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向东流 >

第9章

向东流-第9章

小说: 向东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她枯枝落叶般被人抛弃的一生里,只有皇后从来没有离开过她,陪伴着她从少年成长到青年。皇后是她见过的最为鲜活,最为中正,最为忧国忧民的一个人。

    是她此生最为尊崇的英雄。

    或许是上辈子东皇大人觉得对她亏欠太多,所以给了她再一次见到皇后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她一定会更加用力地活着,然后鲜亮地走到皇后面前。

    不管会不会有结果,也想将一个一直不敢问出来的问题说出来。

    你是否愿意,和我就这样走过一生呢?梓潼。

    趴在栏杆上的少年闪着憧憬的光,坐在王座上的女皇专心地看着底下的歌舞,偶有一次扭头,一眼撞上了异常俊美的少年。

    少年在望着她,专注而又认真。女皇心头一跳,一股丢失已久的情绪忽而漫上了心头。

    女皇知道少年是谁,她们实在太像了,想到会让女皇分神。

    她忽而想起了那个人的模样,从十六岁到二十一岁,好像一层不变的模样。永远透着苍白之『色』的病容,瘦弱高挑而挺拔的身躯,以及那一双无论如何都闪烁着光芒的黑亮双眸。

    女皇挪开了视线,思绪开始渐渐飘远。一股若有似无的冷环绕着周身,她不禁捏紧了王座扶手上铺设的毯子,希冀能抓住一点温暖。

    有些冷了,女皇这么想。

第12章 十一() 
十一

    鱼龙阁的宴会直到新春到来的钟声响起,才落下帷幕。在女皇陛下的祝贺词中,迎来了新的一年的百姓在点燃了炮竹,在盛放的烟花中携手归家去。

    谁也不知道陛下在鱼龙阁的宴会上选中了什么人,盛宴散后,宴席上发生的种种记在有心之人眼中,以林梦蝶为例,那些个早就被大臣们记在心里的人,在宴会后又添了几分分量。

    金袍卫们提着灯笼,护送着陛下的龙辇朝着皇宫驶去。明亮的灯火在寒夜的细风中连成了一片,形成了浩『荡』的灯路,于璀璨的烟花下闪烁着光芒。钟离朔站在鱼龙阁上,眺望着陛下那座仿若盛开在灯海中的龙辇远去,低低地叹了一声。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上一面?能够常伴于陛下身侧的,都是枢密院的人。若是她再用功一点,能否做她的起居郎呢?

    全然不知道女皇正被诸位大臣催着大婚的局面,钟离朔想得十分乐观。在随着群臣恭送陛下回宫之后,她跟在长姐身后,伴着漫天的烟花,回到了自己的琼花巷。

    皇城外一片喧嚣,随着宫城越近,属于宫内的安宁一点点显『露』了出来。裹着狐皮大氅的陛下从龙辇上下来,携着两个妹妹一同前往乾元殿。姐妹三人一起用了饭,和寻常人家一般给了妹妹们红包后,陛下留下了平安长公主,与她单独说话。

    曾统御千军万马的女皇陛下,向来都很耿直。无论是政令还是批阅奏章也好,一条一条都是用大白话直接说出来的。以批阅奏章为例,女皇从来不会用什么委婉的辞藻,向来都是“准。”或者是“不行。”在不行之后,会列出一条条详细的缘由,督促臣工改进。

    在女皇的带头下,让户部的官员批示条款的时候也是十分直白。诸如“开个宴会用不了那么多钱,建议贵属参考前朝景文帝的做法。”“贵属有调查过市价吗?问清了再做个合理的申请送过来吧。”

    年少时便在弘文馆学习的女皇,并不喜欢文绉绉的遣词造句,她十分喜欢将话说得明明白白。她是帝王,是统帅,一言九鼎,不需要拐弯抹角。故而此刻,在面对平安长公主的婚事时,女皇也是一如既往地耿直:“ 安安觉得三木怎么样?你有心嫁给他吗?”

    长公主万万没有想到,陛下将她留下来是为了这件事。已经将长公主做得十分好的禤景安,在经过诸多事情磨炼之后,咋一听见这件事情,却忍不住红了脸。三木是云中王钟离幕的小名,看起来自己迟钝的长姐关注到自己了。

    “皇姐……”长公主膝坐在榻上,隔着矮桌前的杯盏看着眼前的陛下,忍不住掩面唤了一句,说道:“你这人真是……”

    “都红了脸了。”女皇叹了一声,望着眼前美极的妹妹,说道:“那就是喜欢那小子了。那皇姐给你们下旨赐婚,让监天司的司命们挑个时间给你们完婚可好?”

    “嗯。”红了脸后,长公主点点头,勉力维持着公主仪态,大大方方地建议道:“不过婚嫁这件事,还是要双方情愿才好。赐婚的事情,皇姐就先暂时放在一边吧。等他上门求亲之时,您再松口可好?”

    女皇点头,心想是这个理。只一思索却很快反应过来,看着面前含笑望着自己的妹妹,摇头叹道:“你啊,你啊,原来你俩早就说好了?这还要朕白瞎那份心。”还说什么上门求亲,只怕是那小子早就找到妹妹来说这件事了。

    长公主柔柔的笑,想到了朝堂上的那些风言风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皇姐可会责怪我,没有和你说明白,给你添许多烦恼?”公主知道,云中王钟离幕是很多大臣眼里适合皇夫的人选,而她的皇姐正因为被『逼』婚而烦恼。如果早些告诉皇姐,是否就能早些解决云中王的事情呢?

    “三木还不至于让我烦恼。”

    “我知道,让那烦恼的是那些遗老,这也是三木迟迟不敢和你说明白的原因。”长公主望着皇姐,温声说道。身为楚朝遗留的唯一血脉,有着正统的名分,是值得多少人利用的呢?可惜云中王的心中没有天下,但是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换取自己迎娶长公主的诚意。

    聪慧如女皇仅从只字片语中便明白了云中王要做什么,低声一笑,说道:“他还真是有心了。”

    “那是他应该有的诚意。”长公主说道,一脸的坦诚。这也是她为什么不着急找皇姐赐婚的原因。有云中王在,可以将朝堂势力三分,让皇姐压力没有那么大,更加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另一些人。

    钟离幕是她的心上人,云中王是大庆朝堂的一个饵。只要有机会,云中王钟离幕会竭尽全力为陛下赴汤蹈火。

    长公主想,他们想的都一样,为了某一个人要好好地护着陛下。这是她与钟离幕年少相识至今,心照不宣的默契。

    女皇听了妹妹的说辞,再看她坦然的神情,突然想明白为什么妹妹不和自己说心慕云中王了。她原本还在忧心是自己繁忙国事忽略了妹妹们,导致她们都不和自己谈心事了呢。

    想明白之后,女皇无奈的笑笑,看着妹妹柔声道:“我还不至于要你们这样,那群遗老妨碍不了我。我过几日宣三木进宫,你们做好大婚的准备吧。”

    “皇姐……”长公主就知道长姐不愿意他们如此,所以才会一拖再拖没有开口,因此长叹一声道:“皇姐你这是着急我嫁不出去吗?”

    “当然不是啦。”陛下温柔一笑,托起了身前的杯盏,轻抿一口,低低说道:“我只是希望,有情人能早点终成眷属。”

    已近而立之年的女皇陛下,有着一副二八少女般娇俏的面容。她此刻捧着杯盏,黑亮的发丝挽起铺展在玄黑『色』的龙袍上,看起来美丽又略带英气。那双清亮的双眸闪着柔和的光,此刻写满了温柔。

    在长公主的记忆里,她的长姐就是这么一个上马威风凛凛的巾帼英雄,脱下战袍温婉动人的贵族仕女。公主是如此崇拜自己的长姐,敬仰着她,又心疼着她。

    尤其是这幅少女至极的模样,在她的印象里,是长姐面对昭帝时所有时刻的样子。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对于长姐而言,她的有情人已埋泉下泥销骨了。那个有着所有人都喜欢的模样的昭明太子已经不在了,可会不会还有下一个有情人呢?

    公主这么想,不忍去回忆故去的昭帝。她看着长姐手中的杯盏,念及她酒后的模样,想要去夺,又于心不忍,只好与长姐说道:“那皇姐呢?大家可是着急的等着你的有情人出现呢。今天可看到有合适的了?”

    女皇歪着脑袋,略一思索了一阵,说道:“都是没长大的孩子,嫩得狠。”

    “林梦蝶林公子呢?尺八吹得很好,体力应该很好。”在行伍混迹了好一段时间的长公主,某方面来说也是挺坏的。

    “好不过殿下。”可是殿下的身子骨弱得很呢。女皇心里这么想,看起来就经不起折腾的模样。

    女皇从来不在人前避讳提及昭帝,反而是所有的人都将那个人当做她的禁忌一般,丝毫不敢提上一句。可是今夜,她突然很想和别人说说那个人,于是她又喝了一杯酒。

    有些事,只有喝了酒之后,你才能够没有顾忌地说出来。

    “安安你不知道,殿下尺八吹得很好,按理说玩吹奏类乐器,身子骨一定很好的。但是殿下看起来却高高瘦瘦的,没有一点肉,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站在马前,看起来风一吹就倒。”

    “这么瘦弱的人会是太子吗?可她长得很好看,我从未见过比她还好看的少年郎。”好看到,让她一抬眸就再也挪不开眼。

    她的唇沾了酒,清亮的眼蒙上了一层水雾。谁也不知道,在外威风凛凛的女皇陛下,是个滴酒沾不得的一杯倒。往常宴会里喝白水的女皇,在今夜沾了酒后断断续续地说着关于昭明太子的一切。

    长公主听过了很多次,在昭帝死后的第一年里,第一次碰上醉酒的长姐之后,断断续续地听了很多。她知道太子和长姐的初遇,知道那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秘闻,知道长姐懵懂不能自拔的爱慕。

    在刺帝死去的榻前,自己的长姐将一生都献给了昭明太子。公主想,如果自己是长姐,遇上这么一个愿意以命相搏也要救自己的人,也会心甘情愿被对方束缚住一生的。

    可那个人不是她,她不是当事人。于是当事人是她的长姐时,以旁观者的角度,她希望长姐能过得好一点。

    她取下长姐手里的杯盏,打断了女皇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

    “姐,你喝多了。”公主说道,望着只肯在她面前倾诉的长姐轻叹了一声。

    而回应长公主的,只有陛下一声轻轻地低喃:“殿下……”

第13章 十二() 
十二

    丝毫不知道自己被人惦念的钟离朔,在自己的西院卧房里打了个喷嚏。她『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借着明亮的烛火打量着这柄被她放在掌心的匕首,仔细地端详。灯下的匕首寒光凛凛,已开封的刀刃透着嗜血的锋芒。

    钟离朔看着手柄上装饰的红宝石,精致的花纹,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一会,才将匕首塞进了朴实无华的鹿皮刀鞘里。寒光一闪,敛进了刀鞘。钟离朔满意地点点头,抱着匕首只穿着中衣钻进了温暖地被窝里。她将匕首放在胸口上,仰头看着被灯光照亮的帐顶,喜不自禁。

    这是她去岁刚醒过来之时,度过十六岁生日的那个秋日里,镇北侯特地为她寻来的匕首。这是一把名刃,名叫戢武,有诛万邪,护长生之意。这是钟离朔身上最为宝贵的一件礼物,也是她最喜欢的一件宝贝,因此她想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赠给皇后。

    鱼龙阁短暂地一面之后,乐开怀的钟离朔并没有忘记她最后说的那几句话。甚至可以说,她十分庆幸自己说了那些话,现在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给皇后送礼。

    她抱紧了怀里的匕首,脑海里将自己明天要过的事情又过了一遍。她已认出了皇后今日穿在身上的樱草服是南门那边的,如果金袍卫有统领知道陛下今日微服出巡的事,或者说她只要能找到今日见过的几位金袍卫大人,兴许就能让皇后收到礼物呢?

    这么乐观地想着,却忍不住希冀皇后能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皇后能记得明天有人要给她谢礼,着人留意南门的事情就好了。可钟离朔又想,这种大多数人随口说说的话,皇后会不会当真?她在位的时候,皇后已经日理万机了,现在皇后已登基为帝,乃是天下最尊贵的人,还会不会将她的话放在心上。

    可是皇后和她说话了,还是那么温柔,那么令人沉溺。

    向来乐观积极的钟离朔沉浸在再一次见到皇后的欢喜里,没有去想自己那张脸会带给人怎样的冲击。或许在她的眼里,那张和乐正颍相似的脸,并不会引出什么事情。又或者是在她的世界里,她永远都是那个仰望着皇后的人,就连皇后会想起她这样的事情,也是不能奢望的。

    迎新春的喧嚣还没有散去,将屋外的天空渲染得十分明亮,镇北侯府的每一处也点起了明亮的灯火,相守夜欢哗。钟离朔的卧房燃着灯火,守着岁末的最后一夜。忐忑不安的少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满心期待着正月初一的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