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户部郎 >

第1章

户部郎-第1章

小说: 户部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白手起家的屠老板,一朝穿成了富二代,可惜富得太水,身为户部尚书的独子,明明仆役成群,小日子却还没有现代小市民来得滋润。这可怎么行?钱,必须搂紧;肥羊没有,养也要养出一群来下刀子狠宰!入V公告↓本文将于3月15日入V↓下面是基友的文,欢迎来戳=3=
 ://138664

第一章 屠夫子() 
京城屠家,单单从姓氏上看,就带了三分匪气三分杀气三分痞气,剩下的那一分说啥也不会留给文气。偏偏,京城屠家却是世代书香。

    如今的当家人屠烨,更是大汉朝的户部尚书。

    大汉朝的户部尚书——屠浩一想到这个设定,就无语望苍天。他原本以为这个大汉朝就是华夏历史上的汉朝,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就算生产力水平低了点,好歹有点归属感。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拉风!

    可是,当今天家姓章,不姓刘。整个京城,没一个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姓刘的。

    屠浩立时就蔫了,上课也不太有精神。

    于是,屠大老爷回家的时候,看到儿子盘腿坐地上数铜板呢!

    屠大老爷生的虎背熊腰,一双眼睛尤其凶悍。坊间传闻,当今天子未登基前,与一众纨绔纵马街市,被屠大老爷瞪了一眼,一群纨绔尽皆收敛,下马步行。庙堂之上,屠大老爷一说话,除了有数的几个武将,没一个敢和屠大老爷呛声的。

    屠尚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主持过两届科考,脱了官袍,人都敬称一声“屠夫子”;一转身,就落了个简称,叫“屠夫”。

    不管怎么称呼,屠大老爷确实真才实学,对自己的独子还是关爱有加的,也不管自己汗湿三重衫,问道:“小耗子,比上个月又多了多少钱啊?”小耗子是屠浩的小名,他外公给取的。

    要说屠家的基因向来强悍,上溯几代爷爷都跟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可惜,屠大老爷娶了个比自己基因还要强大的老婆,生出来的一子一女都肖母。

    如今屠浩七岁,据说跟屠母小时候一个样。屠母出身将门叶家,一身英气,身材高挑,常做男装打扮,与屠老爷一场美女救书生的邂逅,于是有了屠英和屠浩两姐弟。

    屠母在屠浩两岁就过世了,屠浩对屠母也就印象浅薄。屠浩对屠大老爷,也谈不上多大好感。屠大老爷一问钱,屠小盆友抬眼一看那张土匪脸,第一反应就是——卧槽,打劫的!第二反应才是,尼玛,这是他老子!

    所以,屠大老爷很习惯地看到儿子总是先把钱搂怀里,再把钱推地上玩。

    屠浩这人认真,听到老爹的问话,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规规矩矩地向“大老板”报告:“今年截止五月底,当月盈余五百零六贯二百七十一文”啧,上辈子就学过点财务基础,这财务报表做得真不专业。

    屠大老爷原本只是问着玩,逗儿子呢!一听这数字,人差点就傻了。一个月五百贯的纯利,一年就是六千贯。屠大老爷自己就是做主管钱粮的户部尚书,去年国泰民安,堪称盛世,一年税收也就两千万贯。别看着好像挺多,可比起要花的钱,那是捉襟见肘都不足以形容。

    屠大老爷自己忙得脚不沾地,当然没时间管家。索性他家人口简单,妻子过世后也未再娶,家中就由长女幼子当家。屠家耕读传家,也没多少产业,边上有管家账房帮衬着,长女幼子管个小家完全没什么问题。

    可如今,儿子却告诉他这个小家,一个月的盈利就有五百多贯。屠大老爷这还是听岔了,屠小朋友说的是盈余,而不是盈利,中间还扣除了再投资的部分,是实打实的可即刻动用的现钱。

    屠浩可不知道自家老爹内心的活动,一点都不打盹地照本宣科:“其中当铺三十二贯,银楼二十七贯,酒楼五十三贯,客栈二十贯,小食三百零二贯布庄刚开还没回本,按照这个月的情况,估计下个月才能赚钱等今年农闲了,修的路桥就能接上云山那儿的庄子,到时候做点好事,又能赚上一笔钱,来年开酒庄、挖渠的钱都有了。”屠浩说着说着,最后就变成了嘀咕,拿着炭笔在另外一个小本子上写写画画。

    “唉,这钱放着总不是个事儿啊!”

    这年头,五百贯的消费能力是非常恐怖的。

    人们讲家财万贯,那是一等的富豪,屠浩两年不到就能做到。这还是在维持着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的。至于富可敌国,想想现在穷得都养不起耗子的国库,似乎也没什么难度。

    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现在老百姓又傻不对,好骗还是不对,是淳朴。能赚钱的项目,屠浩一眼看过去都觉得自己跟掉进粮仓的老鼠似的,简直有一种没办法全部吃光的悲哀!

    屠大老爷觉得自己整个人被颠了个个儿。

    屠浩三岁习文,博闻强记,虽说缺了点灵性,可你还能对一个三岁的奶娃子要求啥?能认识几个字,就可说是早慧;能背上两篇文章,那就是一等的读书种子。

    要不是屠大老爷捂着,屠浩跑不了一个神童的名头。可即便如此,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家里哪来的当铺、银楼、酒楼、客栈?什么小食,一个月能卖三百多贯?”至于布庄一个月回本、两个月赚钱啥的,屠大老爷都不稀得问。

    屠浩知道自家老爹忙,可没想到他忙到连自家的情况都一无所知的地步。闻言,他仰头看了一眼父亲:“铺子是前年陆续开出来的。至于小食前几年不是好几个地方闹灾荒吗?”

    屠大老爷一脸严肃地点头,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他还是心有余悸。当时前任户部尚书被逼跳了城墙,屠大老爷临危受命。百废待兴,北方蛮族又虎视眈眈,南方洪涝,北地干旱;若非当今天子使出雷霆手段,几乎动摇根基。

    “姐姐看到外面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由得泪湿衣襟”

    屠大老爷打断儿子,道:“得了,你姐姐啥德行,我这个做爹的还不知道?这些场面话留着说给外人听。小英哪会泪湿衣襟,她笑出眼泪来还差不多。老子不用猜就知道,她肯定买了不少人,是不?”屠大老爷觉得自己这官当歪了。他原本在礼部好好的,家里儿女也好好的;自从他去了户部,家里一双儿女跟掉钱眼里似的。

    屠浩给老爹竖了个大拇指,又摇了摇头,道:“姐姐没花钱买。”那会儿家里还没几个钱呢!“咱家多穷啊!只是力所能及,尽量少饿死几口人罢了。”成本不过是一天两顿饭,外加几件衣服。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啊!他这个姐姐,就是个天生的商人。

    他当时都没想起来这茬,后面屠英一口气吃成了个大胖子,没办法一下子安置那么多人,冲着他嘀咕,他才出了主意。当时家里也没多少钱,还扯了叶外婆的大旗。

    “有了人,里面有会做木匠的,做了推车,早上推着车卖蛋饼油条饺子馄饨面条之类的早点,中间卖绿豆汤红豆汤炸串丸子啥的,下午就卖菜饭、盖浇饭、盒饭。一个摊子一天能卖上三四百份。”

    账是经不起算的。屠大老爷想到如今满大街的吃食摊子,有些专卖面条馄饨,有些就卖饺子汤团,还有些晚上出来卖盒饭他从不以为这些小贩是一个老板手下的,如今看来啧,他这个做户部尚书的,竟然还没有自己十三岁的女儿和七岁的儿子会搂钱。

    屠大老爷一时心情颇为复杂,不知道是该为了儿子骄傲好呢,还是为了自己悲哀好。最后,屠大老爷决定让儿子明天多写一篇文章当作业。

    可怜屠浩一个现代人,虽说也曾经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如今这个莫名其妙的大汉朝,也算得上小神童,可让他用古文写文章还真心为难到他了。

    屠大老爷这会儿总算觉得热得难受了,背着双手,迈着方步,踱回自己的屋子洗澡更衣。

    屠大老爷一走,屠浩院子里的大树上就跳下一个秀气的小姑娘。

    小姑娘个子高挑,皮肤白皙,小小的瓜子脸,柳眉杏眼,岁数小人还没长开,算不上美女,勉强能算上一个清秀小佳人。来人正是屠家的大小姐,屠英。

    屠大老爷的一子一女没一个像他,儿子肖母,女儿说是肖母,其实更肖祖母。屠英除了个头遗传了屠家的高挑之外,整个人就是一副江南闺秀的样子。不过,长相都是骗人的,就看她刚从树上跳下来,哪家的闺秀会这么干?!

    屠浩看得额头青筋都快起来了!现代人讲熊孩子,这货就是个熊姑娘!再过个两三年这货就要嫁出去给人当童养媳了,自己造吗?

    屠浩心里年龄是个大叔,还是个gay。这辈子有了女儿不,有了姐姐,那绝逼是当女儿在疼!屠英会的那点,都是自己教的!除了拳脚!

    说起来都是泪。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屠浩这辈子有先天优势,丁点大就缠着上外公家学武功。

    外公家挺支持的,立刻就派了个武师过来给屠浩打基础。屠英那时候就在边上照看着小弟弟。结果一来二去,屠浩屁都没学到,反倒是屠英小小年纪,已经称得上小高手了。

    叶外公知道后,屠英后面的武功全都是外公叶老将军手把手教的。

    多少姓叶的都没这待遇,可把人羡慕嫉妒恨得天天瞪红着一双兔子眼睛。

第二章 师叔() 
屠英其实心里对这个小了她好几岁的弟弟,还是有点怕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家老爹尽管很疼她,可完全不知道女儿家的那点弯弯绕绕,又加上公事繁忙,每天待在家里时间还没待在衙门里时间多。

    屠家的管家忠厚老实,请的奶娘忠厚老实,照看的丫鬟婆子无一不忠厚老实。

    这么忠厚老实,在屠浩看来完全是邪道!姑娘忠厚老实,嫁到婆家去得被欺负成啥样?必须雄起!必须精明!必须经济独立!必须自强自立!

    屠浩三岁拿书,四岁习字,五岁就接管了屠英的教育工作。

    这年代的女孩儿提倡无才便是德,不是士族,家中连识几个大字的男丁都不多见。屠英是屠夫子的女儿,这才拿了本三字经开蒙,再多的也就没有了。甚至连三字经的意思,屠英也只是一知半解,字也写不好。

    像她这般出身的姑娘,等再大一点,家里管家的嫡母会教着认账本。当然,认账本什么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绣嫁妆,嫁衣、盖头、枕巾、被面等等,绣工出色全是面子。

    屠英是七岁开蒙,一本三字经断断续续教了一年多。不是屠英笨,而是没人重视。女孩儿能识字,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又贪玩,一来二去的能学到什么,可想而知。

    等到屠浩重执教鞭的时候,屠英差不多已经把所学的忘光了。学一本三字经,屠浩直接抽断了三把戒尺。等到百家姓和千字文搬上教案的时候,屠浩直接让人削了一千一百把戒尺,山高地堆在书房。

    “一本三字经抽断三把。是不是准备百家姓抽断一百把,千字文抽断一千把?”

    可想而知,屠浩这个弟弟进入教学模式之后,在屠英的心里留下的印象有多鬼畜了。

    屠英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她每周都要上外公家习武。

    叶家人丁兴旺,在府中开蒙的小萝卜头一堆一堆的。人家学的什么,屠英知道,羡慕的要死。认个字、背个书就行了,外加一周三篇大字,那简直就不是个事儿!

    她呢?每天早上,她爹起来上朝,她就得起来练武,一直到天蒙蒙亮,才有点时间洗漱早餐。稍事休息之后,她就得开始上课。最开始是算学和国学,后来就渐渐杂了。一些工事农学类的书,也渐渐摆上了教案,反倒是国学渐渐淡出了视线。

    屠浩教学极严,但也极生动有趣。就拿工事农学类的书,他有时候会弄到模型,有条件的会带屠英去看实物,有时候他索性会推翻书里面的理论,或者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想方设法去实现。

    这让屠英觉得自己是在陪弟弟玩耍,而不是在念书。

    相对的,屠浩对一些女孩子的分内事,倒不是很看重。

    女红,只要会基础的缝补就行了,反倒是因为刺绣容易伤眼,他一直严格控制。家里请了绣娘要来干嘛的?

    中馈,烟熏火燎重油烟的,能烧个饭炒两个菜就行了。家里请了厨娘要来干嘛的?

    什么事都你做了,让下人做什么?

    屠浩教屠英管理的第一课,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管家旁听。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现在的屠府,人人拿着高工资,绝对傲视京城各路府宅下人的收入。若是做出点业绩,姑娘少爷还会发额外的红包,指不定就能顶上一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