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铁骨 >

第1771章

铁骨-第1771章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盟国军队与轴心国军作战,而不是把匆匆编成、严重缺乏训练的美军投入到残酷的消耗战中去。

“安,我答应你的条件,战后中东地区的重建,将主要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不放心,我们可以签订一个协定,我想这应该表明我们的诚意了!”

罗斯福说到这里,再次把话题转了回去:“安,不知道你准备动用多少战机,用来控制红海及西奈半岛的领空?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完成战机的集结?”

安毅脸上恢复了严肃,凝神思考了一下,道:

“正如我先前分析的那样,怎么也得动员两千架以上的战机,至于时间,我只能说尽力,一般一周足够了,在此之前,或许西奈半岛上的盟军,等忍受一下饥饿的煎熬……总统先生,现在情况极为复杂,南华与德国的大战,有可能会因此而爆发……我想请你作为主婚人,出席我的婚礼,随后我就和新婚妻子一起,归国指挥作战。你意下如何?”

罗斯福脸上浮现笑容:“安,祝福你!我一定会准时出席!我想归还的那些文物,就以贺礼的形式送出吧,这样大家面子都过得去。你说呢,温斯顿?”

“这样很好!”

丘吉尔有求于人,因此放下了一贯的高姿态。而且他有个私心,如果能让德军和南华军队对掐上,那么英军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及东非的境地就会迅速好转,英国军队说不一定可以从中渔利,一旦德国和南华两败俱伤,英国军队就可以北上收复失地,届时一切协议都将推翻重来。

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够拥有话语权的只有实力。丘吉尔已经开始想象南华军队在轴心国联军的打击下,一溃千里的景象了,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看向安毅的眼神,多了几丝嘲弄。

~~~~~~~~~~~~

第一八一五章又一场婚礼

轴心国军队在取得北非及中东作战胜利后,德国的势力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希特勒的声望空前高涨。

针对美国、英国、南华三国发表的《三国宪章》及此后二十余个国家署名的《联合国家宣言》,希特勒召集意大利和日本使节,再加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希腊、挪威、芬兰、土耳其、丹麦及日本控制的傀儡国家的外交官员,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签约仪式。

新的《轴心条约》规定:所有轴心国家共同进行战斗,直到赢得胜利为止;未经一致同意,任何国家皆不得单独停战或媾和;战争结束后,德、意、日三国当密切合作来建设一个公平合理的世界。

条约还明确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作战地区,以及最终目标,指出分别在亚洲、欧洲非洲及大洋洲取得胜利后,德、日联军将携手攻占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地区,而德、意联军将攻取南美地区!

随着这份充满野心和杀气的《轴心协约》签订,希特勒已经不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在他看来,在征服了巴尔干、中东和北非后,下一个作战目标必须是苏联。

进攻苏联有几个原因:其一,苏联的陆地与德国接壤,不用跨过大海,只需动用陆军和空军,而这对德国而言,正是扬长避短;

其二,美国和英国正在与苏联勾勾搭搭。德国的情报人员汇报,美、英的外交人员频繁出入克里姆林宫,极有可能与斯大林达成了某种协议。想想苏联部署在边境线另一侧的重兵,不排除其有随时发难的可能。与其在敌人进攻时防守陷入被动,威胁到波兰及捷克工业区的安全,还不如先行发难,把战火燃向敌人的腹地,掌握主动权;

其三,苏联现在正处于内战中,此时德国突然发起进攻,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然性。苏军于一月份发起收复乌拉尔及西伯利亚的战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随着战线的拉长,后勤乏力,苏军各路人马皆陷入被动,尤其是喀山,宛若一块吸铁石,吸引了大约五六十万苏军。目前,远东共和国正在进行一些战线发起反攻,短时间内东线的苏军不太可能抽调回西线;

其四,英国目前已筋疲力竭,而美国刚刚武装起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大可能开辟一个第二战场,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在东线进行打击,作为波兰战役的继续和扩展。希特勒毫不怀疑苏联的软弱,因为已经有两件事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一是苏联在芬兰可耻的失败,二是在德国入侵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加入轴心国威胁到苏联的传统势力范围时,苏联只敢提出口头警告,而没有付诸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其五,苏联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给了英国继续抵抗的信心。一旦德国以优势的陆军和空军,击败苏联,则德国不仅大大拓宽了自己的战略纵深,获得了一个粮食供应的永久来源,而且也打击了英、美等国的幻想。把苏联的领土纳入版图后,整合了整个欧洲资源的德国,拿下英伦三岛、亚速尔群岛,使得美国丧失登陆欧洲的跳板,指日可待。

除了这些理由外,希特勒一直对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念念不忘。他在二十年代的自传《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我们是民族民族社会主义者,要自觉地改变战前对外政策的方针,消除德国长期以来在南欧和西欧的目标,并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到东方……但当我们今天说到欧洲的新领土时,首先指的就是苏维埃俄国及其所控制的仆从国。”

在近期的纳粹党高层会议中,希特勒宣称:“布尔什维克主义者从来不是而且永远也不会是我们的朋友。即将开始的战斗是一场斩草除根的战争。如果德国不是用这种精神行事,它固然可以把敌人打败,但是今后三十年内他们还会东山再起,与德国为敌。”

一周前,希特勒在与纳粹党第三号人物海德里希会谈时透露:“俄国的辽阔幅员有无尽的宝藏。德国即使不能占有它,也必须至少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利用它。做到这一点,德国就能够对整个世界提出胜利的挑战。”

此外,由于进攻西欧、南欧及中东、北非的连续胜利,德军最高统帅部及海陆空将领普遍认为现在德国已处于军事鼎盛时期,时机极为有利。陆军元帅勃劳希契在秘密觐见希特斯时宣称,德国将会在四到六周内用不到一百个师击溃俄国部署于其西线的五十到七十个软弱无力的师,他建议中东和北非作战结束后,应立即投入反苏战争。

为了彻底统一军队思想,确定下一步的主攻方向,五月十六日,希特勒在狼穴与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及最高统帅部的将军进行协商。

德国人的严谨是举世闻名的,他们在希特勒面前,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和图上作业,来证明战争的可行性。谁知道事与愿违,结果推演下来,大多数将校感到若是对苏联发起进攻,会有空间及人力上的困难。

所谓空间上的困难,是指苏联的地理环境对作战极为不利。继前年两国瓜分波兰后,去年苏联先后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及占领芬兰南部地区,德、苏两国的边境线逐渐确定,它始于梅默尔的波罗的海之滨,沿旧东普鲁士至立陶宛边界延伸,接着向西进入波兰,形成一个突出的弧形地,然后向西绵延到布列斯特至里托夫斯克,接着继续向南延伸,直到匈牙利边境为止,这条边境线全长七百多公里。

而乌克兰至罗马尼亚边界沿普鲁特河至黑海,长约四百五十公里。最后,土耳其在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有狭长的边境线,这些都可以作为主要突击方向。

在苏联境内,其欧洲部分西部的中央地带,也即是布列斯特至里托夫斯克边界东南,有一片南北宽约一百五十英里,纵横三百多英里的辽阔沼泽地区,这就是普里皮亚特沼泽地,此处缓缓的河流纵横交错,不计其数。除了堤道上修了一两条公路外,该地区的通道寥寥无几,有些地方林木茂盛,成为坦克、装甲车和摩托车辆的天然障碍。

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的白俄罗斯地区,尽管情况要好得多,但也有问题。这里有通往明斯克、奥尔沙、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的直达交通线,在奥尔沙与莫斯科之间,道路两侧地形开阔,又无河川障碍,被称之为奥尔沙陆桥,它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是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两道水障之间的道路。德国士兵先要通过公路,穿越五十五英里多长的茂密林带才能达奥尔沙陆桥,这些林间公路将使部队像通过漏斗孔似的,把队形拉得很长,无法阻止防御和进攻。

波罗的海地区,有几条公路由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国家通往列宁格勒,但是公路质量极差。除涅曼河、大纳尔瓦河外,还有许多沼泽地带和茂密的森林,让人望而生畏。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之间的瓦尔代丘陵及其周围地区,林木茂盛,沼泽遍布,不利于装甲部队行进。

将领们还提出,苏联腹地是个漏斗形,突破得越深,正面就越开阔,开始时的一千三百英里锋面将迅速扩大到两千甚至三千英里。除非苏军在贝帕斯湖—明斯克—基辅一线以西的边界附近被歼灭,不然德军没有足够的力量扼守深入腹地时不断加宽的正面。

后备军总司令弗洛姆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一片辽阔地区向六七百万人、近百万匹马的部队进行补给,会非常困难。何况,这个地区公路寥寥无几,铁路不能直达,因为苏联人的铁轨比德国和中欧国家使用的都要宽。

另外,现在部队后勤状况不佳,刚刚结束的中东及北非作战调用兵力虽然不多,但连续的作战消耗了巨大的物资,目前坦克、装甲车及摩托车辆奇缺,虽然占领了产油地利比亚和埃及,但要转化为燃油还需要三到五个月,库存油料仅仅能支撑半年使用,由于缺乏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轮胎也成了问题。

通过这番推演,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威风八面的国防军,竟然存在这么多问题。他想了想,问道:“我的元首,请问空军是否有能力同时支持西线、东线和南线三线作战?”

希特勒犹豫了一下,看向戈林。戈林立即回答:“没问题,如果对苏战争不拖长的话,空军就能在三条战线上作战!”

勃劳希契皱了皱眉头,沉默下来。

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上将发言说:“若是要进攻苏联,那么中央集团军群的主要突击方向,就应该是莫斯科,不能有半点儿含糊,同时两翼还必须配备有强大的装甲部队,以应付来自波罗的海或乌克兰的侧翼攻击。”

希特勒自信地一笑:“对苏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帝国领土不受天空和陆地的攻击,保护柏林及西里西亚的工业区,这就需要距离与纵深,使得粉碎后的苏联成为一些非武装的社会主义行省,自波兰边境到伏尔加河,全由德国人驻防和统治。伏尔加河以东的原始土地,冰冻的西伯利亚,则留给疲弱的远东共和国,以作为和南华共和国的缓冲。我们要确保,从欧亚大陆的任何地区,没有轰炸机能够飞到德国。”

随后,希特勒进一步补充道:“根据我的推测,战争开始后,苏联会死守波罗的海与乌克兰,因为那里有海港,在经济上至关重要,而对于中部,斯大林会慷慨相让。因此,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侧翼,要准备向北进入波罗的海,向南进入乌克兰。”

看到希特勒主意已定,将领们齐声赞扬,称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而勃劳希契及哈尔德在保留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听从希特勒的指示,迅速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五月十九日,希特勒以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名义,发出了新的作战指令——巴巴罗萨计划。

按照计划要求,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在准备对英战争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战役,彻底击溃苏联,准备工作必须于下月十五日以前完成。

在希特勒主动制定的这份计划中,进攻苏联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用突然袭击的方法,消灭苏联西部军区的军队,然后在空军的掩护下,以坦克部队为先导,长驱直入,向苏联腹地进攻。

欧洲方向,进攻路线分南、北、中三路,北方集团军群共计二十九个师,在以一千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直取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共五十一个师,在一千六百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向莫斯科进攻;

南方集团军群共六十三个师,在一千四百架飞机的掩护下,在卢林堡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向基辅进攻,然后向顿巴斯进击。

亚洲方向,土耳其集群共十六个师,同时辅以四十个土耳其旅,在一千一百架飞机的掩护下,越过边境,进入苏联的外高加索各加盟共和国,第一时间抢占苏联最重要的产油区巴库油田。

第二阶段,各集团军群进攻苏联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