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嫁了个权臣 >

第13章

嫁了个权臣-第13章

小说: 嫁了个权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要升任通政司左参议?若是记得没错这可是个从五品的大官儿!可是上辈子明明到闭眼;爹爹都还只是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啊。

    更莫说如今掌印玺的是谢首辅;圣旨归根究底还不就是首辅的旨意!连她个不懂朝政的小丫头都知晓爹爹是站在庆怀王与汪萼那边的;这个谢首辅又卖的哪门子恩情?

    不待苏妁细忖;那边大伯母杨氏便迎了过来。还学她娘那样一脸慈祥的缕缕她的头发;又抻抻她那有些发皱的衣裳:“哎哟;咱们妁儿以后可就是真正的官家千金了!”说着,又抬头冲桐氏笑笑:“弟妹好福气啊,以后也要跟着老三进京享福了!”

    升官儿的虽是苏明堂;但碍于叔嫂的避嫌,杨氏想要道贺拍马屁也只能借着孩子和妯娌关系说事儿。

    可桐氏听着这话心里不舒服了。想她十数年如一日的为苏家忙里忙外的操持着,大嫂这话说的倒好似她是个攀高枝儿冲着好日子才嫁过来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桐氏了解她这个大嫂;从不是个会拿真心讲话的人。

    如此,桐氏便不咸不淡的笑笑;回敬道:“大嫂哪儿的话。待我们一家三口走了;您不也跟着大哥在这儿享福么?起码日后住的宽敞些了不是。”

    她们三口这一进京;自家那两处小院儿自然被苏妁的大伯和二伯两房人瓜分。说起来苏明堂这次升职;倒是对三房都算好事一桩。

    杨氏自然听出了桐氏的意思;这话音儿撂的可不怎么友善。于是脸上有些泛窘;败兴的退回了大老爷身边。

    二房的柳氏原本也想跟过来说些体己话的,可见大嫂杨氏碰了一鼻子灰,便立马刹住了那念头;老实站在原地没动。

    这时苏明堂发话了:“大哥二哥;不早了,不如大家都先各自回去歇息吧,有什么事儿咱们明早再议。”

    两房老爷立马笑嘻嘻的接话:“好,好。”

    之后三房人各回各院儿。

    只是许久后,各院儿里的灯都还亮着,没有人真的歇息得下。

    二房这边儿,三个儿子领着媳妇抱着孩子各自回屋睡下了,可二老爷跟柳氏屋里的蜡烛亮着,两人还在盘算。

    柳氏:“老爷您刚刚看了没,这圣旨才刚刚下来,桐氏跟大嫂说话就一股子傲劲儿,下巴都恨不得撅到天上去了!”

    二老爷边叹一声边脱下云履与外袍,着一件深衣坐到了榻上,这才言道:“哎,你说你好歹是当祖母的人了,心思还尽使到这些无用的地方!三弟升迁是天大的好事,到你嘴里怎么又一股子怨气了。”

    柳氏一脸不满,叉着腰就靠上前去,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说道:“你也知道咱们都是有孙儿的人了!三个小孙子十月生五谷养,一天天的长大,日后娶媳妇儿你让他们住哪儿?”

    “这不是老三就要进京了么!他那两处院子正好咱们跟大哥一家分一处,日后就宽敞多了。”边说着,二老爷面露厌弃的往榻上一倒,薄被往头上一拽,不愿再理会柳氏的唠唠叨叨。

    不过这话倒是说到柳氏心里去了。她虽嫉妬桐氏日后五品官夫人的好日子,但想到自己也能跟着分个仨瓜俩枣儿的,便很快敛了脸上怨气。

    人也跟着往榻上一躺,转身将手搭到二老爷肩上,眼冒着精光:“老爷,那明日商议这事儿时,咱们可先说好了,就一口咬定按人口分!咱们家孩子多,三弟他两口住的那处大院儿得分给咱们,妁儿住的小院儿给大哥他们。”

    “行了行了,明日再说,快睡吧。”

    大房那边的灯也一直点到了后半夜才熄,两个儿子都在大老爷屋里,爷几个商议着明日的各种应对。

    五更鸡叫堪堪过去,苏妁正香香的缩在松软的锦被中,她想好好的睡个懒觉。

    既然后日便要随爹爹搬去京城住了,那么最后两本书倒是可以稍缓两天再下手。待去了京城行动就方便得多,届时不必再为了得手后还要赶回朗溪县而发愁。

    可奈何好梦不长,怎料天才蒙蒙亮,隔壁爹娘的院子里就闹哄哄的,隔着院墙都把她给吵醒了。

    苏妁从被窝里爬出半截身子,冲外面唤道:“霜梅?”

    霜梅素来起的早,这个时辰早在小院儿里忙和上了。听到苏妁唤她,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进了屋。

    一进屋见苏妁懒怠的趴在床上,粉润的小嘴儿还不自知的撅着。霜梅便笑笑将刚拿过来的晒干的棉帕放进铜盆里绞了绞。

    “小姐,您睡前不是说今日要晚起一些?”

    苏妁眨巴眨巴迷蒙的眼睛,又伸手揉揉,这才委屈抱怨道:“我倒是想睡到日上三竿呢,可隔壁院子里吵的我睡不着。”

    “奥,隔壁是大老爷大夫人和二老爷二夫人,今儿一早就来了。”边说着,霜梅将帕子绞至半干。

    想来,大伯二伯两房也有年数没来这边了。不用问苏妁也知他们这回如此积极定是为了爹爹升官之事。说是来商量,其实就是过来分家的!

    一边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一边是子孙成群。苏妁也不免有些好奇,同样强势的大伯母和二伯母,究竟谁会如愿抢到爹娘住的那处大院子?毕竟大院子比她这处小院子多了两间屋呢!

    接过霜梅递过来的面巾,苏妁将脸擦了擦。那抹湿软触在脸上,顿时让人清醒了许多。她终是舍得下床自己去梳洗架前洗了洗。

    之后又换了身衣裳,往爹娘的院子里去看戏了。

    甫一进院门,苏妁远远便听见二伯母柳氏的说话声。饶是大哥大嫂的恭敬叫着,声音却带着些尖酸。

    “大哥大嫂,您看博清家的眼下还没孩子,博明又是生了两个闺女,日后怎的都好打发。不像我们这边儿,三个儿生的也皆是带把儿的,您说这日后”

    苏博清与苏博明乃是大房家的两个儿子,苏明堂当年取意‘博一世清明’。博清为长子,今年二十有四,还在考取功名。博明是次子,今年刚刚及冠,上面还有个早已出嫁的姐姐。

    柳氏这话点的透,一听便知言下之意是大院子该分给他们。大老爷明白却没说什么,只手底下暗戳戳推了推杨氏。毕竟二弟未开口,柳氏一妇道人家他也不便说什么。

    杨氏今日是难得的一副和颜悦色,柳氏未顾及对长兄长嫂的礼让,杨氏倒也不恼。反倒甚是理解:“弟妹说的有道理,我和你大哥倒是没什么意见,只要三老爷这边儿也无异议,大院儿便归你们。”

    莫说柳氏闻言愣住了,就连二老爷脸上也一片怔然。大嫂何时竟变得这般好商好量?原本他们还以为今早会是一场硬仗,没料到来回两句就敲定了!

    “那就谢过大哥大嫂的体恤了。”柳氏客套着从圈椅里起身,微微颔首算是给坐在对过的长兄长嫂道谢,一边还拍拍二老爷搭在椅子上的胳膊。二老爷立马也赔着笑脸儿起身,冲大哥大嫂点头附和。

    杨氏似不愿受他俩这礼,跟着起身摆摆手里的帕子,摇头道:“哪里,这要说谢啊,还是得谢谢三弟和三弟妹!按说这祖上留下来的宅子大家都该均分,可谁让咱们苏家就三老爷一人混出了名堂说起来咱们都是沾老三家的光罢了。”

    说罢,杨氏斜觑一眼还在身边坐着的自家老爷,心中暗暗鄙夷。

    三兄弟里虽说苏明堂是老幺,但如今五品顶戴加身,食朝廷俸禄官民有别,自不可同日而语。是以他与桐氏坐于主位。原本他以为今早会为了争处院子撕破脸面,不想两房竟能和气解决,还能空出心思来给他致谢。

    家和万事兴!还有什么能比家人相互理解谦让更重要的?苏明堂只觉心中甚慰。

    随后便大笑两声:“既然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都无甚意见,那事儿就这样定了。”

    两房都客气点头称是。

第二十章() 
二老爷家早上过来的急;听下人报了大老爷出门;便连早饭未用就匆匆追过来了;仿佛生怕自己到前先被旁人内定了什么。

    柳氏原本想着既然院子爽快分完了;眼下又正好起身致谢;那就不如直接回去好了。可她刚想开口告辞;却见对面的杨氏又坐回了圈椅里;大老爷也一点没有要走的意思。

    柳氏迟疑了下,也拉着二老爷手坐了回去,想要看看老大家的还有什么想法。

    见老二家的不走;杨氏侧头给大老爷睇了个眼神,大老爷眉头微皱扫了眼对面,咂了咂嘴思量片刻;随即点头示意。意思是一切还按原计划进行;不用管老二在与不在了。

    杨氏沉了沉心,继而面露讪然的开口道:“那个三弟三弟妹;嫂子还有件事儿想跟你们商量。”

    苏明堂面色极好;应道:“嫂子请讲。”

    一旁的柳氏脸上虽不动声色;但已悄然竖起耳朵静心等待。她就知道留下来是对的;老大家今日能如此痛快;肯定在别处打好了算盘。

    杨氏一脸难为的道:“你看你们这回举家进京是为了公务;原本嫂子不该叨扰你们的。可是你大哥喘疾患了这么些年,吃了多少药始终都治标不治本的。之前就听人说京里有擅针灸的郎中能治愈此疾,是以”

    话未说完;却已点透。杨氏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样;满噙着心疼的回头看了看大老爷。

    大老爷的喘疾的确拖了多年,特别是季节交替时尤为严重。故而苏明堂闻言也显焦急,皱眉问道:“戊京当真有能治好大哥的郎中?”

    这回不等杨氏开口,大老爷迫不及待的自己就上阵了:“真有!”

    “其实这事大哥早便听说了。只是那针法要早晚各施一次,连续一个月方可见效。如此一来,便得久居京城。名医诊金本就不菲,加之戊京的吃住,大哥委实是负担不起啊!”说罢,大老爷无可奈何的摇头叹息着。

    苏妁趴在门外听了半晌,如今也明白里头的人各自打的是何算盘了。

    大伯的病自是该治,可要说起来京城离郎溪县也没多远,她不就一连两回都是入夜之后才往回赶么。远没到无一方投靠落脚便无法就医的地步。

    不过她明白归明白,爹爹的决定也昭然若揭。

    果不其然,屋里苏明堂听大哥讲完一脸的激动,丝毫不掺虚假:“倘若当真能治好大哥的喘疾,便是再多银两也值得!何况圣上为我分拨了府邸,大哥自不必为吃住犯难。事不宜迟,不如大哥与大嫂也回去收拾收拾,后日随我们一同进京?”

    “那自然是好!”大老爷与夫人杨氏相顾一眼,二人脸上皆是喜不自胜。

    待三房各自回屋后,柳氏又开始了猜忌。

    “老爷,我就说老大家的怎会这么通情理不跟我们抢大院儿,原来人家早盘算好了!大哥大嫂借着治病的引子随老三家进京去住高门官邸,两个儿子留下来占着三处院子,好不自在!”

    柳氏越说越气,甚至一度怨愤起自家老爷没得个娇贵的病!不然她也可以拿这个当由头。

    二老爷一听她唠叨便打心底里烦躁:“你说你贪总要有个度吧?早年想分人家半个院子都分不来,闹得几年不走动。如今整个院子都分给咱们了,还是五居的大院儿!你还不肯知足”

    “再说了,我大哥那是去治病,又不是去享福!没听他们方才所言么,个把月就回来了。”二老爷气不过又补了句。

    想想三兄弟打小感情那般好,原以为各自娶媳生子后苏家会越发的兴盛荣华,却想不到娶了这么个泼辣主儿进门,搅得家宅难安,兄弟反目!

    柳氏见他这般说,心里越发的不乐意,习惯性的掐起腰来大吼:“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到底是谁给你生的三个儿子?大哥只说针灸一个月后有起色,何时说一个月后就回来了?也就你这个肠子不带拐弯儿的信他们会舍得放弃京城蹭吃蹭喝的好日子!”

    “胳膊肘往外拐?那可皆是我的亲兄弟!”

    “亲兄弟怎么了!能帮你传宗接代还是能帮你养儿育女?”

    如此针尖儿对麦芒,二房的老两口直吵吵到午饭时,才终觉体力不支,歇了。

    这日清早,一辆双匹马儿拉的车自苏府驶出。

    车里坐的除了苏明堂一家三口,还有他的大哥苏明山与大嫂杨氏。随行的下人除了管家老姜,便只带了霜梅等三个丫鬟。

    许是因着车里皆是长辈,有些过于闷了,苏妁拉开一点窗帘透气,顺带赏着一路的风景。

    金秋的空气里泛着丝丝凉爽的惬意,薄雾轻笼,朦朦胧胧。远处的山水如诗如画,铺就开满视野。

    这些年三房间的嫌隙也生出些疏离,想到接下去的时日还要长久倚靠苏明堂一家,杨氏便有意调节氛围。她上前摸了摸苏妁的头发,脸上慈爱的笑着:“妁儿今日梳的攒珠垂花头真漂亮,这样才有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