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来的情报表明,铁路上的日军军列来去频繁。罗卓英想知道的是,这是要撤兵,还是要增兵。
有人说是撤兵,根据是有一些列车的车厢窗口露出人和枪,而这些列车都是朝北去的,但也有人说可能是增兵,因为有更多的军列在南下,只不过上面窗户紧闭,看不真切。
要对此做出判断,就得使用铁道游击队的办法:晚上趴在铁路边,耳朵贴着铁轨。
一听,北上的军列很轻,南下的军列却很重。
明白了。北上列车让你看到人和枪,那是故意制造的假象,其实里面没几个人,而装载着部队和武器装备的,恰恰是南下列车,不然车厢不会那么沉重。
拿到“化验报告”后,罗卓英就为大打一场做好了准备。
主见
1941年3月15日,在园部的指挥下,日军分三路攻向南昌以西的上高地区。
正面迎击日军的是李觉的第七十军,湘军虽然英勇,但要在平地或丘陵上与日军正规师团作战,还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头两天,罗卓英刚好不在上高,由参谋长临时指挥,后者实战经验不足,听到前方战事不顺的消息后,显得十分紧张,脸色也变得铁青,坐在司令部里一个劲地给薛岳打电话,请示机宜。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给他打气,“不要怕,这是日军的老一套,打一下就会回去的。”放下电话,薛岳立即催促罗卓英返回上高进行直接指挥。
3月17日,罗卓英赶回上高,并连夜召集幕僚进行商议。
中方指挥官在前线观察敌情
开始是高层幕僚。他们的看法跟薛岳差不多,认为日军只是出来扫荡一下,应避免决战,先撤出上高,等其撤退时再进行追击。
这是薛岳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就采用的战术,以后李宗仁也用,看上去既符合实情,也很稳妥。
如果是在南昌会战前,也许罗卓英一点头就同意了,但自那一战后,他得到了第二个教训:作为主帅,在从谏如流的同时,一定还要有自己的主见。
罗卓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假如我们撤出上高,日军继续攻击怎么办?”
他说:“上高后侧与长沙相通,公路也未被破坏,对方是完全可以沿着公路直扑长沙的。”
众人闻言,顿时都说不出话来。
为慎重起见,罗卓英决定扩大决策层次,让所有幕僚人员与会发表意见。
多数底层幕僚都反对撤退,主张与日军在上高展开决战。这些小伙子大多血气方刚,做梦也想干它一场,况且位卑责就轻,对于打仗,自然要积极得多。
客观地来讲,高层幕僚的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园部的“短切突击”,一共出动了两师一旅团。其中,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师团虽非常备老师团,但比原来那两个“最弱师团”要强得多,在新编师团里至少属于中上水平。独立混成第二十旅团则是从广岛第五师团中抽出了一些老兵打底子,然后重新组建的新老混搭部队。
罗卓英能集中的兵力,光从编制看有三个军,但由于兵员严重缺额,数量上一个军只与日军一个师团勉强相当,这样一算,光人数就不占优势。
无论是按照先前日本人的换算方式还是实际作战经验,即便部队满额的话,中国军队也至少需用两到三个军才能对付一个师团。第一次长沙侵略战的例子表明,日军一旦打好了,四个军都不一定挡得住一个师团,哪怕是被称为“日本最弱师团”的第一〇六师团。
何去何从,最后还是要看军事主官如何决断。罗卓英思忖片刻,一锤定音,“打!”
磁铁吸刀
任何一种战术,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全在使用效果如何。
园部从三路分进合击,与冈村宁次发动第一次长沙会战时的打法类似,属于迂回包围中的老套路,运用得好,足可以使对手未战先怯,自乱阵脚。
但是这个战术也有明显弱点,那就是容易分散自己的兵力,结果导致被各个击破。冈村的失败即为最好例子。
罗卓英输过一次,不能输第二次。他显然研究过长沙会战的战例,因此知道如何利用这一战术的弊端。
打个比方,园部的三路兵马,假如中路的第三十四师团是身子的话,北路的第三十三师团和南路的第二十旅团则是左右两只胳膊,“分进”之后,它们必然要在上高实现“合击”,发挥最大效能,才能完成预想中的迂回包围。
罗卓英首先要做的,就是拗断那两只胳膊。
诱击兵团由此现身。
罗卓英从南昌会战中得出的第三个教训:如果很多部队平时不归你统率,临时才交你指挥的话,会直接导致调配不当甚至指挥失灵。
为此,他曾亲自打报告呈送蒋介石的统帅部,要求将南昌附近的部队,不管以前属第九战区,还是第三战区,全部由他统一训练和指挥。
报告通过后,罗卓英大权在握,于是按照各部队的特点重新进行了分层设置,比如李觉的第七十军,原先是预备队,但他认为以湘军的战斗力,只能排在二三流水平,当预备队还不够格,应调到第一线消耗对方。
现在第七十军能不能挡住日军,并不是罗卓英所关心的,事实上,他也不需要湘军去死拼。
针对园部的“短切突击”,罗卓英使用了一个新的战术,名为“磁铁战术”,也就是通过“磁铁”的吸引,让园部跟着自己走。
湘军成为第一个诱击兵团。在罗卓英的指挥下,第七十军且战且退,使北路的第三十三师团不知不觉间离上高越来越远,一抬头,周围已全是山区。
进了山,那就是湘军的天下,当年的金官桥之战,曾经打得第一〇六师团一步一个趔趄,其实沾了很多地势之光。
第三十三师团在平地上也许会比“最弱师团”强,到了山上却没什么不一样了,只有两个字:犯晕。
几天的圈子兜下来,第三十三师团都要吐了,还没找到湖南兵在哪里。
这时候,他们连会师上高的兴趣都没了,于是向远在武汉的园部报告:“下个月就要到北方出差了,且容我等回去收拾一下行路的包裹。”
那你们策应第三十四师团的任务完成没?
当然是完成了。
园部不在现场,对真实情况不熟悉,回电照准。
一只胳膊没了。
王铁汉的第四十九军属第三战区,这支东北军在南昌会战中可谓是丢盔卸甲,败得不可收拾,论战斗力还不如湘军。
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你只要跟他们处长了,同样能把钢刀使在刀刃上。
东北军的特点是,不擅打苦仗恶仗,尤其吃不消日军特种部队的冲击,而如今这些不利因素要少得多。
罗卓英在得到日军要发动侵略的情报后,就对交通进行了破坏,能挖的地方被挖得连马都不能骑,步兵只好排成队,呈一路纵队往前走。
路当然是可以靠工兵来修的,但修路需要时间呀。东北军毕竟是正规军出身,又久经战阵,在对方火力尚不算猛的情况下,先守几天阵地总没多大问题。
罗卓英把他们往南路一摆,第二十旅团暂时就只能望上高而兴叹。
另一只胳膊也没了。
决战兵团
早在第三十三师团望着山沟沟发呆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其实陪他们兜圈子的只是少部分人马,李觉第七十军主力早已抽身去了上高以北。
直接侵占上高的,是中路的第三十四师团,在两师一旅团中实力居于老大。湘军当然挡不住,好在他们的任务本来就是诱敌深入,所以打不了,可以撤。
湘军的一个营撤着撤着,碰到了川军团,后者属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
这时,日军飞机飞来,湘军立刻疏散隐蔽,并架设高射机枪,可是川军在看到飞机后却完全乱了套,犹如一群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军官既不会指挥,士兵也不会躲避,结果造成无谓伤亡,辎重行李更是丢得到处都是。
明白了,这些友军平时的训练肯定不咋地。湘军营长在心里对比了一下,川军的战斗力显然比自己的部队还要差好多。
这种心理优势并没能维持太久,因为在上高他遇到了一支从没见过的部队,后者军容整齐,精神饱满,官兵全部使用中正式步枪,每个步兵连都有九挺捷克式轻机枪,而每个机枪连则有六挺马克沁重机枪。
那位营长想象不出这样一支部队发起威来,那火力将是什么样子,只能自叹不如。
第二天,他便得以大开眼界,这一天是3月22日。
由于上高是主要的战略目标,园部把特种部队几乎全部配置给了第三十四师团。
第3章 最精彩的一战(2)
当天上高空中的日机达到七八十架之多,如同蝗虫一样遮天蔽日,在地面则是火炮齐轰,坦克开路,一时间地动山摇,震耳欲聋,有的山头被轰得像耕牛犁过的田一样。
湘军营长当时正在山上观战,自认如此多的飞机和如此凶猛的炮火,是从军以来所仅见。
接下来,让他惊服的事情发生了。
任你再多的炮弹倾泻过来,上高阵地都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让人担心,守军是否已全部被炸死,或撤走了。
大家都这么认为,日军也不例外。
第三十四师团的步兵冲了过来,离上高越来越近。就在那一瞬间,犹如有一个开关被揿了一下,子弹突然像雨一样泼洒过去。
所有战壕和山洞都在喷吐着火舌,与此同时,后方远程火炮也开始进行地毯式轰击。
十二个小时之后,战场上已到处都是日军尸体和坦克残骸。97式战车怎么样,在这种摧枯拉朽的猛击下亦难幸免。
不服不行。
这就是罗卓英在上高用来兜底的决战兵团,也就是著名的第七十四军。
决战兵团的火力组合令人折服
此前,蒋介石统帅部决定在西南成立两支战略军(又称“攻击军”),作为可直接调配的机动部队。
除武器和兵员优先供给外,战略军与普通军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习日本军一级的建构,配备了相当于一个师的特种部队。
一共就两个名额,杜聿明第五军毫无争议地拿走一个,剩下来的大家都在抢,几乎把头都要抢破了。
有四个师进入海选名单,里面又以第十八军和第七十四军旗鼓相当。
论资历,第十八军是老字号,早在中原大战前就有了,第七十四军直到抗战初期才在上海建立,再怎么算,都只能说是小弟弟。
论战功,第十八军无论在内战还是抗战中都以善战著称,一个“血肉磨坊”把日军老牌师团都磨得没了脾气,不过也唯独在这一点上,第七十四军却有后来居上的气势,特别是万家岭大捷,已经显示出了战略军的雏形。
什么叫“战略军”,决不能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而是要有它没它大不一样。简单点来说,不管薛岳的指挥多么高明,假如没有第七十四军,万家岭即便围住第一〇六师团,要想打漂亮了也很困难。
蒋介石反复思量,在第七十四军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得到消息后,全军上下欢声雷动。
蒋介石的眼光不错,需要指出的是,这支军队是在上高会战前才被冠以“战略军”的,根本还没来得及按待遇整补。
第七十四军能取得如此神速的进步,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王耀武,对第七十四军来说,他是比张灵甫还要重要的人物。
什么都不靠
王耀武,山东泰安人,毕业于黄埔第三期,时任第七十四军军长。
民国年间,军校遍地,武人到处都是,要想在军队混出名堂,就得有点自个儿的绝活,所谓“虾有虾路,蟹有蟹道”是也。
比如有的人靠资历,某某年起就做革命党人,或者某某年给孙总理他老人家打过工。又比如有的人靠关系,投了哪帮哪派,正好投的这帮这派得了势。再不济的,还可以靠运气:子弹老是打不着你,但却专门朝着你的上司脑袋上撞……
可是王耀武什么都不靠,他一路升迁,只靠军功。
当然,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他想靠也很难。要知道,王耀武要资历没资历,要关系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关系,横过来竖过去,不过是个黄埔三期生。
在黄埔学生中,高一期就要压死人,多少黄埔一期两期的还在下面慢慢爬哩,你不苦干硬干拼命干怎么行!
内战时期,王耀武有一次在江西宜黄被红军包围。蒋介石传下令来,让其弃城而走,但他一直守着城,守了整整一个月都未被红军攻破,几乎算得上是一个军事奇迹。
蒋介石也很好奇,就特命召见他,问他为什么有令都不突围,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耀武老实作答:“围成那个样子,根本就突不出去啊!与其出城失败而亡,不如在城里守到最后,而且宜昌是战略要点,失守后很难再夺回来,因此我就下了宁死也不放弃的决心。”
召见以前,王耀武不过是一个团长,召见之后,他便成了旅长。
能拼命当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