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70章

唯一战胜国-第270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划起来成本小。

这些提议各有个的说法,不过定都汉口、襄阳的声音更大,洛阳和开封在生态环境上以及黄河的不稳定性上失去了竞争优势。而且两地在文化上,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本的面目。

夏钧也整天看着地图,想到底迁都到哪里好。

从战略纵深来说,河南比湖北离沿海的距离更近一些,因此湖北省的战略纵深更大,而且从环境上来说也不错。

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又是河南比较弱势,因此迁都河南可以更好的带动内陆经济,湖北省在后世本身就是内陆强省,似乎不需要靠迁都来帮助经济发展了。

总的来说,定都的分歧从河流上划分的话,则是黄河流域、淮河上游流域、长江流域这三个地段的分歧。

定都洛阳或者开封,是临黄河。

定都襄阳是临汉水,不过与淮河处于同一个平线。

定都汉口则是临长江。

河南在历史文化上占优势,而且契合推动内陆经济的出发点,就是水资源不足,这是最大的弱项。

夏钧看了半天,想起了南水北调工程。

貌似如果定都洛阳或者开封的话,从汉水流域调水也极为方便,毕竟离得不远,只要修一个规模比后世南水北调工程小好几倍的调水工程就可以了。

“定都河南吧”夏钧在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意志,陶成章当即喊道:“不行哇,那里水资源不够,缺水呀还是汉口好。”

陶成章作为南方人,自然是希望都城定在南方,而且对于迁都极不愿意,但杭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再把行政中心放在这里确实太拥堵了,已经是不迁不行了,加上军事战略上的考虑,以及经济发展的各方面考虑,肯定得向内陆迁。

因此陶成章退而求次,希望都城定在长江流域。

夏钧却有自己的想法,定都河南主要还是感觉后世的河南人备受歧视,因为经济发展不好,若是能把都城定在河南,起码经济不会发展得那么烂。

“水不是问题,可以从汉水调。”夏钧对陶成章说道:“我们可以在牡丹江口修一座大型水库,以汉水的流量,基本上供应到河南是无比充足的。”

“那样得花多少钱啊”陶成章嘀咕道。

“同时定都河南,也是为了加强治理黄河的力度。”夏钧继续说道:“再则,河南经济发展没什么优势,湖北的经济发展则有很多优势了,基本上内陆的经济发展中心就是湖北武昌、汉口这片区域,再把都城定在那里也没什么意义。”

“好吧”陶成章也未坚持,夏钧的意志在内部就代表着绝对的权威,每当夏钧用这种肯定的语气说话时,就是很难改变他的想法的时候了。不过平时夏钧却是一个能虚心听建议的领袖,但他本人也很有主见。

事实证明夏钧的主见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也正是他这个强势的领袖的存在,才创出了如今这样的基业。

基调既然已经确定下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选择到底是定都洛阳还是定都开封的时候了。

甚至有人提出,在开封和郑州城之间从新新建一个城市,一个全新的城市,不受任何制约,可以放手进行城市规划,而且成本也更低。

主张这个提议的人虽然不多,不过夏钧却充分的已于重视,开封和洛阳都是好多朝的古都,城市中遗留的古建筑不好去动,规划起来难免麻烦,还不如在城外郊野中划一块地出来,但同时有把开封或者洛阳圈进去,名义上同样还是定都洛阳或者开封,不过规划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定都之后,杭州则依旧做为陪都存在,杭州的行政意义还不是其他城市暂时可以取代的,而且未来中国在沿海也需要一个重点的行政中心存在。

“洛阳地形不够平躺,四面多山,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够大。”

“还是开封好一些,而且不仅有宋代文治之盛,岳飞也在北伐过程中取得了朱仙镇大捷,文治武功皆具。”

朱仙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属于同一级别,位于开封南部,属于开封地区管辖。

民国的开封,因为地处交通枢纽,经济发展比其他城快些,因此是当前的省会,并非是郑州。

在定都洛阳还是定都开封的讨论中,大部分的意见还是选择定都开封。

“那便定都开封吧我们在开封城外兴建新都城。”夏钧点头说道。

就定都的讨论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是否定都开封郊外,还要看接下来的详细考察,若是真的不适合当都城,那也只能换地方。

——————

第三更到,今天三更一万字了。

同学们有月票的来点吧

第两百五十二章:帝国成立,设内阁

第两百五十二章:帝国成立,设内阁

十一月一日,华东广场上人山人海。

今日是中华帝国建国大典,不过按照夏钧的吩咐,还是一切从简,没有去弄出什么浩大的声势。

只是人民群众的声势很浩大,各界人士纷纷涌入华东广场进行观礼,将偌大的广场挤得满满的,政府已经启动了防踩踏措施,大批警察在广场上维持秩序。

一大早,夏钧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人群顿时发出热烈的欢呼,夏钧脱下军帽向群众致意。

在夏钧身边的则是李诗婧,她今天也一同出席建国大典。

一同出席建国大典的还有各军区军长、参谋,以及华东政府的行政的官员,基本上能到的都到了。

北洋政府的高官们也到了,不过他们只是配角。

八点整,九十九响礼炮轰鸣,夏钧开始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到高高的话筒前,众人不由屏息倾听。

“我宣布,中华帝国今天正式成立了。”夏钧缓缓的用高昂的语调喊道:“中华民族自辛亥年推翻异族统治,从那时起就意味着中华民族挣脱异族带给我们的苦难与枷锁,中华帝国的建立,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开始迈向全面复兴的步伐,中华民族……万岁”

下面的群众顿时沸腾了,跟着夏钧高喊:

“万岁……”

“万岁……”

“万岁……”

夏钧举起手压了压,广场上快要挤满的群众终于是停下了欢呼。

“承蒙国民推举,钧今日就任帝国元首,虽不才,然可向全体国民再次保证,当做到五项要求,第一:让所有中国国民实现温饱。第二,让每个出生在中国的国民,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第三,专政体制下,约束官吏,杜绝腐败。第四,绝不做出损害民族利益的举动。第五,让每个同胞都能活得有尊严。”

“我们是一个帝制国家,帝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然今时今日西方民主传入,国内存在一些分歧,为考虑部分群体的意见,因此我们求同存异,搁置争议,钧只就任帝国元首,而不任帝国皇帝。钧就任元首之十二年期限间若有建树,民心依旧存在,则完全恢复中华帝制。钧若无所建树,民心尽失,则十二年后下野退隐,当无虚言。”

夏钧此时却是不再谦让什么,既然已经许下了承诺,也无需再行谦让。

……

整个开国典礼很简单的就结束了,夏钧在发表了就职讲话之后,又参加了祭天大典,这是习俗,虽然有些繁琐夏钧也硬着头皮上了。

接着,游正斌发表了内阁首辅就职讲话。

中华帝国的政体模式已经正式确定,即成立责任内阁,内设一名首辅,三名次辅,内阁平时负责处理政务,然后交给夏钧审批。

作为帝国元首,夏钧平时的决定,也将由内阁拟票以决定是否通过。

基本上这是一个照搬明代内阁的制度,明代内阁属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权力胜过宰相,而且可以限制皇权的一个机构。

明代设立内阁,内阁权力很大,也正是如此,皇帝十几二十年不上朝国家都不乱掉,明代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一个变相的君主立宪时期。明代内阁到了张居正时期到达巅峰状态,显现出了极高的权力。

游正斌出任中华帝国内阁首辅,陶成章、阎锡山、吴彦章出任内阁次辅。

这个任命是夏钧亲自拟定的,游正斌勤勉听话,进步也很大,足以胜任内阁首辅。陶成章老成持重,虽然比较保守,但却是必不可少。阎锡山则老谋深算,深谙中庸之道,很多头疼的问题可以交由他去处理,吴彦章则是原工业部长,未来走的是工业路线,吴彦章出任内阁次辅,主要处理工业上的问题。

教育部部长的工作则由章太炎接任,工业部部长由甄玉成担任,甄玉成是刚从学校里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在基层磨练了两年,被夏钧以火箭速度提拔了上来。甄玉成理论知识过关,又极具奋进精神,作为夏钧的得意弟子,在此人才稀缺之际,自然是能够以火箭速度直接蹿到工业部长上面。

阎锡山被任命为内阁次辅,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阎锡山本并非是最初的一批元老,竟然蹿到内阁里去了,这也意味着阎锡山未来将是中华帝国的核心高层之一了。

当然这也与阎锡山将他的资产全部卖给了华东集团有关,若是阎锡山还拥有庞大的个人资产,那是完全没有上升空间的。

游正斌发表了就职讲话后,三为次辅也陆续发表了就职讲话。

中华帝国的体制结构基本上确定了下来,以帝国元首为领袖,帝国元首掌控军政大权,内阁则负责处理政务。

再下面则是各部门,处理自己的份内之事。

帝国成立之初,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和落实的。

宗教问题上,夏钧提出了立道教为国家,限制佛教敛财的政策,基本上也就是学习南洋共和国的政策。

这份议案随即被送到了刚成立的内阁,游正斌与三位次辅商议了一番,认为南洋共和国的宗教对待政策确实有可取之处。

佛教既然为出家之人,衣食温饱国家自可为其提供,但其不可聚敛社会财富,想要钱先还俗。

“完全禁止佛教敛财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香客多会施舍钱财,不如把和尚在寺庙之外的敛财行为禁止,而在寺庙之内香客的钱财则收归国有,再留一部分给他们修缮寺庙。可以专门成立一个佛教机构进行管理。”阎锡山说道。

“这个办法不错。”

“附议。”

内阁很快写上建议,然后让人送回夏钧手上,夏钧看了这个内阁批复,盖上帝国元首大印,正式生效。

内阁很快下令成立‘佛教管理总办’,这个机构将对国内的佛教寺庙、和尚进行登记管理。

在保障和尚衣食供应充足的前提下,禁止和尚在寺庙之外的任何敛财行为,寺庙内部的敛财项目也将受到管理,香客还愿的钱财将对半分,政府一半,寺庙一半。

同时寺庙不能自由动用这笔钱,这笔钱由佛教管理总办代为保管,寺庙要想动用这笔钱,是拿去做什么用都得打个明白的报告上来,在用的时候同时还要有所监督。哪个和尚贪污,也将按照贪污罪论处。

中国的求神拜佛之风很盛行,佛教作为一个确实有能力解决香客烦恼的一个宗教,因此才能在中国这个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的大环境下盛行开来。

现在中国富裕了,求神拜佛的风气就更盛了,许多香客出手豪爽,寺庙敛财行为开始复苏。

和尚本为出家人,视钱财如粪土本是自身应当具备的一个准则,政府对此做出限制,并不动摇他们的利益,只会让佛教内部更加的纯净,把那些到处骗钱的假和尚从佛教内部剔除掉。

想要钱就别出家,还俗也没人拦着是吧

因此对于佛教的限制是很合理的,佛教本身也无法做出反对。

在限制的同时,中华帝国免费为和尚提供衣食,些许衣食对如今这个生产力迅速增长的庞大帝国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作为一座寺庙的主持,缺衣少食了,只要打份报告,政府马上给你送来。

陈樱宁作为道家协会会长,同样提交了一份对道教进行约束的报告,报告中对道教风水、算命等活动提出了限制要求。

道教没有佛教的制度,修道之人要想获取生活所需的衣食,除了自身家庭条件以外,就得靠算命、风水来赚钱,而《周易》正是算命和看风水的利器,只是有点大材小用。

也有很多人打着看风水、算命的伎俩骗取骗财,陈樱宁建议对风水师及算命人士进行专业的考评,拿到执照才能进行这些社会活动。

同时陈樱宁建议,道教也应享有免费供应衣食的福利,以让修道之人可以安心修道,同时国家给道士衣食用度,修成神通之后应回报社会,诸如地方上有什么无法侦破的案件,可请那些修出神通的道士或者和尚出面解决。

此时的中华帝国有一个军情二处,军情二处相当于是‘异能局’,专门吸纳那些非修行人士的异能觉醒者,如果国家内部发生了一些震动高层的恶性案件,在无法侦破的情况下多会请军情二处的异能者出马。

这些自然觉醒的异能者,所拥有的异能相比那些修士的神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