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户部郎 >

第170章

户部郎-第170章

小说: 户部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往西的中上游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也不好,譬如安长之类的地方虽然相比较之下也还挺有钱的,可总不能直接把这些社会捐助,理所当然做进预算。

    倒是许鸿渲的那个小公园给了屠浩一点启发。整个饶水全段这么干当然不行,但是人口聚居地的附近弄这么一个小公园,大概还行。

    屠三看着屠浩在纸上画了一堆麻花,皱着眉问:“小叔,你画什么呢?”

    “嗯?我想画个小公园。”见屠三不知道公园什么,就解释道,“就是小一点的园子,不用什么亭台楼阁,种一些花草树木,再摆上几个供人休息和乘凉的亭子、凳子就可以了。”

    便宜大伯用的不过是随意买的乱七八糟的花木而已,种的看上去也没多讲究,偏偏就是好看。他这么努力设计,怎么就不像样呢?

    果然,他就适合做个土豪吗?

    屠三把不务正业的领导兼长辈一句话打回原形:“咱们没钱搞这些。西三段的拓宽再过十天就要完工了,到时候空出来的人手,是安排到西六段那边去,还是安排到别的地方?

    还有,安长县令前天过来拜访,刚巧和您错过了。他想问问,是不是能修一条河,将饶水直接通到他们县城附近。若是可行的话,县内可以出钱出人。

    在鹿东当知府的郑表舅来信。鹿东今年雨水较往年要多,他有些担心鹿川会不会泛滥,想找您商借几个治水的人过去帮忙。

    另有一封宫里的来信,我没拆。”

    屠浩突然被公务淹没,一心二用的一边看信一边处理公务。

    屠三快速记录着,也不去问信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

    屠浩很快看完信,突然怪笑一声:“嘿!”

    屠三听得笔尖一抖,纸上多了一滩墨。

    屠浩倒是没瞒着他的意思,直接说道:“你猜宫里面说什么?贤妃和德妃娘娘,说是要带着女校的学子们,来参与沿河的绿化设计。”

    这些空有妃位的后宫的女人们,说起来不过是权利斗争的牺牲品。然而当年她们的家人想方设法要把她们送进宫里,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出来。但是显然这些妃子们脑子都不笨,按捺得住,也抓得住机会。

    信能到他手上,也摆明了只是一个结果。至于绿化什么的,不过是一个由头。他倒是没什么不满意的,信上可是明确说了,钱她们自己来。

    小公园这不就有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大太阳 ̄w ̄:叫一声。

    小耗子〃w〃:吱吱?

    大太阳 ̄w ̄:不对,讲外语。

    小耗子/w\:咩~

第236章 夫人驾到() 
屠三说的几件事情里;绿化的事情反倒是最不着急的,剩下的也是屠浩的分内之事。

    “安长县的县城;和京县的情况差不多。这一段本来就是要修的。”屠浩一边说着,一边让屠三铺开他当初规划的工程图。

    屠三放下笔,看着格外简略的规划图。图上除了主体的饶水走向清晰之外;剩余的需要额外梳理的部分;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譬如在安长县至饶水河段,就是一条距离最近的直线。

    想当然也知道;实际施工肯定没办法能够这么挖,会受到地形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在优先级别上;安长这一段也不是优先等级最高的。

    整个饶水全段,经过的城镇不知凡几。屠浩再怎么能耐;也不可能把运河修到每个城镇家门口。有特殊待遇的;自然经过严格的挑选;不是经济重镇,就是军事重镇。如果不是缺钱的话,他倒是看中了几个地方,直接建新城。

    在当下;便民只能是其次的考虑;首要的还是要满足军事需要。

    像安长县这样比较受到重视的县城,如果施工顺利的话;最快也要在明年上半年才会动工。

    “那安长县令那边怎么说?他们真的能够出全部的人和物?”安长县真不愧是经济重镇;财大气粗。然而屠三还是有所怀疑。毕竟看着似乎就只有这么一点的距离,实际上所需要的钱财远远超出别人的想象。更何况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像他小叔那样的统筹规划。

    屠浩知道的消息要更详细一些;对这个族侄自然没太多隐瞒:“能的。去年一年,安长县的税收占到了整个州郡的一半,单纯以县来计算的话,安长县排在第三。第一是京县,第二是溪州;和溪州也相差无几。”

    京县的地位得天独厚,近年来发展更是上了高速公路。以江丹社区为首的大批匠人的聚集,和诸多学者的加入,更是让“江丹匠作”变成了大汉科技发展的风向标。

    京县又是仅次于京城的安稳之地,更有许多世家效仿江丹社区的模式,开发起了京县的其它城镇,也是成效斐然。

    溪州则是老牌的膏腴之地,是大汉最重要的产粮地和产盐地之一,同时也是大汉唯一一支明面上的水师的驻地,并且建有对外通商口岸。许多从海上过来的歪果商人,绝大多数就是选择在溪州港登陆。溪州本身的船运业也非常发达,近年来已经开始越跑越远,不再局限于大汉的沿海地区,有渐渐跑到临近的国家去的意思。

    不过屠浩得到的消息是,他们去的地方要不就是空无一人的荒地荒岛,或者是只有“野人”的地方。距离大汉太远,暂时也看不出什么开发的价值,只能继续探索。

    毫不夸大的说,这两个地方每年的税收,甚至能够超过一些贫困的州郡。

    安长县能够和溪州相提并论,可见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富足。哪怕这种富足,还远远达不到屠浩的标准,挖这么一段运河的钱,他们还是能够拿的出来的。

    如果可以的话,安长县甚至想自己动手干了。然而不行,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

    对屠浩来说恰恰相反,一线劳动力他特别缺,技术人员他倒是能分出来一些,甚至一些大型机械,他也能匀出来一点。

    屠三听到这个数据,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想到他在安长县街市上看到的场景,不由得说了一句:“怪不得县里的烤肉串卖得那么好呢。”哪怕安长这里的肉串比起京县来要便宜很多,但毕竟是肉啊,比起粮食来价钱还是要贵出不少的。也就是老百姓们肚子吃饱了,才有想法和行动去改善伙食。

    而对于这样的安长县,若是航道一通,县内的各种出产,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销往更多的地方。也能够从更多的地方,购买到安长本地稀缺的各种货物。

    屠浩一听到烤串,立刻就想起自己上次就尝了个味道,对屠三说道:“明天你随我去一趟县衙。这一段项目,你拿来练手,人自己挑。”到时候他们谈事情,他就去吃烧烤,完美!

    屠三跟在屠浩身边学习已经快两年了,见过的世面不少,处理过的事情也很多,但是自己独立负责这么一个项目还是第一次。他生性稳重,哪怕心情非常激动,表面看上去也就是更加杀气凛然,立刻能宰十头猪的样子。

    “一定不辜负小叔的期待。”屠三领命,又接着处理其它事情。他手底下已经渐渐形成一个自己的小团队,不然事情根本就做不完。

    看着大侄子进进出出办公室十分忙碌的样子,做叔叔的屠耗子一点都没有伸手帮忙的意思,处理了几件公务之后,就挪了挪昨天使用过度的屁股,顽强地去看中午的菜色。

    他现在零食是没得吃了,只能在别的方面找补回来,就算是没办法找补回来,能够看看也是好的。

    两位大厨知道他格外挑嘴,哪怕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也一刻不停地磨练自己的厨艺。

    治水过程中,最不缺的新鲜食材就是鱼了。屠浩吃的最多的,自然也是鱼。

    时人吃鱼的却不是很多,一个是不会杀鱼和烹饪,二是很多人不会吐鱼刺。

    大厨房的厨子们跟着两位大师傅学习,哪怕是帮厨,几个月下来,已经能够充满自信地整治出好几道鱼菜,收拾起鱼来更是快到眼睛一眨的事情。

    有几个当地的村妇在厨房里帮厨,她们做得时间不长,也不要工钱,只是为了学两手做鱼的手艺。她们的男人大都在工地上做苦工,吃了食堂的各种鱼肉之后,回家这么一说,她们自己也学着做了做,然而味道方面各种不如意。

    厨房对于这样的劳动力也不藏私,稍稍空闲的时候都会指点几句处理鱼的技巧。大厨房每天做那么多人的饭食,就算有多少手艺,也施展不开来。屠浩自带的两位大厨,他们的手艺摊开了让人学,也不是一两天能够学得会的。

    屠浩就在边上看着:“鱼头汤很好喝的。”看着一个妇人把各种鱼籽鱼肚鱼泡什么的放在一个大盆中,又说道,“鱼杂放大蒜炒一炒很香的。”

    妇人们知道他是整个工地的老大,然而屠浩的年纪实在是小了一些,又一副嘴馋乖巧的样子,让她们实在是敬重不起来。要不是知道他是个大官,她们恐怕还要拍拍他的脑袋。

    大厨热了一壶羊奶,又从土制烤箱里铲出一小盘松软香甜的烤饼:“大郎饿了?拿去办公室里吃一点垫垫肚子,一会儿就该吃午饭了。”

    屠浩拿了托盘,还不死心:“我想吃炒鱼籽。”

    大厨断然拒绝:“不行,鱼籽你吃了不克化。”

    屠浩吃不了鱼籽,别人还是能吃的。譬如说安长县令就能吃,还很能吃。

    他上次来的时间不巧,刚好和屠浩错开,也没想着反过来等屠浩上门,今天又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屠浩眼巴巴地看着他吃了三倍于他的饭菜,还额外吃了一大碗炒鱼杂,一大碗炒鱼籽,最后还盛了一大碗鱼汤溜缝。

    安长县令岁数不过二十多岁,踏入仕途的年纪不算大,看屠浩盯着他,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肚皮:“下官失礼了。”

    屠浩并不是在意他吃得多,而是羡慕:“能吃是好事情啊,怎么能说是失礼呢?”他要是也能吃那么多该多好啊。

    安长县令本来在京城听了许多小屠夫子的恐怖传说,今天见到了真人却发现本人一点都不恐怖,还是很随和的。于是接下来他就放松心情,表达了一下安长县百姓们对自己挖运河的迫切心情。

    屠浩也很好说话,安排了几个技术人员过去,等把人送走之后,他才突然反应过来:“我明天还要去城里吃烤串的啊!”现在借口没了,他不能进城,就不能吃烤串,亏了。

    同样不能多吃烤串的屠三目不斜视,对他说道:“小叔,你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去新山关,还是早点去休息。”洗洗睡,别想太多。就算小叔明天能够进城,但凡有个人跟着,都不会让他吃烤串。

    要说整个治水工程,进度最快的还是新山关的一段。毕竟人多,那一万多的蛮族俘虏,半数留在新山关。类似工兵铲这样的装备,也不需要屠浩这里和工部的其它部门扯皮,直接由兵部统一配给。

    叶二舅建立工兵营的初衷不去提他,但毕竟也是个正经的工兵营,各方面的技术还是有一些的。

    原先只能容纳中船的单行道,现在已经变成了双向道,甚至还挖了一个不小的湖泊。

    物资运送的便利,也让新山关面临一个算得上是比较新的问题——如何合理储存粮草。

    以前边军得到的粮草,数量不足不说,很多在运输过程中,就已经发生了受潮乃至于霉变的情况。大张旗鼓地运送一次粮草,可能都坚持不到一个月就会吃完。

    当时的情况是,能吃饱就已经很好,半饱才是正常。在这种前提下,食物的味道什么的,根本就无从考量,也根本没有条件去想这些。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叶二舅觉得是时候可以讲究讲究了。

    当然治理饶水的事情,他们新山关本来就占了便宜。去年航道一通,周边的边关哪一个不眼红?他也不好就这么直接一封奏折丢去给皇帝,“只能”选择写了家书给自己妹夫和小外甥。

    反正全天下粮仓储存的改善方式是他妹夫弄出来的,反正他小外甥会时不时来一趟新山关的。

    家里有人,不方。

    不过这一次屠浩并没有准时出发,而是延迟了半天才登船,并且给叶二舅送了个领导过去。

    叶二舅在码头上看到船队里一艘明显要做工精良很多的船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奇怪,然后他就看到他老妻从船上走下来了,穿着一身京城最新流行的女子劲装,格外英姿飒爽。

    叶二舅呆了呆:“夫人?”

    叶二舅妈看到久久才见一次面的夫君也没啥表示:“没用的东西,连几只耗子都搞不定。”

    作者有话要说:

    安长县令w:鱼籽真好吃啊!

    小耗子o》ェェェェ

第23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