无法。我再不过问,还是振兴家业。将来不管如何,只要是我华人坐那紫禁城为主,我捐款捐物仍然毫无怨言。”

李秉衡见他寥寥几句,但竟像似拿真心剖出来看,心头一阵感动。

一旁的胡青林见两人上来便说革命不革命的,怕自己父亲直爽的性格触怒李秉衡,赶紧招呼两人坐下,又亲自去沏了茶端上。

喝得半盏茶,胡子春忽然问道:“不知李先生可曾成家?”

李秉衡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最近已有许多人问过,不胜其烦,硬着头皮回答:“还未曾,目前以产业为重,也不得空去想这个。”

胡子春拍手笑道:“那好那好,我有个小女儿,平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