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前所述,老张在打蒙古骑兵方面已经很有些心得,几个勾拳下去,就把叛匪给撂倒了。巴布扎布本人虽然骑姿英武,但架不住奉军的炮火凶猛,最终也光荣地“死逑”了。
日本人眼睁睁地看着宗社党从意气风发走向溃不成军,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阿斗型的选手终究是不能成器的。
张作霖不失时机地向沮丧的日本政客们伸出了橄榄枝。
这时的老张又升官了。清帝退位后,袁大头任总统,全国陆军部队进行整编,张作霖被任命为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从地方军事职务上,这算到头了。
可是老张认为这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还需要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拉起一支足以争霸天下的私人武装,而以老张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深知若无列强做靠山,这永远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日俄战争后,列强中真正在东北能玩得转的就是日本。虽然它没能如愿以偿地从战败国沙俄身上捞到什么战争赔款(白俄是有名的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主),但继承了“南满铁路”和旅大的租借权,并且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他们不帮忙不点头,老张就没法真正发达。所以,这边“老日”还没来得及忽悠老张,老张就已经开始准备忽悠“老日”了。
刚当上师长,张作霖就向日本关东都督(关东军司令前身)打招呼,说了一大通好话。无非表明两层意思,一层是自己对日本有好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日派”,另一层意思是“我办事,你放心”,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忽悠完军人,马上又忽悠政客。老张随后又主动拜访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表达的意思也差不多,只是更加声情并茂一点。
不过,老张的热情起初并没有打动这些日本军政要员的心。道理很简单,那时候上门来拍马屁搞投机的人太多了,都排着队拎着烟酒来的,比张作霖更大的官也没少见。
老张走后,他们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又一个投巧取巧的。随手便把老张的名片扔进了废纸篓。
第3章 二人传
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等到发现宗社党也不行了,日本人终于意识到张作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于是逐渐达成了共识:要扶就得扶这样的实力派。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日”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很为从前漠视这位主动送上门来的“亲日派”感到悔恨,一咬后槽牙,便开始下血本了。
部队好不好,武器很重要。鉴于中国连年战乱不休,为了避免战火越燃越旺,危害到各自的在华利益,当时列强都有约定:你甭管帮哪家,一个原则,不能卖武器给中国。
当然了,约定归约定,私下里怎么干那是另外一码事。
日本在奉军“整军经武”的第一年就卖给张作霖100万军火。第二年,运至东北的军火数整整翻了三倍,达到300多万。由于张作霖不能直接从欧美进口武器,日本还搞了一个代购,先自己从意大利购枪购炮,然后再转卖给奉军。
这么个倒腾法,已经不是光打打擦边球的事情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哪里会一点都看不出来。闲话一多,日本人觉得老是这样偷偷摸摸的终非长久之计,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么着吧,我投资,给你盖兵工厂。
东北兵工厂的主要机器设备和工程师全部都来自于日本。那时除了清末张之洞搞的汉阳兵工厂,整个中国还没几座像样的兵工厂,无论哪门哪派,其武器大多需要依赖于进口。与他们相比,奉军顿时优势立显。
除了武器,还在奉军中派驻军事顾问。
“老日”对内发出了要打工就给奉军打工的号召,前前后后介绍了一大帮子人去给老张做军事顾问。当然这些家伙本身就居心叵测,业余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奉军中刺探军情,物色和培养亲日军官。
不过,就军事素质而论,日本顾问们倒也不是白给的,后来赫赫有名的“关东群雄”,比如本庄繁(后任关东军司令)、板垣征四郎(后任关东军参谋长)都曾在奉军中担任顾问。
这些人大多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人人在军事指挥上都不是吃闲饭的,遇到紧急情况时,控制不住表现欲,经常想上去表现一下。遇到这种情况,本着“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原则,老张也乐得让这些“高级打工仔”上去卖点力气,替他挡上一把。
比如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奉军被直军追得无路可逃,眼看连家都回不去了。本庄繁跑出来,请求代为指挥。这位未来的关东军司令还真不是盖的,一下子就把直军挡住了,奉军残部才得以顺利撤出关内。
甚至有时看到作为“自己人”的老张在打架时吃了亏,“老日”连板凳都坐不住,不顾观众不得进入场内的规定,撸起袖子就上阵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愣是把老张的11人足球队变成了12人。
典型事件是阻止郭松龄叛乱。
郭松龄,长得人高马大,人称“郭鬼子”,其部向来为奉军中之精锐。小郭为人恃才傲物,既看不起老派(跟老张出生入死、两肋插刀混出来的那些哥们儿),也瞧不上同为新派的“士官系”(大多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就连对自己的老板张作霖,也经常当面耍态度,给脸子。
他对老张的看法,除了认为他偏袒老派和“士官系”外,还不满意他“热心内战、对日本妥协退让”。
面对这样一个愤青,老张也不胜其烦,索性让他出国考察去了。
考察回来,小郭汇报学习成果,第一项就是要把老张赶下台。
起先,他和老愤青冯玉祥约好,老少愤青准备一道手拉手找“卖国贼”老张算账。没想到老冯没几下就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小郭牙一咬,脚一跺,点起三军人马,直奔老张在奉天的窝而来。
当时奉天空虚,拱卫部队猝不及防,被小郭揍得鼻青脸肿。老张精明一辈子,这回栽在了自己人手上,急得差点儿精神失常,慌乱中,连下野电文都预先起草好了。亏得张作相、吴俊升这帮老弟兄拼死护主,加上郭军自己内部开始闹不团结,才最终得以转危为安。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曾指派关东军赴援,并调动重炮部队阻止郭军进攻,算是在关键时候救了老张一命。
正是有了日本这个后台老板的“大力援助”,原本并不占有绝对优势的奉系很快就在旧军阀体系中独占鳌头了。
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日本军政要人们作为“幕后英雄”很是欣慰,接下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收获的季节要到了。张兄应该有所表示了。
但是他们等啊等啊,等到花儿也谢了,实质性的利好消息却没有多少。莫非张大元帅生病或是突然脑子秀逗了,没法理这一茬?
派人去看了,老张健康着呢,气定神闲,面色红润,比谁都精神,也比谁都精明。人家只是来了个闷声大发财,拿到好处后跟个没事人一样,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日本人明白了,老张没病没傻,只是耍起了无赖。
这就意味着以前在他身上的所有投资都无一例外要打水漂了。
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日本人再能装孙子,也没法不被激怒。
从事前事后的种种迹象上看,如果说耍手腕,很多日本政客都还不是老张的对手,即使是久经宦场考验的老牌官僚。
这不,老张又伸出了热情的手。谈嘛谈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老张虽出身草莽,却不是那等不讲义气的人。
事实证明,老张就是这样不讲义气的人。
他一再伸手,明里是要跟日本人谈判,暗里却是要通过忽悠,再弄点军火和好处过来。
曾经的山大王经历留给了老张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付日本人,他用的也是从前屡试不爽的三斧头:赌,混,搏。
他知道日本人想要他做什么。从内心来说,是一万个不情愿。但他心里拎得清,这就是个饵,而且是个百试不爽的饵。有了这个饵,就可以让你想吃吃不下,想吐吐不出。
因此,他赌日本人再怎么恼羞成怒,也没法明着跟他翻脸。因为还指望着这个饵呢。
混,则是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不传秘诀。
其实,通过以往的一次次谈判,日本在表面得到的实惠不少,比如放宽移民限制,取得东北的土地商租权和内地居住权,又比如在东北增设日本领事馆。日本人也曾为之狂喜一阵,晚上高兴得连觉都睡不着。
第二天醒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们原先想得挺美,要通过扩大移民的办法,今天20万,明天50万,后天100万,最后使东北的汉人变成少数民族,日本人则成为社会主流,不费什么力气,就把东北变成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没想到,你快,人家更快。老张就是闯关东的后代,搞移民?谁怕谁。
在他的暗中支持和鼓励下,华人闯关东的速度和人数顿时以N倍增长,从内地省份一车皮一车皮地涌入关内的汉人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而且,个个跑得飞快,愣是把拖着木屐走得慢慢腾腾的日本人给甩在了后面。
更惨的是,等他们好不容易移了过来,竟然发现无房可住。原因是奉天政府发了一条非正式命令,禁止中国人租房给日本人。
所谓非正式命令,是相对于正式命令而言的,说穿了就是当事人心领神会,却又让旁人抓不到任何把柄的东西。
依我看,这招最损。
南方人体会不深,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能听到牙缝里冒冷气。
20世纪早期的全球温室效应还没现在这么严重,不用说,东北的那个气候……
日本人并非个个都是传说中的忍者神龟。于是,十分不堪。
这时候,老张躲在屋里嘿嘿笑了起来:小样,还治不了你了。
想把咱老张当枪使,咱老张就把他当枪使。想忽悠咱老张,咱老张就把拐做成轮椅再卖给他。
东北二人传的智慧原来是有历史渊源的。
第4章 寸土不让
作为跟张作霖打交道无数的日籍顾问,土肥原贤二对此深有体会。
提起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日后在中国兴风作浪的所谓“关东军三杰”(又称“三羽乌”)之一。
当时日本培养高级军官有一个固定套路,“三杰”基本遵循了这一套路:先上仙台地方幼年学校,再到东京上中央幼年学校,然后再进陆军士官学校,最后择优考入陆军大学。
能从陆军大学混出来的,那就是标准牛人了。因为这个学校一年总共也就出那么几十个毕业生,碰到打仗还断档,所以一毕业就被哄抢。
陆大有一个说法,叫做“十年人事”,意思是毕业后十年肯定能升到大佐。土肥原因为有自己的业余爱好,精力分散,所以不得不比别人多花了五年时间才拿到大佐的牌。
这个业余爱好就是特工。
东瀛小国虽然自然矿产并不丰富,但两样资源向来不缺——一个叫特工,一个叫浪人。一般而言,这两种职业还是可以互换的,有时特工就是浪人,有时浪人就是特工。
从土肥原爷爷辈开始,日本就开始研究特工技术了,因此算得上是祖传手艺。
早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就出了一个最有名的特工明石元二郎。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这明石是谁也替换不了的张屠户,没了他,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就可能要吃带毛猪了。
明石的公开身份是驻俄武官,业余任务是散银子。日俄战争期间,陆军统共耗用军费300万(单位:日洋),而这哥们儿一个人就花掉了100多万,足足用去了快一半。但是日本人都认为这钱花得值。因为人家搞的那叫隐性战争:给革命党加油,送托洛茨基经费,找士兵玩哗变,反正就是不让沙皇有好日子过。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眼看着前方都快顶不住了,为了给自个儿看家护院,沙皇老人家始终不敢把欧洲的精锐调到远东来作战。
明石大佐一个人就等于十个师团。战后日本人如是说。
不过明石君再能耐,潜伏再有水平,终究是单枪匹马闯天下。有组织有机构地搞特务工作的,还得从青木宣纯说起。
青木被称为日本“第一个中国通”,此人曾一度混迹于广州和北京,除了会说汉语外,还会说一口广东话。在做浪人兼特工期间,借旅游之名,偷着画地图这类脏事一件都没少干过。
他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是在日俄战争前后搭上了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并被后者称为“唯一可靠的日本人”。在袁大头的帮助下,清木组建了“特别任务班”,下面拉了一帮马贼,打着“满洲义军”的旗号,整天躲在白俄后面捣乱,为日本斗败俄国佬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了后期,日本内阁准备援助孙大炮(孙中山)。清木立即背叛了自己的“老朋友”袁大头,为讨袁运动出谋划策,直到大头称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