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宠婢-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政心情极好,也不顾身旁还有赵高这个臣子,完全不理尊卑之序,拉了梁儿的手便欲要往山上走。
许是心中急切,赵政的步子很大,转眼便拖着梁儿甩开赵高等人走到了山脚下。
“政!等一下……已经过了许多年,这山上不知有没有什么变化。秦初占邯郸,难免会有欲寻机行刺之人,像这种荒山就更容易藏匿歹人……”
梁儿终于反应过来,将赵政拉住,悉心劝说,却被赵政笑着打断:
“放心吧,我早已命人将山上仔细搜查过,不会有事的。”
闻言,梁儿轻轻舒了一口气。
是她多虑了,赵政心思一向缜密,这一点他又怎会想不到?
“走吧。”
赵政拽了梁儿的手,稍用了些力气,便轻松将她拉至自己身前。
“管家婆……”
他低头凑近梁儿的耳际,低声说了这样三个字后,便抿唇偷笑着扭过头去,拉着那嫩白的小手继续上山。
梁儿完全呆住,脸上隐隐有些热,就只本能的跟着赵政的步子胡乱走着。
管家婆?她没听错吧?
这么接地气的词,怎么会从赵政这么冷峻霸气的君王口中说出?
这……未免与赵政的气质也太不相符了吧……
走至邯山中段,山路开始变得陡峭,树木也生得繁乱无章。
离开二十一年,这里的草木土石都发生不小的改变,想要走到山顶也走得不如当年那般顺畅了。
赵政每走一步都需要试探着前行,确定石头不会松动,才能放心让梁儿踩上去。
直到临近山顶,二人钻入密林,梁儿才终于忍不住问:
“政……那个词……你从哪学的?”
“哪个词?”
赵政明知故问。
不见光的密林中,梁儿并看不清赵政此时面上正偷偷笑得狡黠。
“管……管家婆……”
这词梁儿说的有些支吾,不知为何,想到这个土里土气的词是赵政对她说的,她便会莫名脸红。
好在,这里黑,赵政看不见她这丢人的模样。
“从前质赵时,在市集上听人说的。”
赵政似是解释的随意,梁儿惊道:
“那么多年前听到的,你还记得?”
赵政笑吟吟的。
“那是自然,那时便已牢牢记下,打算有朝一日用在你的身上。”
梁儿的脸瞬间又更红了些,情急之下竟还有些结巴。
“你……你……那时你才几岁啊!……”
赵政手下用力,再次将梁儿拉至跟前,温热的气息混着他身上霸道的龙涎香铺洒在梁儿脸前。
“若非那时太小,我又怎会放任你的心乱跑了那许多年?恐怕我早将你绑在我的榻上,谁都不准你看,哪都不许你去。”
梁儿面上的红晕忽的烧到了耳际。
“你……羞不羞?……”
赵政敛头窃笑,执手拂过梁儿灼热的小脸。
“且先不说我羞与不羞,我看你现在倒是羞得紧啊!”
这里光线太暗,他看不出她的面色,但只凭她脸上温度,就已经可以想像得出,此时她那梨花般的面容会是怎样一番旖旎的景色。
“我……”
梁儿刚要反驳,却已被赵政强拉着快走了几步。
还未及回神,眼前便已然强光刺目。
她忙闭了眼。
慢慢的,又尝试着缓缓睁开……
霎时,
阳光依旧……碧水依旧……
翠林围绕间,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湖水透着颗颗圆润的小石,在微风下慵懒的泛着着粼粼微波,夏末的暖阳不经意的倾洒其上,点缀出五光十色的斑驳光芒。
宛如梦幻,似若仙境。
赵政与梁儿十指相扣,痴然而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似乎都与多年前的回忆重叠了般……
那一日,就是在这一副世外桃源般的湖光山色间,一个七岁的男童站在湖边,脚边蹲着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女孩。
女孩不经意的仰面看向男童,那是男童第一次看清女孩的长相。
目如明珠,发似墨锦,肤若白玉。
五官虽不算精致,却依然让他心跳加速,怦然不已。
男童竟看得痴了,不自觉的伸手想要摸摸女孩细白水嫩的面颊。
女孩突然唤醒了他,他扭头带着女孩离开,心里已有了自己的打算。
那般玉色肌肤堪比世间至宝,却奈何仅穿得一席灰色裙衫。若着如雪白裙,定会与之更为相配。
于是男童想方设法从母亲那里为她要来白裙,逼她从此只穿白色,还要如达官显贵般每五天便到湖中沐浴一次。
女孩很聪慧,教男童“忍得一时,谋得百世”,还以“纵横之策”帮他摆脱了别国公子的欺辱,又为他觅得了一位良师,令他读书习字,从市野小童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子……
后来男童被迫与女孩经历了三年的分离,再相见时,男童已长成了少年,并且成为了一国新王。
女孩不知,为了再次把她带回到身边,少年经历了多少,忍耐了多久,更不知道为了他心中女孩最美的样子,他竟是提前将王宫中宫人的服饰由青色改作了白色。
没人知道他有多喜欢看她无暇如玉的样子。
她从那湖中脱胎换骨来到他的生命,如同仙子一般……此生便再难有女子能入得他的眼……
赵政转身看向身边的梁儿。
她肌肤透白,双眸剪水,唇若涂脂,墨发垂亮。
如花似月一如当年,还是那般他向往的模样。
而此时的梁儿,刚在林中被他逗得羞红了脸。
粉红的云团浮在如玉的面上,更衬得她嫩若芙蓉,华如桃李,般般入画,撩人心动。
他不禁抬手,悠然抚上她水嫩的脸颊。
“你脸红的样子,真好看……”
梁儿觉得越发羞了,懦懦的将头低下,却又被赵政好看的手指拈起了下巴,就那般顶着面上的两团红晕与他两相凝望。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从初见至今,整整二十四年……
他们经历了多少,才换得了今日的相伴;失去了多少,才成就了今日的相守……
赵政敛眸俯身,高挺坚毅的鼻轻轻掠过梁儿小巧的鼻尖,他的唇轻柔的碰触在梁儿的唇上,带着炽热的温度、含着浓浓的爱意,将梁儿一寸一寸紧紧包裹,深深呵护,仿佛即使为此要费尽最后一分心力,他也在所不惜……
曾经,他以为梁儿见识高远,又容颜不老,定不是个寻常女子。
所以他早早便已在心里默默许她一个江山。
他要一统六国,将这世间最好的全部给她,以此将她留下,让她永远陪在他的身边。
可现在他终于明白,梁儿已对他动了真情,比起天下,她更想要的是他的情有独钟、一心一意。
待天下大定,他定要送她一场最盛大的婚礼,成全她一个此生此世白首不离的一心人。
他的秦王后位,永远仅为她一人而留……
山下,秦王奢华的车撵前,赵高独身而立,举目望向山顶的方向,双眸不知何时已变得幽然如痴……
大王与梁儿开始的地方……
究竟会是什么样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燕丹之计()
三日后,曾经的赵都邯郸正式更为隶属于秦国的邯郸郡。
赵政准备返回咸阳,而尉缭也终于请辞归隐。
因得梁儿的劝说,赵政并未留他。
尉缭之名,亦再未出现于世间……
刚回咸阳这些天,赵政不想让梁儿劳累,故而像冀阙这类需要她一直站着的地方,赵政便暂时不让她去了。
而晨议时的一些重要之事,赵政在昭阳殿也都会说于梁儿听。
这几日对秦国影响最大的事,便是发生了大范围的饥荒。
梁儿跪坐在赵政身侧,蹙眉看着手边高高堆起的如山一般的竹简。
这些所书全都是汇报各地灾情的。
“这几月内秦国境内雨量丰足,未干未涝,农粮收成理应稳定,怎会突然闹起了饥荒?”
如此重要的统一战之际,秦竟然发生了饥荒,连百姓都吃不上饭了,还如何打仗?如何养兵?
赵政刚要翻看手中的一卷竹简,听到梁儿这一问,便停下手中动作,淡淡道:
“有人在去年秋收和今年春种时影响了商价。”
梁儿一怔,敛眸思忖。
想不到,这次饥荒竟然是人为的。
若是有人出钱哄抬部分商品的物价,这些商品的价格突然暴涨,粮食的价格相对就低了。
辛苦种的粮食卖不上好价钱,农户就会难以维持生计,那么他们就要转去做其他行当赚钱。
春季农田无人耕种,待到秋收时便农粮不足,百姓饥荒……
赵政微吁了一口气。
“是我疏忽了。那段时间我的心思都在襄戎和攻赵上,只注意兵和农的状况,对商却并未太过留意,才会令人这般轻易就得了手。”
赵政一向谋谟帷幄、以一持万,秦国之势、天下大局,似乎无一能超出他的掌控,梁儿亦是极少见他因政事而叹息。
“你也别太放在心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好在此次饥荒范围虽广,却并不严重。若是能及早究其根源,处理得当,应是很快便能度过难关。秦之大计,不会耽误很久的。”
“究其根源……”
赵政略施停顿,将身转向梁儿,正色问道:
“梁儿,这几年,继赵之后,齐、秦两国接连饥荒,你是否已看出些什么?”
听他这般问,梁儿便知赵政定是早就知道了答案。
她大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道:
“赵国当年饥荒是因旱灾所致,无从说道。而这之后齐国与秦国饥荒,却都非天灾。若说这两场饥荒是有人故意为之,那便应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韩已灭,齐、秦是受害者,这三国可以排除在外;赵国地震、旱灾、饥荒几乎是接踵而置,又与秦在战场上对峙了一年多之久,根本无力做这些哄抬物价之事;今年春天正值楚国政变和魏国新旧交替之时,他们亦是无心针对秦国。如此一算,便就只剩下……”
梁儿一顿,那个人的名字已赫然出现于脑中。
“燕国……”
赵政见梁儿顿住,便开口替她说了出来。
“燕国虽然地处偏远,国土亦不算广,但却矿藏丰富,特产也是种类繁多,在七国之中,燕的国库算是颇丰的。而要在人多地广的秦和齐全国范围抬高物价,还必须拥有人数够多、能力够强的人手。放眼燕国,即能调动国库、又有足够多门客的,唯太子丹一人。”
赵政直视梁儿,他知道梁儿曾对燕丹有情,所以他才会怪自己没能掌握好全局,竟一个不留神就让燕丹遏制了他东进的速度,输了一小步。
梁儿见赵政盯着自己,便知他是想到了何处。
好在,她对燕丹早已没了当年那飘渺之意,任赵政如何使劲儿看,她都一样心怀坦荡。
她面色如常,将心思只放在正事之上,问向赵政:
“可有一点我不明白。他使秦国饥荒,是想要令秦缓兵攻燕,可他令齐国饥荒又是为何?”
见梁儿反应无恙,赵政便暗自放了心,甚至还有些莫名的窃喜。
他若无其事的收回投在梁儿脸上的目光,淡声回道:
“其实攻灭韩国之时,我曾派人送信给齐王,让他与秦合兵攻伐赵魏。听闻秦王本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与秦共同出兵的,可偏偏此时齐就突然闹了饥荒……”
“所以……让齐国饥荒的目的还是为了使秦缓兵?”
秦齐若真的联合攻赵魏,定能至少提前一年灭了这两个国家,赵魏一灭,按照地理位置和国土大小,一下个灭的便必是燕国……
赵政一嗤,不屑道:
“呵,他倒是费心,只不过缓这一时又有何用?”
梁儿垂眸,心中有些不安,算算时间,似乎也该到历史上“荆轲刺秦”的时候了……
没过几日,又有人气喘吁吁的入了昭阳殿。
“大王!南郡急报!”
赵政从成堆的文书中抬起头来,令内侍将那通报之人手中的竹简递了来。
梁儿接过竹简,双手将其摊开,置于赵政眼前。
“南郡暴乱?”
赵政神情凝重,梁儿亦是一惊。
饥荒之事还未为解决,现在竟又出现了暴乱……
“传寡人令!急召左右丞相和廷尉李斯前来昭阳殿议事!”
不多时,左丞相昌平君熊启,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就先后赶了来。
当梁儿将急报上的内容念出之时,三人皆是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