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宠婢-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竟当面跟赵政申要多处田宅园池,说是要为子孙攒下更丰厚的基业。
赵政自是笑着应了下来。
可临近出关,王翦又连续多次来求更多的田产,赵政虽然也都欣然一一应了,但心里却是越发不安。
“政,从霸城返回咸阳的一路,你都没怎么说话,可是有什么心事?”
梁儿伴在赵政身侧,与他一同迈入了梧木亭。
赵政面色微凛,忧心道:
“王翦定是认为,我为王多疑,怕他手握重兵会对我不利,所以早前才一直不肯允他这六十万兵。他担心如今我因形势所迫勉强将秦国所有兵力都交到了他的手上,我会提防于他,甚至因此而要了他的性命。所以他才一反常态,几次三番跑来跟我索要田宅,表明自己并无野心、除了钱财别无他求,以此来消除我对他的疑虑。”
梁儿站在赵政身边,放眼望着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凤凰池,脑中仔细想着赵政的话。
其实王翦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疑心手握重兵之人几乎是历代君王的通病,也确实有很多很有能力的将军因此而断送了性命。
不过这一次,王翦当真是错看了赵政。
赵政并非疑心于他。
而是秦国向来推行耕战制、兵农合一,秦若倾全国的兵力攻楚,秦国境内将再无多余的壮丁耕种农田。
短期内粮库还可支撑,但如果战事超过两年还未完胜,届时,耕战制度瓦解,粮草供给不上征战,就连百姓也会开始饿肚子。
若是那时韩赵燕魏再同时反秦,秦则会有覆灭之危。
这才是为何赵政不到逼不得已,便不想拿出这六十万兵最最主要的缘由。
赵政拂袖俯身,缓缓落座,重重叹道:
“此前未曾想过王翦竟会如此惧怕于我,眼下,我倒不知该如何安抚他了。”
梁儿亦提了裙角在他一旁坐下,双眼眨了眨,有些费解。
“应下他所有的要求还不足以安抚他吗?”
赵政面露愁色,淡淡摇头。
“他心中始终恐惧我会疑他拥兵自立,又如何能一心征战?我应了他的诸多要求,不过是从了他所愿,却仍算不得施恩,何谈令他心安?”
梁儿见赵政如此烦心,心中也不免跟着一同忧虑了起来,却还是悉心劝道:
“那除了他之前所求的,你再多赏些其他的不就好了。”
赵政又是一叹,垂眸道:
“话虽如此,可他已经将能要的都要了,还有什么是我能给他、他却还没开口要的呢?”
“父王还可联姻。”
伴随着一个柔美的声音,一位身姿秀雅的紫衣少女施施步入了亭中。
“阴蔓?”
赵政略怔。
梁儿也大感意外。
他们来时并未细看,竟是不知阴蔓也在此。
每每见到赵政那冷峻阴郁的神色,阴蔓就觉得心中很是惧怕。
她不小心与赵政对视了一眼,便连忙垂下眼、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开始解释自己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
“父王恕罪,阴蔓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听闻今晨父王回宫,想必梁儿也会一同返回,故而阴蔓才早早来到凤凰池守候,想要向梁儿讨教些抚琴的技巧。阴蔓本是在亭下池边一边赏景一边等的,却不料父王竟同梁儿一道来了此处,所议之事又甚为重要,阴蔓实在不便打扰,所以……”
“等等……”
赵政淡声启齿,打断了她因紧张而喋喋不休的解释,那双锐利的凤眸之中忽有华彩掠过。
“你说……联姻?”
阴蔓恭顺点头,语声虽还略显稚嫩,但却分外平稳,尽显智慧。
“是。若父王将膝下公主送于王翦将军为妻,他定可以打消先前所有的顾虑,安心伐楚。”
闻言,梁儿敛下眸子,轻轻抿了唇。
阴蔓之意,她已经猜到了……
赵政凤眸微垂,迟疑道:
“此话虽有理,可寡人的女儿年纪都尚小……”
他话音未落,倏的,阴蔓双膝跪地,叩首拜道:
“阴蔓愿为父王分忧,恳请父王将阴蔓嫁与王翦大将军。”
赵政定睛望向眼前这个纤弱早慧的女儿,正色问道:
“你才刚及适婚之龄,而王翦已有七十九岁,你当真要嫁?”
“回父王,阴蔓心意已决。”
见阴蔓神色坚定,赵政颔首。
“好,不愧为我大秦最年长的一位公主!你明日一早便出发,乘快车前去追赶王翦大军。大致算来,你二人相汇之时应该是在华阳城,寡人就为你赐号华阳,是为华阳公主,令他与你在华阳城内合卺完婚,同时命人在王翦的家乡频阳为你建造华阳公主府。他日王翦攻下楚都寿春,我大秦定会记下你的一份功劳。”
阴蔓盈盈叩拜。
“谢父王。”
随后,赵政顿了片刻,又缓声道:
“阴蔓,你下嫁王翦,为君,寡人甚为满意;可为父,你这般如花的年纪,嫁给大你如此多的男子,寡人却觉很是对你不住。你可提出一个要求,无论何事,寡人都会满足。”
阴蔓徐徐起身,直言问道:
“父王可否让兄长为阴蔓送亲?”
“扶苏?”
阴蔓在子嗣之中排行第二,她的兄长,就唯有扶苏一人。
赵政略加思忖,点头应道:
“扶苏是长公子,由他送亲就意味着你是我大秦地位最为尊贵的一位公主。如此,便更可令王翦倍感恩惠。甚好,寡人准了。”
“谢父王。”
阴蔓再次叩首,起身告退时也依然敛着头,以至于无人发现她眼中隐隐藏着的泪意……
阴蔓走后,赵政见梁儿神色忧伤,知道她定是在为阴蔓惋惜,便轻柔的拉过她的手,轻声劝道:
“阴蔓年方十二便嫁于王翦,的确可惜了些,但既然那是她自己的决定,你也不必想得太多,随她便好。”
梁儿柳眉微蹙,眸间忧柔。
“其实……公主她……心悦长公子……”
“什么?……他们可是亲兄妹啊。”
赵政惊愕。
梁儿轻轻咬唇,补充道:
“好似,只是公主一厢情愿……”
赵政松了一口气,淡淡道:
“若当真如此,嫁于王翦,于她而言,倒是件好事……”
梁儿低下头,如小鸟般依偎进了赵政的怀里。
她心中仍是不忍,但她也明白赵政所指为何。
阴蔓是年仅十二岁的公主,年迈的王翦定是不会碰她的,如此总比她嫁给年轻力壮的世族,还要心里藏着另一个人去侍奉夫君的好……
第二日清早,城门外冷风习习、玄旗飘飘,大量华丽的车马聚集在一处,竟是一支王室公主的送亲队伍。
“此事当真没有回旋的余地吗?”
毛色油亮的玄色骏马之上,扶苏双眉紧蹙,问向马车中的阴蔓。
当得知阴蔓要被父王嫁于王翦,他整晚都辗转难眠。
那王翦虽说英雄盖世,但年龄却足可以做阴蔓的曾祖父了。
他不懂,为何他们的父王竟待子女如此薄情?
阴蔓身着玄色婚服端坐于车上。
施了粉黛的她脱去了大半稚气,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唇齿微动,柔声安抚道:
“扶苏哥哥不必如此,这本就是阴蔓自请的。”
扶苏一惊,瞠目问道:
“自请?为何要这般委屈自己?”
阴蔓樱唇一勾,浅笑款款。
“阴蔓身为大秦公主,本就应以国为重。能为大秦出力,是阴蔓的荣幸,更是阴蔓的责任。更何况王翦乃是我秦国的常胜将军,被百姓奉为当世战神,如此夫君,阴蔓高兴都来不及,又何来委屈?”
扶苏紧紧抿唇。
他虽有质疑,却也挑不出阴蔓此话的破绽来,只得最后问一句:
“你……当真无悔?”
“扶苏哥哥莫要挂心,阴蔓无悔。”
阴蔓始终微笑着,那笑容有如初开之花,清美娇柔,令人过目难忘。
扶苏心中有说不出的忧闷,却终是被人一语拉回了现实。
“公子,时辰已到,该上路了。”
他隐忍着抬首,眼中水光悠悠,声音却分外洪亮:
“传令……即刻出发!”
北风萧萧,白雪茫茫。
去往华阳城的官道上,一支如玄色长龙般的送亲队伍中有悠扬的琴声婉婉飘出,在寂静的冬日里,划入天际、绵长不绝。
那琴音时而清灵,时而浑厚;时而欢跃,时而清幽……
少女不为人知的小小情怀悄然隐匿于其间,偷偷倾诉着她注定一世不可说的浓浓爱恋……
阴蔓嫩白柔软的十指轻盈跳跃于琴弦之上,眼中氤氲不觉间已逐渐蔓延开来。
她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可以让她的扶苏哥哥这一路都听着她抚的曲子了……
那日她听到父王和梁儿谈论王翦之事,两人之间竟是以“你我”相称。
父王与梁儿身份地位相差那般悬殊,可他们感情之深,竟可打破千百年来的重重礼数,着实令她羡慕。
她缓缓合眼,几滴泪滚落脸颊。
若是她也能有那份勇气去爱,该有多好……
第一百七十章 无忧之死()
秦王政二十三年,楚王负当四年。
年初,秦在燕地又设置了广阳郡和渔阳郡。
如今,当年的燕国就只剩下辽东一个地区没有归属秦国的管辖了。
“赵高,你可否带亥儿去找梁儿?”
水月宫中,胡亥扬着白嫩的小脸,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双手摇着赵高的袖口,满怀期待的恳求道。
赵高无奈的低头看去,却瞬间被那一双灵动的眼吸引住。
公子胡亥的眼睛像极了他的母亲胡姬,而胡姬当年唯那一双眼同梁儿相似,故而此刻,赵高竟是在胡亥的眼中寻到了梁儿的影子。
想到梁儿,他心中一软,柔声问:
“公子为何要找梁儿姑娘?”
胡亥鼓着小脸一本正经道:
“因为她是亥儿的母亲。”
“母亲?”
赵高不解。
而胡亥年纪虽小,眼神却是坚定非常。
“亥儿的生母虽是胡美人,但胡美人却是那副样子,还险些要了亥儿的性命。那日,梁儿将亥儿救下,护在亥儿身前。亥儿便已在心里将她认作了母亲。”
闻此,赵高浅笑。
梁儿姑娘总是那么勇敢那么善良,让人不自觉的就想亲近她,竟连这小小的公子胡亥也对她念念不忘。
胡亥突然嘟起了小嘴,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可惜……她要么就守在父王身边,要么就待在凤凰池禁地,那日一别,我已几月都未见着她了,对她甚是想念。赵高,梁儿那般好,若换作你几个月都见不到她,你可会想她?”
胡亥是年仅六岁的孩童,又自小没有母亲教导,相较其余公子晚熟了些,现下这一句自是童言无忌。
赵高敛头,但笑不语,心下却不禁尝试着设身处地的想了一番。
梁儿姑娘如今已在他心中越发重要,若当真久久不见,那怕是……会思念得患上失心疯吧……
在王翦带领下的六十万秦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取了楚国陈城以南至平舆城之间的广阔地域,就连李斯的故乡上蔡郡也包含在其中。
秦,已直逼楚都寿春。
由于秦军人数太过庞大,楚国甚危,只得也倾全国兵力迎击,以项燕为将,做好了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准备。
而见楚军如此上下一心,士气激昂,王翦便因势而变,由攻转守,改为采取坚壁固守的战略,避其锋芒。
秦军筑起了厚厚的壁垒,任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就是坚守不出。
楚军无可奈何,也就只得与秦军这般干耗着。
于是乎,整整六十万大军,全都被王翦囤积起来休养生息,兵士们甚至无聊到要每日以投石游戏来打发时间。
秦楚之战就这样进入了僵持阶段。
而此时,梁儿也终于明白,为何此前王翦会那般没有安全感、总担心赵政会对他疑心了。
看来应对项燕和楚军的誓死一战,王翦早已打算采用筑垒固守、避而不出的计策。
而这一计会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君与将之间绝对的相互信任方可成事。
可为君者,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对手握重兵、却迟迟屯兵不动的大将毫不生出疑心呢?
故而,此计胜算虽大,于领兵之将而言却极为危险。
例如当年长平之战,廉颇用了此计,赵孝王疑他久而不战是要降秦,便临时将他撤换,以赵括代之,更改了战略。结果赵国四十万兵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