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向东流 >

第38章

向东流-第38章

小说: 向东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那女子唤了一句,钟离朔眼尖的发现自己身旁的乐正夫人一下变了神『色』,那原本温柔从容的眼眸,盈满了泪光。

    年轻的女子疾步而来,猛地被乐正夫人抓住了双手,激动地唤了一句:“颍儿……”

    乐正颍握紧了母亲的双手,哽咽了好一会才松开。双手并拢交叠,拱手推出,弯腰做了一个长揖,方道:“不孝女颍,见过母亲。一路舟车劳顿,您辛苦了。”

    乐正夫人伸手,托住了她的手臂,双目含泪,轻柔说道:“颍儿……”

    三年未见的母女乍一相逢,便似有千言万语要诉说。身旁被忽略了的镇北侯见着她们母女二人含泪相见的场面,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道:“都是兵部侍郎了,见着母亲还跟小时候一般,总爱哭。”

    他这般包含被忽视的心酸发言,很快引得乐正母女破涕为笑。乐正颍忍住了眼泪,这才收了手,朝着父亲行了一礼,道:“见过父亲。一路南来,可是安稳?”

    “甚好甚好。”眼见女儿总算看着自己的镇北侯,满意地点点头。

    在旁的钟离朔一言不发,沉默地打量着这一家三口重逢的场面。自半年前从这具身体醒来之后,她便断续地了解了自己所处的境地。

    作为镇守溯北的澜州要塞,初城乃是澜州贵族禤氏家臣乐正一族的故土。早在前朝刺帝的时候,禤氏族长便是统领天下百万兵马的大将军。后来,禤氏族长逝去,统领澜州兵马的还是禤氏,驱狼大将军——禤景宸。

    直到禤景宸被刺帝指婚,嫁给身为太子的钟离朔,仍旧兼任着大将军之职。而乐正钦,便是从禤景宸的父辈开始,就为禤氏效命的得力干将。

    钟离朔幼年时居住在冷宫,再大一些被云州城主接到云中城,后流落街头。故而长到十六岁被接回宫中立为太子之前,并未与朝臣有过多接触。

    可与禤景宸成亲之后,除了三公,她也甚少接触朝臣,更别说是禤景宸远在澜州的臣属了。

    因此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成了乐正钦的嫡次子,她才知道这个人便是禤景宸十分倚重的乐正颍的父亲。

    钟离朔是见过乐正颍的,只见过一面。那还是在东宫的时候,禤景宸唤了乐正颍来一道处理政务,离去的时候被外出回来的钟离朔撞见。听了不少流言的钟离朔这才意识到,侍人们口中那句乐正女官肖似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

    高挑的身形,雪白的肤『色』,英气的长眉底下是一双温柔的眼眸,这个从澜州出来的贵族女子实在是好看得不像话。

    一度,令在市井中磋磨了多年且单薄瘦弱的太子羡慕不已。

    许是那一点点相似,好像是忌讳一般,乐正颍甚少出现在她面前。加之身份不同,后来她便再也没有见过乐正颍。

    想不到,再一次见面,却是在这样的情形,这样的身份之下。顶着对方亲妹妹的皮囊,唏嘘不已的钟离朔最终轻叹,躬身施礼,“溯,见过长姐。”

    “溯?”乐正颍的目光滑了过来,定在了钟离朔那张白皙俊秀的脸上,片刻怔忪过后,方才释然道:“你都……长这么高了。”

    这个自小便因为体弱深居内院,而无多少存在感的妹妹,一眨眼竟然都快与她一般高了。即便是半年前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听说了昏睡了近三年的妹妹已然苏醒,乐正颍在看到如此精神的妹妹时,仍觉得惊讶。

    不过片刻,她便收拢了情绪,冲着钟离朔点头之后,扭头对着一旁的父亲说道:“府邸我已命人收拾好,天寒地冻的,就不要再外过多逗留了,父亲母亲我们快些回家。”

    吩咐了下人将行李搬运回去,乐正颍便引着父母亲登上了迎船的马车。彼时恰好有红衣侍卫挎刀开道,将拥挤的人群清出了一条道路。与红衣护卫们擦身而过的钟离朔,正准备登上马车,若有所感一般扭头,便看到了红衣侍卫们尽头拱卫的那个人。

    那是个年轻男子,约莫二十岁,衣着华贵,面容白皙秀丽,瞧着就是云州出来的纤细貌美。

    钟离朔觉得眼熟,在脑海中仔细搜寻了一遍,只隐约要对上之际,便听到一旁的长姐冷淡地吐出了三个字,“云中王。”

    那纤细柔美的男子在一瞬间,便与记忆中那个白白胖胖爱哭的男孩重叠在了一起。

    云中王……钟离幕嘛。

    岁末还朝,诸王朝拜。也是,钟离家在庆朝还能称王的,也就他一个人了。

    那道纤细的身影随着马车的走动,拉的越来越远。钟离朔半眯着眼,将下巴埋进了大氅『毛』茸茸的领口里,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白气。

    作为刚入学的学生,今年的考核她原本是不用参加的。可既然已经入学,就不要错过一个往上一级的机会。只要过了考试,来年她就不必在程文老师的班上念庚了。

    这样一来,既成全了父亲的人情,也能和自己班上那群总一脸兴奋喊自己同学的小孩子们告别。当然,就算来年念高一级的戌级,与她同班的还是比她小上许多的少年。

    弘文馆的考核是在腊月十八,一共持续三天。考核的内容除了各级教授的内容,诸如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算术之类,还有君子六艺等。

    笔试的题目对钟离朔来说不算难,毕竟身为帝王的时候她这些学得都十分好。只是在骑『射』和曲艺方面,她有些发愁。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因为身子弱,她的骑『射』都没有正规的学习过。她有些担忧乐正溯这个病怏怏的身体经不起自己折腾,可值得庆幸的是这具身体比她以前的好多了。在考核之前的十天,钟离溯总算和同班的孩子们一样掌握了基本的骑『射』。

    这样一来,考试的问题也解决了。

    骑『射』是在师傅们的教导下学会的,而曲艺,这件无需烦恼的事情此刻却要费尽心思去掩盖。

    她短暂的一生里,广为人知的并不是楚末的亡国君主,而是在云州那几年里,响彻九州的御龙之音。

    世人皆知,云州雾海深处,有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一首尺八能震『荡』云海,幽林深处见皎鹿一般的清澈。

    因着这清亮悠扬的尺八之音,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欲与这位清贵的少年曲师结交。但因为钟离朔那时被刺帝流放在云州,不好透『露』身份,故而并没有多少见过她的真容。

    听过她的曲声,却没有见过她真容的人,皆唤她一声见鹿公子。

    直到她回到源州城,成为了刺帝唯一的孩子,身份尊贵的昭明太子,世人才知道那清澈的尺八之音属于她。

    皆因那一年元宵,心血来『潮』的刺帝在看了各家表演之后,忍不住上台,跳了一段灵犀。大楚民风开放,歌舞盛行,源州城的贵族们都会跳雅步,皇帝便是这群风雅人士的头领。皇帝陛下会跳灵犀不是什么稀奇事,难得的是一向冷肃的刺帝,也会与朝臣同乐,因此那一年的元宵当真是热闹无比。

    而给刺帝伴奏的,便是昭明太子的尺八。她吹了一首见月,吹到了爱好风雅的大臣耳中。见鹿公子的尺八和昭明太子的曲音重合在了一起,世人便知晓,那些年在云州响彻的尺八是流落在外的太子之作。

    至此,昭明太子的尺八就成了御龙之音。

    朝臣们都知道,昭帝的尺八乃是世间一绝。直到源州城破,昭帝在奉先殿烧了一把大火,这尺八,就成了亡国之音。

第52章 五十一() 
此为防盗章  她当下瞧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 一派的天真可爱; 却与比自己年长的侍卫大人平辈相称。已将她认出来的小公主望着少年天真烂漫的面容; 又看了看自家的皇姐,欲言又止。

    穿着樱草服的陛下; 微微仰头; 看着眼前好似发着光的少年; 温声问道:“不过随口回了你一句; 这也算恩?”

    “当然算,这是一首好曲子,若是大人不告知我; 我将来何处去寻?”

    “鱼龙阁中如此多人,你随便问一个,也会有人告诉你的。”

    “可是大人却是第一个告知我的,这便是天大的恩情了。”钟离朔微微一笑;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同眼前的女子多说几句; 许是她端正挺直的小身板,和温柔坚定的话语; 像极了某一个人。

    少年人慢声细语地回着话; 清亮的眼眸中透着些许固执。那样的神情; 天真可爱地令人没办法讨厌。女皇认认真真地看着她,她望着少年的眼睛; 仿佛在看另一个人; 轻而温柔地说道:“就这般喜欢这首曲子?”

    “好曲子; 当然喜欢。大人也听完这首曲子; 觉得如何?”

    “甚好。”女皇点点头。

    “那就是好极了。”钟离朔微微一笑,说道,“所以大人究竟是哪一门的侍卫,姓甚名谁,好让在下日后再寻呢?”

    “问人名讳之前,总要先自报家门的。”

    她们二人你来我往,说了好多句话。期间没有人『插』嘴,皆都暗藏诧异看完了这场交流。

    “是在下失礼了。”身穿红袍的钟离朔轻笑一声,说道:“在下乐正……”

    “乐正公子,乐正公子……”她话还未说完,一个蓝衣小侍人便越过金袍卫的大人牢牢地抓住了她的手,将她往外拉扯,边拽边说:“乐正大人都开始叫人找你了,这里贵人多,您可别被伤着了。”

    被拽着的钟离朔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扯远了。她急急忙忙扭头,看向了金袍卫统领的挎刀,目光落在她刀柄的涂漆上,开心地说道:“在下乐正溯,家住琼花巷。大人是南门的侍卫对吗?明日申时,在下必备薄礼到南门司感谢大人,若是大人明日不用出勤,在下会将礼物放在司署厅的,大人记得去取啊。”

    少年人一叠声,引来了许多人的瞩目。可她浑然不觉,说完之后,转头对着身边的小侍人道歉:“劳你久等了,是我不对,我姐姐可曾责罚你?”

    她声音轻,说得温和,待人亲近,小侍人的满腔抱怨化作了不好意思,于是说道:“公子可不好『乱』跑了,这里那么多大人,若是公子冲撞了别人,难做的是小的们。您也知道,小的们是在宫里混口饭吃的……”

    “你叫什么?是在哪个殿里伺候的?”

    “小的名叫长寿,是在升元殿伺候的,乐正公子方才是得罪了金袍卫的大人们吗?她们将你围在一起,小的还以为她们是要和你过不去呢?”小侍人叽叽喳喳地,将自己方才的担忧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钟离朔点点头,又听了小侍人说了金袍卫的大人们如何如何的位高权重,只手遮天,凶神恶煞,心里却开始琢磨开始如何跟长姐解释所谓的『乱』跑了。

    女皇站在原地,握着腰间的长刀望着两人的背影逐渐远去,眼底那一抹希冀的光芒消失得一干二净。

    乐正溯……这是阿颍的妹妹吧。刺帝与宣宁长公主的母亲是当年宠冠后宫的宠妃,而乐正颖的外祖母是刺帝母亲的双胞胎妹妹。因着这一层不远不近的血缘关系,乐正颍与昭明太子很是相似。而与乐正颖相比,从母亲身上继承了更多美貌的乐正溯有着一张和昭帝几乎一样的脸。

    女皇没有见过长大后的乐正溯,听到她名字之后,如梦初醒。你看,怎么可能会是那个人终于想起她,在走之前停下来和她说说话呢?

    自始至终,一直将情绪隐藏得很好的女皇,维持着向来四平八稳的姿态。没有人知道,在看见那个少年时,她的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波澜。那些在梦里都不敢希冀的东西,顷刻间倾泻,就在少年转身之际抽得空空『荡』『荡』。

    “皇姐……”候在女皇身旁的小公主开口,看着长姐一动不动的站姿,小心翼翼地说道:“那是乐正大人的弟弟,她长得……和姐夫挺像的。”是啊,像到只是错了眼,便以为那人再一次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是挺像的。”女皇笑了一声,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言罢,转身迈向了自己原本应该呆的地方。

    可是,也只是像而已。就好像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真的。

    她已经死了,死在奉先殿的大火里,在叛军攻破皇城之际,带着一身傲骨化为灰烬。

    “‘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 这句话,是梓潼与我说的。你且去北方,孤就镇守皇城,保君后方安然无恙。”

    那样羸弱的一个人,那样不懂朝堂的一个人,与朝堂上狡猾的官员周旋,用尽全力稳住了局势。就算是死之前,也用尽了全力保住了源州城的千万百姓。

    昭帝下了罪己诏书,将所有过错揽在自身上,在没办法守住皇城之时,打开城门,诏书祈求叛军不要再伤城中百姓一人。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