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嫁了个权臣 >

第142章

嫁了个权臣-第142章

小说: 嫁了个权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苏妁不急反倒高兴起来,霜梅不解:“小姐;您乐什么呀?”

    苏妁从廊凳上跳下;动作活泼伶俐,显然是心情好到了极致。边往前院儿的方向走去,边解释给霜梅听:“我早就给他说过最喜欢骆宾王的一首诗,里面有句‘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我给他念过。”

    这些诗词稍一复杂霜梅便听得一头雾水,不过有个关键词她还是听得懂的,一心一意!便也跟着喜道:“小姐,皇上的意思是就算他当了皇帝,也会继续对您一心一意吧?”

    自然有这个意思,苏妁微垂了垂头,脸颊扫过一抹羞赧之色。那首诗中还有一句她最喜欢的‘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所以谢正卿大晚上的刻意让人来捎这句话,是为了安她的心吧?他猜到她会胡思乱想,心绪不宁,便提醒她这宫中也有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美满情谊。

    就像孝宗与张皇后。

    “霜梅,去小厨房看看还有什么吃的,我饿了!”苏妁这才想起,只顾着生闷气了,晚饭都还没有吃。

    用过饭后又看了会儿书,虽说那些诗集早看的滚瓜烂熟,但皇上的口谕,还是该尊重一下。看完后,她便上床睡觉。

    这日,她做了个美梦。

    梦中,谢正卿将一尊后冠亲手交给苏妁,可苏妁并不想带。因为那沉甸甸的黄金后冠上宝石满缀,饰物繁琐,一看便知重的要死!

    苏妁推了推谢正卿的手,娇嗔道:“戴上它,我便跑不动,也跳不动了。”

    可谢正卿纵是事事纵着她,此事却也不肯再纵她。他一把将苏妁拉到身边,不由分说的强行将后冠往她的头上戴去!

    以醇厚缱绻的声音说道:“跑不动朕便拉着你跑,跳不动朕便抱着你跳。”

    苏妁深知逃不掉这命运,悻悻的转头朝铜镜看去,竟意外发现戴着后冠的自己美得不可方物!那宝石粲焕炜煜,绚丽的光芒简直能刺瞎眼睛。

    看着看着,好似中了魔障般,苏妁竟觉得这个新身份也不错。

    这时谢正卿拉起她的手,拽着她一路飞奔!从皇极殿一直奔至奉天殿,然后又抱着她轻轻跃起,踩着庑殿式檐顶一层层的直跳至最高处!

    然后放开苏妁,让她与自己并肩而立。谢正卿一手揽着苏妁的腰枝,一手伸出指点着远处的江山,神色庄肃:“潮洲水患年年如期而至,数十年来朝廷不肯拨银建造可以一劳永逸的分洪坝;漳洲灾后山匪成患,规模甚至超过了当地的城兵,官府任其横行束手无策;南部沿海诸城屡受对岸倭寇侵袭,历任先帝皆是赔银安抚,不肯出兵竖威”

    接着谢正卿话峰一转,扭头看向苏妁:“妁儿,陪朕一起为大齐的子民做点事。”

    这一刻,苏妁突然一点儿都怪不起他来!她不怪他窃取朱家江山,打压异己。也不怪他杀伐果断,视人命如草芥。她相信他有他的谋划,有他的论断。他所杀的每一个人,必是于国于民不利的。

    她相信,他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

    眸中噙着两汪水雾,嘴角笑意淡浮,苏妁笃定的点点头。

    她再也不会迟疑,再也不会怯懦。再沉再重的头冠,她陪他一起抗。再难再险的高峰,她陪他一起越。纵是她能力有限什么都为他做不了,至少她可以陪伴在他的身侧,为他摇旗,为他鼓劲儿。

    翌日起床,苏妁有些记不起这个梦的具体过程,只是她突然无比的镇定。不怕封后的圣旨何时会到,也不怕何时会突然出现一辆马车接她进宫。

    她好似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日三餐如往常一样进行,连苏明堂与桐氏都有些想不通女儿怎么忽然变的这么从容。

    ***

    转眼三日便到了。

    雄浑的晨钟之声打破了戊京的安谧,京城的百姓们在这一刻被叫醒。

    寻常百姓们对朝中政务知之甚少,许多时候根本分不清哪方为正义,哪方为邪恶,但这些丝毫并不影响他们凑热闹的美好心愿。

    未出半个时辰,紫禁城各门业已被百姓们围堵的里三层外三层!登基大典他们虽是看不到,但在新皇登基这日,为讨吉利,会有专人在各城门之上洒落福银,以示此大吉时刻皇帝有心与万民同庆。

    紫禁城内中庭戒备,待礼部等官员祭祀完太庙后,又一轮礼钟响起。因着新帝并非朱氏子孙,故而无需祭祀朱氏先祖,然碍于先帝乃禅位并非夺位,新帝亦不便将朱氏祖先请出太庙。故而此礼,便全由礼部尚书代劳。

    三遍礼钟过后,衮冕加身的谢正卿出了皇极殿,乘坐御辇驾临奉天门。

    礼乐飘飘声中,御辇经过奉天东门,径直往奉天殿的方向而去。谢正卿坐在高高的御辇之上,睨向左右两边跪伏于地的百官,深邃的眸光中透着帝王的高傲和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淡然。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齐呼万岁。

    这一刻,他等了太久。

    御辇落停于奉天殿前丹陛位的百步之距,谢正卿下辇,始终伴随御驾之侧的宋公公赶忙上前轻理缂丝福寿如意衮袍。

    略作整顿后,御辇撤下。新帝戴着九旒冕冠往奉天殿前的丹陛走去,步步透着笃定的帝王之姿。

第 191 章() 
伴着鼓乐声的鸣奏;新日自新帝的背后冉冉升起。谢正卿移百步至丹陛前;左右两侧百官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宋公公便充当承制官;躬身在御驾右侧引路;引着谢正卿从奉天殿东门而入;直至龙椅前。

    此时奏乐声嘎然而止;宋公公请出先帝圣旨;于殿前复又宣读一遍。这才象征性的将本就落于谢正卿之手的玉玺和宝册,连同玉圭一并授予新帝。

    授礼皆,新帝登上玉基;一撩龙袍霸气坐于龙椅之上!冕冠上的垂旒宝珠相互撞击,发出‘噼噼啪啪’的悦耳声响。

    听着这动静,谢正卿脑中鬼使神差想起的;却是那日他中了伏击双眼失明逃上山;苏妁头戴步摇行走在山间发出‘噼噼啪啪’声音的场景。

    那一日,是他们的初见。她出手救了他;他便要用一世去守护她。

    此时;始终跪于奉天殿广场两侧的文武百官;依官阶高低进到奉天殿拜贺新帝登基。而午门外的广场上;尚有亲王、世子、郡王等恭候通传。

    百官四拜过后;王孙诸侯再拜。谢正卿虽非朱氏子孙;但想要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朱氏亲王们,依旧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来表赤子之心。

    待所有勋贵官员走完过场之后,宋公公宣读了新帝所下的第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德合;爰成覆载之能。内治乃人伦之本,芳流彤史,母仪用式于家邦。咨尔苏氏,乃督察院右佥督御史苏明堂之独女也,品行纯淑,恪娴内则,赋姿淑慧,孝思不匮,宜昭女教于六宫。雍肃持身,允协母仪于中外。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懿训,表正壸仪,善保厥躬。化被蘩苹,弘开奕叶之祥,永期繁祉之绥。特此昭告天下,钦哉。”

    这道旨意虽百官们一早便心知肚明,但如今听完,还是忍不住纷纷将艳羡至极的目光投向苏明堂。同时也各自怀起鬼胎来。

    官微的,便想着与苏家亲戚结上门亲,那也算是沾得一星半点儿的皇亲贵戚之气。官阶高的,打的主意便是如何把自家女儿送进宫来!虽说这后位给出去了,但四妃之位、贵妃位,不还都空着呢么?

    殿前一应事宜皆毕,新帝便由奉天殿东门而出。宋公公则带领着几位新提拔的御前太监,手捧朱漆洒金上铺明黄软绸的托盘躬身紧随圣上而出,托盘上放的自然是册宝、玉玺之物。

    谢正卿前脚迈出奉天殿之际,鼓乐声复作,奉天殿外广场边上候着的一应奴才跪地候驾。谢正卿由东面的台阶款步而下,自行走至奉天门,此时鼓乐声方作罢。

    御辇候于此处,谢正卿乘上,仪仗队与鼓乐队则伴随御辇同行,将册宝一路护送至文华殿。

    至此,登基大典方算礼成告终。

    ***

    一个时辰后,圣旨送去城南杨楼街南头苏府。

    宋公公亲自宣读完圣旨后,苏家人跪在大门前叩头谢恩。虽说苏妁业已做好准备,可还是心下不免小小激动了一番。

    这场景何其熟悉?一大家子人跪在院子里,听宋吉宣读圣旨。

    上辈子宋吉是来给苏家送终的,这辈子倒真真儿是来送吉的。

    双手接过这道封后圣旨来,苏妁被霜梅扶着起身。早已精通人情事故的桐氏,则赶忙掏出一锭银子大方打赏。

    这银子宋吉自然是赔着笑脸儿恭恭敬敬的收下!毕竟是未来皇后打赏的喜银,推拒不得。

    收好赏银,宋吉又朝苏妁行了个大礼,改口改的那叫一个自然:“奴才给皇后娘娘贺喜了!”

    苏妁怔了怔,头一次有人对她行如此大礼,还这样唤她,的确是不适应。惊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语无论次:“宋公公你别这样先起来吧快!”边说着,她还伸手去搀扶。

    可她这举动却把宋吉吓了个半死!宋公公连忙将头叩在地上,诚惶诚恐道:“皇后娘娘,奴才惶恐!您可折煞奴才了,奴才受不起”

    见状,桐氏忙伸手拦住苏妁的手,苏妁回头看娘,见桐氏冲她摇摇头。苏妁这才恍悟,以后自己就是这大齐的皇后了,的确更应举止端庄,宋公公虽是太监,但毕竟是男子。

    “宋公公起身吧。”苏妁直起身子吩咐道。

    这下宋吉就放心的起来了。躬着身子禀报道:“皇后娘娘,再有二十日便是您正式入宫的日子了。三身儿礼服业已做好,奴才这便让人给娘娘送进府来,待娘娘稍后试过,觉得有何不妥的地方,或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奴才会一一记下,定会督促针工局在封后大典之前改好。”

    “为何是三身儿?”苏妁不禁奇道。毕竟就她所知,再大户的官家小姐出嫁,也仅是一身儿吉服。

    “回皇后娘娘,这三身儿礼服分别是祭天、地、太庙时所穿,行嘉礼时所穿,洞房之时所穿。”宋吉以一副谄媚笑脸儿回道。

    “噢。”苏妁木讷了下,突然被入宫后的众多规矩吓住了。原以为谢正卿迎她进宫,就跟其它新郎官儿接新娘一样,只是屋子大些,仪仗复杂些。可如今看来,是她之前想的太简单了。

    宋公公转身去招呼门外的宫人们进来,很快便有十几个宫女跟着他一起回院子里来。每个宫女都双手捧着一件衣裳,饶是整齐的叠放着,还是可看可绣工精致繁复。

    她们齐齐朝苏妁行跪礼,有了先前宋公公那出,苏妁这会儿也从容了不少,淡定道:“免礼吧。”

    宫女们闻言谢恩起身。只是这阵势让苏家众人意外不已。说好的三身儿礼服,可这里是多少件?

    不等苏家人问出口,宋吉便已从众人惊诧的神情上看出,接着便主动道:“皇后娘娘,每套礼服共有里外六层,稍后宫婢们伺候您更衣时会更详尽的说明。”

    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苏妁回头看看娘,见桐氏点点头,苏妁便道:“你们随我来吧。”

    宋公公抬头想要提醒苏妁日后应习惯自称‘本宫’,可想了想还是闭上了嘴。这些宫中礼仪待正式册封后,自有宫里的嬷嬷们教,他且不先多嘴了。

    宫女们跟着苏妁去了她的闺房,因着房间本就没有多大,这些宫女们无法一同进入,故而便只进六名,刚好够一套完整礼服的,其它十余名则在门外候着。

    如此几轮后,苏妁带着她们又回了前院儿,对宋公公表示礼服都很合身,也合心意,并无需要改动之处。

    其实苏妁私心里是觉得这些礼服太过奢靡华丽的,可毕竟这也不算是错,若是提了反倒给人家针工局增添麻烦,便干脆不再提了。

    宋公公听到皇后娘娘如此满意,心中石头便也落了地,既然无需再行改动,便直接命人将三套礼服留在苏府。

    趁桐氏和云娘带着宫女们往前堂去放衣服之际,苏妁悄悄问宋公公:“皇上可有命公公捎什么口信儿来?”

    苏妁知道大婚之前她与谢正卿不宜再见面,可是捎个口信儿总不过份,毕竟从三日前得知他登基的那晚后,便再也没有收到过他的消息了。

    却见宋公公摇了摇头。立时一股失望之色书满苏妁的整张脸。可这时宋公公却偷偷笑了笑,微微颔首道:“回皇后娘娘,皇上的口信儿是没有。不过亲笔信倒是有一封”

    “真的?”苏妁的眼中顿时又有光彩浮现,整个人一瞬便鲜活了起来。

    宋吉从怀中小心翼翼的掏出一张信封,双手呈到苏妁面前:“禀皇后娘娘,皇上让奴才私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