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宠婢-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左丞相昌平君熊启,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就先后赶了来。
当梁儿将急报上的内容念出之时,三人皆是一凛。
这个南郡其实曾经是楚国的领土。
当年,赵政的曾祖父秦昭王命战神白起率军攻楚。
连续两年的征战,秦接连攻占了楚国邓城、鄢城、夷陵、竞陵、甚至包括楚国当时的国都郢城等八座城池。
这些地区被统一设置了南郡,成为秦国的一部分。
“你们可有什么看法?”
高高的王座之上,赵政微眯着凤眸望向三人。
思索片刻,李斯首先上前一步,躬身一礼,道:
“大王,南郡已被我大秦统治了整整五十年,当地的原楚人大多早已与秦人相互通婚、融为一体,近三十年来从未有过异动,就算是遇到天灾,也依然安份守己。可为何此番就突然暴乱了?若说是因饥荒,纵观全国,南郡的灾情最轻,又何致暴乱?”
赵政定定看着李斯,眸光如鹰。
显然,李斯所想与他不谋而合。
“李斯,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臣以为,南郡之乱必是有人挑唆。”
此言一出,赵政半垂了眼,唇角隐隐露出一抹玩味。
“噢?何人挑唆?”
“秦已灭韩、赵,依照次序会继续东出攻伐魏、燕、楚、齐。可如今秦国饥荒还未得到缓解,便又起了内乱,自是无法再进行攻灭六国之战。故而以上四国之中,哪国最迫切,此事便最可能是哪国所为。”
李斯目露幽光,字字如凿,下巴上一撮花白的山羊胡更加令他显得见识犀利、精明非常。
王绾眉头微聚,不禁问道:
“依李大人的意思,应是魏国所为?”
李斯敛眸,轻轻摇头。
“魏距离秦国最近,自也是最危险的,可魏若灭,燕坚持不过一年也必亡……”
梁儿心中一震。
怎么又是燕国?……
话至此处,赵政的眼神已是越发晶亮。
“为何你这般肯定挑唆南郡之人来自燕国?”
只见李斯站得笔直,正色庄容道:
“饥荒与南郡暴乱的急报相隔不过十天。据南郡太守李瑶方才的那卷文书所报,此次暴乱之所以在短短几天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是因为那些暴民初成规模、上下有序,甚至还隐约可见类似于军中的编制,故而短短几天就已攻至郡治之所。若非李瑶出身武将,平时又并未懈怠练兵,恐怕南郡此时已经失守。”
他转眸看向昌平君。
“左丞相懂得用兵。李斯想要问一句,寻常,若要将毫无经验的数万百姓组织训练到如此程度,最快需要耗时多久?”
昌平君略做思考,郑重回道:
“至少也需要一个月。”
李斯微点了一下头,再次面向赵政。
“大王,此次暴乱,他们出师之名便是食不果腹、难以生计,可饥荒刚刚开始都还不足半月,他们又怎会仅在十几天内就迅速集结至如此?”
昌平君凝眉,张口接道:
“除非……他们知道何时会发生饥荒,提早做出准备。”
王绾亦恍然醒悟。
“也就是说,挑唆策划暴乱的人,和引发饥荒的是同一人。”
赵政薄唇勾起,笑得分外狡黠,幽冷的眸子令人望而生畏。
“呵呵呵,好一个燕太子,真是花样百出……竟妄想以南郡之乱耗我兵力……寡人倒要看他能拖住我秦国几时?”
赵政看向昌平君,唇口微动,淡声道:
“昌平君熊启。”
昌平君上前拱手。
“臣在。”
“南郡的暴民都是曾经的楚人,你身为我大秦左相,又是楚国公子——楚考烈王的亲生儿子,还是前楚王和现楚王的异母兄长,此事由你出面最好。尽量以和为主,劝他们归降,如若行不通,再行用兵也不迟。”
昌平君躬身颔首:
“臣领命。”
忽然赵政面色一滞,似是想起了什么,又说道:
“可让李信同去。李信本就是武将,南郡太守李瑶又是他父亲,此番或许可以有所臂助。”
昌平君应“诺”。
梁儿暗道:
一个李瑶加上一个昌平君,一刚一柔、一武一文。
他二人应对暴乱足矣,多派一个李信着实无用。
说是会有所臂助,恐怕主要还是借机给那父子二人有个相叙的机会。
听闻李瑶李信父子感情极深,却无奈李瑶常年驻守遥远的南郡,二人已是多年未见。
李家乃是咸阳名气颇大的世族,已连续十代不是重臣就是将军。
现如今家主李崇驻任陇西太守,封南郑公;其子李瑶驻任南郡太守,封狄道侯;年轻的孙辈里又出了李信这个为将之才。
赵政对他们必是需要多番留心,略施恩德的。
——
这天过后,未出一个月,南郡便已传回了暴乱已平的消息。
听闻昌平君不顾个人安慰,孤身深入暴民之中与他们交涉了整整五个日夜,仅凭一己之力,未耗一兵一卒,便将南郡一事解决得妥妥贴贴。
深秋的杨树金黄得耀眼。
风起,大把的树叶如蝴蝶般飘舞在空中,又盘旋着缓缓落下。
午后,林荫小道上树影斑驳,别有一番慵懒的情调。
赵政与梁儿手牵着手,悠悠漫步。
近日,赵政最新颁布的赈灾之策颇见成效,饥荒已缓解了大半,而南郡之事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梁儿心情大好,面含笑意道:
“昌平君的能力果然毋庸置疑,才不出一个月,南郡备警便被解除,而且还未消耗一丝兵力。”
可赵政却不似梁儿那般轻松。
他微微抬头,眸光幽深。
“看来昌平君在楚人之中的影响甚大……就是不知,当寡人攻楚之时,他还会否站在我秦国一边?……”
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公主阳滋()
由于饥荒还未解,秦王政二十年的年节过得极为简单。
为了彰显秦王与百姓同甘共苦,咸阳宫内甚至取消了例行的所有酒宴。
赵政终日忙碌于赈灾和安抚百姓,也就只有怀抱着梁儿的时候,才能让他觉得放松些许。
寝殿中,烛火微亮,盈盈摇曳。
赵政仅披一件薄薄的里衣趴在榻上,极是享受的任由梁儿一双细白的柔荑在他的肩背之上揉捏游走。
梁儿让夏无且教了她许多按摩的手法,这样就可以随时帮赵政舒筋活血,舒缓压力了。
“郭开死了。”
赵政忽然开口说话,语气略显随意。
“死了?”
梁儿手下稍有一顿。
那个凭借谗言几次三番祸害忠良,最后又卖国求荣的郭开死了?
“他在回邯郸搬运家中财物的时候被沿途的盗贼所杀。”
赵政的语气依然是淡淡的,可他面上却流露出一丝阴邪的笑意来。
梁儿愣了愣,问道:
“'盗贼'……是你派去的?”
赵政抿唇一笑,起身坐靠在床柱边。
黑亮的缎布里衣松散的搭在身上,露出宽阔健美的胸腹。
他未束发。
黑长的头发顺滑的散落下来,配上那一张精致如琢的俊逸面容和深如墨潭的幽亮眸子,当真是惑人至极,使人沉迷。
“我怎会让郭开那等无知又贪财的祸水在我大秦为官,乱我秦国秩序?”
赵政满面揶揄蔑视。
梁儿凑到赵政身边抱膝而坐。
她唇角轻轻牵了牵。
“杀了也好,如此,也算是替恩人报了仇了。”
“恩人?”
赵政与梁儿相识这么久,还从未听她提到过什么“恩人”。
梁儿淡淡一吁,眸光不经意间已变得有些悠远。
“其实,当年若非廉颇老将军将我救下送入朱家巷,恐怕我早已被坑杀在了邯郸近郊。”
赵政微微垂眸,看向梁儿。
“竟然是廉颇……那如此说来,我也欠他一声谢。”
闻言,梁儿不解的对上赵政的眼。
赵政徐徐一笑,温热宽厚的掌心轻轻覆在梁儿如脂如玉的面上,柔声道:
“若不是他救下你,送你来到朱家巷,我怎有机会与你相见?又怎有机会与你相知相惜、相爱相守?”
梁儿心间微动,本就剔透的眸子愈发晶莹。
她伸出手臂轻柔的勾住赵政的脖颈,将头缓缓贴在了他的胸口,此时入耳的强有力的心跳声便是这世上最能抚慰她心灵的声音。
赵政面上亦有暖意漾开,他抬手轻抚梁儿的墨发,修长的手指不经意的滑入她的发间。
“廉颇葬于楚,待到攻灭楚国,我便命人为他扩墓造陵,以感他之恩德。”
“嗯。”
梁儿应声。
廉颇身为战国名将,死得确实凄凉了些,若能为他修造一个好一些的陵墓,也算是勉强填补了一些遗憾。
此时,赵政的声音又起。
“说起陵墓……李斯说,骊山脚下我的陵寝现已修建的初具规模,我打算这几日就过去看看,顺便再去骊山宫住上个几日,你觉得如何?”
听到赵政的陵墓,梁儿心中莫名的一堵。
秦始皇陵在现代是谜一般的建筑。若是放在从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世界之谜建造的过程,她定是会高兴到跳脚。
可如今,一想到那是为迎接赵政的死亡而建的,她就再也提不起半点兴趣。
她将环着赵政的手臂紧了紧,低低道:
“我……不想去……”
“为何?”
赵政不明白,历代君王都热衷于修造陵墓。那将会是他的长眠之所,他的梁儿怎会不想去看看?
梁儿轻咬了唇,心里越发不舒服。
“修建它是为了等着你死,那种地方,我不喜欢。”
听她如此说,赵政心中一热,反身压上了梁儿的身,却见她面上隐有委屈之色,赵政顿生疼惜,语声百般温柔:
“你若不喜欢,那我也不喜欢了。但就算再不喜欢,陵寝该建还是要建的,大不了我们往后都不去看便是。”
梁儿婉婉点头,赵政轻声问道:
“那骊山宫,还去吗?”
梁儿调整了心中不适,抬眼望他。
“虽然梨园还没到开花的时节,但是你最近几个月一直都很劳累,去泡泡汤解解乏也好。”
“主要是山顶那个汤池……我想念那里了。上一次去,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
赵政的语气越发轻柔,好看的凤眸脉脉含情。
骊山山顶的汤池……那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拥有彼此的地方。
那夜星河灿灿,白雾袅袅,两情依依,爱意浓浓。如梦如幻,真的好美……
梁儿如此想着,透白的脸上就不觉晕开一抹粉红。
赵政见她面如春桃,娇羞可爱,便忍不住低头,将唇轻轻吻在了她的额上,转瞬又点在鼻尖上,最后终于落在了唇上……
由于赵政的政务太过繁忙,真正去往骊山宫时,已在一个月以后。
此时的骊山宫,梨花虽然未到花期,但梅林的梅花却是开得正盛。
清晨,梁儿趁赵政还未醒来,独自一人去往梅林采摘梅花,想要为他做些好吃又好看的梅花糕。
“啊!”
梁儿忽觉背上一疼,竟是有人向她掷了石子。
她猛然回头,却在附近只见到了一个还不及她腰高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生得很好看,身上穿的是一件鹅黄色蜀锦制的袍子,一看便知身份尊贵。
“奴婢拜见公主。”
此次骊山宫之行,赵政特许两位公子和一位公主同行。
分别是十二岁的长公子扶苏、九岁的五公子将闾,还有五岁的十公主阳滋。
而眼前的这个小女孩,便定是那韩美人韩娪之女阳滋了。
“大胆贱婢!本公主在此赏梅,你竟敢在我面前将花枝折去,坏我雅兴,还不跪下谢罪!”
梁儿心中一嗤。
雅兴?五岁的小孩知道什么是雅兴?
还真不愧是韩娪教出来的女儿,果然刁钻任性。
梁儿不想与一个不明事理的小孩计较,便忍下不痛快,屈膝跪地,恭顺道:
“奴婢采摘红梅是欲为大王制作点心所用,却不知公主在此,无意打扰到公主,确是奴婢的错。”
阳滋的小脸扬得老高,手中握着石子鄙夷道:
“哼!原来是个膳房出来的。既然你已知错,那你就跪在这里,受本公主二十颗石子作为惩戒吧。”
梁儿眼看阳滋已经举起了石子,就要向自己扔来,她蹙紧了眉头,咬牙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