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99章

异世明皇-第99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铩H羰遣荒艹晒Γ唤鑫艺饣实鄣拿孀痈酶删唬土趺炊愿杜嫒宋乙彩敲徽蘖恕�

到了驻守火器司的三营驻地,一溜火炮蹲在炮架上,打击的目标在五里外,不用望远镜还看不真切。徐光启布置好后上来请旨:

“请皇上点名炮手,可以从三营炮手中任意点名发射火炮,臣会安排一名研究员在旁指导。”

他们这是听了我上回来视察的时候说的话,做了相关的改进,也是向我说明这次不是用熟练的操炮手来做秀。我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意点了十几名三营将士。很快,各炮手迅速到位。研究员负责测量距离,告诉炮手对应相关高度。在一番调节后,十几门火炮都各就各位准备好了!

看我点头一示意,所有火炮都瞬间发出怒吼,弥漫的硝烟把看台都全笼了进去。我拿着望远镜看了下标靶,总算看到有靶给击中,心里安慰不少。很快出去探靶的人回来禀报:

“禀报皇上,方才十六门火炮,击中目标战车者有九门,其余偏离目标最大的有三十尺。特来向皇上请旨,是否要继续射击?”

我起身道:“好,那就继续开炮,朕要看看最后一门火炮要几次才能打掉敌人?”

“遵旨!”

其实方才说有半数的火炮击中,我心里就已经很满意了。现在只是验证下他们的修正数据怎么样,看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校正好目标。很快,剩余的火炮再次发射,结果二门中靶,第三次有三门,到了第四次就全部打完。这个成绩在以往的炮兵轰炸记录中都是没有的,在场的人全都兴奋起来,三营将士更是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光启甚至高兴过我,开始放炮的时候他还亲自去验靶。这下又屁颠颠的跑了回来,真难为他一把年纪。

“皇上,全中靶了!只放了四炮,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皇上圣明啊!”这老头高兴得有些口不择言了。

看完第一轮发射,我又换了一批人上前操炮。效果不错,第一炮有一半击中。我已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好,能取得这个效果朕就放心了。不过大家还任重道远。这里所有参加研究瞄准仪的人都须保密,不要再让女真人学去了。同时呢,我大明要在天工学院附近开设炮兵学院,专门培训炮兵,也专门用来研究如何提升火炮的能力!”

众人齐齐跪下道:“臣等遵旨!”

我交代了一下大体方针,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徐光启料理,自己便起驾回宫了。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没想到我刚进宫门,就有太监在旁候着,说是皇后有请。

“这个时候婉琴找我做什么呢?”

我满怀疑窦的进了坤宁宫,却看到秀儿,田妃也在。三个女人凑在一起不知道说些什么,看到我来才起身行礼。

“今儿好人齐啊,是皇后有什么事啊?我们的秀儿不是大忙人嘛?连朕想要陪下都没空。”我不禁打趣了下秀儿。

秀儿红着脸道:“皇上越发没正经了,秀儿还不是替您跟皇后姐姐打理后院。现在臣妾才知道这皇宫有多大,几个月下来才走了一半。外头的皇城还没看,皇庄更是别说了……”

“啊呀,我说妹妹,现在不比先前,怎么还去操那么心思!姐姐替你向皇上求情,暂先免去你的差使。你看田妃妹妹多会保养。咱们做女人的要多注意点!”

田妃细声细气的说道:“这事还要多向皇后姐姐请教,妹妹第一次没什么经验,心里紧张得很!”

她们一番话可把我说糊涂了,我忍不住咳了一声:“怎么我都没听明白啊?怎么回事?”

婉琴微笑着向我福了福礼道:“臣妾恭喜皇上,两位妹妹身怀龙胎,真是可喜可贺啊!”

“什么!”这次轮到我张大嘴巴了!

“今日下午臣妾本想约姐妹们一起过懿安皇后那说说话,臣妾跟慧妃先去了田妹妹的宫里,谁知刚巧遇到田妹妹请了太医在诊脉。一问之下才知道,田妃身子不大舒服。臣妾原想着让太医好生医治,不想太医却说了个天大的好消息,竟是妹妹有喜了。”婉琴开始说着还正经,到了后边不知不觉笑了起来。

我不禁奇道:“有喜是好事,皇后怎么觉得好笑呢?”

我一说婉琴笑得更欢了,就连比较矜持的田妃也笑出声来。只有秀儿红着脸,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皇上,这怪不得臣妾,今日听了田妃有喜的消息后,正准备让人禀报给皇上。谁知这秀儿妹妹却是一脸正经的问田妃妹妹:孩子是从左边腋窝生还是从右边腋窝生?”

我听了顿时绝倒!

婉琴忍着笑道:“还不止这些,秀儿妹妹居然还问怎样才算是有了胎儿。田妃妹妹告诉她,就是女人每月的癸水没来。谁知秀儿语出惊人,说是已经两个月没来了。臣妾哪敢怠慢,连忙让太医把脉,结果竟是有了。皇上,真是双喜临门啊!”

我听了也不觉大笑,秀儿是给羞得钻进了田妃的怀里。不过想到,现在自己宫里的皇后妃子都有了身孕。我靠,真是***准啊,比我今天演练大炮还打得准,居然一下来了三个。这下倒好,给炜儿一下就添了三个弟弟妹妹。

秀儿的话除了好笑更让我觉得有些惊奇,我记得原先婉琴生炜儿的时候,这个丫头还懂得安慰我。我还以为她比较早熟,应该知道这些生理问题。没想到,她脑海里存留的还是孩提时代的答案。

几乎每个人在小孩子的时候都有过这类的疑问,也都曾钻在父母的怀里问过。然而父母给的答案却是捡的,肚子里长的,肢胳窝生的等等。想不到秀儿居然给蒙了这么久,不过转念一想,就连黄蓉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对此不也是懵懵懂懂嘛!可见,这个时代的生理教育实在不行得很!

宫里有了三个女人怀孕后,我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女人在怀孕期间性子多少有些改变,特别是田妃跟秀儿,两人妊娠反应甚是严重,动不动就让太监来请。其实也不过请我过去说说话,要是我稍有些把话说重点,两个娇滴滴的家伙彷佛眼泪就是水龙头一般,说流就流,搞得我只好投降!可是到了晚上,这两个小家伙全把我往外推,大方得不得了!还好婉琴会收留我,不然可真是要孤枕难眠了!

看来这是我大大的失策,原本想着在宫里不必端起皇帝的架子,象一家人般得过日子。不想却是应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所幸后宫还有皇后主持,不然我就要给她们折磨得不行了!大伙可以想一下,一会从西面田妃跑到东面慧妃那,又再从东面跑回西面,一天在两位娘娘的宫里转几个来回,谁受的了啊!最后我索性不理,自己埋首在乾清宫的奏折堆里。

毕竟我还有很多正事要做,最深有印象的是:在崇祯朝不仅外患内乱接踵而来,就是天灾人祸也是没有少过,特别是从崇祯五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我现在倒是大为后悔,怎么没有精读一下崇祯朝的传记呢?!搞得我对于不少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都记不清了。不过我唯一比较有记忆的就是南方一带会发生饥疫,而且是大规模出现。

我原本就打算在江南存粮,但是林丹汗的突然入侵打乱了我的步骤。现在只能是有多少存多少,让李原吉尽可能从海外贸易粮食,除了保证京城的四百万石,贸易来的粮食全就地屯在南京,湖广也是如此!否则一旦南方出现饥荒,又要从北方调粮,一来一回不知浪费多少。

新任的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在新年伊始也到了京城,各内阁算是齐了。我在平台召见了我第二任的内阁成员,郑三俊我还是第一次见,虽然已经年近六十,但精神还很是矍铄。

“朕今年第一次召见阁臣,加上内阁又新添了几位爱卿。一来呢,众位卿家一起亲近亲近;二来呢,咱们也商量下大明今年的计划?”

“大明今年的计划?”众位阁臣都不由得对望了一眼,竟是疑惑。

我呵呵一笑解释道:“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去年的基础上,来做一次合理的安排。往往以前忙一年,只要国库稍有盈余,百姓相安无事那便是天下大安。但朕并不这么想,居安还得思危,何况大明已经在威胁的境地。因此,大明每一年要做些什么,改变什么,税收增加多少,支出又增加多少,能余留多少粮食都要有计划。当然朕说的这些都是固定的东西,象粮食的丰欠却不是人能掌握的。但朕要的计划是,我大明如何才能富强,需要多少年,从哪里做起,要做多少件事,依次排列。比如说,修黄河要多久,每年做多少,拨款多少都要有计划!唯有这样,才能看得出朕跟你们内阁的办事能力。朕这么说,不知大家是否明白!”

“臣等明白!”

“你们能够明白那就好!对于今年大明要做的事,你们有什么建议?”

钱龙锡第一个出来道:“户部是想着今年内尽力保持收支平衡!”

郑三俊也提出了他的见解:“微臣觉得,大明应该首先结束边事,否则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无论是兵员还是财政都会受到波及!微臣以为只有先免去战事,才能够安心。”

张惟贤微微笑道:“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郑三俊却没有理会张惟贤,仍旧对我说道:“皇上,臣刚到京时,曾听闻女真人派来使者,不仅送回吴总兵的遗体,还带来了求和的信件!不知皇上是否知晓此事!”

“朕知道!”

“皇上,既然敌酋皇太极卑躬屈膝的求和,何不暂且应允。待大明兵精粮足之时又何惧建州跳梁小丑,大明实不宜再起战端,不然每年的财赋都耗尽在边事上了!”

“张爱卿以为如何?”

张惟贤恭声回道:“回禀皇上,郑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但女真人在这几年与我大明屡屡冲突,损失惨重,应该不会轻易放弃,恐怕和谈是假,想让我大明放松警惕才是真。再者,大明北面仍旧跟蒙古人在僵持。到了开春雪化,只怕还有恶战要打。因此臣以为今年两面备战是少不了的!”

郑三俊反驳道:“林丹汗自身根基不稳,臣以为开春他必然遁去。女真人在广宁一战虽然逼退辽东军,但自身也损失惨重,臣以为短时间内,女真人是无力再战。只要边事不起,辽饷就可免除一年,百姓就受惠一年。虽朝廷征收辽饷三百六十万,但层层官吏上下其手不知几何!缓得两年,再征收,百姓也不会家资损耗殆尽。臣以为应以民生为重。”

说到这,张惟贤却不言语了。其他人都望着我,等我发话决定。真没有想到,第一次集会就起了争执。不过场面还算冷静,没有争得脸红脖子粗。

我沉吟了会,才把我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

“朕爱卿说得很有道理,朕也知道民生之重要。象我大明江南之地,虽然物产富饶,鱼米之乡,但从嘉靖年间起,收税之重,全国居冠。这朕不是不知道!朕从登基之日起,每一年都有战事要起,朕不得不打。坦白说,今年恐怕朕还要打战,而且是主动去打!另外今年朕还要办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南京,武昌建立粮库。这件事朕已经发六百里加急给吴贞疏,沈缜了。你们就看着办吧!”

这一次内阁会议就让我一锤定音的把大明崇祯五年的年度计划定了下来。虽然他们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我要提出主动作战,又是要跟谁打。但我这个皇帝发了话,他们就只能遵照我的旨意下去办事。

这一战的开打不是取决于大明,而是看皇太极何时出兵蒙古。我敢断定,只要林丹汗撤军后,皇太极很快就会去吞并蒙古。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当皇太极入侵蒙古的时候,我是否应该派兵出去救援林丹汗,救援一个刚刚在大同跟我大明将士死拼的敌人。就算我愿意,我手下的将领们会愿意嘛?!

这真是一个令我左右为难的选择!

  第一百一十章 北国恩怨

尽管开国公等人的奏报说林丹汗已经暂时停止了攻击,然而在大明的北面的烽烟还此起彼伏。蒙古人部落众多,本来就难以管束。众多汗王在一起,总闹出些事来。有赌气攻城的,也有利欲熏心想占点便宜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骚扰的后果虽然不严重,却让大同城内人心惶惶。林丹汗乐得有人不停的去骚扰明军,也就放任不理。

大同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战火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城内的街道上四处摆着兵士的尸体。这些都是因为来不及掩埋而放在街上的,经常是刚搬走,又有新的抬过来。大同城内的壮丁全给征调到了城墙上,只留下一群妇孺老少来做善后的活儿。

开国公常炎林带着徐子文一干将领方巡视完城墙下来,见此情景却也只是眉头稍皱了一下。战场上不是杀敌就是被杀,死人的事情早已经习惯,他们一行人沿着被尸体摆挤得不宽的街道走去。

“大哥可是心烦林丹汗派兵四处骚扰的事?”走在后边的徐子文知道常炎林的心思。

常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