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争目光 >

第25章

战争目光-第25章

小说: 战争目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汇报的还有一件事,就是现场新闻报道问题。打导弹下来,随舰出海的记者采访了他和导弹营的一些官兵,也可能采访了肖旅长甚至海上编队指挥员,这几天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记者来采访此事,他建议导弹拦截一事不要见报,不要上电视,尽量避免新闻媒体的炒作宣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政治部门在审稿时最好能把好关,把握不准的就交给司令部或者旅首长来审查。

吴曙光一边听着一边埋头记着什么,肖镇南漫不经心地把手里的一支铅笔在桌面上轻轻地磕来磕去,俩人都没有表态。接下来,各部门、各营都简短地汇报了上周的工作情况和近期急办事项,大同小异,了无新意。

这时,林沐阳突然发难。

“我想讲几句。”他清了清嗓子说,“我对孙副参谋长汇报的打导弹的结果没有丝毫的怀疑,但我想提两个问题,也是同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

会场上静了下来。

“‘红星五’打下来‘海马’导弹,首发命中,让人高兴得连个参照物都没有。所以我想问一下,‘红星五’是在什么条件下把‘海马’导弹打下来的,也就是说对方提供相关数据没有?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能说明我们导弹攻击的实际水平。”

肖镇南手中的铅笔停在了桌面上,他看着孙克武,孙克武正望着导弹营营长陈东,陈东求援般的目光盯着肖镇南。会议室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到。

“这个问题问得好。”肖镇南用铅笔敲了敲桌面,坦然说道,“‘红星五’击落‘海马’导弹,潜艇提供过大致方位、弹着点、弹道高度和发射时间,但不是精确的。大家知道,‘红星五’导弹至少有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才能发射,我们也只提前半个小时进入战位,这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打导弹都进了一大步。”

林沐阳又问:“是谁把‘海马’导弹打下来的?是导弹营还是孙克武?”

肖镇南做了点解释:“因为是第一次打,谁都没有经验,也怕承担责任,所以,我们让孙副参谋长上场打了这一枚,事实证明孙克武同志不愧是老导弹营出身的,打得不错。”

全场由于林沐阳的发难而产生的紧张情绪,现在消失了,大家都以尊重的目光望着旅长肖镇南。

“陈营长呢,你也说说。”一直沉默不语的吴曙光平静地说,“归根结底,打导弹是你们导弹营的职责,那么,打‘海马’导弹时,你们都在干什么?”

“这个,旅长知道,我们也想上场的……”陈东的普通话本来就不怎么样,突然被吴曙光一激,更是磕磕绊绊的,说不成句。

肖镇南一听急了,他瞪了陈东一眼:“‘海马‘导弹是谁打下米的并不重要,总而言之,是我们A旅打下来的,肉烂到锅里。成绩是我们A旅的,荣誉也是我们A旅的。”

“对外来说是这样的,”吴曙光说,“我觉得肖旅长说了问题的一半。这几年,导弹营的训练成绩固然不错,但是不是就可以说全营的技术都不错呢?令人怀疑。陈营长,现在导弹营的干部、战士打过导弹的有几个?”

“七个,八个,不超过十个吧。”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年年搞训练,打的实弹并不算少,可是为了片面地追求成绩,追求荣誉,年年都是这几个人上场打,孙副参谋长离开导弹营六七年了,每次打导弹还离不开他,如果打起仗来,仅仅依靠这几个人行不行?那肯定是不行的……”

吴曙光还没说完,肖镇南就坐不住了:“打导弹可不是打步枪,每人发一排子弹,个个都上去打一遍。打导弹充其充其量全营每年只有十来枚,它的目的并不是检验射手技术的,而是检验导弹战术性能的,让那些新手来打,不知道打中打不中,怎么能达到检验导弹战术性能的目的?吴政委,说这些问题可能你还不太懂。”

吴曙光微微一笑,足以见其深厚的涵养:“据我所知,‘红星五‘导弹早在二十年前就属于定型产品,战术性能并没有改变过,至于在陆地上打还是搬到军舰上打,也没有质的区别,说到底还是检验导弹射手的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

肖镇南的火气略微降了一些:“不管有没有质的区别,‘红星五’导弹搬到军舰上打,这是第一次。‘红星五’导弹拦截‘海马’导弹,也是第一次,如果没有个人技术和射手的应变能力,我不知道能检验到什么?”

“其实,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是检验导弹战术性能还是检验射手的技术水平。”吴曙光说道,“我个人认为,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完整地看待这件事。”

肖镇南抢白说:“那我们就听听吴政委的高见吧。”

“过去,‘红星五’打航空模靶历来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时问、高度、航速、航向来打,这一次也不例外。‘红星五’拦截‘海马’导弹,同样有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是实战,敌人会不会事先把这些数据都提供给你,像小孩子捉迷藏一样还要问你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再开始。我们A旅从组建以来就没有打过仗,真正的战争是个什么样子,人们从记忆中回想不起来,也很难想象得出来,但我认为,起码不是我们平常训练的这个样子。所以说,这次海上打导弹,成绩不错,值得总结。但平心而论,这样的摆练到底有多大价值?打了优秀该不该报功?是要认真思考一下了。这样摆练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掩盖了部队训练中的许多矛盾,要真的打起仗来,我们是要吃大亏的。”

“不能说吴政委讲的没有道理,但也不必大惊小怪。”副旅长顾建民接过来说,“一点不错,现在的训练还没有脱开摆练的范畴,不光我们陆战队A旅一家是这样的,其他部队可能比我们还严重得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有领导喜欢这样看,才会有人摆给他看,基层部队有什么责任?”

顾建民越说越激动,他顿了一下,接着说:“我们这些从基层干过来的人再笨也不至于笨到这个地步,连训练和打仗都分不清。如果真的打起仗来,A旅肯定是冲在最前面的,我们这些芝麻官也是冲在第一线的,说句难听话,还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和A旅官兵的鲜血当儿戏吧,我还不至于笨到连自己部队能不能打仗都说不清楚吧。”

“很好,很精彩。”吴曙光激动得满脸通红,“顾副旅长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部队建设的标准问题,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就是说有一个平时标准,还有一个战时标准。但据我所知,军委提出的新时期建设标准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战斗力标准。”

“你……”顾建民还要反击。被肖镇南抬抬手制止了。

“吴政委,你懂得多,你说说我们陆战队A旅究竟该怎么建?肖镇南气鼓鼓地说。

“我就讲一条,不能当气球,一捅就破,要当铅球,捧不破,打不烂。不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战时打仗,我们当领导的要有信心把部队带上去,还要有能力把部队带回来,就这么个标准。”

“我以为吴政委有什么新的创意呢,无非是那些气球啰、铅球啰。”肖镇南讥笑说,“陆战队A旅已经赢得的荣誉绝不仅仅是这些,陆上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这些美誉远比气球、铅球要生动形象得多。”

会场寂静无声,在场的每个人都闻到了一股火药味。

“也许我的比喻不太妥帖,让肖旅长误解了。”吴曙光仍然微微一笑,大有处变不惊的风度。“作为A旅的政治委员,有些话我不能不讲,讲错了我接受大家的批评。到目前为止,我们陆战队A旅还缺乏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缺乏迎接未来挑战的博大胸怀,缺乏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投入新的训练。恕我直言,这是很危险的。”他几乎是苦口婆心,动情地说,“我们千万不能再搞‘击鼓传花’的游戏了。我们承认,过去多少年,多少代都是这样往下传,如果我们这一代再继续传下去,就是不负责任,就是犯罪,等战争爆发那一天,花落谁手,倒霉的不仅仅是他们,完不成我们海军陆战队的使命任务,对不起党和人民啊!”

吴曙光说完上述一段话,如释重负般地出了一日长气。

肖镇南不服气地说:“事实是,多年来陆战队A旅并没有原地踏步,而是年年上台阶,年年有进步,这次海上打导弹就是明证,两个第一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

“没有人否认这个事实。肖旅长,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有了成绩千万不要沾沾自喜,有什么好吹的?我们是说了实话,但只是说了实话的一半,把另一半实话也说出来,对A旅的建设有益无害。”

“现在不是都说出来了吗,还能怎么样?”肖镇南双手一摊。

在场的人都尽量掩饰面前的那种困窘。

吴曙光说:“还有别的事吗?”

“有。”肖镇南说,“我提议给孙克武同志记二等功,给导弹营记集体三等功,并在本周内召开一次全旅庆功大会。”

孙克武马上说:“什么功我也不要,功不功对我真的无所谓。”

肖镇南瞪了他一眼:“这不是你要不要的事,这是原则。”

“旅长,立功受奖是常委会研究的议题。”吴曙光心平气和地提醒说。

“那好,交班会之后接着开常委会。”肖镇南站起来收拾文件。

交班会就这样结束了。

吴曙光坐在那里一动没动,他看着大家离开会议室,最后只剩下六名党委常委。

他对开好这次常委会充满了信心。

·6·

第七章

34

这太晚上,关维汉在局域网上同肖镇南下了一盘象棋,这是他们第一次远程对弈。关维汉坐在自己办公室的计算机前,肖镇南在一百公里外的海练场上,他的电脑操作技术不算熟练,但用来玩玩象棋这样的游戏还是绰绰有余。

肖镇南花了四十七分钟赢了关维汉,这样的结果双方都比较满意。下完棋,关维汉提出同肖镇南网上交流,肖镇南的汉字输入技术太慢,他只好叫来作训科长丁小勇来帮忙,这样才对付着同关维汉谈了起来。

关维汉说:“我刚回来,从舰队军事训练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作《海军陆战队A旅训练问题二十例》,你看到没有?”

肖镇南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哪有这么多问题?”

关维汉迅速打出来一行: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我推荐给你读一读,半个小时后我在电话上听你的意见。

计算机屏幕上随即出现了那篇文章。

肖镇南同丁小勇换了个位置,他坐在计算机屏幕前面用鼠标翻看着,时不时地同丁小勇聊上几句。“丁科长,这篇文章你看过没有?”

“看过了。”丁小勇不好意思地说。文章没有署名。肖镇南显然还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看过了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旅长,你出海去了,这是上星期的事。”

丁小勇站在肖镇南身边,用两眼的余光注意着肖镇南的面部表情。肖镇南似乎看得很认真,也很专注。他表面上平静如水,至于他心里想些什么,让人费猜想。

“你是作训科长,也算是训练的行家了,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肖镇南漫不经心地问着。

“还可以吧。”丁小勇谨慎地回答。

“怎么个可以法?你说具体点。”

这的确让丁小勇小好开口。肖镇南的自尊和自负是出了名的,还因为他性格上多少带有点情绪化的东西,在他面前,常常让人难以把握,作为部属,跟他说话要倍加小心,说到点子上他可能高兴,说不到点子上,有可能会当场搞得你下不来台,尤其是对于A旅训练改革这样的敏感话题,一个小科长在旅长面前最好不要多言多语。但是,事到如今,丁小勇不说能行吗?

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他捅出去的,舰队关参谋长都重视了,还能瞒得了肖镇南?话说回来,他丁小勇敢把这篇文章发到局域网上。当然也就不会怕肖镇南知道,相反怕的是他不闻不问。

丁小勇迟疑了一会儿。“旅长,这篇文章是我写的。”他干脆如实招来。

“你写的?”肖镇南一惊。

“只是把我平时的思考整理了一下,还请旅长多多指教。”丁小勇虚心地说。

“写得不错,很专业,也很有新意。”肖镇南继续往下看。“年初,《海军学术》杂志约我写一篇论文,也是谈陆战队训练改革的,看这一天到晚忙的,到现在我也投有整出来,过两天我把我的想法给你谈谈,你帮我整理整理。”

丁小勇相信肖镇南说的是真话,去年海军专门发了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大兴学术研究之风,并把发表在学术杂志上的论文看成是工作政绩的一部分,每年都进行论文数量和质量评奖,A旅在这方面还相当薄弱。

“肖旅长带头写论文,那肯定能带动陆战队A旅的学术研究工作。”丁小勇不失时机地拍了肖镇南一马。

肖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